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00余件克孜尔石窟壁画20年回家路
赵莉在克孜尔石窟里调查壁画情况。资料照片“这是第一部中国流失海外文物图像复原研究的成果。”“这是中国学者对龟兹石窟壁画最新最全最权威的研究成果。”5月9日下午,在上海书画出版社于北京大学召开的《克孜尔石窟壁画复原研究》出版研讨会上,来自国内的众多专家学者对这项成果给予了很高评价,认为这是当下对克孜尔石窟壁画搜集资料最全、学术研究最 ...
赵莉在克孜尔石窟里调查壁画情况。资料照片“这是第一部中国流失海外文物图像复原研究的成果。”“这是中国学者对龟兹石窟壁画最新最全最权威的研究成果。”5月9日下午,在上海书画出版社于北京大学召开的《克孜尔石窟壁画复原研究》出版研讨会上,来自国内的众多专家学者对这项成果给予了很高评价,认为这是当下对克孜尔石窟壁画搜集资料最全、学术研究最 ...
编者按5月9日(本周日),“文研读书”第二十六期“复位与再现——《克孜尔石窟壁画复原研究》出版研讨会”即将举办。作为延伸内容,我们特推出北京大学历史学系荣新江教授为《克孜尔石窟壁画复原研究》所作序言《苦寻二十余年——赵莉的海外克孜尔壁画复原研究》,以飨读者。图文原载于“上海书画出版社”公众号,感谢授权。苦寻二十余年赵莉的海外克孜尔 ...
摘要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结合笔者几十年的石窟工作经验以及远赴国外调查结果,将美国11家机构收藏的49幅克孜尔石窟壁画残片进行了核对与测量,找到了大部分壁画所出洞窟及原位,并通过电脑技术对图片进行了复原。期望为学术界研究克孜尔石窟提供基础资料。此为堪萨斯市纳尔逊——阿特金斯美术博物馆、西雅图博物馆、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克利夫兰美术 ...
摘要摘要: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结合笔者几十年的石窟工作经验以及远赴国外调查结果,将美国11家机构收藏的49幅克孜尔石窟壁画残片进行了核对与测量,找到了大部分壁画所出洞窟及原位,并通过电脑技术对图片进行了复原。期望为学术界研究克孜尔石窟提供基础资料。关键词:美国;克孜尔石窟壁画;调查与复原;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赵 莉 新疆龟兹研究院 ...
摘要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结合笔者数十年的石窟工作经验以及远赴国外广泛调查的结果,将美国11家机构收藏的49 幅克孜尔石窟壁画残片进行了核对与测量,找到了大部分壁画所出洞窟及原位,并通过电脑技术对图片进行了复原。期望为学术界研究克孜尔石窟提供可靠的基础资料。 关键词 :美国;克孜尔石窟壁画;调查与复原赵 莉 新疆龟兹研究院 研究员 博士「En ...
编者按:龟兹石窟文化遗产是古丝绸之路文明交流的结晶,源起丝路,始兴于汉,繁盛于唐,印刻着海纳百川、兼收并蓄、一体多元的特点,见证了公元3至公元13世纪期间新疆古代佛教文化的辉煌历史。曾对包括敦煌在内中国内地石窟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并在东联西引的传播交流过程中,又向西辐射极大地丰富了中亚佛教文化发展,创造了古丝绸之路东西方文化 ...
龟兹石窟文化遗产是古丝绸之路文明交流的结晶,源起丝路,始兴于汉,繁盛于唐,印刻着海纳百川、兼收并蓄、一体多元的特点,见证了公元3至公元13世纪期间新疆古代佛教文化的辉煌历史。曾对包括敦煌在内中国内地石窟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并在东联西引的传播交流过程中,又向西辐射极大地丰富了中亚佛教文化发展,创造了古丝绸之路东西方文化交流互鉴 ...
