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孜尔尕哈烽燧

河西的长城与烽燧

摘要: 作者:田瞳沿河西走廊西行,逶迤绵延的古长城和屹立千年的古烽燧是西行路上引人注目的壮阔景观。河西的长城,有汉长城和明长城。汉长城以壕为主,明长城则是筑墙为障。汉代称长城为“塞”。汉武帝时,骠骑将军霍去病 ...

作者:田瞳

沿河西走廊西行,逶迤绵延的古长城和屹立千年的古烽燧是西行路上引人注目的壮阔景观。

    河西的长城,有汉长城和明长城。汉长城以壕为主,明长城则是筑墙为障。

    汉代称长城为“塞”。汉武帝时,骠骑将军霍去病驱逐匈奴,汉王朝控制了河西。为巩固河西之地,“隔绝胡与羌之路”,便决定修筑“令居以西”的边塞亭障。令居,在今永登县境内。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前筑成黄河以西至酒泉的边塞的工程。

    汉代修筑长城的原则是“察地形、依险阻、坚壁垒、远望侯。”凡经过平川的地段,一般都由壕、壕土堎、堎上筑烽燧、烽燧与亭障相连构成。如山丹县境内长约60公里的一段,因是通过较为平坦的戈壁,全线皆以壕沟代替墙桓。在壕沟的里沿(南侧),至今还有土脊状的壕堎清晰可见。烽燧筑在壕堎之上,间距约1.25公里。列障大多与烽燧相连,面积有100平方米左右。

    汉长城有些地段是因山因河为塞,既未挖壕,也没有筑墙,如山丹峡口以东地段即是如此。在张掖界内,由东山寺过人宗口翻山穿谷直抵临泽县板桥,约45公里长的一大段,基本上都是“因山为塞”,只是利用山险在沿线山口险要处修城障,筑烽燧。在这一段线路上,保存至今的有烽燧20座,城障2处。临泽以西的壕沟,则已被黄沙填没,无迹可寻了。

    明代称长城为“边墙”,是由黄土或黄沙板筑的墙、墩、列障构成,墙基宽4米,高约5米,大墙上建烽火台(又称随墙墩),墩底边长8至12米。高有12米左右。墩的南侧与墙面标齐,北侧凸出。正面无马道,是用绳梯向上攀登。大墙有巡道,宽约1米余。在筑长城时,凡经过城池或堡寨,均留筑城门洞,门外一侧筑瞭望台。长城上的烽火台东西相距与汉代相仿,也是1.25公里左右。

    明长城与汉长城走向大体相同,位于汉长城南侧,距离在10米至100米之间,呈平行延伸。入张掖界后,沿着东大山的北坡,仍沿用汉代的壕沟。前边提到的由东山寺口至板桥一段45公里,基本还是仿汉代“因山为塞”,利用山险,未筑墙,只在山口险要处设有关隘,或是“崖榨叠水”以山险为障。

    河西的烽燧很多,纵横交错地分布在一些山口、要隘、制高点和堡寨附近,布局走向大致为东西和南北走向。烽燧按其作用和类型,分为兵墩和田墩,兵墩司守望,防止外敌入侵;田墩守备清野,担负通讯联络。烽燧为平面方形,立面多呈覆斗形,大多为夯土板筑,也有少数为土坯石块砌筑而成。明代的烽燧一般比汉代烽燧高大。

    在长城的出土文物中,有一份明代《兵守炮号令》,是边防报警、烟火信炮的具体制度。号令规定:边防营寨墩堡发现长城外有敌情时,如有10名以下敌兵,则白天烧烟柴一堆,放炮一个;夜间举火一把放炮一个。如有20名以上敌兵,白天烧烟柴二堆,放炮二个;夜间举火二把,放炮二个。若发现百骑以上敌兵,白天烧柴三堆,放炮三个;夜间举火三把,放三响炮。若敌有千骑以上,则烟柴火炮接连不断。还要“沿塘填传火票一张”,向上峰报告敌情。由此可见,历史上的长城和烽燧,在军事防御上有着相当重要的地位。而到了今日,那些古迹就是宝贵的历史文化遗址了。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