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阅读

常益长铁路涉及汉寿老坟山墓群考古发掘工作收获

摘要: 汉寿老坟山墓群位于常德市汉寿县株木山乡云台村。墓群分布在撇洪河东侧的台地上、面积约64万平方米。因常益长沙铁路项目建设,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汉寿县文物局对项目红线范围内涉及的老坟山墓群区域开展抢救性考古发掘工作。项目主线涉及老坟山墓群区域面积约16000平方米,分布于相邻三处山丘之上,由西往东依次编为I、II、III区。项目另有走形线涉 ...

汉寿老坟山墓群位于常德市汉寿县株木山乡云台村。墓群分布在撇洪河东侧的台地上、面积约64万平方米。因常益长沙铁路项目建设,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汉寿县文物局对项目红线范围内涉及的老坟山墓群区域开展抢救性考古发掘工作。项目主线涉及老坟山墓群区域面积约16000平方米,分布于相邻三处山丘之上,由西往东依次编为I、II、III区。项目另有走形线涉及墓群面积约37000平方米。三处山丘项目红线范围内现已发现墓葬176座、与墓葬同时期遗址1处。走形线区域征地拆迁基本结束,即将进入发掘阶段。截至2020年9月6日,项目主线区域墓葬发掘结束,其中以战国中晚期墓葬为主,共计132座,另有西汉墓23座。出土器物1015件(套),其中陶器829件(套),铜器166件(套),铁器9件(套),玉石琉璃器9件(套),木器2件(套)。取得重要考古收获。现将老坟山墓群考古发掘收获简要介绍如下。

图一 老坟山墓群地理位置示意图

图二 老坟山墓群航拍图

图三 I区部分墓葬分布(航拍)

图四 II区部分墓葬分布

图五 III区墓葬分布

图六 项目主线涉及老坟山墓群区域墓葬分布图

  01

墓葬形制

  1

  

战国墓葬

老坟山墓群已发掘的132座战国墓葬中,其类型可分为A型(宽坑)墓、B型(窄坑)墓、C型(狭长型)墓三类。

A型墓 83座。一般长大于宽,部分墓长宽尺寸差别较小接近正方形。墓底宽度一般为140厘米以上(不含140厘米),其中带有墓道特征的墓葬27座,带有带二层台特征的墓葬1座。

M16:带斜坡墓道长方形竖穴土坑墓。方向195°。墓上部被摧毁。墓道口残长1.38、残宽1.7、墓道最深0.7米。墓道坡度25°。墓室口长4.02—4.1、宽3.16—3.26米,墓室底长3.64—3.82、宽2.42—2.6米,残深2.76—3.1米。距墓口2.56米出现椁室木底板,残存椁室木底板长2.90、总宽1.66(单块宽0.06—0.2米)、厚0.12米。墓底有两道枕木沟,沟长2.38、宽0.4—0.42、深0.09米。枕木沟残存有枕木,枕木残长1.28—1.32、宽0.12—0.2、厚0.08米,枕木腐烂严重,截面呈不规则形状。墓壁内收呈斜坡状。墓底有少量白膏泥。墓内填土为红褐色网纹红土。随葬器物置于椁室南侧与西侧,包括铜剑2件,肖形玺1件、铜箭镞若干计1件、铜戟(带刺)2件,铜戈1件、陶鼎2件、陶壶1件、陶簠2件。

