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阅读

唐胡人舞蹈木俑

摘要: 唐胡人舞蹈木俑,唐代,木质,5件木俑高约30厘米,木俑脚下均有长约14.5厘米、宽约11.6厘米的踏板。现藏焦作市博物馆。深度品鉴20世纪60年代,焦作市文化馆向焦作市博物馆移交了五件舞蹈木俑,经鉴定这几件木俑是唐代藏品。这几件舞蹈木俑的面貌有西域胡人的典型特征:高鼻深目,脸颊丰满,络腮胡子。头戴螺旋毡帽,身穿长袍,长袍裙摆呈不规则状,前面裙摆及膝,呈倒三角形,轻垂而下,后摆略长,呈卷曲、飞扬状,




唐胡人舞蹈木俑,

唐代,木质,

5件木俑高约30厘米,

木俑脚下均有长约14.5厘米、

宽约11.6厘米的踏板。

现藏焦作市博物馆。



深度品鉴


20世纪60年代,焦作市文化馆向焦作市博物馆移交了五件舞蹈木俑,经鉴定这几件木俑是唐代藏品。


这几件舞蹈木俑的面貌有西域胡人的典型特征:高鼻深目,脸颊丰满,络腮胡子。头戴螺旋毡帽,身穿长袍,长袍裙摆呈不规则状,前面裙摆及膝,呈倒三角形,轻垂而下,后摆略长,呈卷曲、飞扬状,腰间束带,脚登长靴。


现对唐胡人舞蹈木俑逐一进行品鉴(从左至右)。

图1 左一木俑

左1木俑(图1),和3号木俑对称而立,头戴螺旋纹高帽,螺旋纹如花蕊,蕊心凸起,纹路自蕊心沿逆时针方向旋转近360度,纹路凹陷,面目特征和3号木俑相近,面部多肉,肉眉、肉鼻、眉角上扬,脸部凹凸线条明显,立体、生动。此木俑右手在上,左手在下,左脚在前,右脚在后,裙摆不规则,长度约到膝盖处,正前方裙摆呈倒三角状,角尖朝下,身体两侧裙摆向上凹陷,从凹陷处可以看见及膝长靴,身体正后方裙摆最长,卷曲翻飞至身体左侧,飞扬后的裙摆的最低端和身体正前方倒三角角尖高度基本持平。木俑左侧裙摆上凹处可见清晰裂痕,裂痕由裙摆下方延伸至腰胯部。木俑手臂最左侧,面部凸起处,衣摆凸起处存在黑彩脱落的情况。右脚前脚掌缺失。

图2 左二木俑

左2木俑(图2),和4号木俑对称而立,和4号木俑一样,2号木俑脚下木板为后来增补上去的。增补的这两个木俑脚下的两个木板和1号木板不同。1号木俑的木板前方的边缘线,和木俑的两只脚,分别呈一定角度。增补的这两个木俑脚下的木板,正前方的木板边缘线和前脚基本垂直。此木俑头戴顺时针螺旋帽,身体动作和4号木俑相对称。2号木俑右手在上,左手在下,左脚在前,右脚在后,头扭向身体左前侧,面部方向和左脚迈出方向一致,身后裙尾向身体左前侧上扬,卷曲状不如1号木俑和4号木俑明显。

图3 左三木俑

左3号木俑(图3),头戴螺旋纹高帽,螺旋纹如花蕊,蕊心凸起,纹路自蕊心沿顺时针方向旋转近360度,纹路凹陷,帽子高度和脸的高度近似,浓眉凸起,眉毛前中段微微下垂,略遮挡眼睛上部,眉尾轻微上扬,眼睛大且深,大鼻多肉,在五个木俑中此木俑的眉眼鼻特征最鲜明突出。自鼻翼两侧延伸出胡子直至两鬓,这两撇胡子两端上翘,底部下垂,胡子尾部和两鬓胡须相连,嘴角上扬,不露齿,似有微笑意。耳朵大,耳朵高度约从眉毛下侧至嘴角上侧。身着小领长袖长袍,袍外图黑彩,大部分已经脱落,肩头、两臂内侧黑彩保存较完整,长袍上半身未见明显装饰。木俑左臂后肘位于身体左侧,小臂上扬,两臂间夹角约有五十度,左手最高处略低于眼睛,长袖袖摆自左手最高处倾斜下垂,直至胸腹正前方,右手手臂置于身体右前方,右手臂和身体间无空隙,前后臂间夹角约有九十度,小臂和水平面约有十五度角,右手置于胸前,没于长袖内不可见,高度约从左手空袖高度的二分之一处起,斜摆至身体正左侧,长袖袖尾高度和腰带基本持平。两臂从肩部下方直到袖尾,均可见流畅的木刻袖褶纹路。下半身长袍,可见清晰的裙褶,裙摆不规则,身体正前方裙摆呈倒三角形状,最低处约到脚踝上部,身体两侧裙摆高度约到膝盖下部,透过身侧裙摆可以看见小腿处靴子,身体后侧裙摆向身体右后方卷曲飞扬,飞扬后的裙摆高度略高于身体正前方裙角,低于身体侧方裙边。木俑脚蹬卷头长靴,左脚后撤与身体正前方水平线成四十五度角,左脚与右脚呈九十度方向前迈,两脚中间可见约一脚宽的清晰距离。脚下木板长14.5厘米,宽11.6厘米。正前方木板边缘和两脚方向约有四十五度角。

