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诏墓
刘诏墓 清 朔州市平鲁区下水头乡东昌峪村北刘诏墓位于平鲁区西30公里下水头乡东昌峪村东雕窝坡,该墓地建于康熙十六年(公元1677年)墓主人刘诏为当时一代名将,谢世后,安葬于家乡墓地,占地面积约7000平方米,墓穴之上立有两通高约3米的石碑,主要记载了刘总兵生平,墓地自南向北建有华标排楼做为墓地大门,进排楼后两边原有石狮、石狗、石羊、石马、石人 ...
刘诏墓 清 朔州市平鲁区下水头乡东昌峪村北刘诏墓位于平鲁区西30公里下水头乡东昌峪村东雕窝坡,该墓地建于康熙十六年(公元1677年)墓主人刘诏为当时一代名将,谢世后,安葬于家乡墓地,占地面积约7000平方米,墓穴之上立有两通高约3米的石碑,主要记载了刘总兵生平,墓地自南向北建有华标排楼做为墓地大门,进排楼后两边原有石狮、石狗、石羊、石马、石人 ...
2 陈庄墓群 北魏 大同市云州区瓜园乡陈庄村东陈庄墓群是山西省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年代是北魏。该项目类别属于古墓葬,级别是省级,位于大同市云州区瓜园乡陈庄村东。2021年8月4日,山西省人民政府印发《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晋政函〔2021〕102号》,陈庄墓群被列入山西省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
晋恭王墓 明 太原市小店区北营街道办事处老峰村西北民航街北侧晋恭王墓是山西省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年代是明。该项目类别属于古墓葬,级别是省级,位于太原市小店区北营街道办事处老峰村西北民航街北侧。2021年8月4日,山西省人民政府印发《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晋政函〔2021〕102号》,晋恭王墓被列入山西省第六批省 ...
老窑头瓷窑址 明、清 运城市河津市下化乡老窑头村南老窑头瓷窑址位于运城市河津市下化乡老窑头村南,年代为明、清,类别为古遗址。时代:明、清地址:河津市下化乡老窑头村该窑址群遗存丰富,为研究山西明清瓷器烧制技术、该窑口瓷器行销走向、瓷窑分布等提供了珍贵的实物例证。保护范围:东自馒头形窑东侧向东304米,南自馒头形窑南侧向南242米,西自方形残 ...
固镇瓷窑址 宋、金 运城市河津市樊村镇固镇村西及西北固镇瓷窑址位于运城市河津市樊村镇固镇村西及西北,年代为宋、金,类别为古遗址。固镇瓷窑址时代:宋、金地址:河津市樊村镇固镇村、古垛村、北午芹村一带填补了山西省制瓷遗迹的空白,为研究宋金时期山西的制瓷流程、烧窑技术、装烧方法提供了重要的实物例证。保护范围:东自G209南北线中向西959米, ...
礼教遗址 新石器时代 运城市芮城县古魏镇窑头村礼教村西礼教遗址是山西省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年代是新石器时代。2021年8月4日,山西省人民政府印发《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晋政函(〔2021〕102号)》,礼教遗址被列入山西省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山西芮城南礼教村遗址发掘简报选自《考古》1964年06期中国科学院考古 ...
南白石遗址 新石器时代、 周 运城市闻喜县后宫乡南白石村西南白石遗址是山西省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年代是新石器时代、周。该项目类别属于古遗址,级别是省级。遗址位于县城东26公里的白石乡南白石村西部。西、北、南三面环沟,东靠坡。从东往西地势由高向低倾斜,为阶梯状台地。遗址主要分布在爬头与庙嘴疙瘩两个土岭上,一条通向田间的小路把遗址东 ...
千金耙矿冶遗址 夏、商 运城市闻喜县石门乡玉坡村西南千金耙矿冶遗址是山西省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年代是夏、商。该项目类别属于古遗址,级别是省级,位于运城市闻喜县石门乡玉坡村西南。石门乡位于闻喜县东南端,距县城42公里地处中条山腹地,是闻喜县唯一的一个纯山区乡,东与绛县接壤,南与垣曲相连,西同夏县毗邻。闻喜二级公路经店上村、后交村、 ...
大马古城址 东周至汉 运城市闻喜县畖底镇东大马村东、西大马村北、栗村与下官张村南范围内大马古城址是山西省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年代是东周至汉。该项目类别属于古遗址,级别是省级,位于运城市闻喜县畖底镇东大马村东、西大马村北、栗村与下官张村南范围内。2021年8月4日,山西省人民政府印发《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 ...
平陇城址 东魏、北齐 运城市稷山县稷峰镇南阳村北平陇城址是山西省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年代是东魏、北齐。2021年8月4日,山西省人民政府印发《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晋政函(〔2021〕102号)》,平陇城址被列入山西省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平陇在今山西稷山县西五里平陇村。《北齐书·斛律光传》:武平二年(571),“ ...
牛家院古盐道 北周、元、清 运城市盐湖区东郭镇刘范村南牛家院古盐道是山西省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年代是北周、元、清。该项目类别属于古遗址,级别是省级,位于运城市盐湖区东郭镇刘范村南。2021年8月4日,山西省人民政府印发《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晋政函(〔2021〕102号)》,牛家院古盐道被列入山西省第六批省级文 ...
