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阅读

岭南中心2000年—南越国宫署考古发掘记

摘要: 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 221 年)兼并六国后,于三十三年(公元前 214年)统一岭南,设桂林、南海、象三郡,将岭南纳入秦帝国版图。秦末,曾随秦大将任嚣征伐岭南的龙川县令赵佗发兵绝秦新道,击并桂林、象郡,于公元前203 年,建立南越国,自称南越武王,定都番禺(今广州)。岭南地区经过赵氏南越国近一个世纪的开发经营,汉越民族和睦相处,生产发展,社会进步。当时,作为南越国都城的番禺,既是岭南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 ...

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 221 年)兼并六国后,于三十三年(公元前 214年)统一岭南,设桂林、南海、象三郡,将岭南纳入秦帝国版图。秦末,曾随秦大将任嚣征伐岭南的龙川县令赵佗发兵绝秦新道,击并桂林、象郡,于公元前203 年,建立南越国,自称南越武王,定都番禺(今广州)。岭南地区经过赵氏南越国近一个世纪的开发经营,汉越民族和睦相处,生产发展,社会进步。当时,作为南越国都城的番禺,既是岭南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又是秦汉时期的一大都会。

  

  汉文帝时,汉朝派陆贾出使南越,赵佗撤销帝号,与汉朝中央政权修好如初,维护了岭南的社会稳定。赵佗在岭南实行“和辑百越”政策,提倡汉越通婚,尊重越人习俗;把中原地区先进的生产技术带到岭南,推广使用铁工具和农具,改变岭南地区以前“刀耕火种”的落后生产方式,有力促进岭南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南越国末年,丞相吕嘉反汉,汉武帝发兵于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灭南越,南越国传五主,历 93 年。

南越国世系表

石构水池想象复原图

  

  初露峥嵘

  

  1995年,考古人员在广州市中心中山四路忠佑大街西侧一建筑工地例行巡查时,于一个建筑桩孔中发现4件“万岁”文字瓦当。凭借专业的敏感,考古人员判断下面一定有重要的遗迹。随后考古队进驻工地,经过 5 个月的抢救性考古发掘,清理出一座西汉时期南越国的大型水池遗迹。水池全用石材构筑,这在中国考古学和古建筑研究上都属首次发现。一个核心保护区面积约 5.2 万平方米,文化层堆积厚 4 ~ 6 米,叠压着 12 个历史朝代的文化遗存从此展现在世人面前。廊腰缦回、舞榭歌台虽已不复存在,但我们可以从那闲看风月的深深宫苑一窥南越王国曾经的峥嵘。

石构水池西壁

散落池底的八棱石柱和石门楣

  水池呈斗状,池壁倾斜,用砂岩石板呈密缝冰裂纹铺砌,砌法十分巧究。池底平整,用碎石铺砌。在靠近水池中部的位置考古人员发现了有向西南倾倒的叠石柱,以及散落池底的八棱石柱、石门楣、“万岁”文字瓦当和铁门杻轴等建筑构件,这说明水池当中原本是有大型构筑物的。池岸边还散落有大量的八棱石望柱、望柱座石等,所以水池四周原来也应建有石栏杆护拦的。水池南壁石板面上刻凿有一斗大的“蕃”字石刻,其意曾令考古人员百思不得其解。将近十年后的 2004 年在水池西南面发现的一口渗水井内出土 100 多枚南越木简,其中 1 枚写有“蕃池”二字,这个谜团才得以解开。原来这个水池名叫“蕃池”,“蕃”字是其简称。

左图为 水池南壁石板面上的“蕃”字石刻

右图为 墨书“蕃池”的南越木简

  

  当时发掘的水池仅西南一角就大约占地400平方米,后来经过考古勘探得知,水池的面积约有4000平方米,从水池顶部残存铺石板地面测得水池深约2.5 米。文献记载秦始皇的兰池宫中的兰池有三岛,这是古代帝王受蓬莱神话传说影响将海上蓬莱、瀛洲、方丈三神池山模拟缩放于宫苑之中的结果。而蕃池中的建筑应该是仿效秦的兰池的做法。其应当是目前考古发现的古典园林一池三山造园模式的最早实例。

  

