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位国王人如其名,一个举动换得天下太平丨龟兹菱格故事汇

龟兹菱格故事汇第28期克孜尔第114窟 一切施王施身 局部一切施王施身古代有一位国王,名叫一切施,他乐善好施,以正法统治国家。各国百姓从四面八方跑来归附他。邻国的怨王发现自己的百姓越来越少,对一切施王心怀忌恨,他聚集了一支庞大的军队,声势浩大地前来讨伐一切施王。敌军兵临城下,众将士纷纷请战,一切施王却说:“他们来是为了讨伐我,你们都放下武器吧,我独自一人到深山里修行去。”于是,一切施王放弃了王位,

• 看这些被切割流散的龟兹壁画:流失海外的壁画影像“回家”

  来源:雅昌艺术网  灵动的飞天人物、极具异域色彩的佛传故事、神秘莫测的龟兹王……古龟兹画师用粗犷有力的线条,勾画出人物雄健壮实的骨胳,用赭的色彩,烘染出丰富圆润的肌肤,轻轻一笔画出布置均匀的衣褶,又借助飘曳的长带和衣袂,表现人物凌空飞舞自由翱翔的意境,克孜尔石窟壁画昭示着古龟兹文明的灿烂。  因为19末20世纪初外国探险队的损毁,诸多克孜尔石窟壁画流失海外。最近在北京798木木美术馆开幕的“海

• 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海外克孜尔石窟壁画及洞窟复原影像展”

海外克孜尔石窟壁画及洞窟复原影像展新疆龟兹研究院主办北京木木美术馆承办上海商务数码图像技术有限公司协办启动仪式时间:2018年7月18日上午10:00时展览时间:2018年7月18日-9月2日展览地点:北京木木美术馆(北京798艺术区)克孜尔石窟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拜城县克孜尔乡东南七公里木扎提河北岸却勒塔格山对面的明屋塔格山断崖上。克孜尔石窟现存洞窟339个,壁画近4000平方米,以及少量的彩绘

• 自治区开展“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暨 第六届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周”宣传活动

6月9日上午,由自治区文化厅、文物局和阿克苏地区行署主办的2018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暨第六届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周启动仪式在阿克苏地区拜城县克孜尔石窟举行。此次遗产日活动以“文化遗产的传播与传承”“多彩非遗,美好生活”为主题。自治区文化厅党组成员、文物局局长王卫东,阿克苏地区行署副秘书长阿不都沙拉木·尼亚孜,阿克苏地区文广局局长吉利力·海利力,拜城县委副书记、县长买买提江·莫力等和自治区文化

• 龟兹石窟的现状与保护

  龟兹是我国古代西域三十六国之一,应其自身的绿洲农业,发达的冶铁业,以及位于丝绸之路北到要冲的优越地理位置,造就其繁荣的商业,从而使龟兹成为历史上西域重要的绿洲城郭国之一,也使龟兹地区成为东西文化交汇之地。公元1世纪前后,佛教有印度传入西域,在此地昌盛数个世纪,因而在今库车、拜城新河等地遗留有大量的石窟寺及壁画。自14世纪后,由于伊斯兰教的传入,龟兹地区的佛教石窟寺应为宗教的原因遭到了破坏于废弃

• 这里比莫高窟开凿更早,是龟兹石窟群芳之冠,被誉为“故事的海洋”

克孜尔石窟外景克孜尔石窟位于拜城县克孜尔乡东南七公里木扎提河北岸却勒塔格山对面的断崖上。克孜尔是维吾尔语“红色”的意思。大概是因为却勒塔格山色赭红,在朝晖夕阳的映衬下犹如胭脂,与河水相映成趣而得名。1961年,克孜尔石窟被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克孜尔石窟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石窟总体走向呈东西向,绵延约三公里。洞窟分为四个区域:谷西、谷内、谷东和后山。1953年正式编号的洞

• 克孜尔石窟,菱形格间的本生与因缘

克孜尔石窟 外景 本期图片来源:王建林闻名遐迩的克孜尔石窟是中国佛教早期石窟之一。它的开窟年代比莫高窟约早200年之久,在这里汇集了希腊罗马、波斯、印度、中国古国文明的文化元素,而龟兹作为丝绸之路文化和贸易中心,它承载着东西方文化传播之通道。佛教自传入龟兹后,在龟兹王族的大力提倡推崇下,佛教得到进一步发展。《晋书》“西夷传”记载:“塔庙千所,僧尼万余人”。众多寺院和佛教石窟建筑,修饰壮丽,金碧

• 克孜尔石窟壁画,中华佛教艺术的先行者

  克孜尔石窟是古龟兹地区最大的一处石窟群。它背依明屋塔格山,面对雀尔塔格山,山脚下木扎提大河如丝带般穿行而过。克孜尔石窟的壁画大部分集中于中心柱窟和方形窟内,以不同位置绘制不同佛教题材,基本形成一个模式,后甬道(行道)或后室正壁塑或绘释迦牟尼涅槃像,前壁绘或塑分舍利或焚棺图。后室或后行道绘“善爱乾闼婆王与眷属”礼佛,梵天、帝释天礼佛,券腹绘制飞天等;两行道内外壁绘供养人或“阿阇世王闷绝复苏”、“

