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阅读

唐墓壁画中的弓韬:武士兵器腰间挂 产自西域来中原

摘要:   2005年在洛阳市新区翠云路建设中发掘清理了两座唐墓(唐安国相王孺人唐氏、崔氏墓),墓中壁画有两个人物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其一是唐氏墓墓道东壁北端的人物,身高1.4米,头裹幞头,身穿桃红色圆领宽袖长袍,腰束带,腰间右边佩箭袋,左边挂一个虎皮纹弯月形的器物。其二是崔氏墓墓道东壁北端的人物,此人头部脱落,残高1.4米,身穿橙红色交领束腰短袍, ...

  2005年在洛阳市新区翠云路建设中发掘清理了两座唐墓(唐安国相王孺人唐氏、崔氏墓),墓中壁画有两个人物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其一是唐氏墓墓道东壁北端的人物,身高1.4米,头裹幞头,身穿桃红色圆领宽袖长袍,腰束带,腰间右边佩箭袋,左边挂一个虎皮纹弯月形的器物。其二是崔氏墓墓道东壁北端的人物,此人头部脱落,残高1.4米,身穿橙红色交领束腰短袍,下着长裤,右手持弓,在腰间左侧佩箭袋,右侧挂一个鹰头虎纹弯月形器物。(上图)

  专家指出,唐代的仪卫一般着袍服黑靴,衣服的颜色有红、绿、青、白,他们主要的随身佩器有三,即弓箭、胡禄(箭囊)和横刀。因此,根据这两个人所处的位置和衣着装备,人们可以确定这二人是仪卫武士。而最令人感兴趣的是,两名武士腰间佩戴的虎纹弯月形器物,这些弯月形器物是装饰品,还是武士们的猎物呢?经过研究,专家认为这是装弓的袋子,它的名字叫韬(tāo)。

  弓韬在古代是一种常见的军事装备,它一般由木、革、兽皮、鲨鱼皮制成,弓韬分为三部分:韬口、韬身、韬底。目前,人们所见到的弓韬有四种:长筒形、三角形、刀把形和弯月形。

  在中原地区见到的最早的弓韬形象是汉代的,在洛阳西汉画像空心砖和山东孝堂山汉画像石上都出现了弓韬。山东孝堂山的弓韬是长筒形的,韬口比较小。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弓韬的形状大多为三角形或刀把形,弓身不能全部纳入,外面会露出很长一截弓杆,韬口较大,制作材料大多是皮革。

  据专家考证,隋唐时期,弯月形弓韬开始在中原地区流行起来。弯月形弓韬的种类比较多,装饰丰富,有的弓能够全部纳入弓韬中,有的弓不能全部纳入其中,有的在弓韬口处有丝带,可将其系住。弯月形弓韬韬身比较窄,所纳之弓通常为弛弓,即弓弦没有拉紧的弓。崔氏、唐氏墓中的武士所佩戴的弓韬,就是弯月形的弓韬,韬身用虎皮制成,韬底为鹰头图案。这种兵器学术名称为“虎韔(chàng,古代装弓的套子)豹韬”。

  根据史料记载,弯月形弓韬出自西亚的波斯、安息帝国,沿着丝绸之路传入中原。因此,弯月形弓韬应当是西域文明的产物,其传入中原正是西域兵器影响中原的一个明显例证。因此,别看这种弓韬不起眼,却为我们研究古代军事用具提供了可靠的实物资料,同时也从一个侧面证明了洛阳是丝绸之路上一座非常重要的城市,体现了隋唐时期洛阳与西域的往来关系。

  专家点评(洛阳古代艺术博物馆馆长朱世伟):丝绸之路是中国古代东西方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它的开辟使大唐帝国与西方各国及北方各民族的文化交流及融合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这通过历史文化遗存如唐墓壁画和随葬器物毫无保留地展示在后人面前,弯月形弓韬就是其中比较典型的例子。(洛阳日报记者 刘永娟 通讯员 段跃辉 文/图)

分类: 中文 深度阅读
关键词: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