  1997年,考古人员在石构水池的南面发掘出一条长约 160 米的曲流石渠。渠体两边用砂岩石块错缝砌筑,渠内底部宽约1.4米。渠体顶部向外扩宽约 20厘米后再筑一道略向外倾斜的挡土墙,是为防止雨水将泥沙冲入渠内,确保渠水清澈而特设的。渠底用砂岩石板呈密缝冰裂纹铺砌,上面密铺一层灰黑色河卵石,当中再用黄白色的大砾石呈“之”字形疏落点布。石渠高低起伏,自北而南再曲折向东连接一座弯月形水池。水池南北残长7.2、东西宽 5.75、存深 1.75 米。池内东部竖立两排大石板,将水池分隔成三间,南、北两次间中部各平置一根八棱石柱,石柱顶部有一圆形凸榫,可知水池之上原来是筑有水榭类建筑,可惜已毁。水池西壁圆弧状,顶部地面残存有3 块长方形石地梁,其中朝向水池一端凿有方形穿孔,似作系绳之用。发掘时,池内发现大量龟鳖残骸堆积成层,厚达0.5 米,其中一只大鳖的背甲宽达 0.43米。统治者的意志会被迅速加诸在器物以及宫苑等等,目之所及。所谓“千年王八万年龟”,一切和长寿有关的东西都是肉食者所喜闻乐见的。

曲流石渠遗址全景

弯月形水池内出土的大鳖残骸

  石渠的中部设置两个由 2 块弧扇形石板拼合而成的拱状渠陂,用以蓄水和限水。当水流涌过渠陂,冲刷卵石,与渠底灰黑色卵石相映衬,不但会泛起粼粼碧波,还会产生潺潺水声,有如置身于山谷溪涧之中的感觉。整条石渠还设有 3 个斜口,是在渠壁斜置一块长方形大石板,由渠底往上伸向地面,或是为方便渠内龟鳖爬出水面呼吸而特设的。在石渠的西端尽头处,有一座石板平桥横跨于石渠之上,宽 2.36 米。桥的造型虽然简朴,却能平添几分山村的野趣。桥北地面铺设有步石,呈弯月形向东北延伸。步石间距约 0.6 米,与现存明清园林的步石间距相一致,看来我们的祖先早在 2000 多年前已经总结出信步闲庭的理想步距。

  

  曲流石渠尽头设一出水闸口,向外连接排水木暗槽。闸口分内外两层,内层是用一石条打凿成“凹”字形的方框,两侧及底部均凿有凹槽,用来安装控制水量的木闸板。外层是石箅,中间凿有箅孔,既可阻隔树叶堵塞木暗槽,也可防止龟鳖外逃。石渠的西面是一条曲尺形回廊,掩映于花木丛中,与附近的曲渠流水、平桥步石构成一幅美丽的图画。

石渠西端尽头处的出水闸口

  1998年,国家文物局派出由考古、文物保护、古建筑、规划等多学科专家组成的专家组到遗址现场进行实地考察和论证。认为石构水池和曲流石渠是南越国宫苑的重要园林水景遗迹,是迄今为止发现年代最早的中国宫苑实例,对研究中国古代城市、古代建筑史和古代工艺史有极其重要的价值,是广州历史文化名城的精华所在。这两次发掘分别被评为当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

  

  制同京师

  

  2000年以来,考古人员在南越国宫苑遗址的西面又发掘出南越国的一号宫殿、二号宫殿、一号廊道、砖石走道和宫城北墙等遗迹。

  

  一号宫殿基址位于石构水池的西侧,坐北朝南,呈长方形,东西长30.2、南北宽14.4米,面积约435平方米。台基四周用砖侧立包砌,散水宽 1.5 米,内侧用印花方砖或长方砖铺砌,外侧铺碎石,最外侧用带榫的长条砖侧立包边。宫殿东面庭院内有一口食水砖井,内径0.85、残深9米。井圈用弧扇形砖错缝叠砌,井底用五块砂岩石板铺砌,当中一块呈方形,中心凿一圆形渗水孔。其余四块石板呈半弧形,每块近圆心处均凿一渗水孔。石板底下还铺垫一层细砂和碎石,起过滤井水的作用。井圈与井坑之间的空隙用纯净的山岗土夯实,以阻隔地表污水渗入井内,确保井水清洁。发掘时,考古人员曾抽取两瓶井水样品分别送卫生防疫站和自来水公司进行化险,结果是“符合现代饮用水标准”。

