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数据库

显示子项
丝绸之路文化遗产 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 丝绸之路:泽拉夫尚-卡拉库姆廊道 丝路预备遗产点 丝路相关世界遗产 丝绸之路:费尔干纳—锡尔河廊道
文物保护单位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国家 哈萨克斯坦 吉尔吉斯斯坦 乌兹别克斯坦 土库曼斯坦 塔吉克斯坦
世界遗产 跨国遗产
遗产专题 海上丝绸之路遗产点 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 长城及烽燧 万里茶道
中国历史时代
考古时期 青铜时代 铁器时代

• 库鲁克山南麓古烽燧

库鲁克山南麓古烽燧 : 位于尉犁县城西北约60公里的—剥蚀土丘上,烽墩约4平方米,残高3米左右,用土坯叠砌。在烽墩周围有大量红陶片和烽渣存在。

• 阿萨协亥尔烽燧遗址

阿萨协亥尔烽燧遗址 : 位于鄯善县达浪坎乡拜什塔木村西南约10公里,东经89°37′18″,北纬42°35′39″,海拔-138米。“阿萨”,波斯语,意为城堡;“协亥尔”,维吾尔语,意为“城市”。该遗址面积较大,约5 400平方米,均为土坯建筑,略呈长方形。西墙约57米,南墙约95米,周长约304米,墙均已倒塌。紧靠南墙中段为烽火台,实体建筑,顶部南北长15米,东西宽约11米,残高5 ...

• 新疆化肥厂烽燧

新疆化肥厂烽燧 : 俗名芨墩。位于乌鲁木齐市新疆化肥厂以北约3公里的丘陵地带,兰新铁路及乌吐公路由遗址北侧通过。烽燧座落于一较平缓的小山包上,因长年坍塌风蚀,现仅存一圆形土墩,直径约40米,高约5米,夯筑。此烽燧东北75米处有一矩形土堡,长63米,宽48米,高约1米。堡墙开门。墙外有宽3米,深约1米的壕沟。土堡内发现一枚“乾隆通宝”以及一些褐黑釉瓷片、青 ...

• 柴窝堡湖烽燧

柴窝堡湖烽燧 : 位于乌鲁木齐市柴窝堡湖东约1.3公里的戈壁滩上。遗址已坍塌。原高度不明,现状南北长18米,东西宽12米,残高2.6米,夯土筑。其东北、西南方亦各残存一遗址,断壁残垣,东北一座,长约58米,宽约36米,残高2.6米。西南一座,长约32米,宽约18米。遗址内外,散见青花白瓷片、粗瓷碗底、绿黄釉红陶片等遗物。时代待考。

• 七子山烽燧墩

七子山烽燧墩 : 在吴县七子山。山海拔294.5米,东滨石湖,西临古镇木渎,周围吴越遗迹众多,有越城遗址、越来溪、越城桥、姑苏台等。此山“临湖控越,实吴时要地”。山上七墩为吴越争霸时的烽燧墩遗迹。春秋后期,吴国为防御越国进攻,在沿太湖东北一带的山峰上修筑了许多烽燧墩,沿山势蜿蜒排列。烽燧墩又名望越墩、藏军洞,主要分布在无锡至苏州一线的山上,总数以 ...

• 沙依塔拉烽燧

沙依塔拉烽燧 : 唐烽。在新疆乌什县城西约20余公里的沙依塔拉。烽燧残高7米,石砌。扼通往别失里山口(唐称勃达岭)的要冲,该山口是唐代越天山通往碎叶的要道。

• 酥油土烽燧

敦煌酥油土汉烽燧 : 位于今敦煌县西北57公里处。东临野马井子,西近波罗湖。汉代塞墙(长城)在其西侧之卡子墩经盐沼泽向东北延伸,止于哈拉湖,沿塞墙现在有烽燧遗址五座。1981年,在酥油土北一座烽燧上发现了汉简。此烽位于一圆锥形台地顶上,残高1.1米,用三四层土坯加一层芦苇筑成。

• 沃依塔拉烽燧

沃依塔拉烽燧 : 位于乌什县城西20余公里的沃依塔拉,建于唐代。扼通往别迭里山口(唐代称勃达岭)的要冲,是唐代通往碎叶的要道。烽燧残高7米,石砌,至今仍巍然屹立。

• 恰特喀勒烽燧

恰特喀勒烽燧 : 位于火焰山干沟南9公里。东经89°22′~89°23′,北纬42°53′~42°54′,海拔-46米。烽燧南北长15.3米,东西宽13米,残高8.2米。顶部凹凸不平,南北长12.3米,东西长8.4米。为黄土夯筑,实心。 东南25米处有一道东西向夯土墙,残长5米,高1.9米,厚0.35米。采集有陶片和清“乾隆通宝”、“道光通宝”、“光绪通宝”等铜钱。烽燧延续时间较长,可能 ...

• 奎苏台村烽燧

奎苏台村烽燧 : 位于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奎苏乡奎苏台村西北200多米处,东经93°23′42″,北纬43°33′06″,海拔1 800米。烽燧为清代遗存。这里早在清代前期就有了屯田活动,当时在此设军台,村名由此驿站而得。烽燧系夯土筑成,层厚0.13米。现残存西半部,残高6.2米,底基南北长4.5米,东西残宽2.8米。

• 骨拐泉西烽燧

骨拐泉西烽燧 : 位于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海子沿乡骨拐泉牧点西2公里,东经92°38′11″,北纬43°36′39″,海拔1 678米。烽燧为清代遗存。所处位置正当巴里坤西通哈密七角井和木垒县的交通要道,具有重要军事意义。烽燧为夯土筑成,层厚约0.1米,残高8.8米,底基东壁长8.3米,南壁长7.5米,西壁长7.6米,北壁长8.1米。四壁现存少许木棍和圆孔,有的木棍伸出0.3~0.4米 ...

