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外专家探讨巴克特里亚考古新研究与新收获
中新网西安10月7日电 (记者 阿琳娜)记者7日从西北大学获悉,由西北大学、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考古研究所、丝绸之路考古合作研究中心、中国—中亚人类与环境“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等共同主办的“巴克特里亚考古:新研究与新收获”国际学术研讨会近日在乌兹别克斯坦举办。来自中国、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等8个国家近70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图为会议现 ...
中新网西安10月7日电 (记者 阿琳娜)记者7日从西北大学获悉,由西北大学、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考古研究所、丝绸之路考古合作研究中心、中国—中亚人类与环境“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等共同主办的“巴克特里亚考古:新研究与新收获”国际学术研讨会近日在乌兹别克斯坦举办。来自中国、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等8个国家近70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图为会议现 ...
记者日前从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了解到,位于浙江嘉兴市中心的东塔寺遗址考古成果揭示宋代复杂塔基技艺。考古专家说,这一营造技艺在北宋《营造法式》中并无记载,填补了文献空白。 东塔寺始建于南朝梁代,此后屡毁屡建。在这个遗址,考古工作者一共发现了52口“宋缸”。这些“宋缸”是北宋神宗元丰二年重修时安置的,是塔基的重要组成部分。2023年9月,东 ...
新疆吐峪沟石窟,古文明交汇见证中国社科院考古所中国考古网2025年09月25日 20:04北京以下文章来源于东西问,作者中国新闻社东西问.文明互鉴,理性对话通过文书可以发现,不同语言文化背景的人在此交汇,带来了各自的语言文字及背后的文化体系,反映出古代新疆是多种语言文化交融之所。今年5月,位于新疆吐鲁番市的吐峪沟石窟,历经十次考古发掘后面向公众 ...
最新突破!蒙古国疑似发现新的匈奴单于大墓原创山右的风考古与历史2025年09月14日 20:38山西图片转载自:亚洲考古公众号 据公众号“亚洲考古”文章披露:最近,蒙古和韩国联合考古项目取得重大突破,考古学家正在蒙古国肯特省巴彦-阿达尔嘎县杜尔利格纳尔斯墓地,发掘一座被认为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匈奴贵族墓葬。这个墓葬长达77米,墓道约30米,石构 ...
重要发现!青海黄河源区确认发现秦代刻石 9月15日,国家文物局召开发布会,介绍青海省玛多县尕日塘秦刻石调查研究有关情况。 2025年6月8日,《光明日报》刊发了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仝涛研究员《实证古代“昆仑”地理位置—青海黄河源发现秦始皇遣使“采药昆仑”石刻》一文,引发广泛关注与讨论。国家文物局迅速安排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青海省文物考 ...
8月18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在京举行专题发布会,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为主题,发布11项重大成果。副院长、党组成员赵芮出席会议并致辞。会议现场 本网记者 朱高磊/摄 赵芮表示,80年前,中国人民经过14年不屈不挠的浴血奋战,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从近代以来陷入深重危机走向伟 ...
近日,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公布山西省昔阳县胡窝路金代壁画墓发掘资料。据了解,该墓在反映宋辽金彼此融合、影响的历史与文化背景有突出的价值,对研究宋辽金文化传承、交流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2020年5月,昔阳县胡窝路南侧山前坡地的一建筑工地内发现一座金代砖室壁画墓。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在昔阳宋金文化博物馆的大力配合下,对该墓葬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墓 ...
8月19日,《新编第二次世界大战史》出版座谈会在京举行。中国社会科学院秘书长、党组成员赵志敏出席并致辞。会议现场 本网记者朱高磊/摄 赵志敏指出,80年前,全世界爱好和平的正义力量在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旗帜之下浴血奋战,打败了法西斯侵略者,赢得了世界和平。80年后的今天,和平赤字、发展赤字、安全赤字、治理赤字有增无减,单边主义、霸权霸道霸凌 ...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8月20日,抗战史和二战史重大研究成果发布暨学术研讨会在京召开。会议由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主办,中国历史研究院承办。中央宣传部副部长洪大用,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赵芮出席会议。来自全国抗战史和二战史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约100人相聚中国历史研究院,深 ...