上韩遗址 夏、东周 临汾市翼城县里砦镇上韩村西南上韩遗址是山西省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年代是夏、东周。该项目类别属于古遗址,级别是省级,位于临汾市翼城县里砦镇上韩村西南。2021年8月4日,山西省人民政府印发《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晋政函(〔2021〕102号)》,上韩遗址被列入山西省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
感军遗址 夏、东周 临汾市翼城县里砦镇感军村西南感军遗址是山西省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年代是夏、东周。该项目类别属于古遗址,级别是省级,位于临汾市翼城县里砦镇感军村西南。2021年8月4日,山西省人民政府印发《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晋政函(〔2021〕102号)》,感军遗址被列入山西省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
均庄遗址 新石器时代、 夏、东周 临汾市隰县下李乡均庄村城川河两岸台地均庄遗址是山西省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年代是新石器时代、夏、东周。该项目类别属于古遗址,级别是省级,位于临汾市隰县下李乡均庄村城川河两岸台地。2021年8月4日,山西省人民政府印发《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晋政函(〔2021〕102号)》,均庄遗址 ...
柏木川遗址 新石器时代 临汾市霍州市三教乡梁子节村柏木川自然村南柏木川遗址是山西省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年代是新石器时代。该项目类别属于古遗址,级别是省级,位于临汾市霍州市三教乡梁子节村柏木川自然村南。2021年8月4日,山西省人民政府印发《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晋政函(〔2021〕102号)》,柏木川遗址被列入 ...
白陉古道 明至清 晋城市陵川县马圪当乡横水村至双底村白陉古道指的是从山西晋城市陵川县马圪当乡双底村到河南辉县薄壁乡这一段保存最为完好的原始古道,全程百余公里。白陉在春秋战国时期便已存在,迄今已有2550年的历史。白陉即孟门陉,是太行八陉(其他七陉分别是轵关陉、太行陉、滏口陉、井陉、飞狐陉、蒲阴陉、军都陉。)中的第三陉。其北连接晋城陵川 ...
上党关遗址 战国、明至清 长治市屯留区丰宜镇黑家口村摩诃岭之颠上党关遗址是山西省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年代是战国、明至清。该项目类别属于古遗址,级别是省级,位于长治市屯留区丰宜镇黑家口村摩诃岭之颠。2021年8月4日,山西省人民政府印发《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晋政函(〔2021〕102号)》,上党关遗址被列入山西 ...
巩村古城址 战国至汉 吕梁市汾阳市三泉镇巩村西汾阳市巩村之西、聂生村之北、义丰南村东南,有一处城墙轮廓清晰、东至西南至北各约 700米的古城遗址,韩石线从中拦腰穿过,将古城斩为南北两半。巩村古城,位于山西省汾阳城西南七公里处的三泉镇巩村,四四方方,根据考古显示东西南北城墙长度都为七百米,面积算下来,有四十九万平方米。而今南城墙还在,古 ...
下洼城址 新石器时代、 东周、汉 吕梁市石楼县前山乡下洼村西北下洼城址是山西省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年代是新石器时代、东周、汉。该项目类别属于古遗址,级别是省级,位于吕梁市石楼县前山乡下洼村西北。2021年8月4日,山西省人民政府印发《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晋政函(〔2021〕102号)》,下洼城址被列入山西省第六 ...
荣仁堡址 清 晋中市祁县古县镇荣仁堡村荣仁堡址是山西省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年代是清。该项目类别属于古遗址,级别是省级,位于晋中市祁县古县镇荣仁堡村。2021年8月4日,山西省人民政府印发《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晋政函(〔2021〕102号)》,荣仁堡址被列入山西省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荣仁堡址在古县镇荣仁堡村 ...
迁善庄寨址 清 晋中市太谷区侯城乡范家庄村东北青龙寨山峁迁善庄寨址位于太谷区侯城乡范家庄村东北约500米的青龙寨山峁上。由清代北洸乡曹家为避暑、避乱所建。建于清咸丰年间,历时五年于咸丰八年(1858年)落成,光绪丙申年(1896年)大修,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部分重修。寨址依山势而建,北、东、西三面为悬崖,南面较缓。坐北朝南,东西长80米,南 ...
平坦垴古井及 城墙遗址 战国至汉 阳泉市郊区平坦垴村西2023年6月16日,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对外发布阳泉市平坦垴古城战国水井遗存考古发掘资料,实证2400年前筑井技术。水井位于山西省阳泉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平坦垴村西部。2019年,在阳泉市洪城北路东平坦垴村棚户区改造安置住房项目建设过程中,工作人员发现一口水井,经报国家文物局批准,山西省考古研究 ...
