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阅读

五谷的传说和考古发现(下)

摘要: 粟和黍这两种小米是指两种不同的谷物品种, 它们不仅在植物分类上属于不同的属,长相也完全不一样。   这张照片是我在赤峰地区拍摄到的,在一片黍子田里混杂了几株粟,其中长得像狗尾巴一样的就是粟,长得像水稻一样散穗的就是黍子。

五谷之粟和黍

  粟和黍这两种小米是指两种不同的谷物品种, 它们不仅在植物分类上属于不同的属,长相也完全不一样。

  这张照片是我在赤峰地区拍摄到的,在一片黍子田里混杂了几株粟,其中长得像狗尾巴一样的就是粟,长得像水稻一样散穗的就是黍子。

  粟也被称作谷子,黍子也被称作糜子。粟和黍这两种小米是中国北方古代农业生产中最重要的农作物,现今的中国农业生产特点被称作“南稻北麦”,但小麦是外来的,在它传入中国之前,我们北方地区古代农业所种植的主要的农作物实际是粟和黍。 

  这两种小米后来被中国古代传说不断地神化,升华成为一种中华文明的象征物—— “黄色的土地,黄色的河,黄色的小米养育了黄色的中国古代先人”。粟和黍两种小米确实是中国古代最为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有关粟和黍这两种小米的起源,现在考古学也有一定的研究,但是远不如水稻起源的研究透彻。这里有一定的客观原因,水稻是联合国粮农组织所列的现今全球五大粮食作物之一,在世界上具有重要的地位,所以水稻起源的研究历来都是一个国际学术问题,不仅是中国学者,世界各地的学者也都参与了进来。 

  而小米在现今社会属于小杂粮,世界其他大部分地区并不是以小米作为主要粮食,中国现今也不以它作为主要的粮食作物了,因此学术界在对小米起源研究的热情和投入上与稻作农业起源研究无法相比。但是由于粟和黍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性,我国的考古学者还是投入了大量的精力,也有了一些重要的发现。 

  上图所显示的,就是近十几年来发现了早期小米遗存的考古遗址。其中相对比较重要的是位于北京门头沟地区的东胡林遗址,我们通过植物考古方法在东胡林遗址发现了距今1万年以前的小米的遗存,由于出土数量比较少,现在还不足以展开深入研究,但是根据出土籽粒的形态特征的判断,这些小米应该已经是被人类所耕种的。 

  考古出土数量比较多、种属鉴定毫无疑问的早期小米遗存主要出自一系列距今8000年前后的考古遗址。目前在中国北方发现的明显带有农耕特点的早期考古遗址都属于这个时期,如河北武安磁山遗址,河南新郑裴李岗遗址和沙窝李遗址、山东济南月庄遗址、甘肃秦安大地湾遗址、辽宁沈阳新乐遗址、内蒙古自治区敖汉兴隆沟遗址等。在这些考古遗址中多多少少都发现了粟和黍两种小米遗存。从地图上可见,这些遗址基本都沿着黄河流域所经过的中国北方地区。 

  当然有关黍和粟这两种小米的起源以及发展过程,还有待于更多的考古证据来做更详细的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今天就简单介绍这些。  

  

五谷之大豆(菽)

  大豆是现今社会最重要的一种豆类作物。在古代中国,大豆主要作为食物食用,在现今已经成为了重要的油料作物。 

  大豆起源于中国,也是中国古代先民为世界作出的重要贡献。关于大豆的起源,多年来一直制约我们开展研究的最重要的问题是:没有找到识别考古出土大豆的鉴定标准。

  栽培作物也就是农作物是由野生植物逐渐被驯化演变而成的,因此每一种农作物都有其相应的野生祖本。对我们植物考古工作而言,鉴定出土农作物遗存的首要任务就是把它与其野生祖本区分开。 

  针对各种谷物,我们现在都有一套相应的鉴定标准。比如小米的主要鉴定标准就是谷粒形态特征的改变。粟(谷子)的野生祖本是狗尾草,狗尾草的籽粒是长扁形,而粟粒都是圆球状。所以根据籽粒形态特征就可以从考古出土的植物种子中识别和鉴定出栽培作物粟粒。可是大豆的野生祖本野大豆与栽培大豆的籽粒形态特征区别不大,二者很难区分。 

  这里涉及到一个很重要的理论知识,即什么是栽培作物?栽培作物的科学定义是:必须依靠人的帮助才能进行正常再繁殖的植物种类。 

  栽培作物为什么必须依靠人的帮助才能进行正常再繁殖呢?这是因为栽培作物在驯化过程中繁殖机制发生了变化,其籽粒在成熟后不再自然落粒了。比如水稻、粟、黍、小麦等谷物,它们的野生祖本是禾本科草本植物,这些植物的籽粒在自然界的再繁殖机制是成熟以后自然落粒,但是被驯化成为谷物后,成熟后不落粒,因为如果谷物成熟后都落粒了,我们人类就没有收获了。拿栽培稻的驯化作例子,野生稻一个稻穗能长几十个稻粒,这些稻粒是成熟一批,就落地一批,以便来年再繁殖。 