近日,吉林省文物局对外公布,吉林省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取得重大进展,在榆树市发现了两件夫余国的青铜器为夫余文化的考古研究提供了更多线索。 今年4月,榆树市育民乡三义村村民赵某,把早年在自家挖菜窖时挖出的两件青铜器上交给文保部门。经鉴定,这两件青铜器是夫余国遗物——青铜鍑和青铜锸,器物器型完整,其形制与吉林市帽儿山夫余墓地出土 ...
8月20—21日,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高翔带队赴陕西省商洛市丹凤县调研定点帮扶工作,看望慰问我院派驻的挂职干部。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高翔向丹凤社科希望小学捐赠图书 本网记者 王宙/摄 高翔一行先后走进丹凤县竹林关镇东楼村、丹凤社科希望小学、文物保护单位“船帮会馆”、丹凤县供销电商公司、丹凤县低空经济产业园等地调研考察,与 ...
8月22日,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高翔在陕西省西安市调研考察文化遗产保护与考古工作,看望慰问中国历史研究院考古研究所西安研究室一线考古人员。他强调,要深入学习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历史科学的重要论述精神,将其作为推动考古事业发展的根本遵循。要把文物安全摆在考古工作优先考虑的核心位置,确保出土文物得到妥善保护。要打破学科壁垒,推 ...
2025年8月15日至17日,中国文物学会玉器专业委员会年会(2025年)·凌家滩玉文化学术研讨会在安徽省马鞍山市含山县凌家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举行。会议由中国文物学会、故宫学研究院主办,中国文物学会玉器专业委员会、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马鞍山市文化和旅游局、含山县人民政府共同承办,含山县凌家滩遗址管理处、凌家滩文化研究院协办。来自故宫博物院 ...
近日,由济南市考古研究院主持发掘的高新区谢家村遗址考古发掘工作顺利完工,并通过专家验收,等级为优秀。 此次发掘是为配合高新区矿车智能制造配套生产项目的土地出让而开展的,历时5个月。发掘期间正值盛夏,考古人员坚持以“党旗固魂 赓续文明”为引领,积极应对高温酷热与持续降雨给工作带来的不利影响,加班加点、争分夺秒推进发掘工作,确保了该地 ...
7月22日,“中国南方早期锡业学术研讨会”在湖北赤壁开幕。来自国内外30余家高校及考古文博机构的100多位专家学者齐聚赤壁,聚焦中国南方地区早期锡业的新发现与新认识,研究青铜时代“金道锡行”资源流通,探讨商周秦汉时期南方地区金属资源的研究方法。开幕式 赤壁大湖咀遗址项目负责人、湖北省文物考古院凡国栋介绍了赤壁大湖咀遗址2022年以来的考古收 ...
史前墓葬是研究早期人类社会组织结构和精神世界的重要资料,是展示史前社会形态和精神信仰的重要载体。葬仪作为仪式化行为,与史前社会的观念信仰密切相关,是学术界长期关注的核心议题。为进一步探讨史前墓葬及其承载的墓葬情境、社会组织、精神信仰等方面的问题,由中国考古学会新石器考古专业委员会指导,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江苏省文物考古研究 ...
居延遗址核心区新发现一处青铜时代遗存陈峰 孟燕 潘蓓中国社科院考古所中国考古网2025年07月31日 20:08北京7月30日,记者从居延遗址专项调查组处获悉,研究人员在居延遗址核心区新发现一处青铜时代遗址。该遗址面积约20平方千米,出土陶器、石器及玛瑙碎片等遗物,为研究居延地区史前文化与河西走廊文明交流提供了新线索。居延遗址地处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 ...
西夏陵申遗成功,中国迎来第60项世界遗产小红书爱世界遗产i世界遗产2025年07月11日 22:23广东7月11日,正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巴黎举行的第47届世界遗产大会传来好消息,我国今年唯一的申遗项目“西夏陵”(Xixia Imperial Tombs)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西夏陵成为宁夏回族自治区第一项世界遗产,我国的世界遗产数量也达到60项,成为继意大利后,全 ...