• 塔什吐尔烽燧

塔什吐尔烽燧 : “塔什吐尔”,维吾尔语,意为“石塔”。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托克逊县城西约50公里的阿拉山口。为汉代烽燧遗迹。高约4米,周长60米,用石堆砌而成,保存尚好。这里出土有记载这一带烽燧名称、里数及守边将士姓名的文书,十分珍贵。

• 永丰村烽燧

永丰村烽燧 : 位于乌鲁木齐县永丰乡永丰村一队北约1.5公里的平坦戈壁上。烽燧保存基本完整,夯土筑,整体作梯形,高9.5米,底基正方,边长12.5米。由底至顶有四层夹木棍,每层4根。烽顶边宽7.4米。距烽燧南约百米,有一建筑遗址,已被夷平,地表见灰色砖块、瓦片、黑褐色釉粗瓷片等遗物。疑为清代遗存。

• 玉门花海汉烽燧

玉门花海汉烽燧 : 在今玉门市花海乡东北约30公里处。位置东经98°08′,北纬40°15′。周围为沼泽盐碱地。烽燧建在高出地面1.7米的一处风蚀台地上,高约2米。其上层为用土坯垒砌的小屋。现仅残存东墙一角。1977年在此小屋中发现汉简。

• 中湖村烽燧

中湖村烽燧 : 位于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三塘湖乡中湖村东北约1公里。东经93°20′31″,北纬44°14′32″,海拔1 033米。这是一处唐代遗存,经修补后,清代仍在使用。烽燧坐落在一座小山顶上,残高约12米,底座用片石垒砌,高2米,边长10米,上以土坯、胡杨木、树枝夹筑而成。烽燧内部又砌一南北长4.2米、东西宽3.7米的土室。烽燧东南角可见接缝和修补的痕迹。东部有 ...

• 支边农场烽燧

支边农场烽燧 : 位于哈密市五堡乡支边农场西北约1.5公里。东经92°46′24″,北纬42°51′29″,海拔468米。烽燧为清代遗存。系土坯垒砌而成,土坯长0.35~0.38米,宽0.18~0.2米,厚0.9~0.1米。残高5.1米,底座边长6.4米,西、南两壁各有一门,烽燧内为以门洞相连的四室。

• 亚依德烽燧

亚依德烽燧 : 烽燧位于柯坪县。东经79°23′10″,北纬40°25′55″。建于南北朝至唐时期。烽燧坐落在一个周长270米,高2米的平台中央稍稍偏南的地方,顶部南北长7.5米,东西宽6.5米,烽燧残高11米,基本上为夯土筑,层与层之间夹铺树枝。在遗址中采集到的物品有大量石器、木器、陶器等残片,以及“开元通宝”钱币。

• 下马崖烽燧

下马崖烽燧 : 位于伊吾县下马崖乡尤库日买里村西南1公里,东经95°14′56″,北纬43°12′37″,海拔965米。这是一处清代遗存。残高2.7米,系土坯垒砌而成。

• 吴家庄子烽燧

吴家庄子烽燧 : 位于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苏吉乡吴家庄子村东约2公里。东经92°32′07″,北纬43°32′14″,海拔2091米。烽燧为清代遗存。夯土筑成,层厚约0.12米,夹筑有树枝等。残高5.6米,底基边长7.8米。

• 石板墩烽燧

石板墩烽燧 : 位于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三塘湖村东南31.5公里,东经93°38′36″,北纬44°4′6″,海拔1 275米。烽燧坐落在一条简易公路南侧的山顶上,内外分筑,从其不同的建筑形式看,为唐代遗存,清代又加以增补利用。烽燧为不规则八边形,残高约6.7米,基座用片石筑成,周长26米,内部以土坯错缝平筑,夹筑木棍等,外部用片石围砌,厚约1米。

• 十五里墩烽燧

十五里墩烽燧 : 位于哈密市北35公里的哈(哈密)巴(巴里坤)公路东侧高台地上,东经92°37′44″,北纬43°8′10″,海拔1 387米。烽燧为清代遗存,系夯土、土坯混合筑成,夹筑有木棍。残高5.6米,底座东壁7.2米,北壁7.1米,西壁5米,南壁残损。烽燧南、北侧有三处用片石垒砌的方形石台,四周筑有围墙,残高0.4米,东西长24米,南北宽18米。

• 南山口烽燧

南山口烽燧 : 位于哈密市北40公里的哈巴公路西侧的高台地上。东经93°39′44″,北纬43°10′8″,海拔1 571米。烽燧为清代遗存,雄踞天山道口,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残高5米左右,系夯土筑成,南壁夹筑木棍。底基东壁长4.6米,南壁长5.3米,西壁长4.2米,北壁长5米。

• 肋巴泉烽燧

肋巴泉烽燧 : 位于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下涝坝乡下涝坝村肋巴泉眼东北约5公里。东经92°22′29″,北纬43°32′16″,海拔2039米。烽燧为清代遗存。清代在这里曾设军台驿站,并建有庙,是西出巴里坤县的交通要道。烽燧用夯土筑成,土中夹有小砾石,夯层厚0.12米,东壁坍塌处可见夯层间夹筑木棍。

• 尖山子西北烽燧

尖山子西北烽燧 : 位于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海子沿乡尖山子村西北处,东经92°43′07″,北纬43°36′20″,海拔1637米。烽燧为清代遗存,系夯土筑成,层厚0.08~0.10米,夹筑有芨芨草及木棍。残高10米,底基边长9.7米,四壁留有直径约0.1米的圆孔。南壁下有房舍墙基遗迹,南北长5米,东西宽4米。

