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资讯

• 秦始皇帝陵园考古研究

秦始皇帝陵园考古研究作者:段清波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年: 2011-4页数: 304定价: 55.00元装帧: 精装丛书: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ISBN: 9787301185698内容简介本书旨在通过对秦始皇陵的建造周期、文物遗存分布和环境的互动关系、封土建筑、三出阙、外藏系统等秦始皇陵寝制度方面重大问题的研究,纠正长久以来对于秦始皇的错误认识,较全面地展示秦帝 ...

• 刀枪剑戟十八般-中国古代兵器

刀枪剑戟十八般-中国古代兵器作者:段清波出版社:四川教育出版社副标题: 中国古代兵器出版年: 1998-7页数: 258定价: 16.50元装帧: 平装丛书:华夏文明探秘丛书ISBN: 9787540831547刀枪剑戟十八般的创作者段清波作者

• 刘庆柱,王巍,段清波,王子今:曹操墓的考古发现与确认

  一.曹操墓的考古学证明  西高穴墓位于河南省安阳市西北安阳县安丰乡西高穴村。该墓近年来不断被盗掘,为了对其进行抢救性保护,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于2008年12月至2009年进行了考古发掘,已经考古发掘完成的西高穴墓有两座,编号为一号墓和二号墓,二号墓的田野考古发掘工作已基本完成,一号墓考古发掘正在进行之中。从已经考古发掘的资料来看,南 ...

• 段清波:秦始皇帝陵园考古研究概况

  自1974年兵马俑发掘以来,有关秦始皇帝陵园的研究一直在进行着,取得了许多的科研成果,集大成者为2003年出版、袁仲一编著的《秦始皇帝陵考古发掘与研究》,该著作对包括秦始皇帝陵园的地理环境、建造过程、设计思想,陵园的建筑布局与结构、陪葬坑内涵等在内的秦陵文物遗存进行了归纳分析研究;此外,王学理在其著述的《秦始皇帝陵研究》一书中,也对 ...

• 段清波:秦始皇帝陵园考古主要发现

经过四十多年的考古调查和发掘研究,已经判明秦始皇帝陵区文物遗址分布区总面积约60平方公里,其南至骊山,北达新丰塬下,东临代王街办,西界临潼城区,其中文物遗址密集区近20平方公里。目前已发现数百万平方米的建、构筑物基址,184座各类陪葬坑以及陪葬墓区及修陵人墓地,发掘出土了包括兵马俑、铜车马、石铠甲、青铜水禽、百戏俑、文官俑、各类青铜兵 ...

• 段清波:秦始皇帝陵园考古发现简史

秦始皇帝陵园的野外考察工作始于明代,都穆是最早走出书斋实地考察秦始皇帝陵园的学者,在他的考察成果《骊山记》中,忠实地记录了陵园内外城、门址的具体尺寸。1906年,担任陕西高等学堂教官的日本学者足立喜六来到秦始皇帝陵,实地测量了封土的高度、形状及底边尺寸;11年后,一位叫维克托·萨加伦的法国学者也对封土进行了调查,他第一次观察到封土外形 ...

• 秦始皇陵修陵人的日常生活

  2003年3月,为了配合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前环境改造工程,我们在秦陵东侧山任村秦代窑址附近发现了一处乱葬坑!里边没有棺木,也没有墓志,从上到下,一层压一层,非常凌乱地堆放了121具人骨,个别骨架旁还发现了铁质刑具和铁锤等。在骨架周边发现大量的筒瓦、板瓦残片,瓦的大小、纹饰显示出秦始皇时期的特征。  我们对骨骼进行了鉴定,他们都是男性 ...

• 中国古代凌阴的发现与研究

摘要凌阴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冷藏设施,王国时期凌阴的使用有着严格的制度限制。本文对与凌阴有关的文献资料以及不同时代凌阴的考古资料进行了梳理,探讨了凌阴及其储藏物在中国古代祭祀、丧葬等活动中的作用,提出凌阴是早期社会治理体系下王权和帝权的象征,隋唐之际开始向平民化过渡,两宋明清时则成为普通民众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一、文献记载中的凌阴( ...

