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资讯

• 考古材料所见辽代围棋初探

刘锡甜 彭善国(1. 吉林大学考古学院 2. 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围棋虽是中原地区汉人的传统游艺活动,但其遗存在辽国境内亦多有发现,主要包括棋子、棋盘等围棋文物及辽墓壁画、绢画上的围棋图像等。这些遗存,对讨论辽代围棋活动的一般情况,探究汉文化对契丹辽文化的影响具有一定价值与意义。目前学界对辽代围棋的关注不多①,本文拟在前人研究的基 ...

• 试析辽代的俑

彭善国(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墓内置俑,是文献无载而由考古资料揭示的辽代葬俗的一个重要方面。由于资料的零散,且一些材质的俑出土时原貌难辨,学界对辽代俑的关注不多。李逸友最早从墓葬制度的角度,讨论了辽代俑的一般情况①;聂定等人对辽代的部分木俑进行了初步的分析②。本稿根据近年来刊布的新资料,对辽代俑的类型、葬俗渊源等问题略述如下 ...

• 渤海早期王城考古新探

渤海地方政权的统治中心,按照史料文献的记载,唐玄宗天宝时期(742~756年)为显州,天宝末年徙至上京,唐德宗贞元年间(785~805年)又一度迁至东京。这些记载得到了考古学的证实,已经发掘的吉林和龙西古城、黑龙江宁安上京城、吉林珲春八连城,分别对应了以上3个统治中心。但从渤海建立的698年到天宝前的40余年间,亦即渤海早期政权的统治中心(早期王城 ...

• 渤海国文物研究

基本信息:编著:彭善国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时间:2023年12月版次:1印刷时间:2023年12月印次:1ISBN:9787573209498内容简介:渤海是东北亚地区唐五代时期由靺鞨族为主体建立的地方民族政权。《新唐书》记载渤海统治的盛期,地有“五京、十五府、六十二州”,有“海东盛国”之称。近年的考古工作揭示,渤海出土文物的种类,按材质可大致分为陶瓷 ...

• 辽代陶瓷的考古学研究

辽代陶瓷的考古学研究作者:彭善国出版社:吉林大学出版社出版年:2003-7页数:273定价:22.00元装帧:平装ISBN:9787560129549

• 文史知识丨彭善国 杨梓丹:击瓯与水盏——漫谈唐宋时期的瓷器与音乐

江思清先生(1902—1960)是中国古陶瓷研究史上不能忽略的一位学者。早在1936年,他编著的《景德镇瓷业史》即由中华书局刊行,比颇具影响的吴仁敬、辛安潮的《中国陶瓷史》(商务印书馆,1937)还早了一年。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9年出版的《景德镇陶瓷史稿》,署名为江西省轻工业厅陶瓷研究所,实际主要执笔者为江思清。江思清先生还致力于古代陶瓷 ...

• 辽金元陶瓷考古研究

辽金元陶瓷考古研究作者: 彭善国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出版年: 2013页数: 291定价: 150装帧: 精装ISBN: 9787030388094内容简介 · · · · · ·《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系列学术文集:辽金元陶瓷考古研究》是陶瓷考古研究的专题论文集,计收录论文34篇,主要内容包括辽代陶瓷窑址及其产品类型,越窑、定窑、耀州窑及景德镇窑瓷器的流布,金元时期瓷器的 ...

• 前郭塔虎城——2000年考古发掘报告

前郭塔虎城——2000年考古发掘报告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副标题: 2000年考古发掘报告出版年: 2017-11装帧: 精装ISBN: 9787030549280内容简介 · · · · · ·塔虎城为吉林省境内保存最为完好的一处金元时期的城址。2000年,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配合长(春)白(城)公路改建工程,对塔虎城进行了大规模发掘,城内发掘总面积约3170平方米;此外还对南门址进 ...

• 真实还是传奇?——渤海国“紫瓷盆”问题

【关键词】唐代;渤海国;紫瓷盆【摘 要】既往研究者经常援引唐代苏鹗《杜阳杂编》中关于“紫瓷盆”的记载来证明渤海国陶瓷工艺的发展水平以及唐武宗会昌元年(841)渤海与唐朝的朝贡关系。通过考索《杜阳杂编》记载的细节以及考古所见9世纪唐、渤海陶瓷生产的情况,可以认为所谓渤海国的“紫瓷盆”应是苏鹗铺陈缛艳的小说家言,是其虚构的灵异物品,不宜 ...

• 李含笑 彭善国: 辽代篦纹陶器施纹工艺研究 ——以城岗子城址出土陶器为例

  辽代篦纹陶器施纹工艺研究  ——以城岗子城址出土陶器为例  〔内容提要〕辽代陶器具有很强的地域与族群特色,既有自身文化因素的继承与发展,同时又有对汉文化因素的借鉴。篦纹陶在辽代陶器中占有重要地位,但其施纹工艺却少有系统研究,甚至存在诸多误解,是一个亟待探明的问题。以吉林省德惠市菜园子镇城岗子辽代城址2017年度出土的篦纹陶器标本 ...

热门信息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