中哈、中乌联合考古新进展文物陕西2025年06月17日 11:04陕西从中国西北大学丝绸之路考古合作研究中心传来消息,今年,由中国西北大学丝绸之路考古合作研究中心和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考古研究所组成的中乌联合考古队在苏尔汉河流域上游的契纳尔特佩遗址的考古发掘取得了显著成果。与此同时,作为“一带一路”框架下的合作项目之一,2017年至今,陕西省考古 ...
地处六盘山下的固原是宁夏的历史名城,是古丝绸之路上的要冲之地,被誉为“塞上咽喉”。澎湃新闻获悉,上海博物馆新展“华彩六盘:宁夏固原文物精品展”下周将在上博东馆对外展出,三百余件来自六盘山下的精美文物将为观众们呈现一部来自千年丝路重镇的精彩华章。7月4日,作为宁夏固原博物馆三件镇馆之宝之一的凸钉玻璃碗等罕见文物在上博开箱布展。上海博 ...
“丝绸之路——相”沉浸数字展“线上专区”上线了!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2025年06月14日 21:37甘肃1展览介绍山海APP携手伯璟文化,联合海内外二十余家博物馆,正在打造“丝绸之路——相”线下沉浸式数字展。丝绸之路上无数的塑像,不仅刻印着东西方交流的痕迹,更折射着历史的变迁、记录着人类文明的交流互鉴。此次展览内容由湖南广电芒果数智与纪录片《河 ...
5月12日,学生们在燕山大学东北亚古丝路文明博物馆参观。 河北日报记者 史晓多摄“除了人们熟知的张骞出使西域开通的丝绸之路外,还有条古丝路历代相沿,不断扩大,成为东北亚诸民族与中原王朝朝贡和商贸往来的陆路和水路通道,它就是由明朝亦失哈开通的东北亚古丝路。”5月12日,在燕山大学东北亚古丝路文明博物馆,该馆馆长、副研究馆员邓树平向记者介绍 ...
【考古】塔吉克斯坦南部遗址出土贵霜时期金饰。(20250530)原创夏冉塔吉克2025年05月31日 00:39塔吉克斯坦 2025年5月30日,(杜尚别,OKIJOT译)据“塔吉克斯坦国家博物馆”消息称,塔吉克斯坦共和国总统执行办公厅下属国家机构“国家博物馆”的考古学家,在位于哈特隆州呼罗珊区萨尔班迪村的哈尔卡贾尔遗址进行考古工作时,发现了一项重要的科学发现— ...
数字藏经洞发布暨丝路大都会:敦煌及丝路沿线的艺术、文献与文化国际学术会议在敦煌研究院举办敦煌研究院2025年05月31日 23:56甘肃会议现场5月31日上午,由甘肃省文物局、敦煌研究院主办的“数字藏经洞发布暨丝路大都会:敦煌及丝路沿线的艺术、文献与文化国际学术会议”在敦煌研究院举办。甘肃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夏晓勤,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何效 ...
西安-阿拉木图人文旅游交流周文博考古交流活动启动文博西安2025年06月04日 10:44陕西为深化国际文明交流互鉴,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中国-中亚国际人文旅游专列(西安-阿拉木图段)首发开行·西安-阿拉木图人文旅游交流周文博考古交流活动”6月3日在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举办。该活动由西安市文物局指导,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西安国际保护中心(IICC-X ...
【考古前沿】新疆:赛里木湖首次发现岩画群 距今约2500年考古中的国2025年05月30日 17:38山西近日,新疆博州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队在赛里木湖北岸对新发现的古代岩画群做影像采集。▲ 赛里木湖北岸发现的“拉弓狩猎”岩画这是赛里木湖区域自1988年开展文物普查工作以来,首次发现的古代岩画群,距今有2500年历史。该岩画群位于赛里木湖北岸一带坡度近90度的 ...