承天寨军城遗址 唐 阳泉市平定县娘子关镇城西村北紫金山顶承天寨军城遗址位于阳泉市平定县娘子关镇城西村北紫金山顶,年代为唐,类别为古遗址。2021年8月4日,山西省人民政府印发《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晋政函〔2021〕102号)》,承天寨军城遗址被列入山西省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
岢岚州故城 五代至明 忻州市岢岚县岚漪镇西街村四周岢岚州故城位于岢岚县岚漪镇西街村四周,建于明代,属于城址。平面呈长方形,东西1850米、南北1100米,分布面积203.5万平方米。现存东墙残长1039米,西墙残长947米,南墙残长1600米,北墙残长1750米。墙体基宽6~15米,顶宽3~11米,残高5~12米。土质夯筑,外包砖石,夯层厚0.08~0.2米,包砖厚1.3米。现存 ...
赵王城遗址 战国、汉 忻州市静乐县鹅城镇赵王城村东南、南赵王城遗址位于忻州市静乐县鹅城镇赵王城村东南、南,年代为战国、汉,类别为古遗址。2021年8月,山西人民政府公布赵王城遗址为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繁峙南关故城 唐至明 忻州市繁峙县杏园乡南关村西繁峙南关故城位于繁峙县杏园乡南关村西150米的滹沱河南岸台地上,于2015年9月1日被公布为忻州市第二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繁峙南关故城创建于唐圣历二年(699),金贞祐二年(1214)改称坚州,明洪武二年(1369)复繁峙县,万历十四年(1586)因迁县于河流北岸石龙岗而废。遗址所处地形南高北低,呈缓坡状。 ...
广武古城遗址 战国、西汉 忻州市代县阳明堡镇古城村、李家磨村、南关村、马站村广武古城遗址位于山西省忻州市代县阳明堡镇的古城村、李家磨村、南关村和马站村,是山西省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年代为战国和西汉。历史背景和地理位置广武古城遗址位于山西省山阴县城南40公里处,紧邻广武汉墓群,是山西省现存最完整的古城之一。它坐落在隘口之上,南望 ...
西口古道 明、清 朔州市右玉县右卫镇杀虎口村东西口古道,也称杀虎口,就是几百年来被山西人咀嚼烂熟的“西口”,它位于今晋、蒙两省区交界处的右玉县西北杀虎口乡,距县城35公里,与内蒙古一墙(古长城,俗称边墙)之隔,是一条由山西通往内蒙、通往西域的陆路关口通道。西口古道是晋商发迹的重要通道。明末清初,口外有广阔土地而且还有大明政府设置的边 ...
灵丘故城遗址 汉 大同市灵丘县落水河乡新庄村北灵丘故城遗址是山西省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年代是汉。该项目类别属于古遗址,级别是省级,位于大同市灵丘县落水河乡新庄村北。2021年8月4日,山西省人民政府印发《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晋政函〔2021〕102号)》,灵丘故城遗址被列入山西省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历史 ...
东水地城址 东周、汉 大同市云州区许堡乡东水地村西东水地城址是山西省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年代是东周、汉。该项目类别属于古遗址,级别是省级,位于大同市云州区许堡乡东水地村西。2021年8月4日,山西省人民政府印发《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晋政函〔2021〕102号)》,东水地城址被列入山西省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
李峪遗址 东周 大同市浑源县东坊城乡李峪村东南李峪遗址是山西省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年代是东周。该项目类别属于古遗址,级别是省级,地址是大同市浑源县东坊城乡李峪村东南。2021年8月4日,山西省人民政府印发《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晋政函〔2021〕102号》,李峪遗址被列入山西省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
李汪涧遗址距今约6万年,属于晚更新世中晚期,为泥河湾盆地旧石器时代中到晚期的过渡,是现代人类起源的重要节点,对泥河湾文化起源、发展、消失的规律性认知,进而揭示泥河湾文化与周边文化,尤其是与周口店北京人文化的关系提供了新的佐证。历史沿革:泥河湾盆地位于我省北部和河北省西北部的桑干河流域,面积约9000平方公里,其中大同和朔州占到了近70% ...
盘山石窟是明弘治五年(1492年)由游击将军董公主持开凿,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天镇县玉泉镇滹沱店村。盘山石窟(第四批省保)时代:明明弘治五年(1492年)由游击将军董公主持开凿。石窟凿于盘山东山崖上,坐东朝西,南北两窟。俗称大石洞、小石洞。北边一窟为大石洞,亦名“仙人洞”。洞口凿在峭壁上,形势险要,攀登艰难。入洞需过栈道独木桥即“仙人桥 ...
中文名:忻口战役遗址地理位置:山西省忻州市忻府区忻口镇忻口村所处时代:1937年保护级别: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编 号:8-0530-5-014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忻口战役遗址,位于山西省忻州市忻府区忻口镇忻口村,忻口战役发生在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至全民族抗战爆发前,在忻府区忻口镇忻口村的红崖湾和后沟处, ...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太原市迎泽区儿童公园内,包括山西人民革命烈士纪念塔,孙中山纪念馆、山西省立一中旧址 、万字楼等建筑。山西人民革命烈士纪念塔是1950年3月根据山西省各界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决议而建,占地1000余平方米。由月台和纪念碑组成,汉白玉制,总高11米。孙中山纪念馆位于公园北端。原为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 创建的劝工陈列所,亦称 ...
