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资讯

• 首届中国古代都城考古新发现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南京举办

本报讯 记者杨逸尘报道11月12日,首届中国古代都城考古新发现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南京大学开幕。会议由中国考古学会古代城市考古专业委员会、中国考古学会三国至隋唐考古专业委员会、南京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南京大学历史学院主办,南京市考古研究院、南京大学历史学院考古文物系、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大众考古》编辑部承办,来自全国各省市考古院所、高等院校以及日韩等国的近120余位考古学者围绕“中国古代都城考古 ...

• 中日韩学者南京交流古代都城考古新发现

首届中国古代都城考古新发现国际学术研讨会12日在南京大学仙林校区开幕。 杨颜慈 摄  中新网南京11月12日电 (杨颜慈)首届中国古代都城考古新发现国际学术研讨会12日在南京大学仙林校区开幕。来自中国、日本、韩国的近120位考古学者围绕“古代都城考古”这一主题展开学术交流,分享最新成果。  南京市文广新局副局长王冬青在致辞中表示,中国5000多年 ...

• “一带一路”文物保护研讨会在乌兹别克斯坦举行

发布时间:2018-11-13新华社塔什干11月10日电(记者蔡国栋)中国与中亚5国代表10日聚首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就“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文物保护问题开展学术交流。研讨会由中国和乌兹别克斯坦联合举办,除两个主办国,还吸引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等国共60余位专家和学者与会。专家们就本国文物保护理念、项目合作,以及修复技术等议题做了经验交流。中国文物保护专家还就中乌两国联合保护世界文化遗产 ...

• 全球视野的文化遗产国际论坛在上海举办

全球视野的文化遗产国际论坛在上海举办发布时间:2018-11-09澄 远本报讯11月3日至5日,由上海交通大学人文艺术研究院和中国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主办的2018“全球视野的文化遗产”国际论坛在上海交通大学举办,来自中国、美国、意大利、日本等国家的30余位专家学者,围绕“文化遗产的国际视野”“文化遗产的内涵与演变”“中外文化交流中的文化遗产”“海外流失文物追索”以及“现代科技与文化遗产传承”等问题展开研讨,共同聚焦文化 ...

• 丝绸之路与敦煌历史文化学术研讨会召开

本报讯11月3日,由敦煌市政府、酒泉市文物管理局等主办,敦煌市博物馆承办的丝绸之路与敦煌历史文化学术研讨会在甘肃敦煌召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清华大学、复旦大学、重庆大学等国内20多家高校、科研机构的70余名学者参加研讨会。与会学者围绕敦煌文物与考古、秦汉简牍、敦煌遗书、莫高窟壁画、阳关与玉门关、古丝绸之路与新时代丝绸之路探析、近代敦煌等主题展开了热烈讨论与交流,阐述分享了对丝绸之路与敦煌历史文化的研究 ...

• 丝绸之路与西北城市史学术论坛在兰召开

【本报讯】10月24日,记者从西北师范大学获悉,由西北师范大学中亚研究院、甘肃省历史学会主办,西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承办的“丝绸之路与西北城市史学术论坛”在兰召开。来自首都师范大学、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天津大学等高校科研机构的80余位专家学者参会。与会专家探讨了西北城市史特色主题。首都师范大学张萍教授在题为《明代“府卫同城”城池形态及其职能分工:以陕西布政司为中心》的报告中提出了明代西北城市出现 ...

• 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文化遗产管理研究专委会首次会议

图/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ICOMOS CHINA)文化遗产管理研究专委会筹备座谈会与会代表合影 摄影:黄晓帆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ICOMOS CHINA)2018年度会员代表大会于2018年10月27日-29日于上海召开,在大会期间,文化遗产管理研究专委会召开了首次会议,国家文物局副局长、ICOMOS中国理事长宋新潮参加会议。来自不同类型遗产地管理机构、各地文物主管部门、专业研究机构代表在会上分享了各自的工作经验,并就专委会设立工作目标、 ...

