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阅读

吉尔吉斯斯坦考古纪行之二:藏于吉国深山中的药师佛浮雕

摘要: #吉尔吉斯考古纪行# 第十一天(7月3日)早上8点50分到达吉尔吉斯斯坦一处摩崖石刻附近。几栋房子,一座小教堂,一座桥,河水汹涌。正在外面拍照,一声炸雷,吓得赶紧钻进车内。雨太大,车子到不了摩崖造像跟前,步行需约20分钟,但有三个人没有伞。傅永明打伞去探了一下路,回来说可以过去,他是俄罗斯冬宫博物馆的研究人员,研究玄奘的唯识论,会汉语,带港台味,在红河古城曾经发掘过五年时间,因此曾来过这里。眼看雨


#吉尔吉斯考古纪行# 第十一天(7月3日)


早上8点50分到达吉尔吉斯斯坦一处摩崖石刻附近。几栋房子,一座小教堂,一座桥,河水汹涌。正在外面拍照,一声炸雷,吓得赶紧钻进车内。雨太大,车子到不了摩崖造像跟前,步行需约20分钟,但有三个人没有伞。傅永明打伞去探了一下路,回来说可以过去,他是俄罗斯冬宫博物馆的研究人员,研究玄奘的唯识论,会汉语,带港台味,在红河古城曾经发掘过五年时间,因此曾来过这里。


眼看雨停无望,去旁边的小商店买伞,然后打伞去上山。


一道简易门,随便可以进去。走到一处小广场,旁边的大盘羊雕塑,生动传神。绕过水花飞溅的小瀑布,走几十级台阶,远处一独立的天然巨石,一面浮雕有一尊高约1.5米的药师佛坐像。佛像着袒右袈裟,结跏趺坐,左手于胸前捧一药钵,身后有圆形身光和头光。其右侧浮雕有六字真言。其年代较晚,约在清代,这类造像在布达拉宫周围的山上保存有多处。



#吉尔吉斯考古纪行# 第十一天(7月3日)


考察完摩崖造像,继续向前走。一条林荫大道的两边,分布着许多苏联时期的建筑。有招待所、医院、餐厅等,一些建筑仍在使用,另一些年久失修,已经废弃。


路左边有一处小喷泉,设施陈旧早已干涸。转到后面拾级而上,一处带有浓厚历史气息的遗迹出现在眼前。圆形小广场的后半边,竖立着16个围成半圆形的小拱门,除了右起第4个是一个真正的门洞外,其余15个小拱门的上部都有一个圆形的装饰。仔细一看,每个圆形装饰的中心都有镰刀和锤子的图案。傅永明告诉我们,这是苏联15个加盟共和国的国徽,其中最大的一个是俄罗斯。他们以前上学时,老师还让大家背诵每个加盟共和国的首都是哪里,考试的时候还会考这些内容。


他说这些东西在俄罗斯都看不到了,这成了人们怀旧的地方。


顺着大道,一直走到路的尽头。弗拉基米尔列宁同志右手上扬目光炯炯,正穿过两棵巨大的雪松注视着前方。他站在大理石砌成的基座上,基座上刻满了俄文或吉尔吉斯文。翻译小白说,上面刻的是人名、“我爱你”、到此一游等。我顺时针绕列宁像一周,此时雨停了,太阳从云雾中钻了出来,一道光芒射在了列宁同志的身上。


我肃立几秒钟,仔细瞻仰这尊伟大的雕像,他曾是一位思想的巨人,一个时代的灵魂。今天,距他去世已过去了94年,世界发生了太多变化,连他亲手缔造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也已消失了27年。此刻,他仍在吉尔吉斯斯坦一个群山包围的小山沟里指点江山。他高高在上踌躇满志,接受人们的顶礼。只是一个时代已经远去,留下了一个孤独的背影。



#吉尔吉斯考古纪行# 第十一天(7月4日)


楚河是吉尔吉斯斯坦和哈萨克斯坦的界河,它源出天山,是一条内流河。上游谷深流急,入伊塞克湖盆地后河谷后变宽,出博阿姆峡谷后折向西北流,穿过肥沃的楚河流域,最后消失于穆云库姆沙漠之中,全长1067公里。这条唐代玄奘、杜环笔下的碎叶水,倏忽之间就这样静静地流了一千年。



#吉尔吉斯考古纪行# 第十二天(7月4日)


为了分辨工地上的几个中方队员,几个学生工给我们用《功夫熊猫》中的角色起名字。老颜总是勤勤恳恳地刮啊刮,所以给他起名乌龟大师。张老师的胡子有特点,所以叫他浣熊师傅。胡春勃胖乎乎的,真有点像熊猫,所以给他起名阿宝。小史个子比较高,直接就是螳螂。至于我嘛,我又不会打拳,为何把我叫成龙呢?