中文名:中共阳曲县委旧址地理位置:山西省太原市阳曲县黄寨镇黄寨村中大街15号占地面积:1386.72 m²保护级别: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批准单位:山西省人民政府编 号:V—131序列号:V—1所处时代: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中共阳曲县委旧址,位于山西省太原市阳曲县黄寨镇黄寨村中大街15号 。2016年6月6日,中共阳曲县委旧址被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五 ...
中文名:红军东征总指挥部旧址地理位置:山西省吕梁市交口县桃红坡镇大麦郊村所处时代:1936年占地面积:2087 m²保护级别:山西省文物保护单位类 型:革命历史遗迹红军东征总指挥部旧址,位于山西交口县城东35公里桃红坡镇大麦郊村中,其旧址既是革命文物和纪念地,也是一处典型的清代古民居建筑。属山西省文物保护单位(第二批)。历史沿革:1936年3月 ...
大同开化寺,位于大同市城区师校街8号,占地面积240平方米2016年6月6日,洗马庄遗址被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沿革清顺治六年(1649年),大同开化寺毁于姜瓖兵变,后在原址重建建筑特点大同开化寺占地面积240平方米,坐北朝南,寺院东西长14米,南北宽17.11米,一进院落,中轴线上建有山门(大悲阁)、大雄宝殿、演法堂,两侧为配 ...
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亦名宝峰寺。在屯留区城北8千米的路村乡王村中。四周村落星布,田园广阔。寺院始建年代无考。据寺内现存金崇庆元年(1212)礼部尚书赐额碑碣所知,在宋金以前寺院就已具规模。该院坐北向南,共为一进院落。崇 福 院(第三批省保)简介:屯留区城内原有天王殿三间,正殿三间,东西厢房各三间,耳殿各二间,占地面积800平方米。现存正 ...
上村双桥,位于山西省长治市屯留区上村镇小河北村、积石村,主要由仙济桥、积石桥2座桥构成2016年6月6日,上村双桥被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6年6月6日,上村双桥被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仙济桥保护范围:以文物本体为界,向东、南、西、北各延伸100米;建设控制地带:以保护范围为界,向东、南、西、北各 ...
据《金石萃编》载:“茂生于北魏永熙三年534年,薨于隋开皇十四年(594年),即以其年归葬,碑当立于是年”。陈茂历经北周、隋两朝,为隋朝的建立和巩固作出过贡献,卒后赐葬故里。墓地原有陵园规模很大,南北宽约100米,东西长约200米。现仅存陈茂墓冢和陈茂碑。墓冢坐北朝南,冢高4米,周径约10米。陈茂碑立于墓冢正南方,碑高1.95米,宽0.75米。正书篆额 ...
响堂山即仙堂山,聚雄隐秀,雍容大度,位于襄垣县城东北25千米处,因建于山腰的仙堂寺得名。该山原名“九龙山”,海拔1700余米。重峰叠峦,迥绕起伏,如九龙汇集;危崖千仞,高耸入云,如铸如削,雄伟壮观。有黑龙洞,名曰“洞天福地”。洞前有龙王殿。出洞北上里许,登天梯127阶即达仙堂寺。寺前院东是关帝殿,西为乐楼。后院设东、西配殿。正面为三佛殿 ...
西蕉山古建筑群,位于山西省广灵县蕉山乡西蕉山村 。2016年6月6日,西蕉山古建筑群被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6年6月6日,西蕉山古建筑群被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保护范围:以围墙为界,西周各向外延伸5米;建设控制地带:以保护范围为界,南向外延伸15米,北、东、西向外延伸至堡墙 ...
纯阳宫,又称吕祖观,位于大同市鼓楼西北隅,地处大同古城中心闹市区,是大同市现存的唯一一座道教全真教宫观。山西三大纯阳宫的“北宫”,芮城永乐宫为“南宫”,太原纯阳宫为“中宫”。三宫处在一条中轴线上,南北呼应,各有千秋。大同纯阳宫创建年代已无确切金石文字可考,据说为金末元初西京道宫长刘道宁创建。发展历史大同纯阳宫创建年代已无确切金石文字 ...
辛寨龙王庙,位于山西省大同市云冈区口泉乡辛寨村内2016年6月6日,辛寨龙王庙被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6年6月6日,辛寨龙王庙被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保护范围:以围墙为界;建设控制地带:以保护范围为界,四周各向外延伸15米 ...
沙彦珣墓,位于山西省朔州市山阴县马营庄乡沙家寺村东500米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山西省文物保护单位之一。1986年8月18日,授予山西省文物保护单位,是一座古墓葬。沙彦珣墓(第二批省保)沙彦珣,生卒年不详,山阴县沙家寺村人。始任圣都指挥使,累迁应州刺吏、大辽平军节度使。墓地南北长500、东西宽300米,封土堆无存。据明正德年间《大同府志》记载,正德 ...
许从赟墓位于大同市城西南7公里新添堡村。为辽代景宗乾亨四年(982年)大同军节度使许从赟夫妇合葬墓,1986年8月发掘。第三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墓为仿木结构建筑的砖砌单室墓,坐北朝南,由墓道、高大的墓门楼、甬道、墓室组成。墓室平面呈圆形,苍穹顶,高5.20米,底径4.92米,顶部绘有残存的天象图。墓室周壁为仿木结构,用柱六根间成四面,四面中间各砌 ...
