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考古前沿】甘肃:大地湾文保所完成11万余片陶片整理工作
2021年10月,甘肃大地湾文保所正式启动库房陶片整理工作。库房陶片为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2002年移交的大地湾考古发掘文物,存放在甘肃大地湾文保所库房中20年之久。甘肃大地湾文保所在多次分析研判库房内部环境的基础上,抽调14人组成库房陶片整理领导小组,启动了该项工作。陶片整理任务量大面宽,要求精细,工作人员忍受霉味和枯燥,分别于2021年10月22 ...
2021年10月,甘肃大地湾文保所正式启动库房陶片整理工作。库房陶片为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2002年移交的大地湾考古发掘文物,存放在甘肃大地湾文保所库房中20年之久。甘肃大地湾文保所在多次分析研判库房内部环境的基础上,抽调14人组成库房陶片整理领导小组,启动了该项工作。陶片整理任务量大面宽,要求精细,工作人员忍受霉味和枯燥,分别于2021年10月22 ...
考古“揭秘”夏商周河南是夏商周的核心区,也是中国现代考古学的起源地,夏商周考古学同时见证了中国考古学自初创到繁荣的历史过程。▲ 河南省境内主要夏商周遗址分布图一百年前,河南渑池仰韶村和北京房山周口店的考古活动揭开了中国考古学的序幕。随着中国现代考古学的发展,考古发掘逐渐承担起构建中华民族历史、展示中华文明瑰宝的重要工作。通过考古 ...
他是河南孟津人,明末清初著名书法家,世间称他为“神笔”。他是书画诗全才,书法与董其昌齐名,素有“南董北王”之称。他就是:王铎王铎,传世作品以行、草著称。王铎恪守一日临贴,一日创作之道,长年如一。从早期摹习“二王”,取法高古,经中年行笔直出胸臆,力道奔腾若江河,至晚年狂草技法已臻化境,他的艺术风格,如同乘风的桅帆,临阵的战马,充满 ...
今天(7月29日)下午,上海博物馆重磅考古大展“宅兹中国——河南夏商周三代文明展”开幕,明起将正式对公众开放,展览展出200余件(套)夏商周时期的珍贵文物。澎湃新闻记者在现场看到,安阳小屯妇好墓出土的商代妇好鸮尊、司母辛方鼎、司母辛觥、跽坐人形玉佩等众多河南考古出土的重磅展品。据介绍,“宅兹中国”作为“何以中国”考古系列的开篇,将解答 ...
有一种工艺,它的历史与千年陶瓷、玉器等相比略显年轻,然而传承至今,却发展成为中国工艺美术史上一颗璀璨明珠。它就是珐琅工艺。澎湃新闻获悉,“华·彩——辽宁省博物馆藏珐琅器专题展”前天在辽宁省博物馆对外展出。展览共展出珐琅器78件套,其中半数以上文物为首次公开展出。展览在对馆藏珐琅器整理研究的基础上,从何为珐琅器,珐琅器源流、发展历史 ...
云南将在未来五年,逐步开展大遗址考古工作,重点包括李家山遗址的详勘与发掘研究。出自李家山古墓群的“牛虎铜案” 这是记者从相关新闻发布会上获得的消息。李家山古墓群是古滇国最为重要的遗址之一,位于玉溪市江川城北星云湖畔,于1972年、1992年两次发掘,1994年、1997年又各发掘一座墓葬,共计87座,已出土青铜器文物4000余件(套),云南省博 ...
一件完整精美的瓷器可以展览、可以收藏,但是一块破碎的瓷片能有什么用?来自千年瓷都景德镇的回答是——不仅有用,而且用途相当大! 近日,全球首个古陶瓷基因库在江西景德镇御窑博物院挂牌。景德镇御窑博物院宣布,将联合多家国内顶尖院校、机构,基于现已出土的近2000万片古瓷片,合作共建古陶瓷基因库。通过对古瓷片进行成分分析和数据采集,制 ...