2024年唐朝墩古城遗址的考古发掘,主要清理了城址中心佛寺的周边遗址,在佛寺东侧清理出佛寺山门以及其他房屋建筑,南侧清理出数间房屋建筑,并在其中发现佛教塑像、经卷残片、织物等遗物。佛寺遗址东侧、南侧各发现一条东西向道路,其中一条对应佛寺山门并延伸至城址东部,初步判断其为城内东西向主干街道。城址东部及佛寺南部发现有三处性质不同的房址, ...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在乌兹别克斯坦举办“虞弘的时代”数媒展览并挂牌成立联合考古中心与实验室考古汇北朝考古2025年05月15日 00:01山西当地时间2025年5月10日,由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山西博物院与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费尔干纳国立大学联合主办的“虞弘的时代—1400年前的文化交响”数媒展在费尔干纳国立大学开幕。同时“费尔干纳—山西考古研究中心”及“文化 ...
中乌联合考古队在乌兹别克斯坦契纳尔特佩遗址开展公众考古活动丝绸之路考古合作研究中心2025年05月20日 18:54陕西2025国际博物馆日期间,中国-乌兹别克斯坦联合考古队举办公众考古活动。乌兹别克斯坦苏达利亚州乌尊区40余名中小学生、迪诺大学历史学院10余名本科生,走进古丝绸之路上沉寂千年的契纳尔特佩遗址,在考古队员的带领下,开启了一场跨越时空的 ...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吴铎思 通讯员 陈文军 张红玲4月24日,国家文物局公布了202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新疆喀什莫尔寺遗址成为新疆地区唯一入选项目。这项由中央民族大学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开展的考古项目,历经五年系统发掘,为丝绸之路宗教文化交流史研究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4月24日,航拍莫尔寺遗址。陈文军摄莫尔寺遗址位于喀 ...
2024年吐鲁番西旁景教寺院遗址的考古新发现原创刘文锁等西域研究2025年04月27日 12:32新疆来源:《西域研究》2025年第2期2024年吐鲁番西旁景教寺院遗址的考古新发现刘文锁 高肖肖 薛亮亮内容提要吐鲁番西旁景教寺院遗址于2021、2023年经过两次考古发掘,清理了分布于山岗顶部及东坡、北坡上层平台的建筑遗迹和堆积。2024年度发掘区位于山岗东、西、北坡 ...
古老蜀道渐展真颜!新发现文物遗存297处新华社记者新华视点2025年04月26日 16:01北京新华鲜报|古老蜀道渐展真颜!新发现文物遗存297处古老神秘的蜀道,随考古渐展真颜。4月26日,“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在四川成都召开,发布了蜀道考古调查阶段性成果。截至目前,已完成对金牛道、米仓道、荔枝道、陈仓道、褒斜道、祁山道共6条干线的调查工作 ...
作者:杜玮 来源:《光明日报》 夏尔雅玛可布,一个拗口难记但又非常优美的名字。它是一句蒙古语,意为“黄羊出没的河滩”,这个名字直观地反映了该区域的生态环境。在夏尔雅玛可布遗址发掘过程中,我们多次看到,三五成群的黄羊在不远处悠闲地啃食着青草。夏尔雅玛可布遗址居址核心区第三阶段内圈石(城)墙本 文图片均由作者提供 该遗址于2009年第三 ...
乌兰察布位于祖国正北方,地域辽阔、历史悠久。自古以来就是北方各兄弟民族杂居的地方。他们用辛勤的汗水,共同创造了这里的文明。它历经了匈奴、鲜卑、契丹、突厥、女真及元、清、当代几个高峰期的发展,如今已成为以多个民族为载体的纵贯整个游牧文明史的文化。几千年来,各种兼容并蓄的文化在草原上聚集、融合、传承、积淀,形成了当代具有鲜明地域特色 ...
位于通辽市科尔沁左翼中旗境内的内蒙古哈民考古遗址公园。新华网发(资料图)新华网呼和浩特4月11日电(石毅)塞外4月,驱车驶向位于科尔沁草原腹地的内蒙古哈民考古遗址公园(以下简称“哈民遗址”),沿途所见农田沃野,活力涌动。随着气温逐渐回暖,众多游客走进哈民遗址,探寻中华文明三大起源之一的西辽河文明。哈民遗址位于通辽市科尔沁左翼中旗境内 ...