高禖庙 山西省级国保单位,俗称高庙。始建时间不详,有祭祀记载者自夏商。宋元以来,皆言重修。庙坐北朝南,主要建筑有山门,乐楼,古井,献厅,正殿,东西厢房,高禖宫等。正殿中奉祀高禖女娲,左祀大禹,右典后稷。献厅两侧山墙绘有大禹治水及后稷出生、教民稼穑等内容的壁画。高禖庙 山西省级国保单位,俗称高庙。始建时间不详,有祭祀记载者自夏商。宋 ...
怀覃会馆,位于山西省晋城市城区南街,占地面积约2170平方米,是清朝时期的建筑。怀覃会馆,为河南北部商人修建,是河南同乡集会、旅居、娱乐的场所。会馆修建于清代乾隆到嘉庆年间。拜殿建于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侧殿建于清嘉庆七年(1802年)。会馆坐北朝南,由大、小两个院落组成,现存建筑有大殿、拜殿、东西耳房、东西厢房、东西厢房耳房、西大 ...
殊像寺是位于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县台怀镇新坊村的寺庙 ,面对梵仙山,风景优雅。该寺创建于元代,于明代弘治年间和万历年间重修。殊像寺,与显通寺、塔院寺、菩萨顶、罗睺山五大禅处,又为青庙十大寺之一,是一座很有名气的寺院。寺庙简介殊像寺,在山西五台山怀镇西南1公里处,殊像寺也是五台山五大禅林之一,因寺内供奉着文殊菩萨而得名。它 创建于东晋( ...
东周时期晋国大夫祁奚和其子祁午(晋悼会时中军尉)的墓葬。位于阎名村北约150米,两墓东西排列,相距30米左右。祁奚墓为圆形,封土高4.5米,直径16米。祁午墓方形,封土高3.2米,东西16米,南北14.5米。保存完好。历史沿革祁奚父子墓分布面积约1000平方米。祁奚,生卒年代不详。字黄羊,《左传》载其举荐人才不避亲仇的故事广为流传。墓葬封土于1974年夷平 ...
盂北泰山庙,又名“西庙”,位于山西省阳泉市盂县孙家庄镇西盂北村西,占地面积约2050平方米,是元朝至清朝时期的建筑。盂北泰山庙创建年代不详,庙内石碑记载,该庙曾于清代进行过多次维修。盂北泰山庙现布局不完整,仅存正殿、戏台、西耳殿和西配殿,其中正殿为元代遗构,西配殿为明代建筑,其余为清代遗构。2015年,进行整体维修。正殿内东西山墙绘有玉 ...
南宋村秦氏民宅建于明代中叶,为当地一商人住宅。现尚存4处院子、六进院落,其中东、西院较为完好。大院平面布局紧凑合理,院与院既分隔又相通,且在建造中刻意注重防火、防盗等功能的设计。大院所有门窗装修、柱础、博风、悬鱼、惹草等木石砖雕十分精美,别具一格。南宋村秦氏民宅(含南宋高楼)(第四批省保)时代:明地址:长治县南宋乡南宋村高楼始建年代 ...
蒙山开化寺遗址,位于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罗城街道办事处寺底村,建于北齐文宣帝天保末年,是北朝隋唐五代著名的佛教寺院。蒙山开化寺遗址分为上下寺,蒙山为上寺,下寺在古晋阳城内。由晋阳古城西北行,进入开化沟,沿沟西行抵寺底村,村后山坡上即为开化寺遗址,现存二座左右并列的北宋修建的方形砖塔,称之为连理塔。村西北有一条冲沟,沿沟行500余米, ...
街秦氏民宅,位于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晋源街道办事处东街村,占地面积约4050平方米2016年6月6日,东街秦氏民宅被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沿革清朝末年,东街秦氏民宅创建遗址特点综述东街秦氏民宅占地面积约4050平方米,坐西朝东,南北长75米,东西宽54米,由4座院落及偏院组成。1号院1号院,三进院落布局,中轴线有倒座、正房,两 ...
徐沟城隍庙、文庙,位于山西省太原市清徐县徐沟镇2016年6月6日,徐沟城隍庙、文庙被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沿革金大定年间(1161年—1189年),徐沟城隍庙、文庙始建明初,徐沟城隍庙被水淹没明洪武三年(1370年),重修文庙明成化年间(1465年—1487年),徐沟城隍庙建戏台景泰年间(1450年—1456年),重建徐沟城隍庙清康熙十二 ...
鼓楼(观音阁) 明 吕梁市 方山县 古建筑 新增 第一批~第五批
决死三纵队二十五、三十八团团部旧址 民国二十九年(1940) 长治市 沁源县 近现代 新增 第一批~第五批决死三纵队二十五、三十八团团部旧址,位于山西省长治市沁源县灵空山镇下兴居村2016年6月6日,决死三纵队二十五、三十八团团部旧址被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沿革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决死三纵队二十五、三十八团团部驻扎在 ...