“华音宫”铭款陶盒盖出土现场

  二号宫殿基址位于一号宫殿西南面,现仅揭露其东北一角,建筑形制与一号宫殿基本一致。在宫殿的瓦砾堆积中出土 1 件戳印“华音宫”铭款的陶器盖,为确定该宫殿的名字提供了依据。《史记》和《汉书》皆记载:汉高祖十一年(公元前196年),汉朝派遣陆贾出使南越,封赵佗为南越王。赵佗本为秦朝将领,南征百越之时恰逢农民起义。曾经武功赫赫的帝国如秋风落叶一般,赵佗便趁机据岭南建南越国。陆贾的到来,让他听到了久违的华夏乡音。以“华音”来命名宫殿,或许表达的正是他内心最深处的乡愁与喜悦。

一号廊道东侧散水、排水明渠及地漏

  一号宫殿和二号宫殿之间有一条廊道,是连接两者的通道。廊道东西宽约6 米,已发掘南北长约 44 米。廊道台基用砖侧立包边,西侧散水用印花方砖铺砌。东侧散水较特别,内侧和外侧均用印花长方砖铺砌,中间夹砌弧状排水明渠,南端设渗水地漏,下接排水木暗槽。廊道南面连接砖石走道,东西宽3.6米,中间用砂岩石板铺砌,两侧用印花方砖镶边。

南越国宫署遗址遗迹分布图

汉长安城布局图

  《汉书•诸侯王表序》这样写道:“而藩国大者,夸州兼郡,连城数十。宫室百官同制京师。”作为占据岭南的藩国,南越国有能力也有欲望模仿长安城——帝国的心脏,用恢宏壮丽的建筑彰显权力与财富。长安城里有未央宫、长乐宫、明光宫、桂宫等多座宫殿,象岗南越王墓曾出土过一枚印有“长乐宫器”的印章,南越国宫署遗址还出土过一件戳印“未央”铭款的陶器,南越国是否会效仿汉廷也建长乐宫和未央宫呢?根据西汉长安城的规划布局,未央宫在城西南,长乐宫在城东南,而建章宫则在城外西边。未央宫和长乐宫都建在龙首塬的高地上,利用这个地势突出帝王的威仪,并且控制了全城的制高点,有利于城市和帝王自身的安全防卫。现在的一号宫殿遗址正好在古代的高山高地上,位于遗址的东南方,这个位置和西汉长乐宫的位置相似,东南边又是御花苑,方便王室休闲和游玩。一切都有待更进一步的考古发掘和研究。

  

  木简断代

埋藏有木简的井圈整取现场

南越木简

  2004 年,在南越国宫苑石构水池西南面发现一口渗水井。井壁上部用弧扇形砖砌筑,下部用圆形陶圈叠砌,深3.08 米。井壁东、西两侧各有一进水口与木质水槽相连接收集地面生活污水和雨水,泥沙经过沉积后再通过北侧的陶管道排出宫外。在清理至近井底部时,意外发现一些木片上墨书有文字,这一发现令在场的考古人员感到十分兴奋,这是岭南第一次在遗址中发现木简!由于井下空间狭窄,派人下井清理不但困难,而且对木简也会造成伤害。经过集思广益,决定在井旁挖一个深坑,把埋藏有木简的最底一层井圈整取上来再进行清理。这样既保护了木简也保护了遗迹,可谓两全其美。通过清理,共出土南越木简 100 多枚,木简字数达 1000多字,内容涉及军事、法律文书、纪年、地名、职官、宫室管理等方面,是研究南越国历史的第一手珍贵文字资料。如墨书有“廿六年”纪年的第 91 号简,对确定南越王宫的建造年代提供了直接的证据。在南越国的五代王中,除赵佗在位时间长达 67 年外,其他四位南越王在位时间均未超过 26 年,所以木简上的“廿六年”,应该是“赵佗廿六年”,即公元前 178 年,由此可推知南越王宫的建造年代应该不早于该年。又如第84号简墨书有“守苑”二字,它与发掘的南越国宫苑遗址相互印证,确认遗址的真实性。

  