  但是栽培稻成熟以后都不落粒,不仅不落粒,人类还需要发明脱粒的机器来帮助它脱粒,这就是栽培谷物与野生祖本的最大区别。我们根据这个特性,只要寻找出掌控植物落粒的关键器官,就可以对栽培作物与其野生祖本进行识别。 

  可是野大豆的再繁殖机制不是落粒,是爆荚。野生的豆类植物成熟以后,豆荚会突然爆开,爆开产生的力把豆粒崩向四处,落地以后再繁殖。但栽培大豆成熟以后是不爆荚的,所以人们收获的栽培大豆,还得进行碾压或拍打,使豆荚分开,把豆粒取出来。 

  也就是说,栽培大豆与野大豆的最关键区别不是在豆粒上,而是在豆荚上。可是考古遗址很难发现豆荚的遗存,所以无法识别考古出土大豆遗存的栽/野属性,这就制约了我们对大豆起源的研究。 

  最近这两年,我们逐渐研究出了一套新的鉴定栽培大豆的标准和方法。相关文章也是最近刚刚发表。考古出土的大豆遗存主要是豆粒,经过长时间的实验和摸索,我们发现了栽培大豆的豆粒与它的野生祖本实际也有区别,最关键区别是种皮(豆皮)的特质发生了变化 

  野大豆的种皮,质地非常坚韧。如果用锤子砸碎,不管砸得多么粉碎,它的种皮仍然与子叶(豆瓣)连在一起的。而栽培大豆只要一砸碎,它的种皮就从子叶(豆瓣)上脱落。这主要是因为野大豆种皮的栅栏细胞层厚实而致密,海绵柔组织层很薄,由此造成种子的吸水性差,种皮坚硬而且与子叶结合紧密。与之相反,栽培大豆种皮的栅栏细胞层较薄、排列疏松,海绵柔组织层较厚,种子的吸水性强,种皮脆软而且易剥落。我们根据这个重要区别,通过分析考古遗址出土大豆粒的豆皮的状况来区分栽培大豆与野大豆。 

  在此基础上,对于大豆起源的研究我们现在有了新的认识。例如出土于河南舞阳贾湖遗址距今8000年前的大豆遗存,我们原来认为它可能是野大豆,现在用新的方法重新鉴定,确定为栽培大豆,这个新的研究成果说明,大豆至少在距今8000年前就已经被中国古代先民所驯化、所栽培 

  

五谷之小麦

  五谷中小麦是唯一一种不是起源于中国的谷物品种。 

  小麦起源于西亚,西亚地区的农业起源研究是世界学术界投入力量最大的,一百多年以来,欧美的学者一直在西亚地区对早期农业起源进行研究,因此有关小麦的起源,已经基本上搞清楚了,考古证据也很充足。小麦是在距今9600到9000年间被西亚地区古代先民驯化出来。 

  但是当时驯化出的小麦是一粒小麦和二粒小麦,并不是我们现在食用的普通小麦。被驯化的二粒小麦随后传到了西亚与中亚的交汇之处,即现在的伊朗高原北部,与当地的粗山羊草杂交产生了一种新的小麦品种,即六倍体小麦。六倍体小麦才是我们现在食用的小麦,也被称作普通小麦或面包小麦。所以小麦的起源过程很特殊,属于二次栽培型的农作物品种。在十来年前,我国有学者曾尝试寻找小麦起源于中国的证据,但这是不可能的,一是我们中国没有小麦的野生祖本;二是小麦的驯化栽培过程与其他谷物都不一样,它经历了二次栽培。这种二次栽培完全是一种不可复制的历史偶然。 

  当我们探讨某一种农作物是单中心起源还是多中心起源时,比如水稻,有学者认为可能起源于某一个地方,但是也有可能是几个地方同时都驯化出水稻,这个推测完全是可能的。但只有小麦不可能,主要因为小麦是二次栽培,这种历史偶然是不可能在其他地方被重复一遍。 

  小麦起源于西亚之后开始向四周传播。向西传播到欧洲就成为了古罗马、古希腊的主要农作物;向南传到了尼罗河流域就成为了古埃及文明农业生产的主体农作物;向东南传到了印度河流域就成为了古印度文明的主要农作物品种,而小麦的起源地西亚本身也是一个古代文明即美索不达米亚古代文明的发源地。 

