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阅读

谈釉色变|浅析低温铅釉陶器“银釉”的形成赵志强

摘要: 釉是附着于陶瓷胎体表面的一种连续的玻璃质层,是用矿物原料按一定配比制作釉料施于陶瓷坯体之上,经一定温度煅烧而成。我们都知道,釉的主要原料熔点都很高,如石英熔点高达1710℃,高岭土熔点约为1785℃,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添加助熔剂来降低釉的烧成温度。古代陶瓷釉料按照助熔剂种类和烧制温度的不同,一般分为高温釉和低温釉,我国传统高温釉主要有钙 ...

釉是附着于陶瓷胎体表面的一种连续的玻璃质层,是用矿物原料按一定配比制作釉料施于陶瓷坯体之上,经一定温度煅烧而成。我们都知道,釉的主要原料熔点都很高,如石英熔点高达1710℃,高岭土熔点约为1785℃,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添加助熔剂来降低釉的烧成温度。古代陶瓷釉料按照助熔剂种类和烧制温度的不同,一般分为高温釉和低温釉,我国传统高温釉主要有钙釉和钙碱釉,钙釉的熔融温度在1150~1250℃之间,钙碱釉为1200~1300℃;低温釉通常指铅釉,铅釉的熔融温度范围800~1000℃。需要指出的是,“釉”并非瓷器专属,以含铅矿物作为助熔剂引入陶器色釉制作中在我国最早可见于战国时期(如临淄战国齐墓出土的釉陶罍)。此后,经过古代工匠的不断创新、改进,衍生出一系列铅系低温色釉陶器(汉绿釉陶,唐三彩,辽三彩等),成为我国陶瓷史上具有代表性的品种。


今天的主角即低温铅釉陶。不知大家是否注意到,出土的铅釉陶表面常常会出现银白色光泽的覆盖层(图一~图四),人们称之为“银釉”。“银釉”在器物表面一般呈层状分布,其略有乳浊感,与基体结合不够紧密,易于脱落。关于“银釉”的形成,历来有不同说法,有人推测是棺椁中的朱砂变成水银而粘在陶器表面所致,有人认为是铅釉在埋藏环境中形成的还原物铅或类似云母之物,也有人解释为“陶胎入窑烧制前专门涂抹的一种材料,使其出窑后泛出银粉色的一种艺术加工”。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有学者对铅釉陶表面的“银釉”进行了形貌观察和成分分析,较好的解释了“银釉”的显微特征、元素组成和形成机理。基于此类研究成果,笔者也通过几件铅釉陶样品来探究釉色变化的原因。

图一 汉代绿釉陶雁

图二 汉代绿釉陶猪

图三 三彩女侍俑

图四 三彩骑马狩猎俑

这批样品的釉色有黄色、绿色、黑褐色等。釉层与胎体之间结合不够紧密,部分区域秞面剥落严重,甚至露出胎体。利用超景深三维视频显微镜(图五)对样品进行形貌观察,如图六~图一一所示。图六~图九表明 “银釉”不仅只见于绿釉表面,而是不同釉色的釉面均分布面积不等的银白色层(也有色调略带土黄色)。图一〇显示釉面有裂纹存在,且银白色区域的网状裂纹较之其他区域明显增多,说明“银釉”易生长于釉面裂纹处。图十一的绿釉陶断面照片显示釉层中银白色层和绿釉层有明显界线,近表面为银白色,里层是釉陶原本的绿色,其中个别片段银白色层已基本取代绿釉,触及胎体。需要指出的是,此类银白色物质结构较为疏松,容易剥落,它确实具有与云母类似的片状结构,但“银釉”碎片略带乳浊感,且除去后其下会显露釉层本来面目,其形成原因应与釉的成分有关。

