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阅读
【走进西藏寺庙】古入江寺:阿里唯一的苯教寺庙
有个遥远的地方,被称作“西藏的西藏”、“世界屋脊的屋脊”,它叫阿里。
传说,这里是苯教的发源地,也是苯教始祖辛饶米沃的诞生地,古时的阿里更是“以苯教治其国”。苯教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各种派别:一是兑苯,此派又名“因苯黑派”;二是恰苯,此派在止贡赞普时期从迦湿弥罗(今克什米尔)、勃律、象雄三地传入;三是译苯,此派主要将佛教经典的某些内容译为苯教的作品,也就是说使佛教与苯教相混合,因以成派。
古入江寺也称也称古如江寺、古如甲寺,位于阿里地区噶尔县境内门土乡,坐落在象雄琼钦崩巴山麓,是阿里境内唯一的苯教寺庙。从狮泉河出发,路过卡尔东遗址,朗钦藏布河源三条支流在其附近相汇,依山傍水,环境幽静。
在阿里,朗钦藏布也被称为“象泉河”。朗钦藏布是阿里地区主要河流之一,同时也是印度河最大支流萨特累季河的上源,在阿里的札达流入印度后就被称为印度河了。
古入江寺占地面积不小,侧面的直立山崖上有许多修行洞,从山顶、山间到山脚悬挂着很多经幡,寺院院墙一直延伸到山崖脚下,院墙墙体上是一圈转经筒,表面看上去与藏区的其他寺院没有什么不同。
古入江寺有西藏历史上最早的修行洞“雍仲仁钦洞”,是苯教大师“珍巴南卡”的修行洞,距今已有2900多年的历史。1936年,苯教大师琼钦活佛·晋美朗嘎多杰在该修行洞的基础上修建古入江寺,主要建筑有卡洞拉康、祖拉康(立柱24 根)、藏康(立柱5根)、噶丹居拉康(立柱6根)等。
按照苯教传统,古入江寺的两间正殿和偏殿等主要建筑都以醒目的白色为主色,正殿“祖拉康”中有44座转经筒,前来膜拜的藏族信众严格遵循苯教传统按照逆时针顺序一一旋转。在苯教寺庙中,装饰、法器、壁画、殿堂大都严格遵守3、6、9、12等以3为倍数的比例建造。
寺内供奉着金、银、铜和石、泥质地的苯教祖师塑像,还有佛塔、法器、唐卡和经书等。最珍贵的古籍,当推《苯教大藏经》,还有苯教始祖的遗训及后人对其的注释。寺庙于文革期间被毁后,1983年又重建,现有喇嘛10人。据说该寺还是藏医的发源地,原任住持革龙单增旺扎(已圆寂)是阿里地区著名的藏医学专家。
我们顺着山坡弯弯曲曲的小道,爬上只容一人之身的几乎直立的石级和木梯,进入在众人眼中极其神秘的修行洞。这间大约10多平方米的殿堂,除了打坐修行兼起居的咫尺之地外,统统被法器、唐卡、哈达、佛像、酥油灯占据。靠后山的一面墙,则是码放得整整齐齐的长条状经书,其中有倾注了麦格隆极大心血的新作《象雄文化古籍丛书》。洞的岩壁,早已被酥油灯和岁月打磨得黝黑而光亮。无以言状的庄严,弥漫在狭小的空间,容易使初入其间的人迷失自我。
阿里本是象雄的核心区域,现在却只剩下这样一座偏隅于深山荒岭中的苯教寺院,不能不说,真是时事造物,风云莫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