编者:“岩彩之春”将陆续发布上海美术学院岩彩绘画工作室«岩彩绘画创作高研班»2019年毕业作品介绍。他们是中国岩彩新生力量,像春天充满生机活力,蕴育岩彩在当代转型中更多可能性。岩彩绘画的未来必将因他们而更加枝繁叶茂、硕果累累!岩彩艺术家 徐洋徐洋岩彩作品《龟兹日记》· 岩彩 · 122 x 244cm x 3徐洋:创作心语创作《龟兹日记 ...
龟兹石窟文化遗产是古丝绸之路文明交流的结晶,源起丝路,始兴于汉,繁盛于唐,印刻着海纳百川、兼收并蓄、一体多元的特点,见证了公元3至公元13世纪期间新疆古代佛教文化的辉煌历史。曾对包括敦煌在内中国内地石窟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并在东联西引的传播交流过程中,又向西辐射极大地丰富了中亚佛教文化发展,创造了古丝绸之路东西方文化交流互鉴 ...
在我国境内的丝绸之路上,分布着大大小小的石窟群,保存着丰富的古代壁画和雕塑。这是我国古代各民族画工的劳动创造和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和人类文化艺术的珍贵遗产,是古代中外文化交流和中外人民友谊的见证。其中,新疆拜城县的克孜尔千佛洞和库车县的库木吐拉、森木塞姆、克孜尔尕哈这四处石窟群,地处汉唐西域都护府管辖的古龟兹国境内,所以统称龟 ...
龟兹石窟壁画所表现的题材和内容极为丰富,其在满足佛教传播与教化信众需求的同时,更多表现的是古代民众生活习俗和情感寄托。壁画中有关于佛陀现身说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也有一些反映治病的佛教故事。 佛陀现身说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小儿鼗鼓踊戏 克孜尔石窟第8窟 佛教认为世间的生灵由于自己的所作所为在六个不同的生存空间中往复转生。克孜尔 ...
在我国境内的丝绸之路上,分布着大大小小的石窟群,保存着丰富的古代壁画和雕塑。这是我国古代各民族画工的劳动创造和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和人类文化艺术的珍贵遗产,是古代中外文化交流和中外人民友谊的见证。其中,新疆拜城县的克孜尔千佛洞和库车县的库木吐拉、森木塞姆、克孜尔尕哈这四处石窟群,地处汉唐西域都护府管辖的古龟兹国境内,所以统称龟 ...
目前, 新疆克孜尔石窟流失海外的壁画主要收藏于德国柏林亚洲艺术博物馆、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艾尔米塔什博物馆、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法国吉美博物馆、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韩国首尔国立博物馆等处。其中,艾尔米塔什博物馆的新疆藏品来源由两部分组成, 其一是俄国探险队20 世纪初在新疆直接取走的文物, 其二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红军从德国柏林运回的由德国考察队取走的文物。笔者继对柏林亚洲艺术博物馆藏克孜尔
在玄奘法师的《大唐西域记》卷一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古代龟兹国有一位国王,很崇信佛法,他打算去云游四方,瞻仰朝拜佛祖的圣迹,把国事委托给胞弟管理。国王的弟弟受命之后,暗地里割下了自己的生殖器,用一个金匣密封好献给了国王。国王问是什么,弟弟回答说:“等陛下返驾以后,打开看就知道了。”等到国王游历归来后,立即就有人向他报告说:“国王命令弟弟监国,而他却淫乱宫中的妃妾。”国王大怒,要对弟弟严刑惩处。弟弟
在全国各地的佛教寺院和石窟中,描绘释迦牟尼佛一生事迹的佛传故事画一直是雕刻和壁画的重要题材,这些画面从描述释迦从诞生、出家到成道、入灭的情节总共有近百种,其中不乏上乘佳品,但若从构思独特、布局巧妙等方面来看,克孜尔石窟的四相图堪称扛鼎之作。 所谓四相图,就是将释迦牟尼佛一生中最重要的四件事迹用图像表现出来,这四相分别为树下诞生、降魔成道、初转法轮和涅槃入灭。克孜尔四相图的奇巧之处在于情节上类似天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