8月1日从吉林省磐石市获悉,当地红石砬子抗日根据地遗址田野调查和考古发掘获重大成果,截至目前累计发现各类相关抗联遗址2600多处,并出土一批遗存、遗物。现有情况证明,该遗址是国内规模最大、保存最好的东北抗日联军遗址。 磐石市红石砬子抗日根据地是“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武装在东北创建的第一块抗日游击根据地,是中国工 ...
‍“宅兹中国——河南夏商周三代文明展”于7月30日开展。作为上海博物馆“何以中国”文物考古大展系列的首个特展,以文物为点、以时间为线、以王都为面,带领观众顺着历史的轴线溯源而上,回到夏商周时期的中原地区,探寻先秦文明的神采与魅力。展览精心遴选文物217件/组,文物总量314件,其中定级的一级品达67件/组,汇集了河南博物院、河南省 ...
点击查看展览详情民族文化宫1959年建成开放,收藏有古籍文献近20万册,拥有我国收藏民族古籍文献数量最多、种类最丰富的专业图书馆。7月19日开展的“册府撷珍”展中的典藏古籍就是从其馆藏中精选而来。这个展览是“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的一次具体践行,把多年来静静躺在古籍书库里的形形色色、年代久远、版本各异、形制不一的古籍请出来, ...
8月1日上午,走进宁波博物馆三楼南特展馆,门口的一张巨幅地图,提醒记者即将进入“长安时间”,来自1000多年前、1000多公里以外的大唐长安城的烟火气随着展览扑面而来。8月2日起,宁波博物院携手西安博物院推出“乐居长安——唐都长安人的生活”展,特别遴选138件(组)唐代精品文物,为市民徐徐展开唐都长安人的生活画卷,勾勒出具有“长安烙印”的生活方 ...
7月26日,郑州商都遗址博物院和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考古博物馆正式开馆。两馆开馆仪式由郑州市人民政府、河南省文物局主办,郑州市文物局、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协办。“雕画汉韵——寻找汉梦之旅”数字展等于同日开展。 郑州商都遗址博物院 郑州商都遗址博物院和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考古博物馆自2021年12月19日开放试运营至2022 ...
2022年7月29日,由夏商周断代工程专家组编著、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的《夏商周断代工程报告》新书首发式暨专家研讨会在京举行。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的10余位夏商周断代工程项目专家及工作人员出席会议, 会议由中国科技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科学出版社)文物考古分 ...
何以中国?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切入点和观察立场审视研究这个问题时做出了多元多维的不同阐述,博物馆因其自身承载的历史也拥有着助力解答中华文明起源这个宏大命题的天然使命。“宅兹中国——河南夏商周三代文明展”作为上海博物馆“何以中国”文物考古大展系列的首个特展,将以文物为点、以时间为线、以王都为面,带领观众顺着历史的轴线溯源而上,回到夏 ...
上海博物馆明天即将开幕的重磅考古大展“宅兹中国——河南夏商周三代文明展”,其展览名称“宅兹中国”出自西周早期青铜器何尊的铭文,也是最早“中国”一词的出处。尊内的铭文中,“宅兹中国,自兹乂民”一句最为出名。这段铭文记载了周成王营建洛邑的重要历史事件,但“宅兹中国”里的“中国”二字并非如今的意思,是指“天下四方的中心地区”,是一个方 ...
主题活动《世界遗产公约》“下一个50年”主题活动主题介绍2022年,《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将迎来自己50周岁的生日。在过去的50年中,《公约》在保护传承人类的宝贵遗产,转变我们认识遗产的方式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值此50周年之际,我们所赖以生存的世界却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不仅有新冠疫情对人类经济、社会与文化生活的影响,更有着不断加 ...
