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城古墓群
水城古墓群 汉至明会泽县金钟镇水城村,考古发掘共清理汉代墓葬 24座,墓葬均为竖穴土坑墓,水城村部分带斜坡墓道,有棺有椁,出土器物有陶器、青铜器、铁器和玉石器等,时代为西汉末至东汉初期,为汉代在云南置郡县以后的遗存。会泽水城古墓群的发掘,对研究滇东北的古代文化和云南的汉化过程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水城古墓群 汉至明会泽县金钟镇水城村,考古发掘共清理汉代墓葬 24座,墓葬均为竖穴土坑墓,水城村部分带斜坡墓道,有棺有椁,出土器物有陶器、青铜器、铁器和玉石器等,时代为西汉末至东汉初期,为汉代在云南置郡县以后的遗存。会泽水城古墓群的发掘,对研究滇东北的古代文化和云南的汉化过程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石勒寨遗址(古遗址类)(第五批省保) 时代:后赵(东晋) 地址:长治市武乡县故县乡故县村北原山上 该遗址位于故县村北原山上,依地势所建,呈梯田状分布。故县村为原武乡县县城,1938年,遭侵华日军焚烧。1947年武乡县由故县迁往段村。 石勒城:又名“石勒寨”、“石赵故城”。清康熙版《武乡县志》载:石勒寨修于西晋永嘉六年,十六国后赵王 ...
盐池禁墙及虞坂古盐道 (第四批省保) 时代:新石器至清代 地址:盐湖区东郭镇磨河村至平陆县张店镇坪头铺南界的中条山北麓 运城盐池是我国最古老的盐湖之一,《水经注》载:“池水东西70里,南北17里。”为防止盗盐走私,保护税收,唐时在盐池周围一百二十里修筑禁墙(亦称禁垣)。宋元明清补修,现存禁墙多为清代所筑。现禁墙主体大多已毁,但依 ...
大墓塬墓地(第三批省保) 时代:西周至唐 地址:吉县城西偏北上东村与洪北沟之间 墓地属管头山南与清水河谷地间黄土残垣前沿。总面积约3平方公里。墓地发现于1982年,曾有青铜器簋、鼎等器物出土,为西周典型器物。墓地北部上东村曾发现商代青铜器及小墓一座,出土器物有青铜斧、钺、兽头带环饰勺和铃首刀,为鄂尔多斯风格。 ...
霍承嗣壁画墓 位于昭阳区文渊街,年代东晋,于1963年春在昭通县城西北后海子中寨发现,1965年11月,文物部门将晋墓整体分割包装,迁移至县城复原安置于今昭通实验中学内。1981年建永久性保护室,题名“东晋霍氏壁画墓室”。晋墓坐北向南,其形穹窿,墓顶覆斗状,整体全用石块镶砌,顶与四壁的条石,抿糊白色石灰,用墨和彩色描绘壁画。墓石顶棚与四壁上绘 ...
滇中古驿道(禄丰段) 位于禄丰市,年代汉至民国,由老鸦关入境至广通回蹬关出境,全长约88千米,全用石块铺砌,仍然保留了大量明清时期的实物古迹,古驿道残段有狮子口段、炼象关段、石门哨段、南平关至响水关段,勒马关段、蒙七铺段、回蹬关段等,关址有炼象关、响水关、勒马关、回蹬关等,桥梁有老鸦关桥、衍庆桥、启明桥、星宿桥、响水关桥、安乐桥、 ...
盐官盐井遗址,汉至民国时期遗址,位于甘肃省礼县。2023年4月,入选甘肃省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单。礼县盐官镇的盐井位于红河与汉水交汇处的右侧,在汉代以前这里当属西县,所以盐官镇在当时称“西盐”,在《汉书·地理志》以及《水经注·漾水注》里都对这一地区称以铁官、西之盐等。自西安出土的秦封泥上发现“西盐”字样之后,这一重大发现将盐井的 ...
东晋爨宝子的墓碑。立于晋安帝大亨四年(即义熙元年,公元405)。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出土于云南曲靖县南30余里的扬旗田。咸丰二年(1852)时,将碑移至城内诸葛武侯祠,1937年再移至曲靖中学。1961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爨宝子碑拓片碑通高1.83米,宽0.68米,厚0.21米。碑首作半圆形,额题“晋故振威将军建宁太守爨府君之墓”,5行15字。 ...
吉挹城古战场遗址,东晋,安康,安康市汉滨区吉河镇吉河坝村,古遗址,第五批吉挹古城位于安康市汉滨区西南吉河口3公里处巍山之巅,是安康东晋时著名战争遗址。据北魏政治家、地理学家郦道元著《水经注·沔水》载:“汉水又东,右得大势,势阻急溪,故亦曰急势也。依山为城,城周二里,在峻山上,梁州都护吉挹所治,苻坚遣偏军韦钟伐挹,挹固守两年不能下 ...
