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资料库

这本书比任何一本凡尔纳的小说都精彩!——《我的探险生涯》

摘要: 在今天Google Earth随手玩转的时候,古典时代的探险经历只能存在于对往昔壮举的想象中了,海上的麦哲伦、库克船长、富兰克林,极地探险家南森、阿蒙森、斯科特、沙克尔顿,甚至空中探险家林德伯格、查克·叶格……他们已成为人类探险的里程碑和历史印记。斯文·赫定的探险是最传统的大陆探险,就像游戏《帝国时代》里对陌生世界空白地图的探路者,他的梦想是刷亮地理协会地图中未知的区域。本书中文译名为《我的探险生涯》,原名《 ...

在今天Google Earth随手玩转的时候,古典时代的探险经历只能存在于对往昔壮举的想象中了,海上的麦哲伦、库克船长、富兰克林,极地探险家南森、阿蒙森、斯科特、沙克尔顿,甚至空中探险家林德伯格、查克·叶格……他们已成为人类探险的里程碑和历史印记。

斯文·赫定的探险是最传统的大陆探险,就像游戏《帝国时代》里对陌生世界空白地图的探路者,他的梦想是刷亮地理协会地图中未知的区域。

本书中文译名为《我的探险生涯》,原名《亚洲腹地旅行记》,也被形象地称为科学的《西游记》斯文·赫定写的探险著作中最广为人知的一部斯文·赫定以切身的经历在亚洲腹地抒写了探险史上最经典的篇章,又以真实生动的记述完成了20世纪有关新疆、有关西藏的传奇经历。

欧洲人的执着和探险精神是发自骨子里的,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他们只是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400多年前,利玛窦从欧洲来到中国,乘坐圣路易斯号到果阿途中有五百人死去,将近一半。历史书上把这些地理大发现时代的探险家和传教士看成西方势力侵略的象征,我却觉得倒可以说是西方势力被斯文·赫定这些天生的探险家利用了,他们利用西方国家的扩张野心实现自己内心自私的探索梦想。

斯文·赫定的探险生涯中,没有什么可以阻挡他好奇的心,遇到一个湖,就要去测水深,没有船,用羊皮做一个,就驶向冰冷的湖中心,测的时候,同行的另一个仆人还要往外舀水;随波斯王到厄尔布尔士山上避暑时,他却想着攀登达马万德峰,三天后登顶5671米山峰后回来,所有人惊愕不已;甚至在新疆,还想尝试7000多米的慕士塔格峰,虽然最后失败。

在西藏,受到英国、清朝、西藏各政府的重重阻挠,他还是不顾一切想方设法达到目的,当然武装的唐古特盗匪、可怕的自然条件更不可能成为他的拦路虎。他探索和阗河,仅凭普尔热瓦尔斯基提到过,但并不知道现在是否干涸,却坚定地走向塔克拉玛干沙漠内陆。这次最悲惨的探险,最后只剩三个人活了下来,他没有找到河流,最后幸运地一个人在临死前遇到和阗河干涸后剩下的水塘。

也许对于大多数人,远方充其量是一种念想,或是在对现状不满时,背起行囊出发的生活变态。不过对于斯文·赫定,在路上已经成为一种常态,暂时的回归都酝酿着下一次出发。也许这就是探险的魅力所在,除了所谓的刺激与惊险,更多的时候要直面与文明世界的隔绝,枯燥、绝望,一不留神就会成为茫茫大漠中的一具枯骨,最后被世界彻底遗忘。

大概也正因为如此,斯文·赫定身上的古典色彩更为浓重。在他的身上,更容易让我们想起亚历山大、马可·波罗,亦或是中国的玄奘。只可惜现在看来,斯文·赫定作为探险者,似乎已是最后的古典。

斯文·赫定的生涯是浪漫的,浪漫得让人羡慕不已。他的文笔很好,在他的笔下,亚洲腹地的冒险历程充满了各种各样的颜色,阳光的颜色,山脊的颜色,深谷的颜色,湖面的颜色,沙丘的颜色,旅途在风、沙、山、水、炎热和寒冷组成的大自然中尽情延展,无数次致命的风险在他的笔下却轻描淡写般度过,仿佛这已然成为他生命的组成。

他的浪漫还在他的情感,旅途中忠实要好的仆人会体力不支或得病死去,陪他走过万里行程日夜相伴的小狗死在帐篷里,出发时带的马、牦牛和骡子到每次旅行结束会几乎死光,斯文·赫定悲恸地而又不得不经历着这一切。

斯文·赫定和稍后的斯坦因等人,他们的行动,开启了一门新的学科,对象依旧是传统的中国亦或是东方,只是不再仅仅关注那些诸如官修史书中的帝王家谱与异域地志,而是在这古城烽燧中、墨迹斑驳的文书里,去寻找先民鲜活的身影。

但是赫定与斯坦因不同,坦诚自己只是地理方面的学者,历史考古知识不足,所以进行的考古挖掘相对有限;但是他在书中却一再提及,他绘制的地图为斯坦因等人后来的发现提供了正确的指引,欣喜之情溢于言表。本书中所附赫定的素描,很是动人,胜出照片不只一筹。

斯文·赫定在1897年所画有关兰州的素描

从本书中可知,赫定并不比斯坦因强,也有不少盗卖文物之举,仅从他发现的楼兰古城便运走了许多文物我们总是痛恨西方人对我国文化古迹的肆意研究,确实中国大量的文物,像克孜尔石窟、莫高窟的文化瑰宝都遭到令人痛心的抢夺,但是如果没有这些西方人的探索发现,我们自己对这些文物会有足够的重视吗?答案也许未必是肯定的。加之大家都知道的原因,问题就更没有那么简单了。

丝路图书馆:

  • [作者]]
    斯文·赫定
  • [摘要]
  • [出版源]
    贵州人民出版社,2000

http://lib.silkroads.org.cn/Detail?article=125&dc=BOOK 


分类: 中文 研究 书籍资料库
关键词:

最新评论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