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博信息

显示子项
中国 陕西 河南 甘肃 新疆 青海 宁夏 西藏 四川 云南 重庆 山西 湖北 湖南 贵州 广东 广西 河北 山东 江苏 安徽 江西 浙江 福建 北京 上海 黑龙江 内蒙古 海南 吉林 辽宁 天津 香港 澳门 台湾

• 石窟寺保护研究面面观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石窟寺保护利用工作的指导意见》,对于深入贯彻总书记关于石窟寺保护利用工作的重要批示精神,加强新时代石窟寺保护利用工作作出了明确部署。在此,从考古研究、保护工程等七个方面介绍一下我国石窟寺保护利用工作的整体情况。(一)关于考古研究全面开展了石窟寺考古调查。先后在新疆、甘肃、陕西、河南、山东 ...

• 新发现 | 湖南汨罗新发现商代兽面纹铜铙

2020年10月,汨罗市长乐中学校舍建设时发现一件兽面纹铜铙,岳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接到报告后会同汨罗市文管所展开了考古勘察。  长乐中学地处汨水北岸的海螺山,西部为汨水从幕阜山余脉奔腾而出形成的冲击扇小平原,海拔高度57米,与汨水常年水位高差约20米。铜铙出土地点位于校区北部的旧宿舍楼东北角。宿舍楼处在海螺山两座丘陵之间的小谷地,20世纪80 ...

• 新发现 | 金沙江流域青铜时代考古新发现—云南丽江为都墓地发掘工作收获

为都墓地位于玉龙雪山北麓大具坝的一处南北向台地上,当地人称“中梁子”,西北距金沙江约2.5公里。2020年5月,大具中学球场范围内由于重建和村民取土,有若干石棺石板暴露于地表。6月玉龙县文物管理所进行了初步的调查、勘探,确认墓葬年代为青铜时代。7月上旬,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启动为都墓地发掘项目,对球场建设范围内涉及墓葬区域进行了科学细致的 ...

• 【考古前沿】安徽:凌家滩大型红烧土块遗迹轮廓呈现

10月30日,在位于马鞍山市含山县的凌家滩大型红烧土块遗迹考古发掘现场,工作人员正在认真发掘。据了解,本次发掘采取分段揭露的方式,即每隔10米左右布一条长30-40米、宽2米的长探沟,以了解宏观布局。同时按照国家文物局的审批意见,揭露至红烧土层面即停止下挖,组织相关领域专家论证后,研究后续工作思路。本次发掘领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张 ...

• 石窟寺保护 | 守正创新 乘势而为——不断开创大足石刻保护利用工作新局面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文物工作。2019年8月和2020年5月,总书记先后在考察调研敦煌和云冈石窟时,对我国石窟寺保护利用工作发表了重要讲话,作出了重要指示。近日,为深入贯彻总书记关于石窟寺保护利用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加强石窟寺保护利用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指导 ...

• 石窟寺保护 | 贯彻落实《关于加强石窟寺保护利用工作的指导意见》 开辟龙门石窟保护利用工作新境界

作为中西文明交流互鉴结晶的石窟寺,规模数量宏大,艺术形式多样,价值内涵丰富。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高度重视石窟寺保护利用工作,2019年8月19日、2020年5月11日先后两次考察调研敦煌莫高窟和云冈石窟,就石窟寺保护利用发表重要论述,为开展石窟寺保护利用提供了根本遵循,为守护文化遗产、传承中华文化、弘扬中华文明、推动交流互鉴、坚定文化 ...

• 石窟寺保护 | 加大云冈石窟文物保护力度 积极探索文物保护利用新模式

  5月11日总书记视察云冈石窟时指出,“云冈石窟是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好云冈石窟,不仅具有中国意义,而且具有世界意义;云冈石窟是人类文明瑰宝,要坚持保护第一,要在保护的基础上研究好、利用好”。云冈石窟研究院(山西省石质文物保护研究中心)学习贯彻落实总书记指示批示精神,进一步加大文物保护力度,积极推动云冈学研究向纵深发展 ...

