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敖包圪台汉代墓地人骨研究
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敖包圪台汉代墓地人骨研究胡春柏1、3齐溶青2李 强1朱 泓3(1.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 2.内蒙古师范大学 3.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敖包圪台墓地 汉代 人骨 古蒙古高原类型敖包圪台墓地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苏布尔嘎镇敖包圪台村。2015年,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与内蒙古师范大学考古文博系对其进行了抢救 ...
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敖包圪台汉代墓地人骨研究胡春柏1、3齐溶青2李 强1朱 泓3(1.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 2.内蒙古师范大学 3.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敖包圪台墓地 汉代 人骨 古蒙古高原类型敖包圪台墓地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苏布尔嘎镇敖包圪台村。2015年,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与内蒙古师范大学考古文博系对其进行了抢救 ...
来源:《西域研究》2013年第3期新疆伊犁吉林台库区墓葬人骨牙齿形态特征的观察与研究张林虎 朱泓内容提要本文运用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牙齿人类学系统,对出土于新疆伊犁尼勒克县吉林台库区墓葬的人类牙齿进行形态观察;采用平均差异度(MMD)计算吉林台组与其他对比组的MMD距离系数;进而探索该组人群与周邻人群的交流与互动关系。结果表明,吉林台古代居民与 ...
来源:《西域研究》2011年第3期2.仪器 同位素比值测定仪器为ThermoFinnigan公司的DELTAplus型同位素比值质谱仪(isotope-ratiomass spectrometers,IRMS),同位素制备系统是ThermoElectron SPA公司的FLASHEA 1112型元素分析仪。3.试剂 硝酸、盐酸均为优级纯。实验过程中所使用的玻璃仪器均经10%硝酸浸泡24小时后,用蒸馏水冲洗,干燥备用。实验用水均为 ...
中国古代居民体质人类学研究 作者:朱泓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出版年: 2014-8页数: 508定价: CNY 198.00装帧: 精装丛书: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系列学术文集ISBN: 9787030423290内容简介《中国古代居民体质人类学研究》共收入论文51篇,其中包括:有关中国古代人种类型划分理论体系方面的论文5篇;有关古人种问题综合研究的论文20篇;重要的古人骨新资料研究 ...
中国.乌珠穆沁边疆考古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作者:魏坚 /朱泓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出版年: 2014-12-1页数: 282定价: 108.00元装帧: 平装ISBN: 9787030421401内容简介本书是中国人民大学北方民族考古研究所和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及东乌珠穆沁旗旗委、政府主编的北方民族考古研究丛书之一,主要收录了2009年中国·乌珠穆沁边疆考古国际学术研讨会的部分学 ...
近日,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我们党历来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看待中华民族历史,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过几代学者接续努力,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等重大工程的研究成果,实证了我国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成绩显著,但仍然任重而道远,必须继续推进 ...
从扎赉诺尔汉代居民的体质差异探讨鲜卑族的人种构成Discussion on the Ethnic Composition of Xianbei Ethnic Group from the Physical Differences of the Residents in Zhalainuoer in Han Dynasty【作者简介】朱泓,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教授,国家文物局体质人类学与分子考古
鄂尔多斯查干陶勒盖墓地人骨研究阿娜尔, 朱泓(吉林大学 边疆考古研究中心)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查干陶勒盖墓地出土的汉代时期的人骨在基本种系特征上接近现代东亚人种范围。在若干古代对比组中,该组男性古代居民与朱开沟组古代居民在颅骨形态特征方面较为相似,该组女性古代居民与毛饮合并A组古代居民在颅骨形态特征方面较为相近。汉代时期,鄂尔多斯地 ...
边疆考古研究 第1辑 中国北方长城地带青铜文化考古国际研讨会论文集【作 者】朱泓主编;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编【形态项】 368【出版项】 北京:科学出版社 , 2002.10【ISBN号】7-03-010633-4【中图法分类号】K872.53【原书定价】98.00【主题词】边疆考古-研究-中国-文集【参考文献格式】 朱泓主编;教育部人文社会科 ...
来源:《西域研究》2020年第3期小河墓地古代人群颅骨的人类学特征聂颖 朱泓 李文瑛 伊弟利斯·阿不都热苏勒内容提要 本文选取新疆罗布泊小河墓地出土已无软组织覆盖的颅骨48例,根据考古发掘层位,这些颅骨资料多数属于小河文化的早期阶段。通过对这48例颅骨的非测量性状和测量性状结果进行统计及分析,结果表明,在目前新疆地区及周边已知文化中,小 ...
————————————————————————————————————全文阅读2004年殷墟大司空遗址出土人骨线粒体DNA研究报告(作者:曾雯 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李佳伟 吉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岳洪彬 王明辉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周慧 吉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朱泓 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 原文刊于《华夏考古》2018年第2期)
文章出处:中国考古网作者:朱泓 谈到公共考古的问题,我首先要多说几句话,首先,我是非常赞成这次公共考古这样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领域的学术活动。因为过去,在我们考古界很多专家都忽视了这个问题,大概在十几年以前,我就觉得考古的工作应该让更多公众有更多的了解。说到这儿,也算和公共考古有一些缘分。因为我今天要讲这样一种题目,一下提醒了我。昨天晚上我梳理了一下思路,好像我们吉林大学的考古学和公共考古有关系应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