【文物里的海西】千年珍宝重现光华 丝路文明再添实证——青海乌兰泉沟唐吐蕃时期墓葬出土银饰金王冠与鋬指杯修复完成海西发布2025年03月28日 17:51青海2025年3月27日,青海乌兰泉沟唐吐蕃时期墓葬出土的银饰金王冠与鋬指杯历时两年完成修复,正式通过专家验收。实证丝路文明 解码高原历史乌兰泉沟墓葬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乌兰县,是青藏高原首 ...
甘肃平凉位于陇山东麓,泾河上游,地处陕、甘、宁三省(区)交汇区。三线建设时期,国家将“五二工程”项目落户甘肃平凉、华亭,于1965年开始建设,20世纪80年代转型搬迁,90年代废弃改造。本文试图探讨作为工业遗产的“五二工程”,如何在城市化进程中实现活化利用,传承历史文化,延续三线精神。保护利用现状 “五二工程”搬迁后,华亭市政府对其主厂区 ...
海防是国家为保卫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维护海洋权益,防备外敌入侵和人员、物资非法进入,在沿海和海疆进行的防卫和管理活动的统称。海防遗存及相关设施在中国沿海各省均有分布,直接反映了当时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外交等方面的规划与策略。明清海防遗存作为海疆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必要进行深入调查和研究。明清海防发展概述 中国自元代 ...
2025年3月5日在新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以下简称新法)实施首周,中国文物学会20世纪建筑遗产专业委员会、北方工业大学联合在国内高校首次开设《20世纪建筑遗产概论》公共选修课程,在普惠20世纪建筑遗产教育的同时,也向师生讲授了新法何以护航城市发展的思考。3月19日,笔者与马国馨院士以“20世纪建筑遗产的历史评价与概念阐释”为题联合 ...
厌胜钱,在民间亦被称为“压胜钱”、“民俗钱”、“花钱”,是指具有钱币形态,却不具备市场流通功能,专门用于赏赐、佩戴或随葬的钱币。厌胜钱的起源问题在学术界虽一直存在争议,但一般认为起源于西汉时期,不仅用于随葬,也开始佩戴,有避凶趋吉之意;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厌胜钱的发现开始逐步增多,且集中于河南、陕西地区;历经宋辽金元,厌胜钱得到 ...
下七垣文化是二里头文化时期一支重要的考古学文化,是探索商文化起源的重要对象。年代基本相当于二里头文化,主要分布于今河北、河南省境内,西起太行山,向东不过京杭大运河,最北可至拒马河流域,南界可达沁河-豫东平原一线,核心区域位于太行山东麓地区。其影响范围向北越过燕山山脉可达半支箭河流域,向西越过太行山脉,向南跨越黄河,向东可至山东大 ...
四川眉山:花碑地遗址 遗址地处岷江西侧二级台地,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对遗址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清理灰坑、灰沟、墓葬、房址等遗迹400余处。遗址是成都平原南部少有的从春秋晚期到东汉时期连续发展的遗址,层位关系清楚,遗迹类型多样,出土遗物丰富。 陕西西安:隋唐长安城安化门遗址 安化门是隋唐长安城郭城南墙偏西之门。2024年,社科院考古研 ...
01 德国:罗马帝国浴场 考古学家对巴登-巴登(BadenBaden)地区的罗马时期“帝国浴场”进行了清理和研究,在罗马时期这里被称为“Aurelia Aquensis”(“水之奥雷利亚”),建于公元1世纪末,坐落在佛罗伦蒂纳山温泉之上,利用了从地下约2000米深处涌出的地热温泉水。 02 荷兰:“不列颠之王”硬币 荷兰中部乌得勒支省 Bunnik市发现一批重要的罗马时 ...
四川马尔康:孔龙村遗址孔龙村遗址位于马尔康市脚木足乡孔龙村一组,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单位在2024年度发掘中清理遗迹400余处,出土小件遗物近3万件。孔龙村遗址是川西地区迄今发现年代最早、规模最大的新石器时代中心聚落遗址。河北行唐:行唐故郡遗址故郡遗址位于行唐县故郡村,2023—2024年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共清理各类遗迹11处,包含新石器时代 ...
