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汉函谷关遗址

《水经.谷水注》所涉函谷关、卧冰求鲤等考略

摘要: 谷水又东,迳函谷关南,东北流,皂涧水注之。水出新安县,东南流,迳母邱兴墓东,又南迳函谷关西。关高崄峡,路出廛郭。汉元鼎三年,楼船将军杨仆,数有大功,耻居关外,请以家僮七百人,筑塞徙关于新安,即此处也。昔郭丹西入关,感慨于其下,曰:不乘驷马高车,终不出此关也。去关十二年,果如志焉。皂涧水又东流,入于谷。谷水又东北,迳函谷关城东,右合爽水。《山海经》曰:白石山西五十里曰谷山,其上多谷,其下多桑,爽水出 ...

谷水又东,迳函谷关南,东北流,皂涧水注之。水出新安县,东南流,迳母邱兴墓东,又南迳函谷关西。关高崄峡,路出廛郭。汉元鼎三年,楼船将军杨仆,数有大功,耻居关外,请以家僮七百人,筑塞徙关于新安,即此处也。昔郭丹西入关,感慨于其下,曰:不乘驷马高车,终不出此关也。去关十二年,果如志焉。皂涧水又东流,入于谷。谷水又东北,迳函谷关城东,右合爽水。《山海经》曰:白石山西五十里曰谷山,其上多谷,其下多桑,爽水出焉。世谓之纻麻涧,北流,注于谷,其中多碧绿。

函谷关,此处所涉为新安汉函谷关。公元前114年(西汉元鼎三年)冬天,楼船将军杨仆得到汉武帝的应允,将位于河南省灵宝县王垛村的秦函谷关迁移到新安县。新安汉函谷关遗址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新安县城关镇,2013年5月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遗址北距黄河25公里,东距洛阳市区23公里。已知的中心区域面积约为7.5万平方米。新安函谷关处于秦岭山脉东段崤山山脉的深山峡谷之中,北依凤凰山,南临青龙山,皂涧河流经遗址的西部、南部,涧河流经遗址的东部,涧河与皂涧河交汇后再折向东流。这里群山环抱,绿水萦绕。汉函谷关前后存在了约126年,贯穿西汉、东汉两个时期[1]

从广义的空间维度分析:“函谷”之名取自“深险如函,故以为名”。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卷六引《西征记》曰:“东自崤山,西至潼津,通名函谷,号曰天险。”河南新安到陕西潼关之间的地域,北有黄河之险,南接崤山之阻,中为深山人谷,崎岖迤逦,均统称为函谷,号称天险。而从广义时间维度考量有学者认为函谷关建关的历史大致分成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春秋战国到秦代。“关”首先形成于潼关和灵宝之间的桃林古塞,随后建关于河南灵宝王垛村。春秋时虢国属地,后属晋国,战国前期归魏国,战国中期归秦国,以后一直延续到西汉中期,史称秦函谷。秦关,是秦防守关东六国的前哨,也是山东六国进攻秦国的必经之地。第二阶段,两汉到曹魏时期。西汉中期从河南灵宝王垛村移关至新安县东关村,是为汉函谷。汉关,西汉时期是防备东方诸侯,而东汉时期则是拱卫京师洛阳。曹魏正始年间,战争的原因重新移回到河南灵宝县王垛村东北,更名大崤关,又名金关,是为曹魏函谷。第三阶段,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魏晋南北朝的后期,“关”之中心逐渐向潼关倾斜,到了隋唐时期潼关是关中平原的最主要的屏障,一些著名的战役地点开始转移在这里。第四阶段,宋元以降到近现代。唐宋以后国家制度的完备,国内地方割据势力的减弱,加上政治中心的东移,崤函古道上的“关”逐渐失去了固有的作用,其性质也就发生了悄然的转变,从以军事为主经济交通为辅,转变为经济交通为主军事防御为辅,交通枢纽和驿站是其主要的功能,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明清及近现代[2]