• 了不起的文明现场:跟着一线考古队长穿越历史

  基本信息:  作者:李零 刘斌 许宏 唐际根 高大伦 伊弟利斯·阿不都热苏勒 段清波 杨军 刘瑞 崔勇 樊锦诗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时间:2020年5月  版次:1  印刷时间:2020年5月  印次:1  ISBN:9787108067968  内容简介:  本书从中国重大考古发现中遴选出十个独具代表性的考古遗址——新石器时代的 ...

• 帝国体制下独立陵园制的发展演变

人们对死去亲人的尸体有意识地进行掩埋处理,意味着灵魂不灭的观念已经成熟,该观念指导下的墓葬开始出现。“居室葬”和氏族公共墓地的产生与当时的社会形态是相适应的,是血缘制下先民原始生活和生产方式的必然产物。而随着贫富分化的加剧、等级观念的加深,公共墓地出现公墓与邦墓两种主要形式,逐渐形成与死者生前社会地位和身份相匹配的陵墓制度,在墓 ...

• 【论文】段清波:汉长安城轴线变化与南向理念的确立

汉长安城轴线变化与南向理念的确立——考古学上所见汉文化之一汉长安城并不是一次性设计建造实施的产物,期间经历草创、丰富和完善的过程。在汉长安城存续期间,先后存在着东西向和南北向两条轴线①。前期的轴线为霸城门至直城门大街,西汉后期轴线为安门大街。南北向轴线形成于王莽时期,三大标志性建筑:南郊礼制建筑群、三原天齐祠、子午道的建造或更名,意味着贯穿长安城的南北向超长基线的确立,同时也意味着汉文化中最重要的

• 段清波:考古是我生命中的光

段清波 资料照片【光明访名家】   体内的癌细胞正在多发性转移,病魔正在无情地吞噬着他的健康和生命,但眼前的他却站在讲台上,毫无保留地给爱徒们传授他的“真经”——  “考古学科的意义不应局限在内部的肯定和理解,而在于超越自身的畛域,达到启迪其他学科的作用。”  “考古重建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自信心;考古学让遥远的过去和无限的未来血肉相连。”  “未来中国考古人能立足于世界考古学之林,就必须

• 秦陵考古的新认知

1974年,秦始皇陵兵马俑坑的发现震惊世界。随着1979年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对外开放,标志着秦陵考古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也标志着改革开放后中国文物保护事业开始更上层楼,兵马俑、铜车马等秦文明、秦始皇帝的物化符号从此驰名中外。秦俑一号坑全景40多年来秦陵考古从未停止过,通过持续的考古勘探和发掘研究,我们对秦始皇陵园、秦帝国乃至于对秦始皇帝、秦文明都有了新的认知。这些新知与此前从《战国策》《史记》《汉

• 东张西望中的秦文化——从秦始皇陵考古看中西文化交流

 原文标题:《从秦始皇陵考古看中西文化交流(一)》、《从秦始皇陵考古看中西文化交流(二)》、《从秦始皇陵考古看中西文化交流(三)》  原文出处:《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01期、《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02期、《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03期。  在张骞通西域之前,中西文明已经有了比较深入的交流历程。在秦始皇陵考古中,我们发现了一些横空出世的文化因素,且在后世中 ...

• 段清波城和长城:中华文明的见证

城和长城:中华文明的见证演讲人:段清波 演讲地点:西北大学 演讲时间:2017年1月  段清波 1964年出生,山西芮城人。现任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教授、博导,陕西省考古学会理事,中国考古学会秦汉指导委员会理事,曾任秦始皇陵考古队队长、陕西省长城资源调查总领队。金山岭长城。河北省长城资源调查队摄段清波内蒙古自治区境内的秦汉长城。内蒙古自治区长城调查队摄  城和长城是中华文明演化过程中最为重要和突出的两大标志。 ...

• 段清波:秦始皇陵考古——中西文明的深入交流远早于张骞通西域!

来源: 丝绸之路与大运河  在张骞通西域之前,中西文明已经有了比较深入的交流历程。在秦始皇陵考古中,我们发现了一些横空出世的文化因素,且在后世中少有出现,如百戏俑、兵马俑和铜车马、青铜水禽的部分制作工艺等。此外,秦文化中的槽型板瓦、茧形壶和石刻等,也和东方六国文化现象形成鲜明对比。  一、秦始皇帝陵园中所见中西文化交流  1.兵马俑  根据战国秦俑的形态特征、服饰风格,我们认为其艺术形象可能受斯基泰 ...

热门信息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