• 哈曼沟烽燧

哈曼沟烽燧 : 位于焉耆县城西南31公里、七个星乡西南15公里的哈曼沟煤矿。烽燧建在一个小山上,呈正方形,边长20米,高约9米,面积200平方米,时代尚待考定。

• 疙瘩台烽燧

疙瘩台烽燧 : 位于鄯善县七克台乡东19公里,建于1873年左右。占地面积约60平方米,为土石结构的烽火台,现仅存残迹。

• 黄芦岗烽燧

黄芦岗烽燧 : 位于哈密市大泉湾乡黄芦岗村东南约1公里,东经93°49′58″,北纬42°43′21″,海拔759.4米。烽燧为清代遗存,夯土筑成,夯层厚0.14~0.16米,现残高2.6米。

• 二墩村烽燧

二墩村烽燧 : 位于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花园乡二墩村东南约1.5公里,东经92°56′22″,北纬43°36′39″,海拔1 636米。烽燧为清代遗存,夯土筑成,层厚0.11~0.12米,残高近9米,底基边长8.6米。西侧有三处东西排列、间距5米的夯土台基。

• 凤翔秦墓

东周时期秦国墓葬。主要分布于陕西省凤翔县城西南秦都雍城遗址的南面。年代为春秋中晚期至战国晚期。1976年以来,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等单位进行发掘。经勘查和发掘的有三畤原上的秦公陵园和三畤原北的八旗屯、高庄等地的中小型秦墓。▲ 凤翔秦墓 秦公一号大墓三畤原秦公陵园,经钻探已发现14座双墓道的中字形大墓,2座单墓道的甲字形大墓,另有15座长方形坑 ...

• 墩墩湾烽燧

墩墩湾烽燧 : 位于哈密市陶家宫乡墩墩湾村东约50米的台地上,东经93°37′10″,北纬42°47′2″,海拔824米。在清代,这里是通往河西走廊的第一座烽燧,系土坯垒砌而成。土坯长0.38~0.4米,宽0.19米,厚0.1米。烽燧残高6.5米,底座边长7.6米。因风雨剥蚀,边角及四壁均凹凸不平。

• 都埃烽燧

都埃烽燧 : 位于柯坪县,东经79°22′16″,北纬40°26′50″,约建于南北朝至唐时期。烽燧底边长14米,宽10米,残高6米。烽燧四周筑有不规则的围墙,周长约1 000米,东西有突出围墙、长约4米的长形土阜,似开门处。围墙东北角有房屋遗迹,房基尚在。烽燧正东300米有一座2.3米高的土台,再东偏南360米有一土埠,地面有陶器残片。

• 东庄子烽燧

东庄子烽燧 : 位于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三塘湖乡东庄子南偏东6公里,东经93°59′20″,北纬43°56′03″,海拔977米。烽燧坐落在一座较高的山顶上,远眺颜色发白,又称“白墩”。 是一处唐代遗存,清代仍修补使用。残高约11米,基座边长10米左右,高3米,用片石、树枝夹筑而成。烽体用土坯垒砌,底部围砌化片石并夹筑树枝,烽燧东部可见修补痕迹

• 大敦村烽燧

大敦村烽燧 : 位于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花园乡大墩村西南300米,东经92°59′9″,北纬43°36′19″,海拔1 630米。这是西出巴里坤的第一座烽燧,用夯土筑成,层厚0.08~0.09米,残高8.7米,周长残约65.7米,表面风蚀严重。烽燧为清代遗存。

• 边关墩烽燧

边关墩烽燧 : 位于哈密市二道沟乡石城子村南 10公里,东经93°39′13″,北纬42°58′19″,海拔1 022米。烽燧为清代遗存。系土坯、木棍夹筑而成,现残高12米,底座东西长11.6米,南北宽9.4米。南壁中有一宽1~2米,进深1~1.5米的凹槽,似为登烽顶之用。烽燧四周有南北长25米,东西宽22米,残高1米左右,厚1米的土筑围墙,门向南开,门宽3.8米。 地表有少许青花瓷片。

• 土垠烽燧遗址

土垠烽燧遗址 : 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若羌县东,为汉代重要的烽燧遗址之一。此地为汉代丝绸之路南道的交通要冲。遗址呈长形,夯土筑,存有举烽所用木杆、苇炬等。台旁是守军住室遗存,四周还有为储粮而修的方形井穴。出土有汉黄龙元年(前49)和元延五年(前8)的木简,十分珍贵。

• 盐湖烽燧

盐湖烽燧 : 位于乌鲁木齐市盐湖北岸、兰新铁路盐湖站西北约1公里处,俗名土墩子。比较显目。烽燧残高6米,方梯体,底基面积15×15米,顶部面积5×5米,土坯建筑。土坯层中每0.70—1米左右夹填一层芦苇和灌木。据碳14测定,距今1075年左右。

• 玛纳斯烽燧

玛纳斯烽燧 : 位于玛纳斯县境内。在玛纳斯河东岸的古驿道上,有烽燧数处,现存有:玛纳斯破城子烽燧两处; 玛纳斯河东岸从南到北有:头墩台子烽燧,距县城15公里,残高7.7米; 四级电站烽燧,距县城10公里;雷庄烽燧(俗称十里墩),距县城5公里,残高4.5米。

• 阿克苏烽燧

阿克苏烽燧 : 古遗址位于阿克苏市东南卡坡上,东经80°11′10″,北纬41°10′30″,东距阿塔公路约300米,北400米为地区农机学校,南350米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一师工程团汽修厂。 遗址地势略高,洪积台地,黄色土质。烽燧呈梯状,平面为长方形,边长3.7米×3.7米,高4.5米,系用长0.36~0.38米、宽0.27米、厚0.08米黄土坯筑成。顶部有砌筑的短墙,高约1.2~1.5米,四 ...

• 沙州古城遗址

沙州古城遗址在20世纪的五六十年代还能看到基本 的城池状况,70年代以后逐渐辟为耕地,现在仅有南、 西、北三面残存极少的断续城墙。原古城规模较大,呈 长方形,东西宽约718米,南北长约1132米。至今西北角 留有一城墩,比城墙高出一倍多。下部为夯土版筑,上 部多用厚大土坯砌成,残高16米。汉武帝开通西域后,于元鼎六年(前111年)设敦煌 县,后置敦煌郡。该城就是 ...