澎湃新闻获悉,郑州商都遗址博物院和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考古博物馆昨天(7月26日)正式开馆迎客。两座博物馆主体相连,观众可一次参观两座博物馆。作为新馆开放的一份文化厚礼,基本陈列“巍巍亳都,王都典范——郑州商代都城文明展”,“雕画汉韵——寻找汉梦之旅”数字展、“郑州百年考古”等于同日开展。郑州商都遗址博物院郑州商都遗址博物院和郑州 ...
7月21日,记者从龙门石窟研究院获悉,龙门石窟奉先寺大型渗漏水治理和危岩体加固保护工程圆满完工。预计数日内,卢舍那大佛周围的脚手架便可拆除完毕,阔别已久的卢舍那大佛真容即将再度与世人相逢,整个奉先寺区域则大约需要15天。 奉先寺位于龙门西山南部山腰,原名“大卢舍那像龛”,是龙门石窟开凿规模最大的摩崖像龛。其坐西面东,东西进 ...
文艺复兴巨匠桑德罗·波提切利 (Sandro Botticelli1445年-1510年)一幅年轻男子肖像在纽约苏富比去年曾以9218万美元(约5.95亿人民币)的价格成交,创下艺术家作品的新纪录。画中模特目光清晰、衣着考究,这属于波提切利的风格。然而,这个英俊青年修长的手指却抓着一个镀金小圆镶板,上绘有另一幅肖像。两幅作品缘何结合在一起?“圆形圣像”入画是波提切 ...
近日,上海市文物局编制印发了《上海市“十四五”文物保护利用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十四五”时期,上海文物工作将从最有资源、最有优势的地方入手,谋划、实施“建筑可阅读”“海派城市考古”“大博物馆计划”“长江口二号古船考古与文物保护”等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的卓越实践,切实推动文物保护利用与时代共进与人民共享;建立文物领域交流互鉴 ...
日前从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对河北邯郸后百家北墓地进行全面发掘,共计清理墓葬463座、车(马)坑2座,出土文物2400余件。文物专家表示,该墓地是战国时期赵文化的代表性遗存,见证了邯郸城的兴衰演进。 邯郸作为战国时期赵国都城,有漫长的建城史,拥有璀璨的文化遗存。后百家北墓地位于邯郸市后百家村北,属于百家村墓群,这里的考 ...
澎湃新闻获悉,“与天无极——陕西周秦汉唐文物精华展”今天(7月15日)在上海奉贤博物馆开幕。展览从陕西近年来出土的周秦汉唐文物中遴选出150余件(组)文物精品,类型包含青铜器、金银器、玉石器、陶瓷器等,更有国宝兵马俑、汉代阳陵陶俑、法门寺秘色瓷、何家村出土金银器等珍贵文物亮相。展览以时间为序,分为“赫赫宗周”、“东方帝国”、“大汉雄风 ...
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的核心地区,在我国5000多年文明史中,黄河流域有3000多年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孕育了河湟、关中、三晋、河洛、齐鲁等地域文化,分布有郑州、西安、洛阳、开封等古都,诞生了“四大发明”和《诗经》《老子》《史记》等经典著作。近日,国家文物局、文化和旅游部、发展改革委、自然资源部、水利部联合印发《黄河文物保 ...
绵延的海岸,巡回的爱琴海战舰,宁静的港口风光……上海博物馆的展厅内一批来自希腊的艺术品将人们的思绪带向了遥远的爱琴海。澎湃新闻获悉,上博筹备已久的特展——“塔拉萨:海洋文明与希腊艺术”今天(7月18日)下午开幕,明起正式对公众展出。展览呈现34件/组现当代希腊艺术作品与5件古希腊文物(全息投影),试图从历史角度来探讨和展示希腊与海洋的 ...