• 凉州文化与丝绸之路国际学术研讨会举行

  10月11日上午,为期3天的凉州文化与丝绸之路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武威市拉开帷幕,来自海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博物馆的近70位知名专家学者会聚一堂,围绕“凉州文化与丝绸之路”议题展开研讨。  武威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旅游标志之都、丝绸之路上重要的黄金节点,也是中西文化交流融合的大舞台,正日益成为国内外文化交流交融的重要枢纽。武威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坚持文化以旅游为体、旅游以文化为魂,大 ...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四届丝绸之路网络平台国际会议在阿曼举办

  10月29日上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四届丝绸之路网络平台国际会议在阿曼国家博物馆开幕。中国文化和旅游部党组成员王晓峰出席开幕式并致辞,阿曼苏丹国教育部长麦迪哈·施巴尼、遗产和文化部长顾问哈桑·拉瓦提,阿曼常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使萨米拉·莫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历史与记忆对话部门主任阿里·艾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多哈办事处主任安娜·保利尼,以及来自丝绸之路沿线17个国家的政府官员和文化领域的专家学

• 第二届中国考古学大会文化遗产保护论坛成功举行

  2018年10月22日-23日,在“第二届中国考古学大会(成都·2018)”隆重召开之际,由中国考古学会文化遗产保护专业委员会具体组织承办的文化遗产保护论坛,于气候宜人的美丽蓉城顺利举办。出席本次文化遗产保护论坛的会议代表达57人,另有来自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的20余人参加旁听。会议共收到39篇参会论文摘要,有29名代表在论坛上做了交流发言。  10月22日上午,中国考古学会文化遗产保护专

• 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年度会员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

 10月28日,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2018年度会员代表大会在上海市历史博物馆(上海革命历史博物馆)召开。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理事长、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出席大会。协会第四届理事会副理事长、秘书长、常务理事、理事,中国博物馆协会、中国旅游协会等兄弟协会负责人,以及来自协会39个团体会员单位的代表和部分个人会员代表,共128人参会。    开幕式上,宋新潮作了协会工作报告,介绍了协会过去一年在加强秘书处机构建 ...

• 全国文物政策法规研讨班在山西太原举办

   10月30日,全国文物政策法规研讨班在山西省太原市举办,这是近十年国家文物局首次举办文物政策法规专题研讨班。国家文物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顾玉才出席开班式并作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专题报告,山西省文物局局长雷建国做开班致辞。来自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文物部门负责同志参与了文物事业改革和落实中央文件的专题研讨。    本次研讨班旨在深入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 ...

• 丝绸之路上的跨文化对话展在阿曼国家博物馆开幕

10月29日上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四届丝绸之路网络平台会议在位于阿曼首都马斯喀特的阿曼国家博物馆开幕。丝绸之路沿线17个国家的政府官员和文化遗产领域的专家学者约80人出席会议。会议配套展览项目"丝茶瓷:丝绸之路上的跨文化对话"在阿曼国家博物馆同期开幕。    丝绸、瓷器、茶叶在世界文化和人类文明版图中具有鲜明的中国文化特征,是"四大发明"以外中华民族对人类作出的伟大贡献,通过丝绸之路的传播对世界的经 ...

• 第四届文化遗产世界大会杭州开幕

 以“跨界视角下的遗产”为主题的第四届文化遗产世界大会1日在浙江大学开幕,来自全球40多个国家的400多位学者参会。未来几天里,与会代表将围绕文化遗产开展多角度对话,并考察良渚博物院。      在开幕式后的主旨演讲中,伦敦大学学院物质文化荣誉教授迈克尔·罗兰兹表示,人民保护遗产的热情与自上而下的国家保护干预同样重要,博物馆和其他文化空间可被视为跨文化对话的机会,以促进公民保护遗产的热情。      据 ...

• “‘阿旃陀与敦煌’丝绸之路文化艺术研究班”闭幕仪式 在莫高窟举行

10月29日,“‘阿旃陀与敦煌’丝绸之路文化艺术研究班”闭幕仪式在敦煌研究院学术报告厅举行。仪式由敦煌研究院副院长张先堂研究员主持,三位学员代表发表了学习感言,敦煌研究院副院长赵声良致闭幕辞。仪式上,香港大学佛学研究中心博士生高彬鑫、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数字中心主任董广强和厦门惠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雅华三位学员代表作了发言。高彬鑫首先表达了对一代代“莫高窟人”坚守大漠的敬意,她希望自己能略尽绵薄之力 ...