私渡崖墓群,东汉、魏晋,汉中,汉中市西乡县私渡镇四柏村、潘坝村、何湾村等,古墓群,第六批 私渡崖墓群时代:东汉、魏晋地址:汉中市西乡县私渡镇四柏村、潘坝村、何湾村等保护范围:崖墓四周100米。2014年,私渡崖墓群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六批省文物保护单位。
王家庄墓群位于商南县城中心以东10公里 处的富水镇,富水镇街东200余米的山脚根是王 家庄村,墓群就分布在紧挨村子东边的一道南北 走向的沙石梁上。富水镇东距河南境26公里,是出入关中东 南的门户。这里四周低山环绕,盆地间平坦宽 阔,有漆水河呈南北走向从中流过。在漆水河以 东,王家庄村以西之间的大片农田中,有板瓦、 碎砖、陶器残片等大量汉代文化遗存堆 ...
王家坝遗址位于安康市汉滨区关庙镇王家 坝自然村,为汉江北岸一级阶地,北接安旬公 路,南滨汉江,面积1000平方米。是一处周至 南北朝时期遗址。1981年、1989年曾做过两次调查,遗址区 地形平坦,交通便利。南侧临江处受江水冲蚀, 塌毁严重,形成明显断层。在长约100米的范围 可见到褐色灰土层,含有商周时期的夹砂陶片、 大量蚌壳、石器及砖瓦残块等物。陶器有鬲 ...
大园山东侧墓葬,南凉,西宁市,西宁市城东区大园山,古墓葬,第六批
干骨崖遗址全景 干骨崖出土夹砂靴形彩陶壶 干骨崖出土双耳彩陶杯 位于酒泉市肃州区丰乐乡大庄村西南1公里。是一处四坝文化与汉、晋墓群共存的遗址。分布于丰乐河东岸台地上,面积约20万平方米,文化层厚0.1--0.5米。1986年发掘240平方米,清理墓葬105座。东南部为遗址区,出土有石斧、环形石锄、石磨盘、石矛和彩陶片等,北部干骨崖一带为墓 ...
10.晋阳古城遗址.春秋至五代.山西省太原市.古遗址..第五批
7-0662-2-146.罗汉山古墓群.东汉至唐.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区.古墓葬..第七批罗汉山古墓群 位于麒麟区三宝镇西南约2公里处,年代东汉至唐初,2000年6月,对墓进行了抢救性发掘。该座“梁堆”墓由封土和地下墓穴两部分组成,出土器物有陶器、铜器、铁器、木漆器、鎏金、车马饰件以及“大泉五十”钱币等,文化内涵丰富。2013年3月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 ...
7-0301-1-301.南洼遗址.夏、商至唐、宋.河南省郑州市登封市.古遗址..第七批
42.上林湖越窑遗址.东汉至宋.浙江省慈溪县.古遗址..第三批 余姚上林湖越窑址 : 东汉至宋代瓷窑址。在今浙江慈溪县上林湖一带。古代属越州,故名越窑。1957年以来,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和故宫博物院对窑址进行了多次调查。在慈溪县上林湖、上岙湖、白洋湖、杜湖和古银锭湖周围共发现古窑址 100余处。越窑开创于东汉,唐、五代时得到蓬勃发展,在中国陶瓷史 ...
Ⅰ-121.偪阳故城.周至晋.山东省枣庄市.古遗址..第六批
Ⅰ-24.黄河栈道遗址.汉至清.山西省平陆县.古遗址..第六批
8-0069-1-069.曲城故城遗址.西周至北齐.山东省招远市.古遗址..第八批
Ⅱ-61.八塔台墓群.周至明.云南省曲靖市.古墓葬..第六批 八塔台墓群 位于麒麟区珠街街道董家村,珠江上游南盘江东岸,年代周至明,由8个相傍而又独立的椭圆形封土堆组成,总面积约5000平方米。出土文物1000余件,有兵器、生产工具、生活用品、装饰品、乐器和货币等,包括青铜、铁、陶、玉、石等器物。器物中的兵器有刀、剑、戈、矛;炊饮器有鼎、釜、罐 ...
褒斜道石门及其摩崖石刻,是古代连接关中与汉中的一条要道。因取道褒水、斜水两河谷,贯穿褒斜谷而得名。起自汉代褒中县(今陕西省汉中市与勉县交界处)褒口、经三交城、赤崖,溯褒水 河而上,出斜谷至眉县,全程235千米。褒斜道为秦昭王时所开,当时人们凿石架木,修筑栈道,历代以业,多次增修。石门在褒斜谷两端。北端为大石门,在眉县;南羰为小石门, ...
博格达沁古城遗址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介绍:位于焉耆回族自治县四十里城子乡,古城略呈正方形,曾出土过陶罐、陶杯、金铜饰件、料珠、石珠、东汉五铢钱币,东汉的开元通宝等,这座古城曾是汉代焉耆都员渠城所在地,也是唐代焉耆都督府的治所,唐朝开元七年设置的焉耆镇也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