• 藏经洞流失文物数字化“回归”可期,中方主导项目正筹备

一百多年来,敦煌藏经洞流散海外文物一直是国人之痛,它们的命运也持续受到公众的关注。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世界各收藏藏经洞文物的机构相继开展藏经洞文物数字化工作。澎湃新闻获悉,敦煌研究院副院长罗华庆在11月7日于敦煌莫高窟举办的“纪念藏经洞发现120周年学术研讨会”上介绍,流失海外的敦煌藏经洞文物正在通过数字化方式回归,首个由中方主导的数 ...

• “世界文化遗产理念与实践”专业培训:保护管理与灾害应对

11月3号下午,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原副总工、研究员沈阳,浙江省古建筑设计研究院原院长黄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世界遗产培训与研究中心秘书长周俭分别为学员授课,国际文物保护与修复研究中心项目主管罗西·杰格雅素也为本次培训录制了授课视频。沈阳研究员以《成为世界遗产之后》为题,介绍了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莫高窟、北京故宫等一些文物古 ...

• 2020中国世界文化遗产年会暨城市市长论坛召开

11月4日,2020中国世界文化遗产年会暨城市市长论坛在浙江杭州良渚古城遗址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浙江省文物局、杭州市人民政府主办,杭州市园林文物局、余杭区人民政府、杭州良渚遗址管理区管理委员会承办。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珠出席会议并作主旨发言。

• 樊锦诗荣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成就奖

    新甘肃客户端兰州11月3日讯 11月3日,何梁何利基金2020年度颁奖大会在北京召开,有52位中国科技工作者荣膺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奖,其中“科学与技术成就奖”2位,授予钟南山院士与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研究员。“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和“科学与技术创新奖”共50位,中科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王爱勤荣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 ...

• 展示红山文化最新考古成果

 “玉出红山——红山文化考古成就展”近日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红山文化是距今约6500—5000年前中国东北地区西辽河流域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是多元一体中华文明的重要源头之一。本次展览共展出玉质礼器、红陶祭器、人像雕塑等珍贵文物160余件,结合考古现场图片和建筑过程复原,集中展示了红山文化历次重要发现和最新考古成果。图为碧玉C形龙。中国国 ...

• 四川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揭牌

  为深入贯彻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努力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在我校考古学专业创建60周年之际,10月31日,中国考古学前沿论坛暨四川大学考古学专业创建60周年纪念大会在我校隆重举行。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校党委书记王建国,四川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刘全胜,四川省委宣传部副 ...

• 我国首次发掘北魏皇家祭天遗址

  一个大青山上的大土包,困扰了考古人员40年。  近日,内蒙古考古研究所对外公布了这个大土包蕴含的历史文化密码——1500年前的北魏皇家祭天遗址。  据史书记载,北魏孝文帝494年迁都洛阳之前,“行幸阴山,观云川”,即来到阴山祭天观天象。  考古学家一直在寻找这个“观云川”的地方。内蒙古考古所副所长、本次考古负责人张文平研究员认为,初 ...

• 津市苗儿岗新发现彭头山文化遗存

苗儿岗遗址位于湖南省常德市津市市毛里湖镇樟树村12组,澧水右岸一个当地人称苗儿岗的岗地上。该山岗东临澧水,南北皆为水塘,是一个较为独立的地貌单元,面积约7.3万平方米。遗址西北距津市县城约19公里,东南距毛里湖镇(原保河堤镇)约4公里,东距澧水最近约164米。2019 年10月中旬至2020年1月,为配合安乡至慈利高速公路工程建设,经国家文物局批准, ...

• “ 丹砂古县”5座汉墓出土朱砂

2019年8月,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接到报告,称务川自治县大坪镇境内修公路时,发现了5座古代墓葬,并有疑似文物出现。考古人员赶赴现场后,初步踏勘认为,5座墓葬可能为汉代。随后,依照相关程序,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墓葬进行抢救性发掘。  航拍墓葬发现区经过近5个月的发掘确认,这批汉墓中除1座石室墓外,其余均为砖石墓。墓葬分别呈“中”字形和 ...

• “文明的枢纽——芮城清凉寺史前墓地文物展”在山西芮城县博物馆开展

金秋十月  “文明的枢纽——芮城清凉寺史前墓地文物展”在山西省芮城县博物馆开展此展览为芮城县人民政府发起,由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山西考古博物馆)、  芮城县人民政府、  中国玉文化研究会联合主办,  芮城县文化和旅游局、  芮城县博物馆承办,  运城市盐湖区博物馆支持协办的  一次重要考古成果展。  芮城地交晋陕豫三省,属传统意义 ...