  由此可见,小麦养育了四大古代文明中的三个,除了中国。当然小麦也传播到了中国,现今中国农业生产就是以“南稻北麦”为特点,北方地区农业生产的主体农作物就是小麦。这个事实说明,小麦不仅传到了中国,而且后来还取代了中国北方地区古代农业原有的主体农作物粟和黍两种小米。 

  因此对中国的学者而言,小麦的起源并不是我们要研究的问题,我们要研究的是小麦的传入,传入的时间和传入的路线。 

  小麦传入中国的时间,根据史书记载可以找到一些线索。例如,甲骨文中关于“麦”字有两个字,一个是“麦”字,指大麦;还有一个是“来”字,“来”一般被诠释成为小麦。甲骨文中出现的“来”字明确地证实,小麦至迟在距今3300年前后的殷商时期已经传入中国。 

  甲骨文是我们目前能找到的最早的文字,如果再往前追,就只能靠考古了。  

  这几年通过植物考古工作发现了越来越多的早期小麦遗存。这里说的早期小麦遗存,是指甲骨文之前,即距今3200年之前的小麦遗存。 

  目前已经在三、四十处考古遗址出土了早期的小麦遗存,我们通过加速器质谱测年方法对其中很多小麦遗存直接进行了年代的测定。 

  加速器质谱测年方法与原来的常规的碳十四测年方法相比,它所需要的测年样品量非常少,一粒小麦粒就足以作为测年样品 

  到目前为止,我们获得了将近200例直接用考古出土小麦测定的年代数据,这批早期小麦的测年数据中只有极个别的年代超过了距今4000年,绝大多数的年代是在距今3000到距今4000年之间。这就告诉我们一个事实:小麦大概是在距今4000年前后传入中国的,我们有这么多测年数据,所以不会有太大的出入。这是我们获得的第一个有关小麦传入中国的研究成果。 

  第二个成果是有关小麦传入路线的分析。刚才提到,有极个别的小麦遗存的测年数据超过距今4000年,但古怪的是,它们都出土在位于山东半岛的考古遗址中。 

  小麦起源于西亚,它传入中国的路线肯定是从西往东,但中国目前发现最早的小麦遗存恰恰都出土自中国最东部的山东半岛。这就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小麦究竟是如何传入中国,通过哪条途径传入中国? 

  根据目前的研究,我提出有几种可能性:一种可能性就是小麦是通过所谓的丝绸之路传入中国的,丝绸之路的关键地点也是必经之路是河西走廊。河西走廊是由三大绿洲构成的,但是在三大绿洲之间存在着面积广阔、荒无人烟的戈壁,因此对于早期的文化交流来说,河西走廊实际是一条艰苦的路线。事实上,当时有一条比它更好的路线,那就是在北方地区存在着非常辽阔的一片大草原地带,一直从东欧到太行山西麓,地理学上叫欧亚大草原,欧亚大草原不仅辽阔,而且中间没有大的山川河流阻挡。 

  所以对早期人类的活动来说,欧亚大草原确实是一条一马平川的通道。另外,在欧亚大草原上存在着很多早期的青铜文化,这些青铜文化星罗棋布地分布在欧亚草原上,它们相互之间存在着很密切的联系和交流,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起到了媒介和传递的作用。 

  因此,早期的东西文化交流应该是通过欧亚草原进行相互交流和传播的。为什么后来走河西走廊了?是因为欧亚草原通道走不通了,并不是因为地理、气候和环境等因素,而是人为因素。这是因为后来一个非常庞大的强有力部落群体——匈奴出现了。匈奴活动在欧亚草原东部地区,其强盛时就阻碍了黄河中下游地区与西方交流的来往通道,所以才出现了张骞通西域的历史事实。 

  需要指出的是,张骞通西域的“通”是个动词,意思是张骞打通一条使得东西文化交流得以畅通的路线,在张骞打通这条通道之前,这条通道应该是很少有人走的。但是早期东西方文化交流一直存在,所以在距今4000到5000年之间,欧亚草原通道是畅通无阻的,小麦传入中国很有可能是通过欧亚草原上分布的那些早期青铜文化的相互接力传播,从西向东一直传到了大兴安岭西麓。因为被大兴安岭阻挡无法继续向东,因此随地形折头向南,顺着南北向的河谷地带,进入到中原腹地。例如顺着桑干河、永定河进入到太行山东麓,从太行山东麓一直南下进入到山东半岛。由此可见,在山东半岛发现了目前最早的小麦遗存就不是一件无法解释的事情。当然,欧亚草原通道是小麦传入中国的主要路线目前这只是我的一个假说,还需要更多的考古证据来证实。 