• 大保当城址及墓群

大保当城址及墓群 : 大保当位于神木县大保当镇,南距榆林市 50公里。大保当辖区地势较为平坦,水源富足, 榆神公路经镇政府东侧纵贯全县。历年的考古资 料证实,早在4000年前,这里就已经进入了文 明时代。大保当城址位于大保当镇任家伙场村老米 圪台附近,东距大保当镇约1公里。现在的地貌 呈现沙漠草滩型,流动及半固定性沙丘遍布其 间,地表广植杨树、沙柳等固 ...

• 瓦亭城址

瓦亭城址 北魏—宋 : 瓦亭城址位于泾源县大湾乡瓦亭村,建于宋代。内城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 515米,南北宽130~330米。南墙有4个马面,残高5~10米,基宽9米,南、 东、西三面辟门,夯筑。有护城河,宽3~6米,深1~2米。保存尚好。

• 古城界城址

古城界城址位于榆林市红石桥乡古城界村 北秦长城内侧,东北距榆林市城区约50公里。 城址东濒硬地梁河,北接断崖,南背靠山梁,西 接坡地,地理坐标为东经109°19′47″,北纬 38°07′18″,海拔高度为1130米。城址占地面积约20万平方米,墙基宽14米, 残高0.5~5米,顶部残宽0.5~7米。城垣北、 西北、西南三面墙体保存较好,北墙残长337米, 西北墙长213.7米,西南墙 ...

• 下马关城址

下马关城址 明 : 下马关城址位于同心县下马关镇南,平面呈长方形,东西宽460米,南北长570 米,高10米,基宽10米,黄土夯筑。南北两面辟门,南门设有瓮城,城门上方有两面 石刻匾额,上书: “重门设险。”题款: “万历九年二月十三日。”局部被毁。下马关城墙下马关城南门

• 仇池国故城遗址

仇池国故城遗址 : 位于西和县大桥乡西汉水与洛谷交汇处的仇池山上。此处一山 突起,相对高程91米,“绝壁峭峙,孤险云高,羊肠蟠道三十六”(《水 经注》)。“山上有平田千顷”,“周回九千四十步”(《资治通鉴》)。 山上有池曰仇池,又名百顷城。《水经注》 载: “汉献帝建安中, 有天水氐杨腾者,世居陇右,为氐大帅,子驹,勇健多计,徙居仇池, 魏拜为百顷氐王。”仇 ...

• 崔木土沟南口一号烽燧遗址

汉—魏晋时期崔木土沟南口一号烽燧遗址 :

• 芦草井子烽燧遗址

汉—魏晋时期芦草井子烽燧遗址 :

• 红泉坝烽燧遗址

汉红泉坝烽燧遗址 :

• 西土沟西烽燧遗址

汉西土沟西烽燧遗址 :

• 多坝沟二号烽燧遗址

汉—魏晋时期多坝沟二号烽燧遗址 :

• 青山梁烽燧遗址

汉—魏晋时期青山梁烽燧遗址 :

• 海子湾一号烽燧遗址

汉—魏晋时期海子湾一号烽燧遗址 :

• 山水沟大墩烽燧

汉大墩烽燧遗址“山水沟大墩烽燧”建于汉代,底部基础东西长11.5米,南北宽11.3米,残高6.8米,用澄泥块加芦苇、红柳枝筑成,后唐代、清代使用时又加以修补。烽燧东侧18米处曾有房屋建筑,后全部坍塌。 1989年敦煌市政府把此墩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 希勃图城址

希勃图城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左旗吉兰泰镇 希勃图嘎查东约0.5千米处的山丘顶部。地理坐标为北纬 39°45′21.4″ ,东经105°31′34.5″ ,海拔1081米。测 点位于遗址中心点,测点地形为山地。希勃图城址是西夏时期一座军事设施遗址,疑为白马 强镇(军司)故城。遗址整体呈长方形,南北长60米,东 西宽40米,总面积2400平方米。墙体两侧由石块砌筑, 中间填充红 ...

• 都尔奔毛道城遗址

都尔奔毛道城遗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左旗乌 力吉苏木科泊嘎查西北23.8千米处。地理坐标为北纬 41°08′41.8″,东经104°44′17.0″,海拔1124米。测点位 于东墙城门处,测点地形为山地。都尔奔毛道城遗址是西夏时期一座军事设施遗址。遗 址依山顶地势修建,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147米,南北宽 125米,总面积18375平方米。遗址墙体、瓮城、角楼遗迹 清晰可见, ...

• 乌兰浩绕遗址

乌兰浩绕遗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右旗雅布 赖镇西尼呼都格嘎查西北9.6千米处。地理坐标为北纬 39°38′39.5″,东经103°01′27.5″,海拔1753米。测点位于 西侧2号石墙顶点,测点地形为山地。遗址四周环山,地处 中央丘顶台地。乌兰浩绕遗址是西夏时期一座军事设施遗址。遗址主体 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为遗址四周7个山口处修建的石墙, 石墙长25—60米,宽0.8 ...

• 惠森陶勒盖西南遗址

惠森陶勒盖西南遗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右旗额肯 呼都格镇萨布日台嘎查西南18.6千米处的山坡上,东北距 额肯呼都格镇约15.3千米。地理坐标为北纬38°46′21.4″, 东经101°23′57.1″,海拔2760米。测点位于遗址中心点, 测点地形为山地。遗址地处山区,坐落于两峰间台地,正南 0.342千米处为惠森陶勒盖界壕,东约4.1千米处为伊克尔 布尔日岩画群遗址,西北约2 ...