严辉、王咸秋等考古学者认为新安汉函谷关不仅仅是一个孤立的关口,它还是一条纵贯南北长约60余公里的庞大的防御体系。《水经注》卷十五《洛水注》记载:“障自南山横洛水,北属于河,皆关塞也,即杨仆家僮所筑矣。”这个体系应该由关塞、烽燧和长墙组成,从南到北控制着黄河漕运、崤函北道、崤函南道3条路径,进而控制着古都洛阳和长安之间的交通联系。洛阳和长安是商周、秦汉以来中国国家政治的核心地带。新安县函谷关作为中国古代著名的雄关要塞,对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承载着巨大的作用。它是以洛阳为起点的丝绸之路西行的必经之地,无论从军事防御还是从驿路通商角度上讲,对于保障正常的丝路贸易和中西文化交流的顺利开展都有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根据文献记载和考古发现,整个汉函谷关的文化遗存应该包括北线关塞(盐东仓储遗址)、中线关塞(函谷关关城遗址)、南线关塞(散关关城遗址,东汉八关都尉治所)等3个关塞,还包括了连接它们的长墙(障、塞垣)和烽燧。此即文献所说“上罗三关”,“皆关塞也”。这些内容应该都是整个函谷关的有机组成部分,故统称之为“新安函谷关遗址”。[3]

新安汉函谷关地势险要,因“关在谷中,深险如函”而得名。其北依凤凰山,南眺青龙山,西有奎楼山,东望八陡山,四山环绕,皂涧河环绕遗址西部、南部,在遗址东部与涧河交汇折向东流。图片及相关文字摘自网络

皂涧水,在今河南新安县东[4]

爽水,具体不详

谷水又东,涧水注之。《山海经》曰:娄涿山西四十里,曰白石之山,涧水出焉,北流注于谷。自下通谓之涧水,为谷水之兼称焉。故《尚书》曰:伊、洛、瀍、涧既入於河,而无谷水之目,是名亦通称矣。刘澄之云:新安有涧水,源出县北,又有渊水,未知其源。馀考诸地记,并无渊水,但渊、涧字相似,时有字错为渊也。故阚骃《地理志》曰:禹贡之渊水,是以知传写书误,字谬舛真,澄之不思所致耳。既无斯水,何源之可求乎?

涧水,源出河南渑池县东北白石山。东流经新安、洛阳,入于洛河[5]。《尚书·洛诰》:“我乃卜涧水东,瀍水西,惟洛食”与蔡邕《述行赋》:“实熊耳之泉液兮,总伊瀍与涧濑。均涉“涧水”。此外据陈桥驿先生对《水经注》卷十五解读:涧水今称涧河,发源于渑池县以西,东流在洛阳附近注入洛河,据一九七九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集)第七十二图(洛阳图)中所标明,涧河入洛处在王城公园以南……在一九七九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集》第七十二图《洛阳图)中,涧河从洛阳东站南流注入洛河。洛。伊二水均非大河,而涧、瀍二水更为短小,由于洛阳为北魏首都,此四水均流贯京畿,所以河流虽小,而记述特详,并能独立成卷[6]

白石山,《民国廿八年新安县志》认为渑池广阳山,亦名白石山,在渑池东北二十三里, 但与位于新安县南的白石山却非同一地望,不可混淆。

谷水又东,波水注之。《山海经》曰:瞻诸山西三十里曰娄涿之山,无草木,多金玉,波水出于其阴。世谓之百答水。北流注于谷,其中多茈石、文石。谷水又东,少水注之。《山海经》曰:廆山西三十里,曰瞻诸之山,其阳多金,其阴多文石。少水出于其阴,控引众溪, 积以成川。东流注于谷。世谓之慈涧也。

瞻诸山,《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认为瞻诸山在今河南新安县东南二十五里[7],估计是承袭了《太平寰宇记(补阙)》的记载。按《太平寰宇记(补阙)》:瞻诸山在县东南二十五里。)

娄涿之山,按《河南府志》:………娄涿山,在新安东南二十里[8]