  另外还存在一种可能性即海洋之路。之所以我提出海洋之路,是因为我们在福建沿海霞浦县的黄瓜山遗址发现了距今4000年前的小麦和大麦。考古研究发现,福建沿海地区的史前古代文化与中原内陆文化之间的联系相对比较薄弱, 那么四千年前出现在福建沿海的小麦大麦从哪来的呢?最大的可能就是通过海路。我们千万不要低估了古人在海洋上漂流的能力,有很多证据证明古人在很早的时候,就会很巧妙地利用洋流或者潮流,使用比较简单的海上交通工具穿梭在大洋之间的各个列岛。 

  所以小麦传入中国,还有一种可能走的是海洋之路。目前这方面证据很少,我只是提出这种可能性,需要进一步研究。 

  综上所述:小麦大概在距今四千年前后传入到中国腹地,传入的途径有以下几种可能,一是欧亚草原通道,二是传统的丝绸之路,三是海洋之路。 

  最后再向大家介绍一些小麦传入中国之后发生的故事。小麦传入中国以后,很快就在北方地区普及开来。大概在商代早期,小麦就已经成为了中国北方地区普遍种植的一种农作物。可是非常奇怪的是,据古代文献记载,小麦在很长一段时期并没能够取代谷子和糜子两种小米成为中国北方的主体农作物。 

  有两个重要原因,一是气候问题。小麦起源于西亚,西亚属于地中海气候,与我国所处的东亚季风气候不同。 

  地中海气候的降雨季节主要集中在冬季和春季,而东亚季风气候与地中海气候正好相反,主要降雨集中在夏季,春季是最缺少雨水的一个季节,所以我们有“春雨贵如油”的说法。 

  起源于中国的农作物大多数都是秋熟作物,春季播种,秋季收获,这是适合东亚季风区气候的农作物生长季节特点。但是小麦是夏熟作物,冬季播种,春季发芽,夏季收割。这种生长季节特点就使得小麦在中国北方地区的种植出现了一个很大的问题:春季是小麦灌浆拔节最需要水份的季节,恰恰是中国北方地区的少雨季节,夏季是小麦最不需要水的成熟和收获季节,但却是我国的多雨季节。因此小麦传入中国以后,遇到的第一个难题就是如何适应当地特有的农业生产条件。要想大规模种植小麦,中国古代先民必须要先解决灌溉问题,灌溉系统达定到一定程度才能大规模的种植小麦。 

  第二个原因就是中国古代先民不知道如何食用小麦。这听起来很奇怪,可又确实是事实。中国有很多古代文献都记载小麦是一种劣等粮食作物,比如颜师古的《急就篇》说:“麦饭豆羹,皆野人农夫之食耳”。 

  翻译成现代话就是:用小麦蒸的饭,用大豆煮的汤,那都是穷人下等人吃的。那么上等人吃什么呢?吃小米或稻米蒸的饭。现今面粉可以做出各种各样的美食,为什么古人就把小麦贬低成这样的呢?那是因为中国古代饮食习惯是粒食传统,不论是南方的稻米,还是北方的小米,都是整粒的煮食或者蒸食。这种粒食传统不仅表现在谷物的加工上,而且也反映在食物烹饪方法上,以及相应的炊器、食具上。 

  小麦是面食,它必须要先磨成面粉,才能把它加工成各种各样的食物。如果将小麦粒整粒蒸或煮着吃,不仅不容易消化,而且口感很差,难以下咽。所以小麦作为一种面食类的谷物传入到中国后,不适应中国的粒食传统。 

  当时古人仍然习惯性地用粒食的方法来加工烹饪小麦,当然不会是一种好的食物。由于整粒蒸煮的小麦实在太难吃了,后来古代先民想了个办法,把小麦粒碾成碎粒后再蒸煮食用,有点像现在的玉米碴子。所以在古代文献中新出现了一个词“麦屑”,就是指碾碎了的小麦粒。例如《三国志•袁术传》记载:“士众绝粮,问厨下,尚有麦屑三十斛”,这里的麦屑指的就是碾碎的小麦粒。 

  根据历史文献记载,大概在两汉之交,中国古代先民接受和掌握了磨面粉以及面食加工做法,小麦才正式成为了中国北方最重要的粮食作物。 

  这就是有关小麦的故事。 

  总结以上所讲,我们知道五谷是个实数,是确确实实的五种谷物,再加上不是谷物但却非常重要的经济类作物大麻。也就是说,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我过古代农业生产的主要的农作物品种就是六种:水稻 ,粟,黍,小麦,大豆加上大麻。而这六种农作物之中有五种是起源于我们中国的。对于它们的起源过程,我们现在考古学已经开展过研究,特别是有关稻作农业起源的研究相对比较透彻。而小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如何传入中国的,我们将小麦传入中国的时间和传播路线逐渐地给它重新复原出来。这样就使得我们对整个中国农业起源的研究有一个完整的认识。这就是我今天要讲的五谷的传说和相应的考古发现。 

  (图片均来自于赵志军老师提供) 

分类: 中文 深度阅读
关键词: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