• 中国考古重大成果刊发:青藏高原溶洞遗址现丹尼索瓦人DNA

丹尼索瓦人,一支对现代大洋洲、东亚、南亚和美洲原住人群有遗传贡献的古老型人类,其遗传特征的神秘面纱正在被揭开。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获悉,10月30日凌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科学》在线发表了来自中国考古界的一项重大研究成果,科学家在青藏高原白石崖溶洞遗址所保存的丰富的中更新世和晚更新世人类活动遗存中,成功获取丹尼索瓦洞以外的首 ...

• 禹会村遗址发现龙山文化城址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讯 据蚌埠日报全媒体消息,日前,记者从中国社科院考古所安徽队了解到,在前段考古工作的基础上,蚌埠禹会村遗址聚落考古取得重要成果,考古人员在遗址范围内发现了龙山文化城址。据悉,为响应“考古中国·夏文化研究”重大项目的启动,今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对蚌埠禹会村遗址新发现的龙山文化城址进行了解剖发掘,获得了大批陶质、石质 ...

• 敦煌、云冈、龙门三个石窟研究院院长与嘉宾齐聚洛阳 共话石窟保护研究

    10月20日下午,敦煌、云冈、龙门三个石窟研究院院长与嘉宾齐聚洛阳广播电视台2号演播厅,以学术沙龙的方式,共话石窟保护研究。  对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要放第一位  去年8月和今年5月,总书记分别前往敦煌和云冈进行考察,并作出重要指示。  云冈石窟研究院院长、研究员张焯说,今年5月,总书记在山西考察时专程来到云冈石窟并 ...

• 走进课间的曼妙敦煌舞

近日,一段极具特色的敦煌舞课间操走红网络,学生舞姿轻盈、优美,动作整齐划一。敦煌中学的黄老师称,这个敦煌舞是根据敦煌壁画二次创作的,学生跳敦煌舞课间操已经有四、五年了,课间操有当地敦煌莫高窟文化元素。网友也纷纷表示很优美,很想学。https://v.qq.com/iframe/player.html?vid=p3162a7p50g&auto=0 敦煌莫高窟南区存有壁画

• 两项考古新成果实证早期人类起源衍变与民族融合交流

10月30日,国家文物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发布了甘肃夏河白石崖溶洞遗址、青海都兰热水2018血渭一号墓等两项重要考古新成果。两项重要考古新成果从古人类下颌骨化石、石制品、壁画彩棺、丝织品等丰富考古遗存,实证了早期人类迁徙和历史时期民族交流,对研究中国境内人类起源与衍变、民族融合与文化交流提供了实物资料。甘肃夏河白石崖溶洞 ...

• 国家文物局:开展全国石窟寺专项调查!

为贯彻落实总书记关于石窟寺保护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国务院关于加强石窟寺遗址保护利用工作专题会议部署,全面掌握我国石窟寺现状,国家文物局决定组织开展全国石窟寺专项调查工作。10月30日,国家文物局发布《关于开展全国石窟寺专项调查工作的通知》。国家文物局办公室关于开展全国石窟寺专项调查工作的通知办保函〔2020〕889号各有关省、自治区 ...

• 看宋元以来漆器的“斑斓纷呈”,浙博展馆藏漆器

浙江省博物馆在2012年接受香港曹其镛先生夫妇168件的古代漆器后,一跃成为海内外古代漆器收藏的重镇。澎湃新闻获悉,浙江省博物馆近日推出“斑斓纷呈——馆藏古代漆器特展”,共计展出87件组古代漆器,以曹其镛先生夫妇捐赠古代漆器和近几年收藏的漆器为主,囊括宋元以来漆器工艺的精品,如宋元四季花卉凤凰纹椭圆盒、明黑漆嵌螺钿花卉纹漆盒、宋元剔犀如 ...

• 甘肃发现距今16万年以上、最早占据青藏高原的丹尼索瓦人

甘肃夏河白石崖溶洞遗址位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甘加乡。在国家文物局的支持下,2018年至2019年兰州大学和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对白石崖溶洞遗址进行考古发掘,邀请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等多家科研团队开展下颌骨化石古蛋白分析和铀系测年、遗址沉积物光释光单颗粒测年技术分析、土壤沉积物古DNA技术分析等多学 ...