常行村窑洞保卫战旧址位于山西省壶关县东南30公里东井岭乡常行村,该旧址座北朝南,西南环山,北为村民居舍,由窑洞、碉堡、展厅三部分组成,占地面积1600平方米。历史事件1943年,常行村村党支部组织全村民兵利用旧的采煤坑道,修筑长3000余米的 “爪”形坑道,分别于村中、南山、西山设置三个洞口。村中的洞口上修筑三层结构碉堡一座,2005年对该旧址重 ...
杨瞻墓陵园,位于永济市西南13公里,襄毅庄村东南。占地50亩,系明代建筑,座东南向西北,陵园前甬道一里有余。陵园地理环境好,东有条山作屏,西临黄河,风、水俱佳,兵灾时被毁。沿着甬道向前走,第一个建筑是“砖牌楼”,高5米,宽5米。出了牌坊不远处,是一座砖桥,名曰:“世济桥”,拱型,长20米,高6米,宽2米有余。越过世济桥,不远便是第二座“砖 ...
崔家河遗址位于山西省运城市夏县埝掌镇崔家河村东北部,属运城盆地东部,遗址面积大约50万平方米。遗址简介崔家河遗址,位于山西省运城市夏县埝掌镇崔家河村东北部,属运城盆地东部,东北距东下冯遗址约1000米,西南距西阴遗址约6000米,是20世纪50年代末晋南考古调查中首次发现的。在近年来的遗址调查过程中,总共发现了80多处庙底沟文化时期的遗迹,遗址 ...
车厢城城址,位于山西省运城市绛县古绛镇南城村南100米2016年6月6日,车厢城城址被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中文名车厢城城址地理位置山西省运城市绛县古绛镇南城村南100米保护级别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批准单位山西省人民政府编 号V—12分类号Ⅰ—12所处时代春秋、汉、魏2016年6月6日,车厢城城址被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五批省级 ...
小李村太岳行署旧址,位于山西省临汾市安泽县良马镇小李村碱土院自然村中。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9月,太岳行署由沁源迁往安泽杜村小李村(太岳行署小李村旧址),行署主任牛佩琮、副主任裴丽生在此主持工作,领导人民开展革命斗争,当时薄一波同志经常来此主持工作;中共中央北方局书记胡服(刘少奇)曾在此做过有关“群众运动与建设根据地”报告。小李 ...
清 太原市 小店区 古建筑 新增 第一批~第五批延圣寺,位于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小店街办孙家寨村东北2016年6月6日,延圣寺被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建筑特点延圣寺坐北朝南,二进院落布局,中轴线建有山门、过殿和正殿,两侧为东西配殿南耳房、东西配殿、碑廊及耳房保护措施2016年6月6日,延圣寺被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五批省级文物 ...
洪济寺砖塔 宋 忻州市 代县 古建筑 新增 第一批~第五批洪济寺砖塔位于山西省忻州市代县磨坊乡东若院村。始建于隋仁寿初年(600年),宋乾德五年(967年)大修,金正隆、元延祐、明天顺年间均有修葺。塔由塔基、塔身、塔顶三部分组成,通高4米。塔基平面呈六边形,砖雕圆柱支撑。塔身由水磨砖构筑,呈六棱体,每面均精雕形态各异的窗户,塔顶中段为正四面体, ...
历史沿革1962年9月,在凤架坡发现了一组西周青铜器,共8件,内有甗、簋、卣三器及其它车马饰等。20世纪70年代,在苇沟村西北约200米处,清理了一座灰坑。出土有陶、铜、石、骨器等文化遗物。1981年,苇沟村民在平整土地时发现了一座东周墓,出土了园壶、方壶、盆、鼎、罍等一组青铜器。这批青铜器经专家鉴定,定为战国时期。1978~1981年,北大考古专业商周 ...
下靳遗址 新石器 临汾市 尧都区 古遗址 新增 第一批~第五批下靳遗址(第四批省保)时代:新石器地址:尧都区尧庙镇下靳村遗址位于临汾市区西南约10公里处,东南距陶寺遗址约25公里,西隔汾河与吕梁山相望,南北为平坦开阔的临汾盆地,海拔高度450米。1997年,砖厂在村北取土时发现大片墓地。1998年5月对已暴露的墓地进行抢救性发掘,累计清理墓葬533座。发 ...
青瓷窑遗址 旧石器 大同市 古遗址 新增 第一批~第五批“大同青瓷窑遗址”是辽代一处重要的窑场,现为山西省文物保护单位。大同窑是辽金时期晋北地区的重要窑口,其陶瓷产品以黑釉剔划花瓷和茶叶末釉剔划花瓷最为著名。宋辽时期,大同为辽国的西京,是汉民族北出大漠和少数民族进入中原的中转站。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文化环境,形成了中原文化与草原文化相互 ...
古瓷窑窑址 唐 大同市 浑源县 古遗址 新增 第一批~第五批窑址在山西省北部浑源县。发现窑址三处,以古磁窑烧造年代最早,始烧于唐,窑址遗留不少白釉、黑釉碗、罐标本。蓆纹装饰与河南瓷窑作风相同,里白釉外黑釉碗具有地域特征。金元两代盛烧雁北地区常见的黑釉剔花瓷。此外,还有青釉、黑釉瓷,白釉划花、剔花、印花、白地黑花及钧釉瓷器。该窑所烧瓷器 ...