“甘肃丝路艺术珍品展”亮相中国美术馆甘肃省文物局2025年03月24日 21:28甘肃“甘肃丝路艺术珍品展”亮相中国美术馆丝路上绵延的文化风采陇山巍峨,驼铃悠远。甘肃大地的光影流转中,辉映着中华文明五彩斑斓的记忆,呈现出一幅流光溢彩的画卷。近日,由中国美术馆和甘肃省文物局主办的“墨韵文脉——甘肃丝路艺术珍品展”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开幕。此次展览汇 ...
彩云之南 遗产保护与文旅融合交相辉映国家文物局2025年03月24日 18:48北京藏珠蕴玉的丽江古城、流光溢彩的哈尼梯田、云雾缥缈的景迈茶林、和谐包容的民族文化……云南,一个传统与现代交融、诗意与烟火并存的省份。近年来,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文物局)积极贯彻落实国家重要方针政策,履行文物保护、管理、利用等各项职能,协同各方力量,精心做好文物 ...
新疆轮台奎玉克协海尔古城的考古工作文 图 / 张相鹏 任润新本文刊登于《大众考古》2025年01月刊奎玉克协海尔古城公元前60年,控制天山北麓东部的匈奴日逐王降汉,西汉中央政府统一西域,同年设西域都护府作为管理西域的军政机构。2017年,“汉代丝绸之路的开拓—西域都护府”学术研讨会在轮台举办,与会学者一致认为地处轮台县东南的奎玉克协海尔和卓尔库 ...
2月25日,广东省东莞市发布南海卫城墙遗址考古发掘成果,同时公布考古遗址公园建设计划。这是近年来广东省单次发掘面积最大的考古项目,填补了东莞古城遗址考古的空白,实证了东莞在古代广东海防体系及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地位。南海卫城墙遗址位于东莞市莞城街道,毗邻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迎恩门城楼,面积约15000平方米。遗址内文化遗存丰富,出土了大量宋 ...
时值中尼建交70周年之际,由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建筑学院主办,尼泊尔上木斯塘文化景观遗产展览讲座在西安成功举行。协办: 西安广仁寺 西北大学中国西部发展研究中心“一带一路”研究院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西安国际保护中心(IICC-X)东方文化遗址保护联盟(OCHSPA)天津大学东方文化景观与遗产研究中心天津大学中法文化遗产与城市研 ...
2月25日下午,东莞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发布南海卫城墙遗址考古发掘成果、南海卫城墙考古遗址公园建设计划。南海卫城墙遗址,位于广东省东莞市历史城区莞城街道运河东二路与西正路交汇处,毗邻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迎恩门。2023年下半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按照“先考古后建设”的要求,邀请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对项目用地进行文物 ...
由洛阳汉魏隋唐都城遗址保护中心编著的《汉魏洛阳城考古发现和研究》正式出版,该书系统梳理了近20余年来汉魏洛阳故城考古发掘与研究成果,为中华文明探源与古都文化研究提供全新学术支撑。汉魏洛阳故城是中国古代建都时间最长的都城之一,位于今洛阳市区东15千米,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汉魏洛阳故城始建于西周,废弃于唐初,作为城市的历史延 ...
考古队在位于巴基斯坦的布特卡拉佛塔发掘出距今2000年历史的文物,包括硬币、陶器和佉卢文铭文。佉卢文又名犍陀罗文,是一种古代文字,通用于印度西北部、巴基斯坦、阿富汗一带,最早发现的佉卢文可追溯至公元前251年。佉卢文使用时正是佛教发展时期,有许多佛经是用佉卢文记载的,并通过丝绸之路向中亚和中国西部流传。佉卢文所用的文字是一种元音附标文 ...
斯瓦特考古新发现:意巴联合团队揭示巴齐拉遗址三古文明层意大利与巴基斯坦考古学家近日在斯瓦特巴齐拉(巴里科特)遗址取得重大突破,成功发掘出印度-希腊王朝、沙希王朝和加兹尼王朝三个历史时期的遗迹。这一系列发现不仅为研究该地区古代文明提供了全新视角,更标志着当地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迈入新阶段。由意大利驻巴基斯坦考古代表团团长卢卡·玛丽亚· ...
