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资讯

• 许宏:寻夏·争鸣·展望——写在二里头考古一甲子之际

寻夏篇2019,注定是二里头不平凡的一年。从1959年徐旭生先生的夏墟调查,到2019年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的建成开放,整整一甲子。2019,也是许宏先生的总结之年和转型之年,用他的话讲:田野考古工作将告一段落,之后会有更多的写作安排。若以陈胜前教授的博文《成功的考古学家》来定义,称其为最后一种类型再合适不过:深厚的学术功底+生动的文笔,他希冀 ...

• 墓葬·刻铭·制度——从洛阳西朱村曹魏大墓说开去

2019年5月11日,由郑州大学、洛阳市文物局主办,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郑州大学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承办的“洛阳曹魏大墓出土石牌文字专家座谈会”在古都洛阳举行。来自国内高校、科研院所、文博系统等十余位专家学者汇聚一堂,对洛阳西朱村曹魏大墓出土刻铭石牌作了不同角度的论述,就该墓的墓主身份、铭文释读、名物考证等方面展开热烈讨论。本文择要概述部分报告内容,以飨读者。   图一 专家座谈会现场(洛

• 座谈︱洛阳西朱村曹魏大墓的墓主是谁?

澎湃新闻特约记者 杨炎之2019-05-17 14:41来源:澎湃新闻5月11日,由郑州大学、洛阳市文物局主办,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郑州大学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承办的“洛阳曹魏大墓出土石牌文字专家座谈会”在古都洛阳举行。来自国内高校、科研院所、文博系统等十余位专家学者汇聚一堂,对洛阳西朱村曹魏大墓出土刻铭石牌作了不同角度的论述,就该墓的墓主身份、铭文释读、名物考证等方面展开热烈讨论。本文择要概述部分报告内容,以 ...

• 访谈︱霍宏伟:历史是一面镜子,镜子是一段凝固的历史

澎湃新闻特约记者 杨炎之2017-12-26 14:13来源:澎湃新闻【编者按】古人对镜子似有一种偏爱。李太白云:“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持镜照出了愁;李义山道:“玉匣清光不复持,菱花散乱月轮亏。秦台一照山鸡后,便是孤鸾罢舞时”,以破镜叹出了不遇之殇;唐太宗也曾有三面“镜”:“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一部“镜史”,也是一部微观的中国史。近日,霍宏伟著 ...

• 讲座︱霍宏伟:镜中极品——洛阳金村大墓出土的铜镜

杨炎之2018-04-27 14:53来源:澎湃新闻2018年4月21日,洛阳市的想像书店举办了一场题为《镜里乾坤》为主题的讲座,内容分为两个环节: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馆员霍宏伟先以“金村王鉴”入手,讲述了他在铜镜研究过程中的见解与收获。之后,霍宏伟与特邀嘉宾张建京、赵向前等老师进行了对谈。霍宏伟(左)与张建京(右)在讲座现场(张新珂摄影)金村“王气”黯然收民国十七年(1928年)盛夏的一场暴雨之后,洛阳东郊金村东北侧的田地 ...

• 墓志、铜镜、身份建构:一位基层文博工作者的年度书单

来源:澎湃新闻2017年,在温饱线上努力挣扎力求摆脱逐渐油腻的躯体和被保温杯支配的恐惧感的我,所能采取也只能采取的办法莫过于读书了,而我是不惮劳烦写书单这种名头甚大的推介的,只恐学力不逮,无以尽宣诸论之宏旨。先谈谈笔者所处的城市——洛阳,“十三朝古都”、“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等种种头衔听着就觉得不可以等闲而视之,可如今她的地位却很尴尬,夹在西安和郑州之间,颇有点“中部陷落”之颓势。据不完全 ...

热门信息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