• 讲座纪要 文化遗产之——四川的佛教石窟寺和摩崖造像

9月11日应我中心邀请,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佛教考古研究所所长、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雷玉华女士来中心访问交流,以“文化遗产之——四川的佛教石窟寺和摩崖造像”为题为中心的师生讲解石窟寺的相关知识。 >讲座现场 > 雷老师从地域与历史的角度出发,向在座师生介绍了何为石窟寺、石窟寺与寺庙的不同以及石窟寺在中国的传播与分布,并 ...

• 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古遗址保护与加固工程专业委员会青年论坛在敦煌召开

2018年10月25日,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古遗址保护与加固工程专业委员会青年论坛在敦煌研究院多场耦合实验室会议室召开。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兰州大学、敦煌研究院、敦煌研究院文物保护技术服务中心、甘肃莫高窟文化遗产保护设计咨询有限公司五家单位共计二十多位青年学者参加了此次论坛。论坛开幕式由古遗址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副秘书长裴强强副研究员主持并致开幕辞,主要介绍了此次论坛的缘起和发展契机、介绍了参加此次论坛的部 ...

• 观念·技术 视野·视角——敦煌石窟研究方法论国际学术研讨会在莫高窟召开

2018年10月27日上午,“观念·技术视野·视角——敦煌石窟研究方法论国际学术研讨会”在莫高窟开幕。此次会议由敦煌研究院和陕西师范大学主办,芝加哥大学东亚艺术研究中心、浙江大学汉藏佛教艺术研究中心协办。会议邀请到国内外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60余人,提交了近50篇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开幕式上,我院副院长赵声良研究员和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院长何志龙教授分别作了讲话。赵声良研究员从美术史研究的角度谈了对敦煌石窟研 ...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丝绸之路网上平台国际网络第四次会议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丝绸之路网上平台国际网络第四次会议将于2018年10月28日至31日在阿曼首都马斯喀特召开。与会者包括会员国代表和部分专家学者。届时,他们将就丝绸之路相关活动的开展交流经验、分享优秀做法。本届会议的主要目标是探讨于2016年6月于瓦伦西亚召开的第二届会议上达成的2016-2018国际网络行动计划的落实方案。此外还将草拟2019-2020行动计划 ...

• 第三届古代材料研究专题研讨会召开

10月10日,由北京科技大学科技史与文化遗产研究院组织的“第三届古代材料研究专题研讨会”在京召开,本届研讨会的主题为“古代陶瓷材料分析与研究”,来自国内外高校、文博科研单位的20余位专家学者参会。近年来,随着一系列重要陶瓷考古材料的出现,以及一批前沿实验分析方法的应用,古陶瓷材料领域产生了很多新的增长点。研讨会分别以古代瓷釉研究、古代玻璃与瓷器、古代陶器、技术陶瓷为主题展开了四场专题发言,与会专家学者围 ...

• 展现古阿拉伯与中国直接贸易的最早证据 “黑石号”沉船文物展二○二○年来沪

本报讯 (记者李婷)响应“一带一路”倡议,上海博物馆将于2020年4月底从新加坡引进“黑石号”沉船文物展览,并在上博东馆的常设展中开辟陆上丝路和海上丝路板块。这是记者从昨天举行的“中斯联合考古与海上丝绸之路”座谈会上获得的消息。文博考古以其形象、生动、直观的特点,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彰显独特优势,其魅力愈益展现。据透露,“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上海博物馆先后与伊朗、印度、新加坡、蒙古国、哈萨克斯坦、乌兹 ...

• 第二届中国考古学大会在四川成都闭幕

中新网成都10月23日电(岳依桐 孙自法)“第二届中国考古学大会不仅是考古学界的一次盛会,也是传播推进考古科研成果的一个重要平台。”23日,中国考古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赵辉在第二届中国考古学大会闭幕式上如是说。以“古代文化交流的考古学研究”为主题的第二届中国考古学大会22日在成都开幕。两天时间内,近400位中外考古专家学者分为动物考古、秦汉考古、丝绸之路考古、古蜀文明及四川考古等16个专委会进行 ...

• 川大考古专家在港开讲 冀科学认识中国历史

四川大学考古系教授、历史文化学院院长霍巍25日在香港城市大学以“西藏高原考古探秘”为题开讲。霍巍讲座前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希望通过讲座向听众传递科学地认识中国历史的信息。受团结香港基金所邀,霍巍当日以其亲身经历的重大考古发现为主线,讲述近30年来西藏考古的收获。霍巍指出,根据考古科学构建的古代中国历史与根据文本构建的历史不同,而外界对西藏也有很多误解,因此希望听众通过讲座内容,科学、客观地认识中 ...