  此外,井内还出土大量动植物的遗存,其中动物种类有鱼、龟、蚌、鸟、雉等;植物种类有甜瓜、冬瓜、荔枝、杨梅、罗浮柿、枣、南酸枣、乌榄、杜英、君迁子、楝、山鸡椒、紫苏等,可反映出当时岭南的生态环境和王宫的日常饮食。

  

  重叠王国

  

  根据文献资料记载,五代时期南汉国的都城王宫位于今广州城北京路一带,筑有乾和殿、玉堂珠殿、昭阳殿、文德殿、万政殿等多座宫殿。考古发掘印证了文献资料的记载,在南越国宫署遗址上叠压有南汉国的宫殿和宫苑水池遗迹。这更是古城的魅力所在,咫尺之间千年风帆过尽。

  

  南汉国一号宫殿叠压在南越国一号宫殿之上,坐北朝南。已发掘南、北两进殿堂,两者之间有廊道连接。南面殿堂台基用砖包砌,东西长33、南北宽19米,面积约630平方米,建筑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北面殿堂仅存东西 6 列、南北6排共36个磉墩(柱础石下面的基础),建筑东西长33、南北宽28米,面积约930平方米,面阔和进深均为五间,其中主间宽达6.8米。

南汉国二号宫殿东回廊遗迹绿化标识展示

南汉国二号宫殿第一进殿北面庭

园蝴蝶牡丹纹砖铺地面(局部)

  南汉国二号宫殿位于一号宫殿西面,坐北朝南,是一组以多进殿堂、庭院和回廊组合而成的大型建筑院落。目前仅揭露其东半部共四进殿堂,其中南面第一进殿堂台基用青石板和砖包砌,现清理东西长 20、南北宽 25 米,进深三间,面阔不详。台基南面东侧有一登殿台阶,台基东面南侧辟一门通向东回廊。南面为砖铺广场,北面庭院用蝴蝶牡丹纹方砖铺就,显得十分华丽。第二进殿堂用砖包砌,已揭露部分东西长13、南北宽12米。第三进殿堂用砖包砌,已揭露东西长 28、南北宽 18 米,进深三间,推断面阔七间。第四进殿已揭露东西长 18、南北宽 10 米,进深两间。宫殿东回廊台基东西宽 14,进深三间,已揭露南北长约 190 米。

南汉国雕16狮柱础石

  南汉国三号宫殿位于中山四路西段北侧商铺和人行道下,现仅揭露一段铺石板地面和一个柱础石。础石用整块青石雕凿而成,底座方形,边长1.12、高0.56米,重达2吨。覆盆分两层,下层用浅线条雕刻出覆莲瓣纹,上层用高浮雕雕凿出16个狮子。狮子呈蹲坐姿式,昂首挺立,双耳向后收紧,两眼圆瞪,两前足紧抓地面,雄健有力。覆盆顶面呈圆形,平整光滑,直径约0.6米。该础石巨大而精美,为国内仅见。狮子并非原产古中国,而是来自南亚和非洲。今天的斯里兰卡就被古人称之为“狮子国”。遥远的异域进贡的狮子被统治者们养在禁苑玩赏,同时作为权贵的专有符号被印记在各种建筑物中。宫苑水池位于一号宫殿东南面,东西长约 80 米,南北现揭露宽约 17.5 米。水池岸边用湖石层层垒砌,高低错落,以营造曲折无限的水面效果。

  

  在南越国宫署遗址除了发掘有南越国和五代南汉国的宫殿和宫苑遗迹外,遗址上下还叠压有秦、汉、晋、南朝、隋、唐、宋、元、明、清和民国时期的文化遗存。在已发掘的15000平方米范围内,共计清理房屋基址420多座、墙基300多条、道路60多条、沟渠360多条、水井500多口、渗水沙井近600口、灰坑约3000个。出土各类可复原器物约4万多件,砖、瓦、石等建筑材料和生活用陶瓷片多达数百万片。南越国宫署遗址是西汉南越国和五代南汉国的都城王宫所在地,也是历代郡、县、州、府的治所所在地,是广州两千多年来作为岭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历史见证。如同一本无字史书记载着广州2000多年城市发展历史。


(本文作者为 南越王宫博物馆陈列考古研究部主任 副研究馆员)

(原文刊于:《大众考古》,2013年第4期)

分类: 中文 深度阅读
关键词: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