• 伊和呼都格阿木遗址

伊和呼都格阿木遗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右旗额肯 呼都格镇苏布尔日格嘎查东南17.4千米处,西南距额肯呼 都格镇约13.4千米。地理坐标为北纬38°49′32.5″,东经 101°23′18.4″,海拔2158米。测点位于遗址中心点,测点 地形为山沟。遗址四面环山,地处谷地。常生植物有铁匠草、 珍珠草等。伊和呼都格阿木遗址是西夏时期一座聚落遗址。遗址东 西长14.3米,南 ...

• 藏布拉太东南遗址

藏布拉太东南遗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右旗额肯呼 都格镇苏布尔日格嘎查东南19.9千米处的山脚下,东北距额 肯呼都格镇约16.8千米。地理坐标为北纬38°47′26.4″,东 经101°21′54.4″,海拔2393米。测点位于遗址中心点,测 点地形为河沟。遗址四面环山,东南2千米处为青崖窑岩画 遗址,正北2.9千米处为查干达娃遗址。常生植物有毒草、 珍珠草、黄毛草等。藏 ...

• 查干达娃遗址

查干达娃遗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右旗额肯呼都 格镇苏布尔日格嘎查东南17.2千米处。地理坐标为北纬 38°48′59.8″,东经101°21′52.3″,海拔2305米。测点位于 遗址中心点,测点地形为山地。遗址四面环山,坐落于峰下 南麓台地,东北距额肯呼都格镇约15.7千米,正南2.8千米 处为藏布拉太遗址。常生植物有铁匠草、珍珠草等。查干达娃遗址是西夏时期一座聚落 ...

• 藏布拉太遗址

藏布拉太遗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右旗额肯呼都 格镇苏布尔日格嘎查东南19.8千米处。地理坐标为北纬 38°47′29.7″,东经101°21′50.0″,海拔2384米。测点位于 遗址中心点,测点地形为河沟。遗址四面环山,地处峰下南麓 台地,东南2.1千米处为青崖窑岩画遗址,正北2.8千米处为 查干达娃遗址。常生植物有铁匠草、珍珠草等。藏布拉太遗址是西夏时期一座聚落遗 ...

• 兀刺海城址

兀刺海城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右旗阿拉腾朝克 苏木查干德日斯嘎查东南12.1千米处。地理坐标为北纬 39°00′15.5″,东经101°11′29.6″,海拔1793米。测点位于 遗址中心点,测点地形为平地。遗址地处低山丘陵地带,东 有道路通往甘肃山丹县。常生植物有珍珠草、霸王草、红砂 草等。兀剌海城址是西夏时期一座古城遗址。遗址东西长77 米,南北宽65米,总面积5 ...

• 扎拉陶勒盖遗址

扎拉陶勒盖遗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右旗阿拉腾朝 克苏木阿拉腾塔拉嘎查以北偏西38千米处的扎拉陶勒盖。 地理坐标为北纬39°56′44.5″,东经100°34′34.2″,海拔 1317米。测点位于遗址中心点,测点地形为山地。遗址地处 丘陵地带,坐落于距地面21米高的山丘顶部。东、西部为沙 漠,南部为戈壁,北部为丘陵和沙漠。扎拉陶勒盖遗址是西夏时期一座军事设施遗址 ...

• 浩日海图布勒格城址

浩日海图布勒格城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达 来呼布镇温图高勒嘎查东北6.6千米处。地理坐标为北纬 41°22′17.0″,东经102°26′10.0″,海拔924.1米。测点 位于遗址中心点,测点地形为平地。东约1千米处居住有德 力斯图一户牧民。常生植物有芦苇等。浩日海图布勒格城址是西夏时期一座古城遗址。遗 址整体呈正方形,边长约500米,面积约25万平方米,残 高0.8 ...

• 查干陶勒盖遗址

查干陶勒盖遗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达来呼 布镇吉日嘎郎图嘎查东南35.3千米处。地理坐标为北纬 41°38′49.9″,东经101°18′29.3″,海拔930.7米。测点 位于遗址南墙门,测点地形为戈壁。遗址坐落于河湖沉积的 高冈缓坡上。查干陶勒盖遗址是西夏时期一座聚落遗址。遗址主体 由前后2排11间大小不等的房屋组成,东西长61米,南北 宽38.5米,总面积2348.5平 ...

• 红庙东北五号遗址

红庙东北五号遗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达来呼 布镇吉日嘎郎图嘎查东南13.1千米处。地理坐标为北纬 41°51′46.5″,东经101°16′39.1″,海拔925米。测点位于 遗址中心点,测点地形为戈壁。红庙东北五号遗址是西夏时期一座聚落遗址。遗址由 房址、院址、水渠、菜园、磨房等组成,长约34米,宽约 21.4米,总面积约728平方米。遗址内有房屋两排,南排4 间仅存 ...

• 红庙东北四号遗址

红庙东北四号遗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达来呼 布镇吉日嘎郎图嘎查东南13.2千米处。地理坐标为北纬 41° 51′40.8″,东经101°16′35.8″,海拔925米。测点位于 遗址中心点,测点地形为戈壁。红庙东北四号遗址是西夏时期一座聚落遗址。遗址主体 为大小3间房屋,长约9米,宽约7.1米,面积约64平方米。 北面、东面墙体不存,仅存长1.4米东房南墙残断墙体及西 房 ...

• 红庙东北三号遗址

红庙东北三号遗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达来呼 布镇吉日嘎郎图嘎查东南13.5千米处。地理坐标为北纬 41°51′22.7″,东经101°16′30.7″,海拔926米。测点位于 遗址中心点,测点地形为平地。红庙东北三号遗址是西夏时期一座聚落遗址。遗址长 约10米,宽9.1米,总面积约91平方米。现仅存南墙部分 墙体。遗址区散见有铁渣、黑黄釉瓷片、石磨盘碎片、石磙碎 片 ...

