深度阅读
丝绸之路上融贯古今的 文明驿站(三)
在非遗方面,“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在2008年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一艺术形式包括歌唱、舞蹈、民俗和古典音乐,具有内容、编排、音乐风格和乐器使用多样性的特点。其演唱旋律和节奏变化多样,既可以单独表演,也可以群体表演。歌词不仅包括了民谣,也包含了古典维吾尔大师创作的诗词。木卡姆已然成为维吾尔社会的历史与当代生活的见证。
究其历史,当代维吾尔木卡姆和中国汉唐时期的《龟兹乐》《疏勒乐》《高昌乐》等“西域大曲”有着一定程度的承袭关系,至16世纪在叶尔羌汗国宫廷形成了最具广泛影响的基本样式。它继承了中国汉唐“西域大曲”歌、舞、乐三位一体的原生态形式,呈现出内容和形式的完美交融。
尼雅遗址中的佛塔
维吾尔木卡姆印证了不同人群乐舞文化之间相互传播、撞击、交融的历史。它既是东西方丝绸之路音乐文化的独特见证,也是多元一体中华文化的瑰宝。
新疆还有被公认为“中国三大史诗”之一的“柯尔克孜玛纳斯史诗”,同样被列入了《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一史诗已经流传了数千年,篇幅很长,变化颇多,其中最著名的部分是23.6万行世系叙事,有关英雄玛纳斯自己和他的七代后裔。时至今日,玛纳斯在社交聚会、庆祝活动、生活仪式、传统节日和独特的“玛纳斯音乐会”上持续表演着。
史诗的创造者即柯尔克孜人当然有着悠久的历史,在西汉就有关于这个民族的历史记载。历史上,柯尔克孜人历经磨难,从叶尼塞河上游南迁到天山和帕米尔地区,在频繁的部族战争中寻求一个理想的生活家园,这些经历对玛纳斯史诗的演化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和历史背景。
苏巴什佛寺遗址
新疆的文化遗存、遗产多如银河群星,已无需赘言。我们很难在地球上找到另一个地方,能够匹敌新疆所拥有的文明、文化多样性。
正因如此,几十年前日本思想家池田大作对话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问:“如果可以选择,你想出生在哪?”汤因比面带微笑地回答说:“我希望生活在公元1世纪佛教已传入时的中国新疆。”
作为一位学贯中西、通晓古今的历史巨匠,汤因比深刻地体会到古代新疆对于人类物质和精神世界的永恒价值。
今天,中国正在推进“一带一路”,其中丝绸之路经济带借用了古代陆上丝绸之路的历史文化符号,希冀以和平的方式,通过经济方面的合作,与沿线各国形成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随着国家推进“一带一路”,新疆更可以进行多方合作,推动当地经济发展。
值此之际,新疆的历史与文化积淀对于今日的我们有着怎样的现实意义?
我曾经好奇地猜想,古代丝路上的旅人在踏出远行第一步时,会是怎样的心情?对于大唐高僧玄奘来说,他应当是无所畏惧的,因为他笃信,远方有自己所渴求的教义,自己将能理解远方的教义,远方的人也会乐于传授教义给自己。
在玄奘督造的小雁塔下,我也曾询问专家,玄奘西行求法,沿途会不会有语言障碍?专家回答,一方面玄奘是博闻强记的高人,通晓多门语言;另一方面古代西域地区本身族群混杂,很多人也通晓多门语言。所以玄奘西行的语言问题并不大。
不论是异域而来的竺法兰、鸠摩罗什,还是中华走出的法显、玄奘、义净,他们穿越西域的旅行当然会有危险,比如路遇强盗、迷失沙漠。但是在当时的西域,古代社会的集体意识对于外界的人员和文化,整体上是宽容的,是乐于接纳的。
古时的新疆是胸怀宽广的,每一个节点上的绿洲都会对和平的人们敞开大门,给他们提供旅行所需的资源,宽容他们不同于自己的信仰、文化,甚至相互交流,相互学习。所以各个族群、各种宗教、各种文化与艺术形式才会容易地在新疆大地上扎根和绽放,并继续向四周迁移或传输。
昆仑山下举行的音乐盛典
这是一种拥抱世界的开放意识。如果今天的我们想要从古代新疆的历史、文化中吸收某些精髓的话,对待他者的开放意识应当是首选项之一。开放意识意味着对自身的自信,和对他者的尊重。人与人、文化与文化、族群与族群、国家与国家之间,唯有开放意识先行,才有经济之互利,政治之和睦,思想之共鸣。新疆的数千年历史恰证明了这个规律。
柯纳·伍德曼,出生于爱尔兰,生活于英国,曾经做过金融分析师和财经记者。2004年的一天,他突发奇想,想要去世界各地实践那些古老商业形式,一方面检验古老商业在今天是否还实用,另一方面也让自己赚点钱。
多民族融合的新疆拥有各种各样的文化
伍德曼的商业实践项目中也包括了新疆,他从吉尔吉斯坦来到了喀什,发现满街都是做玉石生意的商铺和商人。他找来一位懂玉的朋友,选中了一块和田玉料,自己亲自上阵,与卖玉者砍价,最终拿下了那块玉料。当苏州的雕工雕好这块玉,并告诉他,玉石上有一个孤独的男人骑在驴背上,这一图画讲述了旅行者如何不屈不挠追求自己梦想的故事。闻听此言,伍德曼激动得差点落泪。
这是一则现代故事,但却蕴含着古老的西域丝路的商业精髓。只要商路畅通,商人勇毅,梦想就可以实现。今天的新疆,这种精髓仍在,每一块被交易的玉石仍在述说着不断轮回的古老故事⋯⋯
从经济、族群、文化的多样性来看,新疆好似一个微缩的今日世界,而今日世界就像是一个宏观的新疆。今日世界不同国家、族群、文化该如何求同存异、勠力同心,迈向共同繁荣之境界?新疆自有答案。
文章来源:中国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