“塔拉萨”是什么意思?希腊现当代艺术如何从古代文物中汲取灵感?怎样不必远途跋涉,却能真实感受贯穿希腊今昔的精神气质?希腊与中国,海洋文明与大陆文明如何在上海博物馆对话互鉴?7月19日,“塔拉萨:海洋文明与希腊艺术”特展在上博面向公众开放,希腊驻上海总领事孔尼舸先生(Vasileios Koniakos)以及希腊驻上海总领事馆公共外交处领事海伦·穆萨 ...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7月20日发布秦陵K9901陪葬坑,也就是俗称的百戏俑坑出土的4号、28号百戏俑最新研究成果。秦陵博物院副院长周萍研究员介绍,4号俑上身着衣,布满泡钉,泡钉间装饰有太阳八角纹;下身着裳,绘有大量精美纹饰。残存的彩绘图案主要集中上衣、领缘、袖缘和裤子腰带等部位,主要是八角星纹、几何纹饰和云气纹,呈现白色、黑色、黄色和紫色。研究 ...
盔胄、甲衣、腰刀、弓箭、马鞭、马鞍......清代皇家礼仪、战争有哪些装备?7月21日,“崇威耀德——故宫博物院藏清代武备展”在北京嘉德艺术中心展出,展览展出150余件精美绝伦的宫藏武备文物,呈现武备在礼仪、战争中的应用及其艺术特点。澎湃新闻了解到,此次展览是“宫廷武备文物”首次作为独立主题向公众呈现,也是继“故宫博物院藏器座展”“妙宝庄严 ...
翠柏青黛染绿水,窟龛倒影洒清涧……波光潋滟的伊水之上,卢舍那大佛的倩影“回归”!2021年12月6日,时隔50年,龙门石窟奉先寺再次“大修”。2022年7月21日,历时228天,龙门石窟奉先寺危岩体加固和渗漏水治理工程正式竣工,6900平方米脚手架开拆,卢舍那大佛再“开颜”。据龙门石窟研究院院长史家珍介绍,预计3天后,卢舍那大佛将全部显现,外围的脚手架 ...
美国当地时间7月20日,美国纽约将142件被掠夺的文物归还意大利,其中包括公元 79 年维苏威火山爆发后被火山灰覆盖的壁画。如今这批文物已正式移交给意大利方,并运往在上月于罗马落成的获救艺术博物馆展示。澎湃新闻获悉,新的获救艺术博物馆开幕展展示了约 100 件伊特鲁里亚、希腊和罗马的艺术品,这些展品均是回流文物,包括塑像、陶罐、钱币等。随着更 ...
从邺城考古队获悉,河北省临漳县邺城遗址北吴庄佛造像埋藏坑考古发现公布以来,文物修复专家历时十年对出土文物进行抢救修复。截至目前,修复完成佛造像千余件。 2012年初,邺城考古队在临漳县邺城遗址北吴庄佛造像埋藏坑出土佛造像共计2895件(块),另有3000件左右佛造像碎片。北吴庄佛造像埋藏坑出土文物数量之多、品相之美世所罕见,被评为2012 ...
山西闻喜上郭遗址16日对外发布最新考古成果,该遗址出土仰韶时期石雕蚕蛹和春秋早期陶范。此次发掘进一步确定上郭遗址主要有两个时期,即仰韶时代中晚期和西周晚期至春秋时期。H50出土石雕蚕蛹。 王涛 摄 上郭古城和邱家庄墓群,位于山西省闻喜县城东南,涑水河在其西部。2006年5月中国国务院公布“上郭城址和邱家庄墓群”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 ...
文物和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华优秀文明资源。近年来,西安市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创新文物工作思路,加强城市考古、大遗址保护、实施重点文物保护工程,推进城市建设、促进文旅深度融合,让文物保护利用成果反哺城市、惠及人民。汉长安城未央宫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局部 ...
7月11日是中国航海日,也是郑和下西洋纪念日。六百多年前,中国明朝伟大航海家郑和率领由27,000余人、200余艘舰船组成的庞大船队七下西洋,最远曾到达红海和非洲东海岸,拉开了人类大规模远洋航海活动的序幕。2010年,中国政府使用援款启动了中国-肯尼亚拉穆群岛地区联合考古项目,对肯尼亚拉穆群岛地区和马林迪的陆上与水下文化遗存、遗址、遗物进行系统 ...