波水(百答水),商代甲骨文中作为水名之字,疑即此百答水[9]。

少水(慈涧),具体不详。

谷水又东,俞随之水注之。《山海经》曰:平蓬山西十里曰廆山,其阳多(tú)琈之玉。俞随之水出于其阴,北流注于谷。世谓之孝水也。潘岳《西征赋》曰:澡孝水以濯缨,嘉美名之在兹。是水在河南城西十馀里,故吕忱曰:孝水在河南郡。而戴延之言在函谷关西,刘澄之又云:出檀山。檀山在宜阳县西,在谷水南,无南入之理。考寻兹说,当承缘生《述征》谬志耳。缘生从戍行旅,征途讯访,既非旧土,故无所究。今川澜北注,澄映泥泞,何得言枯涸也?皆为疏僻矣。

俞随之水(孝水),又名王祥河。在今河南洛阳市西[10]。此处孝水(王祥河)之名颇疑与“二十四孝”之首的王祥卧冰求鲤故事有渊源。2008年河南地方文物工作者文物普查时在新安县磁涧镇老井村发现了王祥祠堂及“晋太保孝王祥之碑”等数通石碑。碑阳面刻“晋太保孝王祥之碑”几个大字;右下方刻有“至正三年五月河南府路总管梁宜、达鲁花赤伯答罕等立石”小字;左下方刻有“嘉议大夫河北河南道肃政廉访副使崔帖谟尔普化书”小字。碑阴面有古诗一首:“为母卧冰希世有,龙天遗鲤感精诚。寄言天下为人子,永继王祥万古名”;当地学者据此等认为王祥卧冰求鲤的故事发生地应该在洛阳[11]

然山东临沂、日照,江苏盐城及河南驻马店等诸地亦有王祥卧冰求鲤的相关传说。愚按《晋书·王祥传》:“王祥,字休徵,琅邪临沂人,汉谏议大夫吉之后也……祥性至孝。早丧亲,继母硃氏不慈,数谮之,由是失爱于父。每使扫除牛下,祥愈恭谨。父母有疾,衣不解带,汤药必亲尝。母常欲生鱼,时天寒冰冻,祥解衣将剖冰求之,冰忽自解,双鲤跃出,持之而归……乡里惊叹,以为孝感所致焉……”则王祥卧冰求鲤之故事显然发生在王祥年少时所居之乡里(琅邪郡临沂县[12]);而洛阳王祥河(孝水)等系王祥功成名就后之影响所致,岂为少年王祥卧冰求鲤之处?

王祥字休征,琅邪人。性至孝。早丧亲,继母朱氏不慈,数谮之。由是失爱于父,每使扫除牛下。父母有疾,衣不解带。母常欲生鱼,时天寒冰冻,祥解衣,将剖冰求之。冰忽自解,双鲤跃出,持之而归。母又思黄雀炙,复有黄雀数十入其幕,复以供母。乡里惊叹,以为孝感所致焉。(图片摘自网络)

[1]严辉、王咸秋:《洛阳新安汉函谷关遗址考古工作综述》,,洛阳考古第5辑,中州古籍出版社,2014.06,第11-13页

[2]严辉、王咸秋:《洛阳新安汉函谷关遗址考古工作综述》,,洛阳考古第5辑,中州古籍出版社,2014.06,第11-13页

[3]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编,洛阳考古第5辑,中州古籍出版社,2014.06,第11-13页

[4]《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上 1-7画》

[5]《历代赋辞典》

[6]《水经注》卷15〈洛水、伊水、瀍水、涧水〉解读,历史学研究所

[7]《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下 8画以上》

[8]文史资料委员会,政协新安县委员会编;张友仁,赵玉珍主编,新安文史丛编山川卷,河南人民出版社,2015.11,第21页

[9]文化部文物事业管理局古文献研究室,出土文献研究,文物出版社,1985年06月第1版,第228页

[10]《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上 1-7画》

[11]《新安县发现元代王祥碑》位于磁涧镇老井村王祥祠旧址,《洛阳日报》,2008年12月13日

[12]汉临沂县:西汉置,属东海郡。治所在今山东费县东临沂庄。东汉改属琅邪国。南朝宋省。(摘自《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下 8画以上》)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