考古学家在斯瓦特布特卡拉遗址发现珍贵文物斯瓦特:一支由意大利和巴基斯坦考古学家组成的联合团队,以及巴基斯坦多所大学的学生,在明戈拉附近的布特卡拉佛教圣地发现了一批珍贵古代文物,包括钱币、器皿和经文。这一重要发现源于近期由威尼斯大学助理教授、意大利斯瓦特考古代表团副团长埃丽莎·伊奥里(Elisa Iori)博士领导的发掘活动。关键发现在出土 ...
来源:甘肃人民出版社
巴达木东墓群位于新疆吐鲁番市火焰山镇巴达木村东南2公里,西距吐鲁番市45公里,东距鄯善吐峪沟石窟9.5公里,北面正对火焰山。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巴达木东墓群被纳入国家文物局“考古中国——统一国家体系下新疆历史发展进程研究”子项目。2024年4月至11月,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与吐鲁番学研究院合作对墓群进行了考古发掘,共计发掘墓葬7座,其中晋十六国时 ...
Silk Road塔吉克斯坦主要考古遗址概述文 图 / 刘斌 张思曼本文刊登于《大众考古》2024年12月刊塔吉克斯坦历史遗迹分布塔吉克斯坦位于西亚、欧亚草原、印度次大陆和中国西域绿洲之间的通道上,自古就是东西方交通、贸易和文化交流网络的枢纽,其境内丰富的自然资源,尤其是金、银、铅、锌、锡、铜等矿产资源和帕米尔地区的红宝石、青金石等,奠定了其贸易和 ...
2月5日,在国家主席习近平与来华进行国事访问的吉尔吉斯斯坦总统扎帕罗夫共同见证下,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高翔与吉尔吉斯共和国总统直属国家战略倡议研究所所长穆坎别托夫在北京签署《中国社会科学院与吉尔吉斯共和国总统直属国家战略倡议研究所谅解备忘录》。 近年来,中国社会科学院与吉尔吉斯共和国总统直属国家战略倡议研究所不断深化友好交流,双方开 ...
=================
呼斯塔遗址位于新疆温泉县阿拉套山南麓的呼斯塔草原,系一处遗迹分布范围达数十平方千米的青铜时代大型聚落。遗址核心区面积约12平方千米,由核心区城址、核心区墓地以及周边哨所等遗迹构成。主体年代在公元前1600年前后。2023年至2024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与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继续合作,执行“考古中国”项目“新疆早期文明综合研究”子课题。出 ...
这是吐鲁番巴达木东墓群M16墓(资料照片)。新华社发李重晖官历四任,墓志中较为清晰地记载了他的任职履历。从瓜州都督府户曹参军起步、历任西州都督府交河县令、西州都督府录事参军,最后一任是西州都督府长史,官职逐渐升迁,任职地点也一路向西。“从官职晋升的连贯性看出,当时西州的行政秩序良好,社会相对平稳、各项事务能够有序开展。”尚玉平 ...
近日,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文物局主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承办的“2024年新疆考古工作汇报会”在乌鲁木齐召开,全面总结了新疆考古工作过去一年的成果。“一年来,我们承担基本建设考古调查、勘探、发掘项目135项,联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北京大学等区内外10余家单位,实施主动性考古发掘项目1 ...
呼斯塔遗址位于新疆温泉县阿拉套山南麓的呼斯塔草原,是一处青铜时代大型聚落,覆盖面积达12平方千米。该遗址由核心区城址、核心区墓地以及周边哨所等构成,主体遗存年代约为公元前1600年前后。 最近,考古人员在核心区城址东南约2千米处发现了一处早于核心区城址和墓地、年代在公元前2800-前2600年的大型墓地。其中,第1号冢(Z1)为方形石围封土墓,南 ...
作者简介赵明昊、靳昊、孙金行,《光明日报》记者。报纸掠影文章来源原刊于《光明日报》2025年01月14日09版。特此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