• 金沙古城 可能毁于洪水瘟疫下

金沙遗址。张艳供图商周大口陶瓮。□李后强商周铜牛首。壹 成都平原在古代经历多次洪灾金沙遗址出土文物完整、没有烧毁、砸烂痕迹,说明没有人为故意破坏,只能是自然灾害所致。古蜀富饶强大,几乎不可战胜,只有洪水瘟疫才会使其灭亡,这可以从上吨象牙、千枚野猪獠牙,还有鹿角、大量金器、玉器、铜器、木器、陶器等证明。金沙祭祀区时间在公元前1200年至前650年,即商代晚期至春秋早期,说明金沙古城不是秦国所灭,秦国灭蜀是公 ...

• 中国西南地区青铜重器展评审在渝举行

图为云南省博物馆馆长马文斗在讲座《云南青铜时代》中介绍馆藏文物牛虎铜案。 张颖绿荞 摄中国西南地区青铜重器展评审在渝举行 博物馆“掌门人”共话发展中新网重庆10月25日电 (张颖绿荞)“脱离曲高和寡、高高在上,朝着专业化和社会化的方向发展,真正走进普通公众,这是我们博物馆今后发展应当追求的目标。”国际博物馆协会副主席、中国博物馆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安来顺25日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如是说。他是在“盛筵——见证 ...

• 《手工业考古的理论与实践——以临淄齐故城汉代铜镜铸造业考古为例》讲座纪要

 2018年10月12日下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2018年度考古学研究系列学术讲座”第10讲在考古研究所举行。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白云翔研究员做学术报告,报告的题目是《手工业考古的理论与实践——以临淄齐故城汉代铜镜铸造业考古为例》。讲座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辑室主任洪石主持,来自多家科研机构和高校的师生等参加。讲座内容主要分为六个部分。主讲人 白云翔研究员  第一部分:手工业考古的提出及其要义 ...

• 悠悠洮河岸 异彩引华章——“第二届马家窑文化节国际论坛:马家窑文化——彩陶艺术的巅峰”纪实

 2018年10月16日上午,“第二届马家窑文化节国际论坛:马家窑文化——彩陶艺术的巅峰”在甘肃临洮开幕。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甘肃各级政府、省市科研院所、博物馆、中小学校以及新闻媒体的四百余位专家学者、政府代表、媒体代表及学生参与会议。中共临洮县委副书记、临洮县人民政府县长许树德主持开幕式  论坛开幕式由中共临洮县委副书记、临洮县人民政府县长许树德主持,他指出学术论坛是本次 ...

• 全国第14届科技考古学术讨论会开幕!

 2018年10月17日,由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中国科技考古学会(筹)、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考古学与人类学系、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科技考古中心主办,文化遗产研究与保护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西北大学科技考古学中心承办的“全国第十四届科技考古学术讨论会”在西北大学隆重开幕。  来自北京大学、西北大学、复旦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厦门大学、南京大学、安徽大学等高校以及中国国家博物馆、山东省文物 ...

• 2018年南方基建考古区域协作会在福建平潭召开

  2018年10月16日上午,2018年南方基建考古区域协作会在福建平潭召开。此次会议由平潭综合实验区管理委员会主办,平潭综合实验区社会事业局与福建博物院文物考古研究所协办,会议为期3天。来自南方17省共50余位考古人员出席大会,互相交流基建考古工作中遇到的困难与矛盾,共同分享对策与经验。开幕式由福建博物院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楼建龙主持,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工委委员、福建自贸试验区平潭片区管委会副主任谢秀桐、平潭综合 ...

• 第二届“水下考古·宁波论坛”在宁波召开

  10月16日-18日,第二届“水下考古•宁波论坛”在宁波北仑春晓滨海新城隆重召开。国家、省、市、区相关部门与政府领导,以及来自英国、德国、俄罗斯、菲律宾、马来西亚等5个国家和国内15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水下考古、科技保护、古船研究、“海丝”研究等专家代表约60余人与会。  本次论坛的主题为“新成果•新趋势•新进展”,与会代表共提交高质量的学术论文30余篇,内容涉及国内外水下考古的最新成果与 ...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