在中国漫长的佛塔建造史中,吴越砖石佛塔毋庸置疑占有一席之地,在唐宋之间,扮演承先启后的重要角色。吴越佛塔之所以重要,主因是其以砖石塔身模仿木构装修样式,这也是长期以来研究吴越砖石佛塔建筑的重点,其中制作最为精致、难能可贵的实例,当属杭州闸口白塔。长期以来学界对吴越砖石佛塔的研究多着眼于仿木构,将其看作填补唐宋交接之际木构建筑史空 ...
南越国是秦汉时期岭南地区的割据政权,也是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先驱与起点。澎湃新闻获悉,近日(7月1日),位于上海的中国航海博物馆联合广州南越王博物院,推出“大汉海疆:南越航海文明展”,展出154件/套出土文物,囊括目前世界唯一的完备丝缕玉衣,西汉最大的金印、汉代唯一的龙钮帝玺等,展览展示了南越国独具特色的岭南风貌与航海文化。展览 ...
考古人员近日在湖南省醴陵市左权镇永兴村石坑组易家山西北坡发现一处窑址,通过对比分析,初步判断该窑址的建造年代为东汉中晚期,距今约1900年。这是在湘东地区首次发现东汉时期印纹硬陶和青瓷窑址。易家山窑址考古现场。 今年4月,醴陵市醴陵窑管理所工作人员在对渌水流域进行窑址调查时,发现一处被破坏窑址。为进一步弄清情况,经国家文物局批 ...
中国书法历史悠久,书体沿革流变,书法艺术异采迷人。从甲骨文、金文演变而为大篆、小篆、隶书,至东汉、魏、晋的草书、楷书、行书诸体,书法一直散发着独特的艺术魅力。澎湃新闻获悉,近日,台北故宫博物院专题陈列展“笔墨见真章——故宫书法导赏”迎来换展,更新的重点展品包括汉《开通褒斜道刻石》、魏王远《石门铭墨拓本》、汉《石门颂墨拓本》、宋欧 ...
澎湃新闻获悉,近日,台北故宫“国宝聚焦”迎来换展,继上期展出明代仇英的《秋江待渡》后,此次专门呈现的是宋代李迪的《风雨归牧》,这幅画描绘的是两位牧童在风雨中赶牛返家的情景。《风雨归牧》是否出自李迪之手?为什么它的绘画风格好像与阎次平画派有关?宋代画牛的名家之间也会相互模仿学习吗?此次展览围绕着这些问题给出了一一的解答。《风雨归牧 ...
夏日赏荷,于杭州人而言,寻常亦风雅。初夏时节,寻“小荷才露尖尖角”,仲夏时节,观“新荷漫沼叶田田”,盛夏时节,赏“接天莲叶无穷碧”,秋霜时节,可“留得残荷听雨声”,甚而风中、雨后亦有“叶有清风花弄影”“碧玉罗盘弄水晶”……水乡荷塘,碧叶风翻,芙蓉红艳,风景的烂漫与情意的缠绵都在此处相通。澎湃新闻获悉,由浙江省博物馆主办的“一一风 ...
罗伯昭先生是我国近现代著名钱币学家、钱币收藏家,与方若、张叔驯并称“近代泉家三杰”。澎湃新闻获悉,中国国家博物馆创建110周年之际,策划了罗伯昭捐赠展览,精选罗伯昭捐赠文物珍品170件(套)展出,展期预计三个月。罗伯昭捐赠的钱币通古贯今,兼及中外,品相极精,版别丰富,与其他泉家捐赠的文物共同奠定了中国国家博物馆钱币类藏品的基础。1957年 ...
