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海化隆沙隆卡遗址炭化植物遗存的考古学研究
摘要:沙隆卡遗址2016年度发掘的浮选结果表明,细石器时期居民对植物资源的利用以野生物种为主;仰韶文化时期,粟、黍在当时生业模式中的重要性有所提升;齐家文化时期,作物种类有粟、黍、小麦、大麦、燕麦、大豆等,农业生产呈现出以粟类作物为主的多种旱地作物种植特点;卡约文化时期,作物仅见粟、黍、大麦,仍以粟作为主。粟、黍等本土作物,与小麦、 ...
摘要:沙隆卡遗址2016年度发掘的浮选结果表明,细石器时期居民对植物资源的利用以野生物种为主;仰韶文化时期,粟、黍在当时生业模式中的重要性有所提升;齐家文化时期,作物种类有粟、黍、小麦、大麦、燕麦、大豆等,农业生产呈现出以粟类作物为主的多种旱地作物种植特点;卡约文化时期,作物仅见粟、黍、大麦,仍以粟作为主。粟、黍等本土作物,与小麦、 ...
------------------------------------------------------------------------全文阅读青海化隆沙隆卡遗址生业经济研究——来自淀粉粒的证据(作者:赵珍珍 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肖永明 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郭荣臻 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郑州师范学院,蔡林海 梁官锦 卢悦 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靳桂云 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原文刊于《考古与文 ...
哈日赛墓地位于青海省海西藏族蒙古族自治州都兰县一处夏季牧场,海拔3600米,气候高寒。该墓地于2009年在全国第三次不可移动文物普察中发现,墓葬的分布区域约2万平方米,现已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墓地年代约在唐代吐蕃统治时期。 2019年经国家文物局批准青海省考古研究所对该墓地进行了主动性发掘,发掘面积约1000平方米。共发现遗迹19处,其中墓葬7座,烧祭遗迹9处,殉牲坑2座、堆石遗迹1处。出土遗物较为丰富,主要有陶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