• 红庙东北二号遗址

红庙东北二号遗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达来呼 布镇吉日嘎郎图嘎查东南13.4千米处。地理坐标为北纬 41°51′27.1″,东经101°16′25.7″,海拔927米。测点位于 遗址中心点,测点地形为戈壁。红庙东北二号遗址是西夏时期一座聚落遗址。遗址长约 11米,宽约7.7米,面积约85平方米。遗址因长期受到自然 因素影响,损毁严重。房屋坍塌,基址遭风雨侵蚀,表层形成 ...

• 绿城东南二号遗址

绿城东南二号遗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达来 呼布镇吉日嘎郎图嘎查东南29千米。地理坐标为北纬 41°42′49.3″,东经101°19′18.7″,海拔925米。测点位 于遗址中心点,测点地形为戈壁。绿城东南二号遗址是西夏时期一座聚落遗址。遗址主 体为一处院落,东西长29米,南北宽27米,面积783平方 米。院墙夹板夯筑,墙体残断,厚约0.5米,残高约1.6米。 院北侧有3间 ...

• 绿城东南一号遗址

绿城东南一号遗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达来呼 布镇吉日嘎郎图嘎查东南28.7千米处。地理坐标为北纬 41°43′01.9″,东经101°19′09.9″,海拔923米。测点位 于遗址中心点,测点地形为戈壁。绿城东南一号遗址是西夏时期一座聚落遗址。遗址主 体为一处院落,长约58米,宽约42米,面积约2440平方米。 院门东开,院北侧有4间房屋遗址,土坯砌基,基上铺草, 顶部坍 ...

• 绿城遗址

绿城遗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达来呼布镇吉日嘎郎图嘎查东 南45千米处。地理坐标为北纬41°43′44.8″,东经101°16′38.4″,海 拔928米。测点位于遗址中心点,测点地形为戈壁。遗址地处戈壁,西北 距黑水城遗址20千米。遗址因城西绿庙得名。绿城遗址属大型古城遗址,是迄今发现的西夏时期较为集中的建筑 群落之一。遗址周围分布有城池、民居、庙宇、佛塔 ...

• 黑水城遗址

黑水城遗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达来 呼布镇东南25千米处,蒙古语称哈拉浩特。地理 坐标为北纬41°45′45.8″,东经101°08′26.1″,海 拔944米。测点位于城址西南角清真寺东侧,测点 地形为沙漠。遗址地处巴丹吉林沙漠,属内陆性沙 漠气候,年降雨量约20毫米,蒸发量约3000毫米; 夏季最高温度约45℃,冬季最低温度约-20℃, 夏秋之交日温差约30℃;常年有五六 ...

• 昔喇渠

昔喇渠位于甘肃省张掖市临泽县板桥镇土桥村以东15千 米处。地理坐标为北纬39°06′24.0″,东经100°24′04.5″,海 拔1408米。测点位于渠首,测点地形为平地。昔喇渠地处山 区,北依合黎山,南邻黑河,东接张掖市甘州区靖安乡靖安 村,区内东高西低,渠道沿张罗公路而行。昔喇渠是西夏时期一处堤坝渠堰遗址。昔喇渠开口于土 桥村靖安电站,止于壕洼村,全长58100米, ...

• 青山寺墓群

青山寺墓群位于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大靖镇北关 村0.15千米处。地理坐标为北纬37°29′14.8″,东经 103°25′43.6″,海拔1917米。测点位于青山寺墓群中心点, 测点地形为平地。青山寺墓群地处大青山北麓冲积扇平原, 地势南高北低,东50米处为大靖河,南9000米处为大靖峡 口,西为丘陵,北800米处为腾格里沙漠。明代长城东西向 穿越墓群,东500米处大靖-谭家井公路 ...

• 北关西夏墓

北关西夏墓位于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西大街镇雨 亭巷社区村内。地理坐标为北纬37°56′13.7″,东经 102°38′07.9″,海拔1525米。测点位于墓之中心东南30米 处,测点地形为平地。北关西夏墓地处武威市凉州区北郊城 乡结合部。东邻北大街,西至西城区蔬菜批发市场,南邻二 环北路,北至建材市场,为城区重要商贸集散地。北关西夏墓是西夏时期一处墓葬遗址。墓葬东 ...

• 西关墓葬

西关墓葬位于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西关街镇科 技巷社区村内。地理坐标为北纬37°56′02.7″,东经 102°37′20.4″,海拔1521米。测点位于墓葬南20米处, 测点地形为平地。西关墓葬地处武威市凉州区市区内,东为 武威体育运动学校,南邻武警支队,西为武威纺织厂厂区, 北为纺织厂住宅区。西关墓葬是西夏时期一座墓葬遗址。墓葬南北长6米, 东西宽5米,面积30平方米。 ...

• 西郊西夏双人合葬墓

西郊西夏双人合葬墓位于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西关街镇 西苑社区村西郊公园内。地理坐标为北纬37°56′34.5″,东 经102°37′09.5″,海拔1526米。测点位于墓地西50米处, 测点地形为平地。西郊西夏双人合葬墓地处西郊公园西北 部,东为钓鱼池,南为花圃,西为西苑小区,北为住宅楼。西郊西夏双人合葬墓是西夏时期一座墓葬遗址。合葬墓 东西长3米,南北宽3米,面积9平 ...

• 西关什字南墓葬

西关什字南墓葬位于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西关街镇 科技巷社区村内。地理坐标为北纬37°55′31.5″,东经 102°37′09.1″,海拔1538米。测点位于墓葬南20米处,测 点地形为平地。西关什字南墓葬地处武威市凉州区市区,东 邻二环路,南依自来水公司住宅楼,西至和平镇牌楼村耕地, 北依武警支队住宅楼。西关什字南墓葬是西夏时期一处墓葬遗址。墓葬东西长 3米,南北宽 ...

