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语意为“遗址”,玉树素有“江河之源、名山之宗、牦牛之地、歌舞之乡”的美誉。玉树的盛夏,更是令人陶醉的黄金时节,一年比一年热闹的赛马节,正以其康巴风情的歌舞和美仑美奂的服饰,吸引着国内外游客。 玉树的旅游景点主要有:结古镇、新寨玛尼堆、当卡寺、通天河、群果扎西滩、唐蕃古道、文成公主庙等,而在这些美不胜收的景点中最引人瞩目的当属文成公主庙。 文成公主是史上最强援藏干部,她本是唐室远支宗室女。唐贞观14年(640),唐太宗李世民封李氏为文成公主,唐贞观15年(641)远嫁吐蕃,成为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的王后。并在西藏生活了四十年,深受藏族人民敬仰。 文成公主知书达礼,不避艰险,远嫁吐蕃,为促进唐蕃间经济文化的交流,增进汉藏两族人民亲密、友好、合作的关系,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但专为文成公主建的庙, 玉树的文成公主庙是唯一的。 拐过一个弯,文成公主庙展现在眼前。文成公主庙别名“沙萨公主庙”,又称贝大日如来佛石窟寺,始建于唐代,迄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是唐蕃古道的重要文化遗存之一,为青海省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走到庙门前,寺庙规模不大却格外灵巧。文成公主庙坐北朝南,面临溪流,依崖而建,设计巧妙。庙门旁有一碑石,记载了文成公主庙修建的历史。 庙门不大,金瓦飞檐,上有双鹿,藏式风格,庙门两侧的立柱雕刻着两条彩龙,完全是汉式风格。该庙是一座既有唐代艺术风格又有藏式平顶建筑特点的古式建筑。 跨进庙门,是一个不大的庭院,只见文成公主庙的大殿,紧贴悬崖而建,错落有致,金光闪闪的屋顶光芒四射。庙四周所有的悬崖和面积较大的石头上都刻着数不清的藏经。该庙共3层,通高10米。 迈进大殿,庙内殿堂正上方的岩壁上凿刻有九尊浮雕佛像,居中的主佛像便是贝大日如来佛佛像。如来佛像高7.3米,神态栩栩如生,端庄慈祥。佛像头戴朝冠,两耳佩有垂至两腮的金环,身着唐代盛装,双手自然交叉,垂放腹前,双腿盘坐,佛面五官端正,眉目清秀,双目正视,显得神态端庄稳重,性情娴静慈祥。在主佛像的两侧,各有四尊高约4米的侍者佛像立在小莲花座上。均雕刻精堪,造型浑朴生动,神态端庄,反映了唐代雕刻工艺的高超水平。庙内两侧墙壁上有二个活佛画像,雕像对面壁上亦有绘着竹笋、石榴、棉花、宝镜和馒头的壁画,记录了当年文成公主教当地藏族人民耕作与纺织的事迹。 离文成公主庙不远的山坡上挂满了经幡,据说这里的经幡是全国最大的一处。山上有一碑亭,石碑已被地震损毁,倒在地上,碑文上记载了文成公主进藏的大事记。 下了山,沿勒巴沟一直走,翻过一座四千多米的垭口,出了沟便可到达通天河畔和214国道。勒巴沟内有河流、森林,风景很美,但山路比较难走,沟内的路是石子路,一般的司机不敢开进去,但是徒步的好地方。 勒巴沟藏语意为“美丽沟”,沟内山势陡峻,小河潺潺,很有情趣.。 通天河是我国境内的一条大河,自西北向东南流淌在玉树草原上,横贯近千公里。通天河的名声,主要来源于《西游记》。 唐僧晒经台位于通天河大桥南岸,河边有一块巨大的岩石,旁边有几颗古柏,树上挂满经布。相传,唐僧取经路过通天河,有一只老乌龟驮唐僧过河,但要求唐僧见了佛祖帮问一下老龟的寿命,唐僧一口答应,可后来给忘了;取经归来时,又路过通天河,老乌龟驮唐僧过河,在河中老龟问唐僧向佛祖问年龄一事,唐僧无语,老乌龟一生气把唐僧一行掀下河去,上岸后,他们在该地晾晒淋湿的经卷,谁知经卷上的字都印在石头上,后来字迹犹存,清晰可辨。 三江源保护区的牛头碑 离晒经台不远就是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牛头碑,三江是长江、黄河、澜沧江。 文成公主走过的唐蕃古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