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运河文化带上的明珠高旻寺天中塔的前世今生
天中塔始建于清顺治八年,由吴惟华主持修建,用以镇锁运河、纾缓运河水患,为江北之万民祈求和平安定、风调雨顺等。天中塔建成后因塔而建塔庙,开启了清代高旻寺的建寺史,也为文人墨客提供了创作灵感,留下了众多诗词歌赋。乘船沿世界文化遗产大运河蜿蜒南下,至扬州城南十多里处,一座高耸入云的佛塔便映入眼帘,这座佛塔叫做天中塔。清代,康熙、乾隆南 ...
天中塔始建于清顺治八年,由吴惟华主持修建,用以镇锁运河、纾缓运河水患,为江北之万民祈求和平安定、风调雨顺等。天中塔建成后因塔而建塔庙,开启了清代高旻寺的建寺史,也为文人墨客提供了创作灵感,留下了众多诗词歌赋。乘船沿世界文化遗产大运河蜿蜒南下,至扬州城南十多里处,一座高耸入云的佛塔便映入眼帘,这座佛塔叫做天中塔。清代,康熙、乾隆南 ...
2022年9月17日至18日,由中山大学历史学系、《亚洲史研究》编辑部主办的“亚洲文明视野下的海洋与大陆”工作坊会议在中山大学召开。本次会议是中山大学“亚洲史工作坊”第五期,主旨是在亚洲文明交流的视野中讨论海陆的交通与互动。会议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山大学、厦门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外国语 ...
对于吐蕃“剖尸”、“大葬”习俗,褚俊杰先生在《吐蕃苯教丧葬仪轨研究》一文中通过对《敦煌文书》P.T. 1024的翻译,作了细致研究,得出了有益的结论。本文拟就吐蕃这一习俗与青海远古文化中的“二次扰乱葬”习俗间的关系作进一步的探讨。 “二次扰乱葬”是青海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乃至汉代时期一种主要的葬式。对于“二次扰乱葬”的最早认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