• 西郊林场西夏墓

西郊林场西夏墓位于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西关街镇西 苑社区村西郊公园内假山以东人工湖处。地理坐标为北纬 37°56′34.6″,东经102°37′08.5″,海拔1525米。测点位于 墓之中心点,测点地形为平地。西郊林场西夏墓地处武威市 凉州区西郊公园内,其间林木茂盛。西郊林场西夏墓是西夏时期一处墓葬遗址。墓葬为2座, 呈方形,总面积12.2平方米。1977年,当地村民平田 ...

• 虎头崖墓群

虎头崖墓群位于甘肃省金昌市永昌县城关镇金川西村西1 千米处。地理坐标为北纬38°19′19.8″,东经101°55′10.2″, 海拔1923米。测点位于虎头崖墓群保护碑上,测点地形为山 地。虎头崖墓群地处御山峡谷北侧山峰与明长城之间的山前 缓坡地带,峡谷两侧山峰起伏,谷内植被稀少。虎头崖墓群是西夏时期一处墓葬遗址。墓群东西长500 米,南北宽30米,面积为1.5万平方 ...

• 天神圈窖藏遗址

天神圈窖藏遗址位于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古丰乡西山堡 村上寺洼组西南0.1千米处的天神圈西侧山脚下。地理坐标 为北纬37°23′49.5″,东经102°46′37.1″,海拔2622米。 测点位于遗址中心点,测点地形为平地。天神圈窖藏遗址地 处柳条河谷,东、南邻中岭,西邻煤洞岭,北依大佛台,大佛 台上有西夏寺洼遗址。天神圈窖藏遗址是西夏时期一座窖藏遗址。遗址为1孔 窑洞 ...

• 北大街窖藏址

北大街窖藏址位于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东大街镇古钟楼 社区村内(现食杂公司)。地理坐标为北纬37°55′58.5″,东经 102°38′33.5″,海拔1532米。测点位于窖藏址中心西30米处, 测点地形为平地。北大街窖藏址地处武威市凉州区市区,道路 纵横交错,街巷四通八达,交通便利。北大街窖藏址是西夏时期一座窖藏遗址。窖藏址南北长 10米,东西宽5米,面积约50平方米,距地 ...

• 署东巷窖藏遗址

署东巷窖藏遗址位于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东大街杨府 巷社区村署东巷3号。地理坐标为北纬37°56′13.5″,东经 102°38′20.1″,海拔1519米。测点位于遗址中心东北20米 处,测点地形为平地。署东巷窖藏遗址地处武威市凉州区市 区,道路纵横交错,街巷四通八达,交通便利。署东巷窖藏遗址是西夏时期一座窖藏遗址。遗址面积12 平方米。1987年,在距地表深3米处出土金 ...

• 北关窖藏遗址

北关窖藏遗址位于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西大街雨亭巷社 区村北关什字西北角。地理坐标为北纬37°56′16.3″,东经 102°38′08.7″,海拔1518米。测点位于遗址南100米处,测 点地形为平地。北关窖藏遗址地处武威市凉州区市区,现改 造为商业网点,街巷四通八达,交通便利。北关窖藏遗址是西夏时期一座窖藏遗址。遗址南北长6 米,东西宽5米,面积约30平方米。1980年,在 ...

• 大什字钱币窖藏址

大什字钱币窖藏址位于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东大街镇 杨府社区村大什字(现义乌商贸城楼下)。地理坐标为北纬 37°55′41.3″,东经102°38′03.0″,海拔1320米。测点位于 窖藏中心点,测点地形为平地。大什字钱币窖藏址地处凉州 区市区,道路纵横交错,街巷四通八达,交通便利。大什字钱币窖藏址是西夏时期一座窖藏遗址。窖藏址面 积20平方米。1979年,在距地表深0.5 ...

• 上古城瓷窑址

上古城瓷窑址位于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古城镇古城 村东北0.5千米处。地理坐标为北纬37°43′21.2″,东经 102°36′45.0″,海拔1957米。测点位于窑址东15米处,测 点地形为平地。上古城瓷窑址地处武威绿洲平原,地势平坦, 土壤肥沃,灌溉便利。上古城瓷窑址是西夏时期一座瓷窑遗址。遗址为正方 形,边长100米,面积约1万平方米。在1984年、1987年的 两次文物普查中 ...

• 塔儿湾瓷窑遗址

塔儿湾瓷窑遗址位于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古城镇上河村 一组东南0.3千米处的杂木河南岸山坡和台地上。地理坐标 为北纬37°41′20.8″,东经102°34′31.5″,海拔2068米。 测点位于遗址中心点,测点地形为山地。塔儿湾瓷窑遗址地 处杂木河上游,两岸依山,部分辟为农田耕种。塔儿湾瓷窑遗址为西夏时期一座瓷窑遗址。遗址东西长 约500米,南北宽260米,面积约13万平方 ...

• 青咀湾窖藏遗址

青咀湾窖藏遗址位于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新华乡青咀村 一组西北0.2千米处。地理坐标为北纬37°47′05.0″,东经 102°29′55.9″,海拔1963米。测点位于遗址中心点,测点地 形为平地。青咀湾窖藏遗址地处祁连山北麓丘陵土山地带, 植被稀疏。青咀湾窖藏遗址为西夏时期一座窖藏遗址。遗址东西长 3米,南北宽2米,面积6平方米。1978年,在距地表1米、 口径1米、进深1 ...

• 甘肃石窟寺丨莫高窟第314窟

莫高窟第314窟 隋此窟开凿于隋代,窟型是莫高窟比较常见的覆斗顶殿堂式洞窟。  窟顶 莲花缠枝纹藻井此窟的藻井正中是一朵盛开的莲花,在莲花的四个边角各画有一身化生童子,他们均手持莲花,端坐于莲座之上。这里画家以细密的线描和重彩涂绘的方法,表现了莲花的美和童子可爱的神态。虽然色彩有点变暗,呈现给我们的却是一种古朴,典雅的色调。   ...