沙窑遗址 新石器时代 位于长治市壶关县 为第一批-第五批古遗址
绰尔济庙..清.古建筑.通辽市库伦旗.内蒙古自治区第六批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绰尔济庙是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库伦旗的一个古建筑。2023年12月,入选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公布的第六批内蒙古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苦力吐天主堂..1880年.古建筑.赤峰市翁牛特旗.内蒙古自治区第六批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瓦窑沟清真寺..1913年.古建筑.包头市东河区.内蒙古自治区第六批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瓦窑沟清真寺位于包头市东河区瓦窑沟,俗称清真北寺、小寺。始建于清光绪末年,是北梁地区最北的清真寺,与清真大寺、中寺、西寺遥相呼应。历史沿革播报瓦窑沟清真寺始建于清光绪末年。修缮重建1918年又择地重修大殿5间。1988年政府拨款加以维修彩绘,现更光彩耀目。规模 ...
解放路基督教堂钟楼..1929年.古建筑.包头市东河区.内蒙古自治区第六批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东河区普陀寺..清.古建筑.包头市东河区.内蒙古自治区第六批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东河区普渡寺是清代建造的宗教建筑遗存,2023年12月经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审核批准,被列入第六批内蒙古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该建筑作为新增的17处古建筑类别文物保护单位之一,其入选反映了该建筑在清代宗教建筑形制、工艺技术及历史研究方面的重要价值东河区普渡寺具体始 ...
后脑包关圣庙..清.古建筑.包头市固阳县.内蒙古自治区第六批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后脑包关圣庙位于固阳县下湿壕镇后脑包村,始建于清代道光年间,包括四间庙宇和南侧的戏台两部分。关圣庙坐北朝南,东西长8.56米,墙宽0.4米,面阔三间,进深3米,抱厦进深1.7米。抱厦东西两侧各有人物壁画一幅,东为周长,西为关平。抱厦前立有汉白玉石碑两通,碑刻内容为“ ...
沙尔沁财神庙是清朝古建筑,位于包头市东河区。保护现状2023年12月27日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六批内蒙古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属于沙尔沁财神庙的沙尔沁财神庙入选。
隆盛庄清真寺..清.古建筑.乌兰察布市丰镇市.内蒙古自治区第六批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隆盛庄清真寺是内蒙古的清真古寺之一,始建于清乾隆末丰镇隆盛庄。隆盛庄清真寺总面积为2700多平方米,整体建筑为典型的伊斯兰教建筑风格。寺中保存有石鼓,碑帖等文物。丰镇隆盛庄清真寺为内蒙古自治区清真寺重点保护单位。历史沿革初建清乾隆末年,归绥富商路径丰镇隆 ...
东河区财神庙..清.古建筑.包头市东河区.内蒙古自治区第六批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东河区财神庙是一处清代古建筑,内蒙古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包头市东河区。历史沿革2023年12月,入选第六批内蒙古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
哈日朝鲁岩画..铁器时代.石窟寺及石刻.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后旗.内蒙古自治区第六批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东大沟岩画..青铜时代.石窟寺及石刻.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内蒙古自治区第六批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达日盖沟岩画群..青铜时代.石窟寺及石刻.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内蒙古自治区第六批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老磴口盐务所..清.古建筑.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内蒙古自治区第六批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老磴口盐务所始建于清朝,是黄河古渡的盐政管理机构。2016年,乌兰布和生态沙产业示范区在此设立博物馆,旨在传承巴彦木仁苏木(老磴口)沧桑厚重的驼盐古道文化,再展大漠小镇风采。2023年12月,入选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公布的第六批内蒙古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
库伦图天主堂..民国.古建筑.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内蒙古自治区第六批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库伦图天主堂是一座民国时期古建筑,内蒙古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位于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
碓臼坪古戏台..清.古建筑.呼和浩特市清水河县.内蒙古自治区第六批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碓臼坪古戏台,位于内蒙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市清水河县,是属于清代的古建筑。2023年12月27日,被列为第六批内蒙古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
德花萨拉石人墓地 隋唐 巴彦淖尔市乌拉特中旗 第六批内蒙古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地理位置德花萨拉石人石构墓群共计33多座单体墓,墓葬型制多样,不同类型的墓葬又分属不同的时期,而且保存状态良好。石板墓在蒙古高原多有发现,但在阴山北麓地带发现如此较大的墓群,实属罕见,为后续的研究草原游牧民族的丧葬习俗、迁徙、生活提供了实物资料,是一处有着文 ...
清水河县柳青河河神庙..清.古建筑.呼和浩特市清水河县.内蒙古自治区第六批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清水河县柳青河河神庙是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清水河县的一个古建筑。历史沿革2023年12月,入选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公布的第六批内蒙古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
浩贝如遗址群是目前内蒙古地区发现并最终确认的第一处古代绿松石矿业遗址。 位于阿左旗巴彦木仁苏木联合嘎查驻地,东南侧260米为黄河渡口。 巴彦木仁苏木地处乌兰布和沙漠东缘,是历史上的兵家必争之地,也是北方“驼盐古道”的重要渡口和驿站。 ...