图七 M16发掘后航拍

图八 M16发掘后残存棺椁板与随葬器物

M19:带斜坡墓道长方形竖穴土坑墓。方向111°。墓上部被摧毁。墓道口残长2.7、残宽1.7、墓道最深1.28米。墓道坡度23°。墓室口长4.16、宽3.34—3.42米,墓室底长4、宽3.75米,残深3.75(图纸剖面图需要改深度均应改为18.75厘米)米。距墓口3.15米出现椁痕,椁痕长3.32、宽2.1—2.2米。距墓口3.25米处发现椁盖板3块,盖板残长1.96、宽0.2—0.4、厚0.1—0.12米。墓底椁室底板保存较好,总计四块,四侧均残存部分墙板,椁室底板长2.97、总宽度1.5—1.55(单块宽0.3—0.36)、厚0.15米。椁室底板下两端各有1枕木,枕木长1.8—1.9、宽0.15、厚0.12米。残存枕木截面呈方形。墓壁先内收,近墓底时再微外撇。距墓口3.4米处出现生土二层台,二层台宽0.08—0.15米。墓底有少量白膏泥。墓内填土为红褐色网纹红土。随葬器物置于椁室南侧与东侧,包括铜剑1件、铜箭镞4支计1件、铜戈(带鐏)2件、铜矛(带鐏)2件、铜戟(带刺、带鐏)2件,陶鼎1件、陶壶1件、陶簠1件、陶豆4件。

图九 M19发掘后航拍

图一〇 M19残存椁室与随葬器物

图一一 M19随葬铜戈与铜剑(带剑鞘)

图一二 M19残存椁室木构件

M39:带斜坡墓道长方形竖穴土坑墓。方向110°。墓上部被摧毁。墓道口残长3.06—3.28、残宽1.45—1.68、墓道最深0.78米。墓道坡度12°。墓室口长3.50—3.70、宽2.54—2.70米,墓室底长3.54—3.8、宽2.4—2.44米,残深3.15—3.35米。距墓口2.26米处发现椁室西侧挡板,后四侧墙板均出现。其中东、西两侧椁室挡板残存长1.58—1.72、高0.38—0.68、厚0.16—0.18米,均由2块木板合成,单块木板残存宽度为0.08—0.36米;南北两侧椁室侧板均为一整块木板,椁侧板长2.7—2.76、高0.48—0.52、厚0.18米。墓口2.34米处于椁室内发现棺木,棺已挤压移位,棺盖板与侧板横截面均呈弧形,棺底板悬于椁底板上,其应为弧形悬底棺。其中棺盖板残长1.92、宽0.54、最厚0.12米,棺侧板残长1.94—2.06、高0.64—0.68、最厚0.13—0.18米,棺挡板残长0.46—0.54、宽0.64—0.68、盖板残长1.96、残高0.18—0.22、厚0.07米,棺底板残长1.94、宽0.54、厚0.06米。墓底椁室底板保存较好总计四块,四椁室底板长3.26—3.32、总宽度1.48—1.54(单块宽0.32—0.46)、厚0.2米。椁室底板下两端各有1枕木,枕木椁室底下部分经人工凿平,高度约0.1米。枕木长1.9—2.04、宽0.2—0.26、高0.22米。残存枕木截面呈方形。西侧与南侧近东端墓壁外撇,其余墓壁内收成斜坡状。墓底有大量白膏泥。墓内填土为红褐色网纹红土。随葬器物置于椁室南侧与东侧,包括铜剑1件、铜戈(带鐏)2件、铜矛(带鐏)2件、铜戟(带刺、带鐏)2件,木器2件、陶鼎2件、陶壶2件、陶敦2件、陶豆4件、陶匜1件、陶器1件。

图一三 M39发掘后航拍

图一四 M39发掘至棺椁暴露时

图一五 M39部分随葬铜器与木器

B型墓 24座。长度均大于宽度,墓地宽度一般大于86厘米,小于或等于140厘米,其中带有墓道特征的墓葬1座,带二层台特征的墓葬2座,带头龛特征的墓葬9座。

M34:长方形竖穴土坑墓。墓上部被摧毁。方向235°。墓口长2.7、宽1.16米,残深1.9—2.32米。墓壁竖直。西侧墓壁距墓口0.9米处有一近长方形壁龛。龛底宽0.64、高0.28、进深0.32米。距墓口2.1米处出现棺痕,棺痕呈亚字形,两端出头约0.12米,棺痕长2.4、宽0.92、厚0.1米。墓内填原坑浅红褐色网纹红土。随葬器物置于壁龛。包括陶壶1件、陶盂1件、陶豆2件。