#吉尔吉斯考古纪行# 第十五天(7月7日)


闭馆已超过两年的吉尔吉斯斯坦国家博物馆,将于8月31日正式开馆。而我们有幸率先来这里一饱眼福,今天下午在馆方的安排下,我们参观新展,各部门工作人员全部上岗。参观之前馆长特别交待,允许我们随便拍照,但不要在开馆之前向外公布。广场上有一座青铜雕像,他是吉尔吉斯斯坦传说中的英雄人物玛纳斯。广场一侧的喷水池,成了孩子们戏水的乐园。



#吉尔吉斯考古纪行# 第十六天(7月8日)


比什凯克最大的跳蚤市场。好多旧货是前苏联的东西,货真价实!很多人都会在这里买一些突骑施钱币、带扣等,还有一些工艺品。



#吉尔吉斯考古纪行# 第十六天(7月8日)


比什凯克火车站是吉尔吉斯斯坦最大的火车站。


它建于1934年,仍保持着当年建成的模样,充满着浓郁的苏俄红色时代的气息。整个火车站空荡荡的,参观期间就看到三个人,大门口的两个保卫和第3个窗口的一个售票员。绿皮火车没有空调,每周发车四五趟,最远可以开到莫斯科。火车站的站前广场不大,立着伏龙芝将军的雕像。



#吉尔吉斯考古纪行# 第十六天(7月8日)


伏龙芝故居博物馆门票只需要100索姆(10元人民币),这位苏联红军杰出的统帅、军事理论家,1885年出生于此。为了纪念他,1926年4月5日当地政府将城市改称为伏龙芝。但随着吉尔吉斯于1991年脱离苏联独立,吉尔吉斯斯坦政府于同年2月7日恢复比什凯克的名称。


伏龙芝一生在军事理论上有很多贡献,写下了很多著作,为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武装力量的建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博物馆共有三层——三楼是伏龙芝生平展,二楼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及现代的比什凯克建设图片展,一楼的伏龙芝的故居,直接被包在博物馆内。



#吉尔吉斯考古纪行# 第十七天(7月9日)


仅仅7天时间,在39℃的高温下,麦田快速变黄。



#吉尔吉斯考古纪行# 第十九天(7月11日)


实在热得受不了,胡春勃在探方旁搭了个帐篷。曾在新城发掘过的傅永明和瓦列里都说,如果中午或者晚上不收,很有可能被附近村子的人拿走,下次来就看不到了。胡春勃相信当地民风淳朴,坚信当地人要这没用,所以不会有事的。临下工,我拍了张照片,就算下次来帐篷不见,至少帐篷照片还在。



#吉尔吉斯考古纪行# 第十九天(7月11日)


红河古城第一佛寺发掘较早,地面上几无遗迹可寻。第二佛寺的保护棚是日本人援建的,虽然简陋但却是吉尔吉斯斯坦为数不多的保护设施之一。中亚考古的习惯,发掘之后遗址不做回填,所以现在还可以看到几十年前发掘的探方。红河古城、碎叶城、布拉纳古城等都是如此。



#吉尔吉斯考古纪行# 第二十天(7月12日)


今天首次出土了两件比较重要的遗物。


一件是小铜片,可能是带具(腰带上的部件)。另一件是疑似瓦片,如果在陕西的话,我可能认为就是瓦片,但在这儿不敢断定,毕竟只有一小块。


北侧探方已经有1.8米深了,上午打了一个孔,发现发掘面40厘米以下有硬面,250厘米以下才到生土。推测40厘米以下是底面,再往下可能是基础部分。傅永明很好奇这些收集的陶片接下来该怎么处理,在得知我们在清洗、挑标本、绘图、照相之后要交给研究所。他坚定的表示研究所不会要的,他们只要完整的,或者可以修复完整的。


♦阅读前篇:

吉尔吉斯斯坦考古行记之一:挖出的“胡基”中国农村盖房也用


图文内容整理自@秦岭云,有删改

新浪微博:@华夏文创

淘宝搜索店铺:陕西历史博物馆艺术品商店

http://suo.im/3sdYCf

微店--华夏文创

http://suo.im/4rxueQ

—— END ——


分类: 中文 深度阅读
关键词: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