• 山东博兴佛造像展亮相国博 再现佛教中国化历程

 “相由心生——山东博兴佛造像展”28日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这是继“宅兹中国”“格物匠新”“玉出红山”等展览之后,中国国家博物馆又一个携手地方文博单位共同举办的地方历史文化展览,是山东博兴地区佛造像历史艺术的系统性展示。展厅现场 余冠辰 摄  本次展览系统展示了博兴地区历年来出土的石雕、金铜、白陶佛造像,119件(套)展品分为博善兴 ...

• 青藏高原东北部考古新发现 力证古今人类演化 东西方文化交流

 10月30日,国家文物局在京召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通报了甘肃夏河白石崖溶洞遗址、青海都兰热水2018血渭一号墓等2项重要考古成果。会议现场  白石崖溶洞发现丹尼索瓦人 为研究现代人起源提供重要证据  白石崖溶洞遗址位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经过近十年的研究,结果显示该遗址在古人类演化与现代人起源研究中具有重要地位 ...

• 国家文物局公布两项“考古中国”重大项目成果!聚焦青藏高原东、北部地区考古发现

10月30日,国家文物局在京召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通报了甘肃夏河白石崖溶洞遗址、青海都兰热水2018血渭一号墓2项重要考古成果。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出席会议。   会议聚焦青藏高原东、北部地区重要考古发现。     甘肃夏河白石崖溶洞遗址早年出土一枚古人类下颌骨化石,经体质人类学、古蛋白和铀系测年技术分析,确认为 ...

• 内蒙古发掘1500多年前的北魏皇帝祭天遗址

  从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了解到,考古人员近日对位于呼和浩特市武川县境内的北魏皇帝祭天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据了解,这是我国首次发掘北魏皇家祭天遗址。10月25日拍摄的呼和浩特市武川县境内的北魏皇帝祭天遗址发掘现场(无人机照片)。 彭源 摄  这一遗址在呼和浩特市区北面的大青山蜈蚣坝顶上,分布范围约1万平方米。这处遗址早在20世纪80 ...

• 【考古前沿】山西:夏县师村遗址发现距今6000年石雕蚕蛹

考古人员近日在山西夏县师村遗址进行田野考古时,发掘出距今6000年的石雕蚕蛹,这是我国目前发现的年代最早的石雕蚕蛹之一。▲ 出土石雕蚕蛹师村遗址位于运城市夏县裴介镇师村西北约1公里处的青龙河故道河曲地带。自2019年6月起,吉林大学考古学院、山西省考古研究所、运城市文物工作站等单位联合对该遗址进行了调查与发掘,取得了一些重要收获。▲ 山西夏 ...

• 海昏侯墓考古挖掘,一堂宝贵的实践课

  2014年末,南昌海昏侯刘贺墓考古工作渐入高潮,发掘清理的任务离主椁室越来越近了。国家文物局指派专家组与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共同成立一支专门的文物保护力量,为刘贺墓现场考古发掘“保驾护航”。2015年1月,文物保护小组进场,25岁的我有幸成为该组一员。考古工作人员对江西南昌西汉海昏侯墓园五号墓的内棺进行清理。  考古界一直有个说法,“ ...

• 山西东周、秦汉考古七十年

  导 语:2019年我们刚刚庆祝了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2020年起,考古汇以原创为主,重点推介2019年及此前山西的考古发现与研究成果,以便更多的同行和关心山西考古的朋友们了解山西的考古工作。考古汇推出“山西新中国考古70年”系列文章,希望读者朋友们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山西考古收获与研究成果、研究特点、未来着力点等,并能给予我们大力支持与指导 ...

• 酒务头晚商遗址文物首次大规模公开,国博展“河东之光”

作为晚商时期的重要遗存,山西酒务头遗址2017年8月开始考古发掘、2018年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不仅为了解商代政治格局、商王朝与周边地区其他势力的关系提供了珍贵的新资料,而且对于探究早期文明社会形成关键时期的历史进程等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堪称商代考古的一次重大突破。澎湃新闻获悉,10月25日,“河东之光——山西酒务头考古成果展”在 ...