图4 左四木俑

左4木俑(图4),和3号木俑动作基本相同,五官不如3号木俑立体,但可见大眼,鼻两侧卷曲上翘胡子。在服饰方面4号木俑和3号木俑存在细微差别。区别一,此木俑头戴逆时针旋转螺旋帽;区别二,长袍领子不同,此木俑脖颈正前方可见椭圆状起伏领褶。4号木俑通体可见清晰的黑色图彩,在螺旋帽凸起纹路、袖褶凸起纹路、鼻脊、长袍裙褶凸起处、靴子正前部,存在少许黑彩脱落的情况。木俑左脚前脚掌缺失,脚下木板为后来增补上去的。

图5 左五木俑

左5木俑(图5),左肩后耸略高,右肩前倾略低,左臂曲肘,肘部后撤,置于身侧,小臂断残,右臂置于身体右侧前方,小臂断残。木俑身着对襟小衫,小衫于胸前系带;打结上方可见低胸大V领,结节下方对襟衣摆由肚腹部向两侧分开,襟角圆滑,无明显衣角,对襟小衫后部略长于前部,木俑腰胯部系腰带。断臂俑头戴贴发小圆帽,仅遮住额头二分之一处至头顶部分,卷曲圆形凸起装饰从帽檐处垂出,覆盖于额头眉毛上方,从正前方看约有6个垂下的帽檐装饰物。络腮胡从两鬓耳朵上沿高度起,由脸颊两侧延伸而下,直到下巴处汇合。足蹬卷头靴,右脚前跨,左脚在后,呈丁字形作踢踏状。


焦作胡人舞蹈木俑展现的是唐代胡腾舞。胡腾舞属健舞,源于西域石国,大约在北朝后期 ,胡腾舞传入中原。这种舞蹈具有动作矫捷、雄健、节奏明快的特点。有学者研究指出,中间的断臂木俑和两组对舞木俑分别展现了唐初、唐中后期胡人舞蹈的特点。断臂木俑有西域胡腾舞早期传入中原时的风格特点,窄袖,男子独舞,与北齐范粹墓出土的黄釉舞乐扁壶上舞者抬臂、耸肩、扭动、踢踏的舞蹈动作多有相似。两组对舞木俑俑者身着广袖长衫,以成对的表演形式出现,有盛唐到唐朝中晚期的舞蹈服饰特点。




文化解读


俑大约出现于东周,延续至宋代,约有1500年历史。这些陪葬的人俑、动物俑、生产工具、生活工具能是后人了解当时的社会生活习俗,艺术水平、服饰、等级制度等历史文化的重要史料。


最早发掘的舞俑是战国的彩绘陶舞俑,出土于山东临淄,高10厘米,造型古朴拙雅,此外,战国舞俑还有山东章丘出土的乐舞群俑,山西长治出土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战国陶乐舞俑,湖南长沙出土的战国墓舞俑。这些舞俑尺寸小,线条简单拙雅,俑体扁平,只雕刻出粗略轮廓,画出口鼻眼,服饰用彩绘,舞姿丰富,模拟了舞者、歌者、奏乐者、观赏者等不同身份的人物形象。秦代木俑、陶俑,在服饰上有所发展。西安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发掘,反映了秦代陶俑形象的完美和技艺的的精湛。


汉代舞蹈艺术兴盛,舞蹈形式多样,厚葬习俗盛行,全国舞俑发掘分布广,风格各不相同,四川重庆、广州、河南、山东出土的舞俑的服饰、发饰、舞蹈风格各具特点。在河南洛阳、山东济南、河北定州出土了场面宏大的汉代百戏俑,展示了高超的舞蹈技艺,汉舞俑舞者舞蹈形态多以盘鼓舞和长袖舞为主,舞袖折腰为汉舞的一大特征。汉代舞俑与秦朝相比,线条流畅、表情生动、动作夸张丰富、动感十足。


