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阅读

玛雅壁画:万物皆无永生,但是可以重生

摘要:   古代玛雅文明覆盖的面积约50万平方公里,至少有100个城邦,包括高地及山地地区、中部的佩滕地区以及北部的尤卡坦地区三个部分。据不完全统计,玛雅地区的墓室壁画遗存有70余个。从地域分布来看,玛雅墓室壁画自西向东、自北向南分别分布在墨西哥恰帕斯州的帕伦克、博南帕克,坎佩切州的卡拉克穆尔,尤卡坦半岛的玛雅潘、奇琴伊察,金塔纳罗奥州的图卢 ...

  古代玛雅文明覆盖的面积约50万平方公里,至少有100个城邦,包括高地及山地地区、中部的佩滕地区以及北部的尤卡坦地区三个部分。据不完全统计,玛雅地区的墓室壁画遗存有70余个。从地域分布来看,玛雅墓室壁画自西向东、自北向南分别分布在墨西哥恰帕斯州的帕伦克、博南帕克,坎佩切州的卡拉克穆尔,尤卡坦半岛的玛雅潘、奇琴伊察,金塔纳罗奥州的图卢姆、科巴,危地马拉的里奥阿苏尔、瓦夏克通、蒂卡尔,伯利兹的诺穆尔以及洪都拉斯的科潘等地。

  玛雅墓室壁画的区域分布随着玛雅文明的兴起与衰落而呈现出不连续、不平衡的现象,具体可以分为前古典期(前1200—250)、古典期(250—900)和后古典期(900—1520)三个阶段,其中古典期是墓室壁画发展的繁荣阶段。最初,学者们认为,玛雅文明的萌芽深受奥尔梅克文明的影响,后来发现它也受到特奥蒂瓦坎文明的直接影响。然而,最新的一些考古发现表明,玛雅文明是有其自身发展脉络的,在比较早的时候就开始了文明进程。

  


  从墓葬形制来看,玛雅文明中,早期的王室墓葬通常效仿普通家庭的安葬方式,但是玛雅墓室壁画多为高等级墓葬,现已发掘的资料显示,壁画墓中铭文明确记载的墓主人主要为国王、王后,以及少数贵族、祭司等上等阶层,常常表现出较强的权力色彩。这些墓葬建筑通常伴有住宅区,为混合型的形制。具体来看,在前古典期晚期,国王去世不久,王室居所会被重建并连同王室陵墓一起构成“三位一体”的神庙建筑群。随着每一次殡葬,这些复合建筑群都会被改建,并将旧的部分纳入新建筑之中,形成更为宏大的丧葬纪念建筑群。古典期晚期,集中于宏大建筑群中的丧葬神庙转变为极具象征意义的独立“金字塔—神庙”。在后古典期,拱顶墓消失,混合型墓葬建筑增加。此外,在古代墨西哥的文化中,祖先祭拜仪式经常在陵墓之上的神庙中举行。

  这些墓葬建筑反映了古代玛雅人一个很重要的观念:万物皆无永生,但是可以重生。也就是说,无论是植物、人还是建筑,都要经历死后重生的历程。在考古发掘中,玛雅的建筑通常叠加了不同时期的建筑,因为玛雅人通过拆毁旧的建筑,在其上建造新建筑的方式来使其重生。例如,在洪都拉斯的科潘,考古学家就在16号金字塔内发掘到了被称为罗萨里拉(Rosalila,西班牙语“玫瑰紫色”)的更早期的神庙,这是由科潘第八王为纪念第一王而修建的,这为关于第一王的记载提供了有力的证明。在壁画中经常出现的宇宙树、灵蛇、美洲虎等神灵图像,表达着通往世界中心源头的宇宙观念。有学者认为,这些具有仪式性、象征性的图像,都在强调君权神授的社会权力体系。

  

  玛雅与中国在墓室壁画方面具有一定的可比性。自16世纪起,这两大文明的关系就开始被关注,法国学者阿科斯塔从人种和地理的联系出发,率先提出了最早的美洲印第安人是大约在公元前2000年经过白令海峡从亚洲来到美洲的观点。1752年,法国学者岐尼提出中国文献中的“扶桑”就是墨西哥,西方学者由此展开了谁最先发现美洲的大规模讨论。目前学界普遍认为,在第四纪冰盛期(约15000年前),海平面的急剧下降使得白令海峡成为东亚、北美大陆之间的天然大陆桥,追逐猎物的人类便由此通道到达美洲并向南发展。张光直认为:“玛雅文明也是在史前时代的基础上出现的,出现时有文字、阶级社会和战争,有非常繁缛的仪式和伟大的建筑,等等。从这些特征来看,玛雅文明无疑已经从野蛮社会进入了文明社会。”但是,玛雅文明却独立发展,在生产工具上没有出现金属工具,也没有大规模的灌溉系统以及牲畜的使用。从考古材料看,两大文明在一些方面存在诸多相似点,但能够证明二者有直接交流的实物资料却始终未出现。李新伟认为:“中美洲文明可能是现在发现的文明中唯一几乎没有与其他文明交流、独立创造发展的文明,所以说它是最独特的文明标本,这也是它的珍贵之处。”张光直则认为:“中国文明和中美洲文明实际上是同一祖先的后代在不同时代、不同地点的产物。我把这一整个文化背景叫作‘玛雅—中国文化连续体’。

  我们认为,墓室壁画是世界美术史上的重要形式,中国与玛雅的墓室壁画遗存数量巨大,如果提供一个以墓室壁画为标识的文化交流参照系,则可为进一步研究这两大文明的墓室壁画提供参考。

   

   (作者吴思佳,单位:兰州理工大学设计艺术学院,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多卷本《中国宗教美术史》”(17ZDA237)阶段性成果)

- 完-

亚洲考古发布(Asian archaeology)

综合整理出品|转载请注明来源

来源 丨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12-03

以上图文版权均归作者所有,本文仅用作学习之用,如有侵权,即作删除处理,特此声明。


    分类: 中文 深度阅读
    关键词: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