• 湘潭县老虎坑遗址2020年度发掘简讯

老虎坑遗址位于湖南湘潭市湘潭县杨嘉桥镇金棋村,处在湘江支流涟水东岸的一级台地上,涟水从遗址西侧自南向北流过(图一)。由于近年来的农田开垦活动和洪水冲刷,遗址被毁严重,现存面积约1.2万平方米,其上多为杂草、灌木覆盖(图二)。图一 老虎坑遗址位置图图二 老虎坑遗址近景(东北向西南)该遗址发现于20世纪60年代,第二次和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 ...

• 【考古前沿】河南:龙门石窟考古发现唐代塔基 初步推测为印度高僧墓塔

近日,在龙门石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二十周年学术交流大会上,洛阳龙门石窟研究院发布一项重要考古成果:通过对唐代皇家寺院香山寺遗址的首次大规模发掘,发现了较高规格、较大规模的塔基,结合文献资料,初步推测为唐代入华印度高僧地婆诃罗墓塔。▲ 香山寺遗址塔基区发掘探方及出土遗迹( 资料照片)“龙门凡十寺,第一数香山”。香山寺是唐代著名的“龙 ...

• 石窟保护研究未来该咋做?敦煌、云冈、龙门三大石窟“掌门”洛阳论道

  在龙门石窟申遗成功二十周年之际,继敦煌、云冈、龙门三大石窟艺术联展在洛阳开幕后,三大石窟研究院的院长也难得地聚首洛阳。  △敦煌研究院院长赵声良、云冈石窟研究院院长张焯、龙门石窟研究院院长史家珍  石窟的保护研究进入到了什么阶段?三大石窟未来还将为公众带来哪些惊喜?10月20日下午,敦煌研究院院长赵声良、云冈石窟研究院院长张焯、龙 ...

• 从二里头探索夏王朝:新发现当时已现家族式分区而居

“夏王朝的确定,是探索五千年中国文明的起源、形成、发展这样一个大课题的基石。”在昨天的第三届世界古都论坛暨夏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夏商周断代工程首席科学家、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李伯谦在主旨发言中系统梳理了中国考古学对夏朝、商朝的探讨,以及对文明起源的探讨。第三届世界古都论坛暨夏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10月19日在洛阳开幕,来自20个国 ...

• 内蒙古赤峰市千年辽塔加固维修工程取得阶段性成果

  从内蒙古自治区文物局了解到,曾受到社会广泛关注的赤峰市敖汉旗辽代武安州白塔的加固维修工程取得阶段性成果。  内蒙古自治区文物局局长陈永志说,目前,文物保护专家对这座千年古塔的塔身用钢箍进行加固,对5层至13层塔檐进行加固维修,并对塔顶进行防渗漏工程,有效提升塔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同时,今年对辽塔的塔心室进行考古发掘,了解内部结构 ...

• 天津考古勘探发现古代墓葬近900处 为运河文化提供实证

  从天津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了解到,该中心日前组织完成对西青区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文化小镇建设区域的考古勘探,发现区域内古代墓葬近九百处,据墓葬形制、埋深、包含物信息等推测,其年代涵盖宋、金、元至明清等多个时期,为天津运河文化提供重要实证。考古人员在工作中。图片来自天津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该项考古勘探工作自今年3月启动。为保障 ...

• 湖南宁乡杨家湾东汉墓和宋代家族墓发掘收获

 杨家湾墓群位于湖南省宁乡市坝塘镇南芬塘村杨家湾组(图一),为配合宁乡至韶山高速公路的建设,经国家文物局批准,2020年5月起,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宁乡市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对杨家湾墓群红线范围内发现的墓葬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发掘面积900平方米,共发现汉墓2座,北宋墓5座,宋元炭窑1座。图一 杨家湾墓群远景  一、主要收获  (一) ...

• 龙门石窟二十年来六项重要考古发现

 2000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24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河南洛阳龙门石窟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20年来,洛阳市认真履行《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坚守申遗承诺,在遗产保护方面取得丰硕成果。      “十三五”以来,洛阳市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关于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论述特别是在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冈石窟考察时的重要 ...

• 朝鲜发现一座高句丽壁画墓

  据朝鲜中央通讯社10月17日报道,近日,朝鲜考古学家在南浦市龙冈郡恩德地区发现新发现一座高句丽时期壁画墓。      壁画墓位于恩德地区以北丘陵一处缓坡,向西1.5公里处就是世界文化遗产——朝鲜高句丽古墓群的龙冈大古墓和双柱古墓。墓葬为斜坡墓道单室墓,由墓道、甬道及由石块和石板构筑的墓室组成。墓葬南北向,墓道偏向东侧。    墓门 ...

