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资讯

• 关中地区东汉墓葬等级差异蠡测

李云河(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一、关中东汉墓葬等级的探索关中是西汉王朝的京畿地区所在,在整个两汉时期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保存下来的物质文化遗存非常丰富。关中汉墓的考古工作始于上世纪30 年代,解放后至今,随着田野考古工作的展开,被发现、发掘的关中汉墓数量与日俱增,一系列考古报告陆续出版,研究成果不断涌现。但是相对而言,这些研究 ...

• 固原汉墓出土附耳陶罐的研究

宁夏固原地区汉墓随葬的单耳罐和双耳罐与中原地区陶器区别明显,与当地战国陶器也有较大差异。扩大对比范围后可知,固原汉代的附耳罐主要和关中西部至陇山一带的发现最为接近,应当存在区域间的文化交流。此外,在陕西中北部也存在类似的战国陶器,被称为“辛庄类遗存”。结合历史背景,推测秦人很可能在扩张的过程中吸收了北方民族具有“辛庄类遗存”特征 ...

• 中国古代障泥考

一、障泥的产生——汉晋时期在考古材料中,西晋和十六国墓葬中常见鞍马模型,如洛阳春都路西晋墓出土的陶马(图一,1),南京象山7号东晋墓出土的陶马(图一,2),西安洪庆十六国梁猛墓出土的陶马(图一,3),以及张掖骆驼城出土的魏晋时期木马(图一,4)。这些模型的马鞍两侧各悬挂着一块近似方形的物体,正是障泥。尽管在一些同时期墓葬中有马具实物 ...

• 讲座纪要 | 李云河:《秦汉地方城邑》

2023年10月27日上午,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研究生课程《考古学研究》系列讲座第三讲《秦汉地方城邑》在考古楼A座101举行,由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李云河助理教授主讲。李云河助理教授主讲讲座现场一、郡县制与郡国并行秦汉时期实行了新的制度,即在全国范围内推行的郡县制以及西汉前期的郡国并行制。对于郡县特别是先秦至秦汉时期的郡县,历史学家做了许多 ...

• 李云河:再论马镫起源

    马具的起源和发展受到国内外学者的普遍关注,其中,马镫的起源和影响尤为重要。马镫的出现使得骑马更为便捷和稳定,让人和马的结合更为紧密,从而影响到战争形态并可能间接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变革,这方面以林恩·怀特(Lynn White)所提出的马镫催生欧洲封建社会的观点最具代表性。马镫如此之重要,相关讨论也非常多。研究者们对于马镫起源的看法 ...

• 【考古札记】李云河:考古文献与古代艺术里的“软马鞍”

中原地区在商代晚期受外来影响而出现了马车,但起初骑马术并未流行,直到战国时期,骑马才开始普及,并出现成建制的骑兵。影响骑马术能否普及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鞍具是否齐备。本文通过梳理历史文献和艺术考古资料,发现我国大约在战国时开始出现一种由皮革、兽毛等材料制成的软马鞍。这种鞍一直通用至东汉时期,其分布范围也较为广阔。实际上,在历史文献 ...

热门信息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