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阅读
广州考古文物之美|汉代珠饰:焊珠金饰
焊珠金饰指的是一种将小金珠焊接于器物表面、形成美丽精巧造型与图案的金质饰品。它所采用的焊珠工艺最早发现于西亚乌尔第一王朝(距今5000年左右)的皇室墓葬,随后流行于埃及、希腊、波斯等地,公元前4世纪亚历山大东侵后传入印度、巴基斯坦地区。
用焊珠工艺制作多面体金珠,则可能发源于迈锡尼时代(公元前1600-公元前1100年)的希腊。多面金珠最普遍的为十二面体,是意大利伊特鲁利亚人于公元前500年左右首先制造出来,也有少量二十面体的,可能与地中海沿岸古典文明的天文学、哲学、数学等学科发展存在密切关系。
西亚伊朗地区金质珠饰(公元前1000年)
焊珠工艺在中国发现最早的标本是山东临淄商王村战国晚期墓出土的金耳坠,在金丝、金环和花瓣形金叶上饰有焊接的联珠纹。广州西汉南越王墓出土的金花泡,用捶揲法制成金箔,压制成半球形,再以点焊法在外围焊上心形和点珠纹。河北定县40号汉墓出土的马蹄金上也有焊珠饰。鉴于焊珠工艺在中国出现之初,已是十分成熟的技术,而更早的时候并无发展的轨迹可循,其从域外传入的可能性较大。
南越王墓出土焊珠金花泡
多面金珠
广州出土了3颗汉代多面金珠,均为十二面,每面呈五边形,正中是一个圆环,三个圆环交接处焊接突起的圆珠,形状大体相似,焊珠手法有差别。
恒福路银行疗养院西汉中期墓出土一颗,2000BHM21:65,在每三个圆环交接处焊接一颗金珠。这是我国目前发现年代最早的多面金珠。
2000BHM21:65,西汉中期
1953年先烈路龙生岗东汉前期M43出土的一颗,M4013:丙20,在圆环交接处堆焊两层金珠,下层3颗,上层1颗,形成等边三角塔形。
M4013:丙20,东汉前期
西湾路旧广州铸管厂东汉前期M35出土的一颗,2010GXZM35:106-2,每个圆环内焊满细密的小金珠,11~12颗,中间堆一颗大金珠。有对称的两面圆环中央未焊大金珠,留出圆孔便于穿系。圆环外围焊一圈小金珠,23~24颗。每三面相邻处又焊接两层金珠,下层3颗,上层1颗,形成等边三角塔形。焊珠细密繁复,工艺精湛。
2010GXZM35:106-3,东汉前期
我国广西、湖南、江苏等地也有发现汉代多面金珠。广西合浦风门岭M10的2件、北插江盐堆M1的8件、M4的14件、贵县铁路新村M1的1件,形制与2000BHM21:65相似,合浦九只岭M6a出土的一件与广州汉墓M4013相似。
合浦北插江盐堆M4出土多面金珠
合浦九只岭M6a出土的多面金珠
湖南长沙、郴州、常德等地东汉墓都出土有多面金珠。1959年湖南长沙五里牌9号东汉墓中出土的11件,分扁圆、六方、圆形三种,用薄金片制成球形,周围用细金丝捻成边饰,有的球面用焊缀金丝捻成花瓣和极为细小的金珠,有的用金环拼焊成形,空当处堆焊小如芝麻的金珠。常德柏子园东汉墓M1出土的多面金珠与2000BHM21:65相似。郴州络仙岭东汉墓M32出土的多面金珠与广州汉墓M403:丙20相似。
湖南长沙五里牌M9出土的多面金珠
湖南常德柏子园M1出土
湖南郴州骆仙岭M32出土
1980年江苏邗江县甘泉镇东汉前期广陵王刘荆墓出1件,为十四面体,用两个较大的和十二个较小的金圈拼焊成24个角的空心球,然后在金圈相接的24个空当处,再各用四颗细如菜籽的小金珠堆焊出24个尖角。
多面金珠在印度东海岸、越南俄厄(Oc-èo,又译奥高)、巴基斯坦呾叉始罗遗址都有发现。据岑蕊考证,多面金珠在我国多发现于汉晋时期长江以南地区,而时代最早、数量最多的地区在两广沿海,表明是从海路输入我国的。其流传的线路应是地中海、波斯湾、印度洋、南海,从合浦、广州等港口入境后再传向内地。
泰国Khao Sam Kaeo出土
印度帕特(Pattanam)出土
越南俄厄(Oc Eo)出土
焊珠金耳珰
广州动物园东汉墓出土了1对焊珠金饰,2016GXDM23:62,两端为半球形,中部为腰鼓形,为分别制作,可分离、嵌套。两端半球的边缘焊接一圈小金珠,大头一端焊珠19个,小头一端焊珠15个。由于其成对出现,造型与国内常见的耳珰相似,故称之为焊珠金耳珰。
类似的金耳珰在1982年广西贵县铁路新村M3中也发现 1对,1977年湖南常德南坪乡 东汉墓中发现1件。
这类金耳珰同样采用焊珠工艺制作,广州动物园东汉墓出土的焊珠金耳珰经X射线荧光测定,发现由金、银两种金属元素构成。金元素的质量分数为80.24%~89.20%,银元素含量为8%~18%,其含金量比西汉时期的低。含金量的差异或许与时代、器形、产地相关。
广州动物园东汉墓出土
湖南常德南坪乡东汉墓出土
广西贵县铁路新村M3出土
撰文、供图:邝桂荣
编辑:郭怡乐
校对:邝桂荣
审定:易西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