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阅读

神奇的西域新疆壁画

摘要: 西域壁画的美是沧桑而雄浑的,又像塔克拉玛干沙漠的风沙一样狂傲不羁。这种独树一帜、不可比拟的魅力使很多摄影爱好者从此心无旁骛,专注地行走、拍摄新疆。让我们一同走进这些照片里,感受新疆壁画的魅力。龟兹石窟是中国地理位置最西、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的大型石窟群。西域壁画的魅力镜头中这一片古称西域的土地与我国其他地区相比,是那么的与众不同。西域壁画的诸多佛教石窟遗存,在山水间栖守了千年,但国人一直没有足够的自 ...

                    

西域壁画的美是沧桑而雄浑的,又像塔克拉玛干沙漠的风沙一样狂傲不羁。这种独树一帜、不可比拟的魅力使很多摄影爱好者从此心无旁骛,专注地行走、拍摄新疆。让我们一同走进这些照片里,感受新疆壁画的魅力。

龟兹石窟是中国地理位置最西、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的大型石窟群。


西域壁画的魅力

镜头中这一片古称西域的土地与我国其他地区相比,是那么的与众不同。西域壁画的诸多佛教石窟遗存,在山水间栖守了千年,但国人一直没有足够的自信去解读如此深邃的文化符号。


克孜尔石窟谷西区

佛教大约于公元前二世纪初传至西域,到公元十五世纪基本陨迹,在西域留下了瑰丽的佛教石窟群。它们融合印度、希腊、罗马、波斯、回鹘、我国中原等地文化于一体,将古人现实和精神双重世界栩栩绘录于石窟崖壁,是西域壁画最伟大的佛教艺术遗存。

1902年,伴随西方国家中亚探险的热潮,德国皇家吐鲁番考察队先后四次对西域各地石窟进行大规模的壁画割取。造成损失以最古老的克孜尔石窟为甚,被割面积达400平方米以上。此外,库木吐拉、森木塞姆、柏孜克里克、高昌故城、胜金口、吐峪沟、阿萨等石窟遗址也不同程度受到伤害。

在二次世界大战中,收藏这些壁画的德国柏林民俗博物馆将它们分藏于各地保存,但40%的壁画仍未能逃脱战火的摧毁,其中不乏西域壁画之绝品。原苏联红军在战乱中也劫走了一小部分壁画。另外,德国拍卖了部分壁画,导致它们远流美、日等国。还有一部分至今仍收存于柏林亚洲艺术博物馆之中。


德国域壁画图片

在柏林亚洲艺术博物馆,我见到了这些西域壁画。它们有的被搁置在成排的架子上,碎裂而模糊,有的被修复陈列在墙上,精致而壮美。这些脱离了母体的残片,在人们脑海中投射出洞窟中伤痕累累的壁面。与洞窟现存的壁画相比,它们一如海外遗孤,经历更为坎坷,也更为传奇。


神秘的敦煌壁画

在展厅神秘肃穆的仿石窟环境中,我看到人们停驻脚步凝神端详。他们中的许多人恐怕还不曾去过千里之外的洞窟,却在这个时间和空间里被它们撞击着心灵。错过才觉得珍贵。

我们曾经浑然不觉、视若无物的伟大文明被别的民族所觊觎和珍视。这值得我们深刻地自省和思考。


壁画的美

这些西域壁画让人们品味到了历史五味,窥见人们技艺与精神跌撞成长的过程。每每在屏幕上打开图片,一倍倍放大,其中大胆的色彩铺陈与精细入微的线条勾勒,又来源于其他文明发源地的更博大的文化艺术范畴。从佛的无数的脸与形态,众神和俗众无数的脸与形态上,有画师们精神的融入。这也许就是信仰的力量吧。


德藏新疆壁画被搁置多年

《德藏新疆壁画》由于一些原因搁置了多年。其难度有三。一是原德国皇家吐鲁番考察队在短时间内成批割取壁画,工作量巨大,未免导致原始记录的混淆和错误,这就常使后来的研究陷入模棱两可的困惑之中。二是考察队将壁画分小块割取,装运回到德国之后再进行拼复还原,在拼合的过程中不排除有混拼、错拼的情况。三是现有各学术书籍对于许多壁画原有出处的说法不相统一、矛盾频出。


分类: 中文 深度阅读
关键词: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