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魏洛阳城遗址

北魏里坊制度浅见

摘要:             经常在洛阳博物院看过北魏洛阳城,隋唐洛阳城的城市布局,像棋盘一样,一格一格的,知道这是中国古代城市的里坊制度,对于里坊制度一直很好奇,也很不理解,后来找了几本书,也查阅了一些资料,有了一点心得体会,现在呢就分享下我自己对于里坊制度的一些理解:说起里坊制度需要先了解下我国封建社会城市规划发展的三个阶段:  西周至东汉为第一个阶段,以东周洛阳王城 秦咸阳宫


   学时堂赵乐乐

  

  

   经常在洛阳博物院看过北魏洛阳城,隋唐洛阳城的城市布局,像棋盘一样,一格一格的,知道这是中国古代城市的里坊制度,对于里坊制度一直很好奇,也很不理解,后来找了几本书,也查阅了一些资料,有了一点心得体会,现在呢就分享下我自己对于里坊制度的一些理解:

说起里坊制度需要先了解下我国封建社会城市规划发展三个阶段

  西周至东汉为第一个阶段,以东周洛阳王城 秦咸阳宫 汉长安城为代表。 具体表现为以宫为中心,宫外为城,城外为邑。最早的为一宫制,后来由于皇宫人员增多,秦汉以后则为多宫制;

  东汉经魏晋 隋唐为第二个阶段。突出表现为分区规划,里坊制度的形成和成熟,中轴线的概念,奠定这一制度的为北魏洛阳城;

  北宋以后为第三个阶段,城市商业经济的发展打破了封闭的里坊制度,商业街的出现,一直到元明清。

  从上面三个阶段可以看出,北魏洛阳城的里坊制度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并且深刻影响到隋唐长安城、隋唐洛阳城,所以了解下里坊制度的一些知识,应该有助于提升导游员的综合素质。

里坊的意义不尽相同,里是居民区,坊的内涵较大,一方面民间把里也称为坊,比如寿丘里(东西二里 南北十五里),民间也成王子坊(这里住的都是王子皇孙),另一方面 官署也被成为坊,《洛阳伽蓝记》记载的有名字的坊是43个,比如狮子坊、白象坊,因为饲养有波斯国王所献的狮子白象而得名。一般里坊的形制约为边长300的正方形,有墙,四面各开一门,在里坊里面有各种绿化。

其实里坊意义基本相同,那么市坊分离才是里坊制度的体现,北魏时期,大市占四个里,面积大,综合性贸易市场。小市近洛河,占一个里,经营鱼类水产市场。四通市临近洛河码头,处于外交公寓的四夷馆,经营外贸为主的国际贸易市场。

北魏以前的里并无围墙,里墙制度是从北魏开始的,《魏书》卷十八《广阳王嘉传》:“嘉表请于京四面,筑坊三百二十,各周一千二百步,乞发三正复丁,以充兹役,虽有暂劳,奸盗永息。诏从之。”《魏书》的作者是北齐文人魏收,时代接近,所以《魏书》上的一些对于北魏的一些资料还是比较有可信度的。从《广阳王嘉传》的引用可以看出,当时北魏迁都洛阳不久,胡汉混住,难于管理,所以广阳王元嘉就奏请当时的宣武帝筑坊来进行管理,在《资治通鉴》卷一四四中也有记载:“魏司州牧广阳王嘉请筑洛阳三百二十坊,各方三百步,曰:“虽有暂劳,奸盗永息丁酉,发畿内夫五万人筑之,四旬而罢。”从上面的资料明显的可以看出,里坊制度的建立就是从北魏洛阳城开始的,北魏洛阳城的里坊制度承前启后,在中国城市历史建设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北朝的墓志铭及《洛阳伽蓝记》记载有92里。从这92里中可以看出关于里坊名字的命名原则大概是有三个方面,1.儒家文化所倡导的道德准则为里坊命名的基本原则。如孝义里、孝敬里等 2.以里坊所在地区的方位特征来命名,多以河流、寺庙为参照物。如洛滨里(洛河边)、景宁里(景宁寺边) 3.以居住者的身份特征作为里坊命名的标准。如四夷里 通商里、达货里等。

隋唐长安城和隋唐洛阳城的里坊名称和命名原则与北魏洛阳城的继承关系十分明显,所体现的精神实质也完全相同,如北魏洛阳城已知的永平坊,均见于隋唐长安城和洛阳城。此外永和、永安、永乐三坊又见于隋唐长安城。诸如此类,都充分表明北魏洛阳城里坊名称,特别是以儒家思想为指导的命名原则对后世的重大影响。

关于里坊的管理《洛阳伽蓝记》卷五记载:“京师东西二十里,南北十五里,……方三百步为一里,里开四门,门置里2人,吏4人,门士8”从这里记载看出来,里坊的管理是里正、吏、门士来管理的,不过里正为流外四品(九品以下为流外),比周星驰的九品芝麻官还要级别低,所以这些里正的管理只是对下层城市平民和工商业者而言,对王公大臣,皇亲贵族则不起多大的作用,虽然后来有官员建议提高里正的官位,但是作用还是有限。封建社会等级森严,王公贵族享受最高的权利,小小的里正确实难以管理。

综上所述,在查阅了不少资料和书本之后,我对北魏里坊制度作了一个特别浅薄的解释,疏漏之处还请大家多多批评指正,也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点帮助,分享给大家我的读书心得。


分类: 中文 遗产点 汉魏洛阳城遗址
关键词: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