白沟遗址群..青铜时代至早期铁器时代.古遗址.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内蒙古自治区第六批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白沟遗址群是一处青铜时代至早期铁器时代古遗址,内蒙古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简介是由石构居址、石构墓葬结合的聚落遗址,分布在阿左旗巴润别立镇上海嘎查辖境。为配合基本建设,对该遗址巴润别立1号墓进行了发掘,即亚腰形 ...
哈拉乌沟遗址群..新石器时代至早期铁器时代.古遗址.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内蒙古自治区第六批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简介是内蒙古地区发现的第一处青铜至早期铁器时代具有游牧文化特征的大型聚落遗址,也是内蒙古地区发现并确认的最大一处石构房址与岩画结合的大型聚落遗址。其选址、布局与结构均与新疆东天山地区的岳公台—西黑沟、石人子沟、红山口、阔腊、 ...
额日古哈拉遗址群..汉、西夏、元.古遗址.阿拉善盟额济纳旗.内蒙古自治区第六批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额日古哈拉遗址群是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额济纳旗的一个历史遗址。简介位于额济纳旗达来呼布镇额日古哈拉的荒漠地带,这一区域是汉—西夏—元代时期的屯田区。这是一个以房屋、农田、水渠、窑址、塔、寺庙等组成的村落遗址群,在74平方千米范围内共有300余 ...
共产国际秘密通道(阿拉善段)..清、民国.古遗址.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内蒙古自治区第六批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木仁高勒遗址群..青铜时代至早期铁器时代.古遗址.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内蒙古自治区第六批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简介是贺兰山西麓发现的由石构居址、石构墓葬与岩画构成的较大的聚落遗址。早在龙山时代,中国北方地区已普遍出现运用石块垒砌石墙、营建房址、修筑坟墓、构筑城防的现象,对周边区域产生了重要影响。至青铜时代,中国北方地区的石构遗存进一步 ...
德岭山水库古城遗址..北魏.古遗址.巴彦淖尔市乌拉特中旗.内蒙古自治区第六批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德岭山水库古城遗址是一座巨大的圆形古城,距乌拉特中旗南山的赵长城约4公里。古城周长约7公里,占地约3200亩。历史沿革2017年8月,考古人员在乌拉特中旗德岭山水库国家水利风景区东山上发现2000多年前的古城遗址。遗址布局德岭山水库古城遗址是一座巨大的圆 ...
纳林河瓦则梁遗址..北魏.古遗址.鄂尔多斯市乌审旗.内蒙古自治区第六批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纳林河瓦则梁遗址是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乌审旗的一个历史遗址。2023年12月,入选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公布的第六批内蒙古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
白敖包遗址..青铜时代.古遗址.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内蒙古自治区第六批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白敖包遗址是一处属于朱开沟文化石器的古人类聚落遗址,这里墓葬区的发现尤其凸显其重要性,在该墓地中,有相当一部分墓葬盛行竖穴土坑偏洞室墓的习俗,这是居住在甘肃东部地区的古代先民流行的一种葬俗,在其他的朱开沟文化遗存中较为罕见,它既反映了该墓地居 ...
庙坡底遗址..金.古遗址.乌兰察布市卓资县.内蒙古自治区第六批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庙坡底遗址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首次被发现,遗址位于乌兰察布市卓资县旗下营镇庙坡底村北1公里的山间梯田,东南距卓资县城约35公里,西南距呼和浩特市约30公里。地理坐标为东经112°10'47"、北纬 41°01'86",庙坡底遗址坐落于阴山山脉南麓的山间梯田中,依山傍水,地形 ...
裕民遗址群..新石器时代.古遗址.乌兰察布市化德县.内蒙古自治区第六批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裕民遗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化德县德包图乡裕民村东北2.5公里处。裕民遗址的时代在距今8000年左右。遗址三面环山,南部较开阔,呈簸箕状,地势北高南低。该遗址出土遗物计500余件,其中大部分为石器,较少量的陶器、骨器。该考古发掘,填补了中国北方草原 ...
石虎山遗址..新石器时代.古遗址.乌兰察布市凉城县.内蒙古自治区第六批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新石器时代遗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凉城县岱海东南岸一处缓丘顶部的东南坡,东南隔一洼地与石虎山Ⅱ号遗址相峙。1993-1996年进行发掘。遗址主体部位有一围沟,环围的部分略见长方形,西侧被毁,其他三侧均设有出入口。围沟内的遗迹有半地穴式房址和坑穴。所出陶器 ...
马宝店佛塔遗址..清.古遗址.乌海市乌达区.内蒙古自治区第六批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马宝店佛塔遗址位于乌海市乌达区乌兰淖尔镇政府东北2公里处,北靠乌兰布和沙漠,东临黄河,遗址为清早期藏传佛教建筑遗址,文献记载清康熙时,河套以西地区为蒙古和硕特部落的游牧地,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始设阿拉善和硕特旗,乌达在其辖区之内。 遗址共清理佛塔一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