为庆祝中国国家博物馆创建110周年,近日,“积厚流广——国家博物馆考古成果展”在国家博物馆呈现。展览共选择240余件考古出土的代表性文物从陆、海、空不同维度以围绕着一个个具体的考古案例来展示国博考古成果。1921年几乎与仰韶遗址发掘同时,在河北钜鹿开始的古城发掘,揭开国博考古的序幕。新中国成立之后,国博考古始以田野考古为主,后陆续开拓水下 ...
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当代中国文化的根基,是维系全世界华人的精神纽带,也是中国文化创新的宝藏”。总书记还指出,“文物和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华优秀文明资源。要让更多文物和文化遗产活起来,营造传 ...
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的伟大建筑,始建于春秋战国时期,现存的长城,多修建于明代,东起山海关,西到嘉峪关,其中京津冀段长城早已成为重要的文化符号,三地近年出台了长城国家文化公园的规划建设方案。7月5日上午,京津冀长城协同保护利用联合协定签订仪式在线成功举行。北京市文物局、天津市文物局、河北省文物局签订《全面加强京津冀长城协同保护利用的联 ...
根据公安部门线索通报,近日,北京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总队和北京市文物局密切配合,对北京市某拍卖公司买卖国家禁止买卖的文物案进行查处。经鉴定,两件涉案文物中“西周晚期郑羌伯青铜鬲”为三级文物、“春秋早期伯荀父青铜鼎”为一般文物。该案为北京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总队行使文物市场行政执法职能以来,查办的文物市场“第一案”,被文化和旅游部、国 ...
从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自今年3月启动湖南耒阳禁山墓群考古发掘工作以来,至今发现东汉至唐代墓葬14座,已发掘墓葬8座,包括6座东汉墓、1座东晋墓和1座唐墓,出土陶器、瓷器、铜器等文物标本130余件。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耒阳禁山考古队队长陈斌介绍,6座东汉墓均为砖室墓,其中3座墓葬可能为同一家族墓地,但在埋葬习俗方面存在差异。 考 ...
织品服饰一直是人们追求美好生活与品味的具体表现,自古以来,染织工艺受到地理环境、社会经济、贸易交流、民情风俗等不同影响,呈现出丰富多元的面貌。亚洲幅员辽阔,织品文化多元:印尼的“宋吉”与“伊卡”是苏门答腊岛及峇里岛最具特色且珍贵的织物;中国的丝织品远销海外,“丝路”横越欧亚大陆;波斯自古以织锦、羊毛织毯闻名于世,不少符合波斯品味 ...
5日从山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当地考古人员在山西省运城市绛县发现一座西周中期偏晚的倗国中等贵族墓,出土有楚公逆短剑,对研究楚公逆的年代具有重要价值。铜方座簋俯视图。图片来自山西省考古研究院该墓葬出土的铜车马器。图片来自山西省考古研究院 横水西周墓地位于山西省运城市绛县横水镇横北村以北约800米处,2004年至2007年,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前 ...
挖掘机“捅”出200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2003年的4月30日,在临沂市洗砚池街,王羲之故居公园扩建工程施工过程中,当施工人员在开挖大雄宝殿东配殿地基时,微微感觉到土层有些异样,在基槽东北角挖出数块青砖,当挖掘机继续向下开挖时,脚下土层突然露出一个洞口,部分青砖掉入洞内。待朝洞里望去,隐约可以看见一些形状各异的器皿。就在这样一次巧合中,洗 ...
始建于元代至正年间的狮子林是元代私家园林的典型代表,也是苏州四大名园之一。“元四家”之一的倪瓒晚年曾专门为之题诗作画。从天如惟则的肇建,到黄氏家族的修建,再到贝氏家族的扩建,在狮子林漫长的发展历程中,先后曾是僧众参禅悟道的丛林、文人赋诗作画的名胜、帝王流连忘返的园林、世家生活起居的旧院。可以说,一座狮子林,融合了元明清及民国等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