图一六 M34发掘后航拍

图一七 M34壁龛与随葬器物

M126:长方形竖穴土坑墓。墓上部被摧毁。方向325°。墓口长2.32—2.34、宽1.14—1.18米,残深0.4—0.42米。墓壁竖直。距墓口0.2米处出现棺痕,棺痕长2.12、宽0.92、厚0.06米。墓底有两道枕木沟,枕木沟长1.14—1.18、宽0.12—0.14、深0.04米。枕木沟横截面呈弧形。墓内填原坑浅红褐色网纹红土。随葬器物置于棺内西侧。包括陶壶1件、陶鼎1件、陶敦1件、陶匜2件、陶豆1件。

图一八 M126发掘后航拍

图一九 M126随葬器物

C型墓 25座。墓底宽度小于或等于85厘米,较狭长,其中带二层台特征的墓葬为11座,带头龛特征的墓葬10座。

M42:长方形竖穴土坑墓。墓上部被摧毁。方向192°。墓口长2.44、宽1.04米,墓底长2.06、宽0.68米,残深0.78—0.8米。距墓口0.22处出现生土二层台,二层台宽0.16—0.2米。墓壁竖直。距墓口约6米处发现棺痕。棺痕长1.68、宽0.6、厚0.06米。墓内填原坑浅红褐色网纹红土。随葬器物置于墓底棺外墓底南侧。包括陶壶1件、陶盂1件、陶豆2件。

图二〇 M42发掘后航拍

图二一 M42随葬器物

M100:长方形竖穴土坑墓。墓上部被毁。方向96°墓口长2.54、宽0.60—0.66米,墓底长2.5、宽0.52—0.54米,残深0.32—0.46米。墓壁内收呈斜坡状,未发现棺椁痕迹。墓内天原坑浅红褐色网纹红土。随葬器物置于墓底东侧,包括陶壶1件、陶罐1件、陶敦1件、陶鼎1件、陶匜1件。

图二二 M100发掘后航拍

图二三 M100随葬器物

2

  

西汉墓

老坟山墓群已发掘的23座西汉墓均为竖穴土坑墓,随葬器物较为丰富。

M67:长方形竖穴土坑墓。墓上部被摧毁。方向245°。墓口长3.04—3.1、宽2.36—2.53米,墓底长2.94、宽2.16—2.4米,残深0.85—2.5米。墓壁内收呈斜坡状。距墓口2.2米处出现椁痕,椁痕长2.4、宽1.82—2.02、厚0.14米。南、北两侧墓壁各有两道枕木槽,槽底宽0.24—0.66、高0.7—1.24、进深0.04—0.2米。墓内填原坑浅红褐色网纹红土。随葬器物置于椁内南侧、北侧,包括石璧1件、铜镜1件、铜钱若干计1件、泥钱若干计1件、陶器盖2件、陶壶4件、陶鼎4件、陶盒4件、陶勺4件、陶匕2件。

图二四 M67发掘后航拍

图二五 M67随葬器物

M89:长方形竖穴土坑墓。墓上部被摧毁。方向80°。墓口长2.80—2.92、宽1.72—1.76米,墓底长2.80—2.92、宽1.72—1.76米,残深0.66—0.80米。距墓口0.6米处出现椁痕,椁痕呈亚字形,两端出头约0.06米,棺痕长2.34—2.40、宽1.22—1.28、厚0.10米。墓底有两道枕木沟,枕木沟长1.74—1.76、宽0.24—0.3、深0.08米。枕木沟横截面呈弧形。墓壁竖直。墓内填原坑浅红褐色网纹红土。随葬器物置于墓底椁内东南角。包括陶壶2件、陶鼎2件、陶盒2件、陶匕2件、陶勺2件。