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出土舞俑数量有限,舞俑多无道具,这一时期出现了胡人舞俑,如山西寿阳的北齐男舞俑,河北磁县的北齐女舞俑。这些的服饰展示了中西文化融合的特点。


隋朝出土的舞俑数量少,主要集中在河南,如河南安阳的张盛墓乐舞群俑等。唐朝文化繁荣,出土舞俑较多,主要分布在河南、陕西、新疆、长江中下游地区。经历魏晋南北朝的交流融合,唐朝舞蹈呈现绚丽的特点。舞蹈的品类多,有中原舞蹈、西域舞蹈、歌舞戏,舞蹈者中西合璧有独舞、对舞、乐舞等,舞姿上,站、蹲、踏、仰,千姿百态,舞俑的人物比例更加精准,舞者的裙琚飞扬,造型生动。从发掘的舞俑质地来看,陶制彩绘俑居多,有少量的木俑、泥俑、金属俑。




比较研究


图6 甘肃省山丹县博物馆藏唐朝胡腾舞铜俑

甘肃省山丹县博物馆藏唐朝胡腾舞铜俑(图6),此俑铜制,高约13.5厘米,底座为高约3.5厘米,铜人身穿短袖长袍,胸腹部不可见,右脚腾空,置于身体前方,右脚脚跟高度基本与左脚膝盖处持平,距左腿膝盖约有一脚半的距离,腾空的脚着卷头靴,裙摆向身体左侧飘飞,左脚着地,立于莲藕藕心,左大腿随臀部后压,保持身体平衡,左肘后撤,左侧小臂位于身体胯部左侧,左上臂和左侧躯干间,可见清晰留白空间,右侧上臂几乎与肩部在一条直线上,右侧小臂高扬,右手手握弯刀状物品,舞者身后背着一直葫芦状物品。此胡腾舞俑是路易·艾黎(RewiAlley)于20世纪40年代在西安古玩市场所收集,后于1980年捐赠给他的第二故乡——甘肃省山丹县。1996年被国家文物局专家组鉴定为国家一级文物。

图7 南京祖堂山男舞俑

南京祖堂山男舞俑(图7),南唐时期(公元937-975年),高44.5厘米,1950年出土于江苏南京祖堂山。该男俑头戴幞头,身着窄袖翻领胡服,裙摆轻浮至膝盖部位,丰颐阔额,两眼圆睁,嘴角上扬,络腮胡,袒胸露腹,足蹬及膝靴,左手置腰胯部,上身随肩部左摆,右臂上扬,左腿屈膝,轻点脚尖,脚跟轻抵右脚脚弓部,右脚踏地,作扬手扭腰踏足舞蹈状。

图8 南京博物院唐代陶制舞俑

南京博物院唐代陶制舞俑(图8),唐代,陶制。高约30厘米,共两对,四个舞俑。两组舞俑发髻相同,均为头顶两侧各梳一朵发髻。左侧一对舞女内穿及地长裙,外侧长对衫约到膝盖处,动作柔和、婉约,两脚平行分开。右侧一组舞女裙长至脚踝处,可看见清晰的卷头靴,舞蹈动作幅度稍大,扭身、仰首,姿态英气、利落,两人脚踩方垫,两脚脚跟并在一处,脚尖分开呈丁字状。两组女舞俑反映了唐代两种不同的舞蹈风格。

图9 扬州博物馆唐断臂女舞俑

扬州博物馆唐断臂女舞俑(图9),唐代,1977年出土于江苏扬州市郊区城东乡林庄一座唐代砖石残墓。高约28厘米,陶质。此舞女朝身体右前方弯曲,颔首回头,头发左右双分,在头顶处结成并蒂发髻,面颊丰腴,嘴角内陷,柳叶眉,裙摆曳地,两臂下半部分缺失。


焦作市博物馆的唐胡人舞蹈木俑的特别之处在于:


一是木质舞俑,材质少见。唐胡腾舞舞者形象并不少见,从敦煌壁画到丝绸之路沿线均有发现,但木质舞俑不多见,木质本已不利于留存,跨越千年更为难得。其他几组胡腾舞俑为铜制、陶制。如,甘肃省山丹县博物馆藏唐朝胡腾舞俑,铜制;南京祖堂山男舞俑,陶制。


