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古滇国 寻益州郡——云南晋宁河泊所遗址
发掘单位: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晋宁区文物管理所、云南大学项目负责人:蒋志龙 遗址概况 河泊所遗址地处滇池盆地最肥沃的东南湖滨冲积平原,东靠关岭,西临滇池,遗址总面积约12平方公里,核心区约3平方公里,东北距出土 “滇王之印” 的石寨山古墓群仅700米,是云南高原已知规模最大、延续时间较长、文化内涵较丰富的商周至汉晋时期的大型中心聚落 ...
发掘单位: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晋宁区文物管理所、云南大学项目负责人:蒋志龙 遗址概况 河泊所遗址地处滇池盆地最肥沃的东南湖滨冲积平原,东靠关岭,西临滇池,遗址总面积约12平方公里,核心区约3平方公里,东北距出土 “滇王之印” 的石寨山古墓群仅700米,是云南高原已知规模最大、延续时间较长、文化内涵较丰富的商周至汉晋时期的大型中心聚落 ...
· 项目概况 ·一遗址概况河泊所遗址位于云南省昆明市晋宁区上蒜镇,地处滇池东南岸最肥沃的湖滨冲积平原,东北距石寨山古墓群约1公里。遗址总面积约12平方公里,核心区面积3平方公里,是云南高原已知规模最大、延续时间较长、文化内涵较丰富的商周至秦汉时期的大型中心聚落遗址,是研究西南边疆考古及相关历史的重要考古学遗存(图1)。图1 河泊所遗址位 ...
河泊所遗址位于云南省昆明市晋宁区上蒜镇河泊所村委会,遗址面积约12平方千米,核心区为3平方千米。2008年的滇池史前聚落考古调查确定该遗址为青铜时代,推测是古滇国的中心都邑。自2014年启动石寨山大遗址考古工作以来,通过大量的考古调查、钻探,结合小规模的发掘,可确认河泊所遗址的河泊所片区为滇文化的核心分布区,其堆积为台地和水域相间分布的空 ...
2021年是中国考古学诞生100周年,100年的中国考古学为认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做出了伟大的贡献,全国各地纷纷发起纪念“中国考古百年”系列活动。云南考古已近百年,元谋人化石地、晋宁石寨山滇王墓等重大发现,向我们展示了红土高原波澜壮阔的人类进化和文明发展的历史画卷。改革开放以来的江川李家山青铜时代墓地等系列重大考古新发现、通海兴义遗址田野 ...
A New Probe into the Nature of Shizhaishan Cemetery【作者简介】蒋志龙,吉林大学考古学博士,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 1955年,云南省考古工作者对昆明东南约40公里的晋宁县石寨山墓地进行了首次发掘,从此时到1960年曾先后对该墓地进行四次发掘。在第二次发掘中发现了金质滇王之印,引起文博和社会各界的关注。滇王金印和伴出的精美绝伦的青铜器 ...
Preliminary Understanding of the Jinlianshan Cemetery in Yunnan Province【作者简介】蒋志龙,吉林大学考古学博士,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吴敬,吉林大学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副教授。【基金项目】本项研究得到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0BKG006)资助。 金莲山为云南省玉溪市澄江县澄江坝子东边的一座小山,海拔1806米。澄
河泊所遗址位于昆明市晋宁区上蒜镇河泊所村,北距出土“滇王之印”的石寨山墓地仅700余米。最早发现于1958年,2011年被晋宁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19年2月被云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9年10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发掘现场2017年,在石寨山大遗址考古勘探过程中,发现了在河泊所村至金砂村区域内的地下分布 ...
Sepon矿区遗址位于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沙湾拿吉省Sepon区的维拉泊里县及其附近。面积约50平方公里,从已有的资料报道来看,其开矿时代为公元前5世纪—16、17世纪。该地是一个集铜矿开采、冶炼和铸造为一体的矿冶遗址群。由于开矿致使遗址遭到毁灭性的破坏,现存的遗址十分有限。sepon矿区位置示意图自1992年矿产开采以来,不断的有青铜器、瓷器等文物出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