• 龟兹菱格故事汇|端正王智断儿案

龟兹菱格壁画故事汇第11期克孜尔 第17窟 端正王智断儿案局部 端正国王抱小儿过去,有一个名叫端正的国王,他以佛道治国,很多疑案经他审理都得以公正解决,从不冤枉百姓。一天,有两妇人为争一儿,吵吵嚷嚷来到王宫,请国王评理。端正王对两妇人说:“现在只有一儿,你俩都想要,请你俩各挽小儿的一只手,用力拉拽,谁能得到,小儿就归谁所有。”这时,假母因无慈爱之心,就尽力拉拽,不惜损伤小儿。而真母出于慈爱,不忍心

• 劳动最光荣 | 龟兹壁画劳动节特辑

五一,国际劳动节,全世界劳动者的节日。劳动创造了人类,劳动创造了历史,劳动创造了这个美丽的世界!岁月长河,浩浩荡荡,劳动者的身影从未缺席。古国龟兹,这片土地放射出的灿烂光辉包含着当时无数人辛勤的劳动。他们或农耕,或游猎,或从商,或以手工业为生,共同奠定了龟兹文明兴旺繁盛的基础。他们的身影,都在千年的龟兹石窟壁画中保存下来,使我们可以透过历史的长河,感受到古龟兹劳动者的真实气息。【农民】据《汉书·西

• 龟兹的耶婆瑟鸡寺

  从库车县往西南行驶50公里,穿过赤沙山,便来到了拜城县的克孜尔镇,从省道拐入山谷7公里,就到了克孜尔石窟。一般游客都将克孜尔石窟归入库车的景区,由库车去克孜尔石窟只有60多公里的路程,实际上它位于拜城县境内的克孜尔镇南约7公里的山崖中。  拜城,西汉前为匈奴属地,西汉时为西域三十六国之姑墨、龟兹国地,属西域都护府管辖,东汉为龟兹国地,西晋为焉耆,东晋为高昌郡,唐为姑墨州,属安西都护府下龟兹都督

• 中秋 | 古龟兹人眼中的月亮,同样住着一只仙兔

森木塞姆第31窟主室券顶”月天”经公众号人民日报文艺(微信号:rmrbwy)授权转载。  中秋佳节将至,又到了望月怀远的日子。当你仰望天空,看着月亮和漫天的繁星,你知道你看到的是距离地球最远达几十亿光年的星球,它们和太阳一样都是宇宙天体;你知道地球绕太阳公转,而月球是绕地球运行的一颗卫星。你或许还会想到星系、星云。但当古人仰望星空之时,他们的心理与今人是不同的,他们的世界观、宇宙观反映了当时的文化

• 克孜尔山谷:储藏着千年故事的神秘山谷

克孜尔石窟是龟兹石窟的代表,而龟兹石窟是古代丝绸之路上中西方文化交融的见证。龟兹石窟文化遗产不仅仅是佛教遗址,更是新疆自古以来多元文化交流、交往、交融的历史见证▲克孜尔石窟所在的河谷。新华每日电讯记者李晓玲南疆的冬日总是要来得晚一些,在温暖的冬阳沐浴下,克孜尔山谷中树叶金黄、河水欢唱,一派静谧祥和的景象。鸠摩罗什静静地俯身沉思,周身笼罩在午后的阳光中,同身后盘旋的阶梯、红褐色山峦中层层叠叠的石窟群、湛蓝 ...

• 龟兹寻幽:考古重建与视觉再现

基本信息:作者:何恩之 魏正中(著);王倩(译)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时间:2017年12月版次:1印刷时间:2017年12月印次:1ISBN: 9787532586424内容简介:  本书将石窟及壁画视作当地僧团独特修行方式的再现,目标是复原龟兹境内数处石窟寺院中僧团的生活。前两章魏正中(Giuseppe Vignato)对龟兹古国八处主要石窟寺院遗址进行了复原研究,特别关注其布局和演变。他检讨了单座洞窟的相关问题,尤其重视曾受到较少关注 ...

• 深切缅怀宿白先生——宿白先生与克孜尔石窟

    惊闻中国佛教考古的开创者、北京大学著名教授宿白先生仙逝,我们感到万分悲痛!宿白先生曾与新疆的佛教石窟尤其是克孜尔石窟有着深厚的情缘。此刻时光仿佛穿越到了1979年9月13日。这一天,从大阪上下来的一辆吉普车打破了克孜尔石窟的宁静,远道而来的是北京大学考古系宿白教授带领的马世长、丁明夷、晁华山和许宛音四位研究生组成的石窟寺考古实习组。  在当时各方面条件都极为艰苦的情况下,宿白先生带着四位研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