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长安城大明宫遗址

唐朝皇帝热得受不了 夏宫大明宫修成“世界中心”

摘要:   唐长安城大明宫遗址  上下五千年,璀璨煊赫毕集盛唐。而在那个举世侧目、万国来朝的年代里,想必没有一位番邦使节在觐见大唐之主时不诚毕惶恐、心怀惴惴,不必提及当世无匹的国力与靖镇四野的武力,单是驻足在那个权力中心面前听候宣召,就足以令他们慑服于那股威严。那个权力中心,叫做大明宫。  大明宫曾是世界中心的中心  被誉为“丝绸之路东方圣殿”的大明宫,占地350公顷,是凡尔赛宫的3倍,北京故宫的4.5倍,克里 ...

  唐长安城大明宫遗址

  上下五千年,璀璨煊赫毕集盛唐。而在那个举世侧目、万国来朝的年代里,想必没有一位番邦使节在觐见大唐之主时不诚毕惶恐、心怀惴惴,不必提及当世无匹的国力与靖镇四野的武力,单是驻足在那个权力中心面前听候宣召,就足以令他们慑服于那股威严。那个权力中心,叫做大明宫。

  大明宫曾是世界中心的中心

  被誉为“丝绸之路东方圣殿”的大明宫,占地350公顷,是凡尔赛宫的3倍,北京故宫的4.5倍,克里姆林宫的12倍,卢浮宫的13倍,白金汉宫的15倍……在1300年前那个土木砖石的年代,盛唐的统治者驾驭着他们的工匠造出了比后代更大的千宫之宫,可谓奇迹。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那时的长安城,汇聚东西,可谓是整个世界的中心,大明宫则是世界中心的中心。

  公元680年,大将军裴行俭在西行路上俘虏西突厥可汗,消除了丝路上最后的块垒,这条象征着东西交流、见证商品和文化繁荣的古商道重归畅通,大唐的鼎盛威名沿着这条古道远播。贞观之治、武周变革、开元盛世,在明君的连番整饬下,大唐帝国不断膨胀、壮大,达到了农耕文明所能达到的极限。在前所未有过的广袤版图上,从大明宫发出的敕令,远达四海,将庞大的帝国如臂使指般紧紧握在一处。

  那时节,无论胡汉、罔分东西,天下的仁人志士、名商大贾云集长安,尤以能身入大明宫为荣耀,因为那是文明的中心、威势的权枢。

  这份荣光,直到天佑元年(904年),随着唐王朝的即将落幕而走到了尽头。图谋篡夺的朱温逼迫唐昭宗迁都洛阳,把遭了兵火的大明宫又拆了个彻底。

  夏天太热皇帝受不了

  其实在建大明宫之前,大唐帝国的君主并不是没有宫殿可用。但唐太宗李世民大兴土木,其实是有不得已的苦衷。

  唐高祖李渊从表哥隋炀帝杨广手中夺下了江山,当时大兴宫是长安城里唯一的皇宫,始称大内,后改太极宫。这座始建于隋文帝时的皇宫,构建得讲究。不过太极宫的设计最终证明有缺憾,最终导致太极宫被大明宫取而代之。

  现在正是夏天,住在西安的人都知道火炉模式正在开启。其实这个因地理形势决定的悲剧,在唐时也一样。盛夏燠热的长安城里,太极宫因为处在较低地势,尤其“湫湿”。贵为九五至尊,没空调受热就算了,还潮湿,这怎么住?那就修夏宫避暑呗。

  早前,隋文帝在150公里外的麟游县修了座仁寿宫,并享用了11年。贞观五年(631年),扛不住暑热的唐太宗李世民改仁寿宫为九成宫,大加修缮,并于随后的贞观六年、七年、八年连续跑去避暑。

  大明宫本为避暑行宫

  每次去避暑的时候,李世民都会邀请太上皇李渊同去,李渊则“避之不去”。为什么呢?原因和太极宫正北的一座城门有关。

  费力参与打江山并广得拥戴的李世民,在功成之后不但没能成为太子,而且还被父亲和兄弟所猜忌,也许为自保、也许为不平,他在武德九年(626年)发动著名的“玄武门之变”,干掉亲哥哥太子李建成和亲弟弟齐王李元吉。身为父亲的李渊悲惊之下,宣布退二线,让位给了李世民。

  而李渊之所以不去九成宫度夏,还因为他表哥隋炀帝就是在这里杀掉了亲爹隋文帝。所谓“仁寿宫”,子不仁,父不寿。李渊许是睹景伤情、许是心有余悸,当然不肯入住。一而再、再而三,李世民哪能不懂?于是在贞观八年十月,他决定在长安城北、比太极宫高出十米的龙首原高地上,开始给父亲盖新宫,即大明宫。不过李渊没等到建成入住,第二年就病逝了。大明宫遂停建。这座建一半的夏宫最终取代太极宫成为唐代政治中心,是因为后来的一对皇帝夫妻都不愿住太极宫。丈夫唐高宗李治是因为有类风湿,住不成;妻子武则天是因为在那里谋杀过王皇后和萧淑妃,不敢住。两口子一合计,那就从这个湿热的凶宅搬家吧。龙朔二年(662年),数十万工匠开赴龙首原。为了保证工程“又快又好”完成,朝廷把十五个州的赋税都划进项目预算,还扣发了全部京官一个月的薪水。重点工程在重点照顾下,一年即落成。大明宫遂立,并当了两个半世纪的世界中心。

  大明宫简介

  大明宫始建于唐贞观八年(634年),唐太宗建造初衷是为给太上皇李渊居住,以尽孝道。但大明宫未建成,李渊就离开了人世,大明宫的修建遂停止。至龙朔二年(662年),唐高宗进行扩建。大明宫成为了大唐帝国新的政治中心。这个周长7.6公里的庞大宫殿群面积约3.2平方公里,共11个城门,东、西、北三面都有夹城;南部有三道宫墙护卫,墙外的丹凤门大街宽达176米,至今仍然是世界上最宽的街道。乾宁三年,大明宫初毁于兵火,风光不再;至天佑元年(904年),宣武节度使朱温逼迫唐昭宗迁都洛阳,拆殿阁、毁宫室,大明宫彻底湮灭。

  与丝路的关系

  唐长安城大明宫遗址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代表性遗存,也是唐长安城内规模宏大、气势雄伟、殿宇基址保存最为完好的宫殿遗址。唐长安城是一座严格遵照总体规划建造的都城,以制度精严、设计周详著称于世,其规制对邻近国家的都城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大明宫作为唐王朝的政令中枢所在,也是皇帝接见外国使节的重要场所,是丝绸之路中的典型代表,对丝绸之路的文明发展有着极为重大的影响。

  保护规划

  《唐长安城大明宫遗址管理规划》提出,大明宫遗址分为遗产区和缓冲区。根据规划要求,遗产区内一切活动与行为均不得影响遗产的真实性;缓冲区内不得建设与大明宫遗址历史文化价值展示无关的设施。

  为保护遗址的保存环境和周边环境,需要对周边的建筑密度、高度、性质进行严格控制。而且要整治遗产区内影响遗产价值特征的环境。包括拆除现有现代化的树阵,将麟德殿东部硬质广场进行整治,拆除与遗址真实性无关的建构筑物,如紫宸殿遗址上的建构筑物及树木,遗址上的短柱,雕塑等。

  华商报记者 杨昊霆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