• 江陵楚墓

东周时期楚国墓葬。史籍记载江陵为楚国郢都所在地。今湖北省江陵县城北5公里处的纪南城即郢都故址。纪南城遗址周围分布有大量楚墓,其年代为从春秋早期到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攻占江陵。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湖北省博物馆、荆州市博物馆等单位在纪南城内及其外围的调查中,发现各类楚墓2800座以上,已发掘的有800余座。出土的大量楚文物,为研究东周时 ...

• znik

Justification of Outstanding Universal Value  Situated in a fertile valley nearby the lake with the same name, İznik is a small historic town still enclosed within its ancient walls surrounded by a be

• 西武当瓷窑址

西武当瓷窑址位于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龙渠乡龙首 村南约9千米处。地理坐标为北纬38°44′00.7″,东经 100°11′55.3″,海拔2250米。测点位于标志碑前1米处,测 点地形为平地。西武当瓷窑址地处祁连山脉北麓浅山残丘地 带,周围沟壑连绵,地势高低不平,植被稀疏。西武当瓷窑址是西夏时期一座瓷窑作坊遗址。始建于 西夏,沿用至清代。窑场规模较大,南北长2万米,东 ...

• 桃花山石窟

桃花山石窟位于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会师镇桃花山社区东南1千米 处的桃花山上。地理坐标为北纬35°41′00.4″,东经105°04′22.8″,海 拔1855米。测点位于石窟群中心的老帝洞,测点地形为平地。桃花山石 窟地处桃花山山脉最北端,植被稀少。桃花山石窟和桃花山古建筑群以 会党公路为界,路北为石窟区,路南为古建筑群。桃花山石窟是西夏始建的一座石窟寺遗址。石 ...

• 天涝坝古庙遗址

天涝坝古庙遗址位于甘肃省白银市景泰县上沙沃镇白墩子村东北9 千米处天涝坝梁上。地理坐标为北纬37°23′49.3″,东经104°12′08.1″, 海拔1689米。测点位于1号庙址院内正中,测点地形为平地。天涝坝古 庙遗址地处黄土丘陵半荒漠地段,周围地势平坦开阔,南0.5千米处北 大路可通往景武公路。天涝坝古庙遗址是一座佛教寺院遗址。西夏始建,沿用至晚清。1 号庙址 ...

• 小西沟岘修行洞遗址

小西沟岘修行洞遗址位于甘肃省武威市城东南75千米处凉州区张 义乡小西沟岘东北名为“三个卷槽”的西南向山坡上。地理坐标为北纬 37°28′55.45″,东经102°34′67.75″,海拔2563米。测点位于遗址中 心点,测点地形为山地。小西沟岘修行洞遗址是西夏时期一处佛教洞窟遗址。遗址为3座洞 窟。1号洞窟位于自然形成的山隙之间。2号洞窟位于1号洞窟之上,为 一封闭 ...

• 寺屲山寺院遗址

寺屲山寺院遗址位于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古丰乡西山堡村上寺屲 组西0.06千米处寺屲山梁山脚。地理坐标为北纬37°24′21.1″,东经 102°46′55.6″,海拔2564米。测点位于遗址中心点,测点地形为山地。 寺屲山寺院遗址地处柳条河河谷南山北麓寺屲山梁,南端为大佛台,北 端为幡杆台,东临寺屲沟,南临天神圈沟和煤山洼,西临南泥沟,北临柳 条河河谷,柳条河在北300米 ...

• 亥母洞遗址

亥母洞遗址位于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城南15千米处新华乡 缠山村七组西南祁连山巅。地理坐标为北纬37°45′00.1″,东经 102°41′27.8″,海拔1812米。测点位于遗址1号洞窟西100米处,测点 地形为山地。亥母洞遗址南邻祁连山,北依凉州平川地带,植被稀疏。亥母洞遗址为西夏时期一座佛教洞窟遗址。遗址东西长490米,南 北宽200米,面积9.8万平方米。1927年武威地震, ...

• 千佛阁遗址

千佛阁遗址位于甘肃省金昌市永昌县城关镇金川西村圣容寺西侧 1.5千米处。地理坐标为北纬38°19′22.0″,东经101°54′40.1″,海拔 1931米。测点位于遗址中心点,测点地形为平地。千佛阁遗址地处圣容 寺峡谷喇叭口丘陵地带,两侧山峦起伏,连绵不绝。千佛阁遗址是西夏时期一座宗教遗址。遗址东西长40米,南北宽 36米,面积约1440平方米。千佛阁原为阁中有塔,阁塔 ...

• 旱峡石窟

旱峡石窟位于甘肃省酒泉市瓜州县锁阳城镇农丰村东南18千米 处旱峡北口。地理坐标为北纬40°06′44.8″,东经96°05′02.9″,海拔 1585米。测点位于山下峡谷内,测点地形为平地。旱峡石窟地处峡谷, 东、南、西三面环山,北临戈壁,峡谷内有山涧泉水涓流,生长有红柳、 芦苇等植物。旱峡石窟是西夏时期一座石窟寺遗址。石窟分布面积约5000平方 米,仅开2窟,分布于 ...

• 瓜州口寺院遗址

瓜州口寺院遗址位于甘肃省酒泉市瓜州县广至乡岷县村南4.5千米 处的瓜州口山谷中。地理坐标为北纬40°20′53.0″,东经95°35′44.3″, 海拔1254米。测点位于遗址东南侧房屋中心点,测点地形为平地。瓜州 口寺院遗址地处山谷之中。瓜州口寺院遗址是西夏时期一座佛教寺院遗址。遗址东西长400米, 南北宽100米,面积4万平方米。共有院落8处,房屋10间,古井1眼, 残 ...

热门信息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