• “承前启后 继绝扶衰” l 武威市五凉文化博物馆正式开馆

10月19日,武威市五凉文化博物馆在当地标志性建筑南城门楼正式隆重开馆。武威市五凉历史文化展必将对弘扬凉州文化、传承历史文脉,提升五凉文化影响力和知名度,建设文化旅游名市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当日上午,“天梯神韵 凉州佛光一一武威天梯山石窟专题展”和“武威市第一届‘马文化’美术作品暨‘凉州词’书法作品展”在武威市博物馆同时开展。五凉文 ...

• 龙门石窟保护研究成果发布暨龙门石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二十周年学术交流大会在洛阳召开

10月19日下午,由洛阳市人民政府、河南省文物局主办,龙门园区管委会、龙门石窟研究院承办的“龙门石窟保护研究成果发布暨龙门石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二十周年学术交流大会”在洛阳召开。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关强,河南省委常委、洛阳市委书记李亚等出席开幕式。 洛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魏险峰介绍了龙门石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年来的发展情况。他指出 ...

• 这周文博行业发生哪些大事?

广东调研,首先察看文物修复保护、非遗文化传承、文旅资源开发等情况  总书记12日赴广东考察调研。当天下午,他首先考察了潮州市广济桥、广济楼、牌坊街,察看文物修复保护、非遗文化传承、文旅资源开发等情况。随后,前往潮州三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了解企业自主创新和生产经营情况。  总书记走进开埠博物馆、侨批纪念馆  习 ...

• 二里头遗址考古新发现,最新发布!

第三届世界古都论坛暨夏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今天(10月19日)在洛阳召开!//////////  在18日举办的媒体吹风会上  二里头遗址考古新发现被公布!  赶紧跟老贾一起来看看吧  10月18日下午,第三届世界古都论坛暨夏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媒体吹风会召开。  会议现场,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二里头工作队领队赵海涛介绍,从目前的发现看,二里头都城 ...

• “丝路华光——敦煌、云冈、龙门石窟艺术联展”盛大开幕

  2020年10月18日上午10时,“丝路华光——敦煌、云冈、龙门石窟艺术联展”在洛阳博物馆开幕。    云冈石窟研究院副院长、山西省石质文物保护中心副主任卢继文参加了开幕仪式。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三大石窟首次举办的大型艺术联展,展期为2020年10月18日至2021年1月18日。     敦煌、龙门、云冈石窟分别于1987年、2000年、2001年列入联合国 ...

• 陕西寨山遗址发现多个活人殉葬墓:初判均为女性,有被砍迹象

@陕视新闻10月18日消息,国家文物局近日在京召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工作会,通报了陕西石峁及寨山石城遗址、河北康保兴隆遗址、浙江余姚井头山遗址、山西襄汾陶寺遗址、湖北天门石家河遗址等5项重要考古成果。府谷寨山遗址位于榆林市府谷县田家寨镇,寨山石城首次全面揭露的石峁文化大型墓地,弥补了石峁遗址内墓地被严重盗掘的重大缺憾,为丰富石峁文化 ...

• 曾将中华文明史提早千年,国博推出红山文化考古展

红山文化的发现曾经震动考古界,它将中华文明史提前了一千多年。澎湃新闻获悉,10月17日,“玉出红山——红山文化考古成就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展览共展出玉质礼器、红陶祭器、人像雕塑等珍贵文物160余件,集中展示了红山文化遗址历次重要发现和最新考古成果,其中田家沟和半拉山墓地出土文物为首次在辽宁省外展出。在展出文物中,有三件重要玉器最 ...

• 衣冠服章里的“大明风华”,明代成衣实物的一次罕见展示

“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服饰是华夏文明的具象载体,蕴含着中国人的礼制观念、伦理习俗、审美情趣等丰富的文化内涵。澎湃新闻获悉,由山东博物馆与孔子博物馆联合主办的“衣冠大成——明代服饰文化展”这些天正在山东博物馆对外展示,共展出30余件明代服饰文物,从礼仪文化、织绣技术等多角度为观众重现“大明风华”。“衣冠大成 ...

热门信息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