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阅读

农耕星火系列:河姆渡干栏式建筑

摘要: “干栏式建筑”是考古学研究生试卷中最常见的名词解释,《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卷》是这样定义的:“在木(竹)柱底架上建筑的高出地面的房屋。”相传干栏式建筑是远古时期有巢氏发明的,《韩非子·五蠹》载:“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之曰‘有巢氏’。”“构木为巢”的干栏 ...
“干栏式建筑”是考古学研究生试卷中最常见的名词解释,《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卷》是这样定义的:“在木(竹)柱底架上建筑的高出地面的房屋。”相传干栏式建筑是远古时期有巢氏发明的,《韩非子·五蠹》载:“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之曰‘有巢氏’。”“构木为巢”的干栏式建筑形式从史前时期一直延续到历史时期,《旧唐书·南平僚传》记载“土气多瘴疠,山有毒草及沙蛩蝮蛇,人并楼居,登梯而上,是为干栏。”可见唐宋时期人们已经把这类建筑称作“干栏”。干栏式建筑主要流行于长江中下游及其以南,湿热多雨的地区,这种建筑在木桩上的房屋,上层住人,纳凉、防潮、可避毒虫禽兽,下层还可以圈养牲畜。

  河姆渡文化的“干栏式建筑”,是考古学上首次确认的此类建筑,距今大约7000年,是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最为重要的遗迹现象之一。根据发掘报告的描述[1],大量的木构件保存良好,种类有桩木、板桩木、梁、柱、枋、地板等,大多带有榫卯结构。还有部分刻有叶纹、曲折双线等图案的雕花木构件,可能是建筑局部的装饰板材。根据排桩的走向组合,专家推测至少有六组以上相互平行的建筑。其中,从揭露最长的10号排桩来看,其所属建筑的面宽至少在23米以上;其两侧等距处各有一排排桩,分别为8号和12号,若以8号与12号排桩间的距离为进深,则该建筑进深约7米;而12号排桩外相距1.3米处另有13号排桩,或为该建筑的前廊。(参见图一)因此,该建筑被推断为一座带前廊的干栏式长屋。(参见图二)根据木构件遗留的加工痕迹,大体可见砍伐、裁截、开板、劈削、挖凿等工艺,推测木作工具有石斧、石锛、石凿、骨凿、角凿等。其中,榫卯的制作反映出当时的木构技术已相当成熟,尤以销钉孔、燕尾榫、企口板的使用,显示出丰富的建筑经验。

图一、河姆渡遗址干栏式建筑排木桩

图二、河姆渡遗址干栏式建筑复原

干栏式建筑在距今7000年前河姆渡文化时期已经成型,但还不是此类建筑之最早者。2011年,浙江龙游荷花山遗址发现了更早的木构建筑遗迹,属于大约90008000年前的上山文化,但其是否一定为“干栏式建筑”还有待进一步认证。20012006年,浙江浦江上山遗址发现的F1,是一处打破上山文化堆积的房址[2]。根据柱洞排列和走向,与河姆渡的干栏式长屋较为接近,年代基本一致。

  新石器时代以后,“干栏式建筑”的流传则绵延不断。云南剑川海门口遗址为目前国内面积最大的史前水滨木构“干栏式”建筑遗址[3],其木桩分布面积达到20000平方米,处于新石器时代末期至青铜时代;青海民和喇家遗址于2002~2003年间,出土一处可能用作祭坛的齐家文化土台及附近的两个地面建筑[4],其中的F21被初步认定为干栏式礼制建筑,说明了“干栏式建筑”可能具备了日常生活以外的其它社会功能;成都十二桥遗址的商代大型干栏式宫殿建筑[5],架设于夯土高台、铺设卵石散水的做法则结合了中原地区宫室建筑的特点;湖北圻春毛家咀遗址西周木构建筑[6],则可能为架设木板墙的半干栏式建筑,面积在5000平方米以上。如今,“干栏式建筑”作为不可移动的文化遗产,仍广泛流行于西南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如苗族的吊脚楼,壮族的麻楼,傣族的竹楼……形成靓丽的民族风景。

  考古发掘还出土了大量“干栏式”建筑模型,多为汉代遗物:“干栏式”屋宇类有云南晋宁石寨山铜屋模型[7](参见图三),云南祥云大波那木椁墓铜棺、铜屋模型[8],广西合浦木椁墓出土铜屋[9](参见图四),等等。另外,干栏式建筑到后期,除作为人类的居室外,还兼做粮食的储存间,汉代的“干栏式”仓储陶制模型,主要为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大量分布的陶囷、陶仓模型。

图三、晋宁石寨山干栏建筑

   图四、合浦汉墓出土铜屋

说明】本文摘自许永杰著:《农耕星火》,故宫出版社2020年。欢迎个人转发,机构或媒体转载请与本公号联系。所有转载或引用,务请注明原出处。若有出入,请以原书为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收录于话题 #

      上一篇下一篇

      

    分类: 中文 深度阅读
    关键词: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