图二六 M89发掘后航拍

图二七 M89随葬器物

02

出土遗物

老坟山墓群目前发掘墓葬176座,其中战国晚期楚墓132座、西汉墓葬23座、无随葬器物出土墓葬21座。

战国楚墓132座,出土陶器、铜器、铁器、玉器、石器、琉璃器等793余件(套)。其中,陶器有鼎、敦、壶、盂、簠、高柄豆、矮柄豆、勺、匕、匜、罐、盘等。初步分析可分为仿铜陶礼器和日用陶器两种不同组合,其中仿铜陶礼器组合以鼎、敦、壶或鼎、簠、壶组合为主。铜器有印、镜、剑、剑首、箭簇、戈、矛、戟、砝码等,铜礼器基本不见。铁器很少,仅M14、M23、M24等6座墓有出土,锈蚀严重,可辨器型有铁斧、铁臿。琉璃器较少,仅M11出土有蜻蜓眼。玉器仅M74出土有玉珌。

老坟山墓群现已发掘的23座汉墓中,出土陶器、铜器、玉石器等222件(套)。其中陶器有陶盒、陶鼎、陶壶、陶钫、陶豆、陶匕、陶勺等。玉石器有滑石璧。琉璃器有琉璃珠、琉璃璧。铁器有铁鼎、铁臿。铜器发现有铜鼎、铜剑、铜戈、铜带钩、铜镜、五铢钱等,仅于M67、M106发现有泥钱。

图二八 M26随葬陶器

图二九 M57随葬陶器

图三〇 M157随葬陶器

图三一 M67部分随葬陶器

图三二 M16部分随葬青铜器

图三三 M19部分随葬青铜兵器

图三四 M29部分随葬青铜兵器

03

初步认识

1、本次老坟山墓群的发掘是沅水下游地区楚墓又一次较大规模的发掘,也是汉寿楚墓最大规模的一次发掘。自1954年7月由湖南省文物清理工作队主持对常德地区楚墓进行了首次清理发掘以来,省市县各级考古单位在沅水下游地区历年发掘楚墓总数已达3000余座。但历年多为配合基本建设发掘,发掘楚墓总数虽多,但分布的墓地数量也多,除武陵区茅湾砖厂墓地、常德棉纺厂墓地、桃花山武陵酒厂墓地等少数大型墓地外,大多分布较为零散。

2、从老坟山墓群目前发掘情况来看,该墓地墓葬基本上是以中小型墓为主,随葬器物以鼎、敦、壶或鼎、簠、壶或罐、盂、豆等陶器组合为主,基本不见铜礼器,出土铜器以剑、戈、矛、戟等兵器为主。根据墓葬形制及出土遗物,可初步断定老坟山墓群楚墓的年代为战国晚期,文化内涵以楚墓为主。现发现的少量西汉墓中随葬品较为丰富,随葬陶器组合亦发生较明显的变化。老坟山墓群对于研究沅水下游东周至西汉时期文化面貌、丧葬习俗的演变及其与周邻地区的相互关系提供了重要的考古学资料。

3、汉寿县的楚墓主要集中于现汉寿县株木山乡至聂家桥乡一带的丘陵之上,墓葬规模密集。这也预示着在墓群邻近区域应存在对应的聚落居址。在现汉寿县县城西6公里汉寿县龙阳镇西湖砖厂处,根据以往的考古调查,存在一东周至汉代城址。该城址在一高出地面3米的台地之上,北、西两面存在城垣,北垣长1000米,西垣残长约50米,残高6至7米。城东、南两面城垣被毁,推测城址面积40万平方米。老坟山墓群作为汉寿县战国至汉代墓群的一部分,其距离西湖古城直线距离约8公里,距离较近,且老坟山墓群规模较大,推测墓群墓主生前应为西湖古城的居民。由于对西湖古城的研究尚未深入,故而目前对老坟山墓群的考古发掘,对于初步了解汉寿地区战国至汉代古遗存的准确年代,聚落分布与结构等问题,提供了切入点,为以后进一步深入研究汉寿地区战国至汉代历史与社会发现,奠定了不可取代的基础与地位。

作者:何赞、余晓福、张寒冬


湖南考古

http://www.hnkgs.com/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分类: 中文 深度阅读
    关键词: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