二是这五组胡人木俑两对四组,加上断臂独舞俑,在面貌、服饰、舞蹈特点上存在细微差别,不论是唐朝不同时期的胡腾舞舞者,还是同一时期不同地域的胡腾舞舞者,这五组木俑均为后人进一步了解胡腾舞提供了资料和实物。张庆捷先生曾经指出,即使在同一时期,胡腾舞也可能各有特点:胡腾舞据史载不只出自康国……考古资料中跳胡腾舞者帽子、服饰、圆毡、方毡诸方面的差别,反映出胡腾舞也不一定只出自石国。很可能在粟特地区的其他国家也有这种舞蹈,只不过是石国的胡腾舞比较出色罢了。


三是在不同民族舞蹈文化艺术差异的对比研究中,胡人舞蹈木俑可提供佐证。随着胡腾舞的繁盛,胡腾舞的舞者既有汉人也有胡人,抛却舞者形象面貌上的差异,胡腾舞表演有一些共性,比如多有舞筵道具,典型的胡人服饰。如:南京博物院唐代陶制舞俑,女舞俑,以对比的方式展现了中原舞蹈和西域舞蹈的风格差异,从服饰、动作到舞毯道具的运用中,后人可以看到两种舞蹈的典型差异,以及唐舞蹈文化的丰富繁盛。同为断臂舞者,焦作市博物馆的断臂男舞者矫健和扬州博物馆唐断臂女舞俑的柔美,对比鲜明,健舞和软舞的区别立现。综上,这几组木俑,因为独特而备受瞩目。




趣味猜想


焦作胡人舞蹈木俑由五个木俑组成,一个独舞,两组对舞,这五个舞俑为什么会一同出现在焦作地区?这背后经历了怎样的波折和历史过程?据传,安禄山体形偏胖,擅长跳胡舞,并以此博取唐玄宗和杨贵妃的欢心,安禄山跳胡舞会是怎样的场景?




相关链接


唐代三大胡舞胡腾舞、胡旋舞、柘枝舞,和佛教再生思想密不可分。


其中胡腾舞是转世再生过程中的第一部分。胡腾舞寓意飞天远道而来,投奔莲花。飞天配以强大的音乐,展现召唤力,通常舞者少、乐者多,达到以一对十。胡腾舞有腾跳翻跃的特点,舞者以身体强健有力的男性居多。男性身体刚武有力,更适宜于表演以“腾”为特征的舞蹈,女性的身体柔韧轻灵,更适宜于表演以“旋”为特征的舞蹈。


胡旋舞处于转世再生过程第二部分,上接胡腾舞,下启柘枝舞。飞天远道而来,在舞乐场的周围盘旋,等待进入莲花。胡旋舞意指飞天进入莲花,舞者脚下一定会有道具莲花垫,此即舞筵。舞筵有两种意义:一是代表莲花,二是寓意舞者旋转投胎入莲。此外,胡旋舞的道具:舞筵和飘带,也有利于展现旋转的表现力。


柘枝舞是转世再生过程最后一部分,寓意童子从莲花中诞生。柘枝舞所表现的是孕育、出生和成长的经历。柘枝舞与其他两舞多乐齐奏的特点有所不同,它强调鼓声突出,节奏鲜明,因为投胎业已完成,无须再招徕飞天,而要表现童子的出生和成长。柘枝舞的表演特点,最突出的就是舞姿轻盈灵活,跪、卧、蹲、蹬,身体起伏动作巨大,背后的用意就在于表现生命的活力和成长的快速。柘枝舞另一特征是树枝。树枝或在童子手中,或在舞者脚下,或在舞者身旁。树枝可供童子攀援,而攀援之意,恰恰在于表现生长。


三大胡舞的特点只是相对而言,并非那么绝对,它们之间的界限有时十分模糊。佛教思想在三舞形成阶段所发挥的作用可能更大,三舞之间的界限也较为分明。但在以后的流行阶段,演员、观众更重其实用价值,即娱乐性和观赏性。



参考文献


[1]郭建设,郭颖.华戎兼采 舞动四方.焦作市博物馆馆藏胡腾舞蹈木俑初探[J].收藏家,2010(2).

[2]王毓红、冯少波.佛教西天语境中的胡腾舞、胡旋舞与柘枝舞[J].宁夏师范学院学报,2016 年 4 月 第 37 卷第 2 期.

[3]刘恩伯.古代舞俑[J].舞蹈,1997(1).

[4]高梦琛.梦回大唐——文物里绚丽多姿的舞蹈[J].画刊(学校艺术教育),2013(6).

[5]黄展岳.东周俑葬与人殉[J].文物天地,1997(5).



作者:刘静

刘静,深圳大学硕士,焦作市博物馆助理馆员。



分类: 中文 深度阅读
关键词: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