图五 超景深三维视频显微镜

图六 铅釉陶绿釉形貌照片

图七 铅釉陶黑褐釉形貌照片

图八 铅釉陶褐釉形貌照片

图九 铅釉陶黄釉形貌照片

图一〇 铅釉陶黄釉形貌照片

图十一 铅釉陶绿釉断面照片

“银釉”的组成成分如何?我们首先使用X射线荧光光谱仪(XRF,图一二)对釉陶黄色釉面进行简单的元素定性分析,荧光谱图见图一三,结果显示釉面主要特征元素为铅(Pb)和硅(Si),其中绿釉、黄釉和黑褐色釉的呈色元素包括铜(Cu)、铁(Fe)和锰(Mn)。在XRF测试的基础上,为探明“银釉”的物相组成,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图一二)对釉面外层银白色薄片进行取样分析,XRD谱图表明银白色物质为白铅矿(即碳酸铅3>)。作为铅釉陶的特征腐蚀产物,PbCO3是一种斜方双锥晶类,晶体常发育呈板状或片状,这与“银釉”层状结构特征吻合。

图一二 X射线荧光仪和X射线衍射仪

图一三 样品X射线荧光光谱图

“银釉”是怎样形成的?利用扫描电镜-能谱仪(SEM-EDS,图一四)对绿釉陶断面进行取样分析。图一五是样品放大700倍的照片,能明显观察到“银釉”和绿釉之间的空隙,两者之间界限分明,其中绿釉断面平滑光润,而“银釉”区域则呈疏松的层状结构,层数多达十余层。为掌握样品釉层断面的元素变化特点,由内至外对断面不同区域做了元素分布测试,基于数据分析结果,将特征元素硅(Si)和铅(Pb)的成分含量做成柱状图(图一六),可发现两元素呈相反的分布模式,其中Si从里至外含量渐少,而Pb由内逐渐“外流”并在釉表面聚集,积聚的过程就是釉层的腐蚀风化过程。

综合以上分析结果可知,所谓“银釉”实为釉面之上的层状沉积物,是铅釉腐蚀分解的产物。在长期的地下埋藏过程中,铅釉会与环境中水和二氧化碳(CO2)等酸性气体反应,在接触层形成一层沉积物(主要物相是白铅矿3>),由于沉积物与釉层结合不够紧密,存在空隙(图一五),水与空气仍能见缝插针的穿入其中对釉层进行腐蚀。长此以往,反复进行,从而导致沉积物层次不断增多,沉积层愈来愈厚,此时的沉积层在光线的干涉作用下便呈现银白色光泽。

图一四 扫描电镜-能谱仪(SEM-EDS)

图一五 样品断面显微照片(700X)

图一六 样品断面元素分布柱状图

我国传统低温色釉都属于铅釉系统,相较于钙釉或钙碱釉的高温色釉,铅系釉也有其特点,它熔蚀力比较强,釉层中少有石英和其他不熔物;高温粘度小,流动性较大,在烧成过程中从胎釉产生的气泡能逸出釉面,表面平整光滑;折射指数较高,釉层清澈透明,釉面光泽强。但不可忽视的是,铅(Pb)作为重金属元素之一,是有毒性的,因此铅釉主要限于丧葬明器、建筑材料等用途。同时,铅釉的化学稳定性较差,易受到各种化学物质的侵蚀,导致釉层变得脆弱,严重时器物釉层会逐渐被腐蚀层代替,可深入到胎体,造成较大破坏。

不少人对“银釉”的赞美之词溢于言表,将其描画为秋月之色浮于物面。作为时光留在铅釉上的印记,初观“银釉”,确实光彩动人,甚是美观。但美丽是有代价的,从文物保护的角度来看,“银釉”是铅釉的典型腐蚀产物,属于文物的一种病害类型,在它形成的“旅途”中,会持续的破坏釉层,甚至取而代之,岂不悲哉?

参考文献:

[1]张福康:《中国古陶瓷的科学》,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年。

[2]李家治主编:《中国科学技术史·陶瓷卷》,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年。

[3]郎剑锋,崔剑锋:《临淄战国齐墓出土釉陶罍的风格和产地-兼论我国铅釉陶的起源问题》,华夏考古,2017年第2期。

[4]姜晓霞:《汉代铅绿釉陶器“银釉”的分析》,文物,1992年第6期。

[5]图片素材来源:图一、图二来自《中国陶瓷全集·秦汉》,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年,第199、201页;图三来自《中国洛阳出土唐三彩全集》,大象出版社,2007年,第158、481页;图四来自《中国陶瓷名品珍赏丛书-陶瓷·唐三彩》,1998年,图26。


湖南考古

http://www.hnkgs.com/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收录于话题 #

      上一篇下一篇

      

    分类: 中文 深度阅读
    关键词: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