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阅读

分合皆相宜——陶瓷分格器的流变

摘要:       在浩如繁星的中国历代陶瓷产品中,有许多造型特别又具有明显时代特征的器物,有的如昙花一现,很快就消失在历史的长河里,有的源远流长,虽有变化却传承有序。分格器就是其中的一种,它在历史上有不同的称谓和不同的造型演变。    图二 三国青瓷长方形多层槅    分格盘,或称“格子盘” “果盒”等,名称不统一。 1974年南昌市晋墓中出 ...

  文/ 尹青兰 张高丽 秦慧

  

  图一 朱漆“吴氏槅”

  

  在浩如繁星的中国历代陶瓷产品中,有许多造型特别又具有明显时代特征的器物,有的如昙花一现,很快就消失在历史的长河里,有的源远流长,虽有变化却传承有序。分格器就是其中的一种,它在历史上有不同的称谓和不同的造型演变。

  

  图二 三国青瓷长方形多层槅

  

  分格盘,或称“格子盘” “果盒”等,名称不统一。 1974年南昌市晋墓中出土的一件长方形格子漆盘,底部朱书隶书“吴氏槅”(图一),故将分格盘定名为槅。根据有关文献记载和考古发现可知,槅最早可追溯至西汉前期,广州汉墓中发现一种三足分格的釉陶器,报告称“格盒”,出土于南越国官员墓中。格盒圆形带盖,敛口,鼓腹,三足,内部分七格和四格两种,应是当地三足盒的变体,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东汉晚期,岭南地区开始使用与圆形槅很相似的分格器,但外形不是盒,而是斜壁碗,器内也分隔出内外圈,只是内圈为整体,仅对外圈分格,比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圆形槅原始,可算是槅的雏形。三国时期槅开始流行,两晋南北朝时期非常盛行。目前考古发现的槅可以分为长方形和圆形两种。质地有漆器、瓷器和陶器三种。陶瓷槅多为随葬用的明器。

  

  图三 洪州窑南朝青瓷槅

  

  陶瓷长方形槅以三国、西晋时期多见,东晋开始流行圆形槅后,长方形槅基本消失。一般为子母口,器内分为大小不等的多格,见有7、9、10、11、13、15、18等多种形式。初期是平底,稍后变为圈足,有的把足壁下部切割成花座,既美观,又便于端取和减轻重量。如湖北省博物馆藏的三国青瓷长方形多层槅,1956年出土于武汉市武昌钵盂山东吴墓内。该槅长方形,由盖和三层槅盘组成。槅盖作母口与槅盘套合,槅由三层套合,每层分隔成11格,中间一个长方形大格,周围绕以10个长方形小格,两侧有镂孔呈花形(图二)。此槅设计合理,美观实用。首都博物馆藏的西晋长方形陶槅,长方形,共分为10个大小不等的格子。外施褐色釉,底部有座,座切割成连弧形装饰,造型与图二相似,只不过只有一层,是当时常见的一种明器。

  

  图四 洪州窑南朝青瓷槅

  

  圆形槅可追溯至两汉,三国吴时定型,东晋和南朝时期最常见,有平底和圈足两种,以平底多见。最初应为直壁,后发展为台阶状方折壁,折壁的形状也被称为“子母口”。子母口的瓷槅原本可能有盖,但几乎都缺失。槅盘分内外两圈,内圈有不分格和分为二、三格的形式,其中以分为三格的多见,并且三格也有均分和一大二小之别,二格的少见。外圈分格见有4、5、6、7、8等几种形式,就目前掌握的资料来看,圆瓷槅有内一外四的五格式、内一外六的七格式、内三外四的七格式、内三外五的八格式、内三外六的九格式,内三外七的十格式,内三外八的十一格式等,其中以内三外六的九格式最多见。

  

  图五 洪州窑南朝青瓷槅

  

  地的瓷槅出现时间也有早晚,江西地区据目前所见的资料来看是南朝时期才出现,与盘口壶、四系罐、五盅盘等组成了具有本地特色的器物组合。南朝时期江西洪州窑的瓷槅仅见圆形平底形,以内三外六的九格式多见(图三),也有内三外七的十格等形式(图四),内圈除了常见的均分三等分以外,还有一大两小的形式(图五),这种形式在隋代洪州窑青瓷槅中常见。南朝以后,圆形平底槅的格数减少。洪州窑隋代瓷槅,少见前期较稳定的九格式,出现六、七、八格盘,内圈除了常见的一大两小的三格式外,还有分成两格的(图九),外圈有四格、五格、六格等形式,分格随意。洪州窑隋代除了平底槅外(图六),多见饼形足式(图七),整体来说,粗制滥造(图八)。这也预示着瓷槅即将退出历史舞台。

  

  图六 洪州窑青瓷槅 时代为南朝至隋代

  

  图七 洪州窑隋代青瓷槅

  

  图八 洪州窑隋代青瓷槅 吉水县博物馆藏

  图九 洪州窑隋代青瓷槅 吉水县博物馆藏

  

  陶瓷槅在唐与宋元时期似乎销声匿迹了,无论是在文献还是在墓葬中,都很少见到有关“槅”的记载,直至明代万历年间,出现了与之在造型、功能方面类似的“攒盒”,“槅”似以“攒盒”之称重现于文献中,如明范濂《云间目钞》卷二“记风俗”(松江县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1997年编)载:“设席用攒盒,始于隆庆,滥于万历。初止士宦用之,近年即仆夫子皆用攒盒,饮酒游山。郡城内外,始有装盒店。而答应官府,反称便矣。

  

  图一〇 清 青花缠枝莲纹分格盘

  

  这时期的分格盒(攒盒),形状与六朝时期的瓷槅有明显的区别,器壁较深,但仍以分隔成数格的一体盘(盒)的形式流行,大多有盖,有圆形和方形两种。圆形的如上海市博物馆藏的万历青花五彩镂空龙纹分格盒,盘盒为子母口,盒内分割为八格,由一个葵花形的中心格和7个边格环围而成,分隔板呈曲线形,盒外饰青花五彩龙纹戏珠,盒盖为圆弧形,盖顶随青花五彩花卉纹饰镂空,盖沿饰龙纹。方形的如北京首都博物馆藏的明隆庆时期的青花龙纹分格盒:通高5.5、口径9×8.8厘米,四方形,直壁,平底,内以十字架等分成4格。盒外壁每面各绘3组团龙纹,团龙四周饰云纹。器底书青花双圈“大明隆庆年造”6字双行楷书款。该馆还藏有一件明万历五彩人物纹方格盒:通高8.1、长22.4、宽14厘米,长方形,盖面微鼓,盒直壁,圈足,内分8个格子。盖面及外壁以红、淡绿、深绿、黄、褐彩绘成周敦颐爱莲图、高士图和牡丹、梅花纹。盒座上绘卷草纹,近足处绘莲瓣纹,底部书青花长方框“大明万历年制”6字单行楷书款。

  

  图一一 清 青花缠枝牡丹纹圆形分格盒

  这种分隔成数格的一体盒(盘),一直到清代民国时期都有烧造(图一〇~图一二)。就是在我们现在的日常生活中仍然常见,当然材质以不锈钢和塑料制品为主。

  

  图一二 清 粉彩人物故事图圆形分格盒

  

  清代康熙年间,分格盘(盒)由明代一体式为主演变为分割式的攒盘为主,这样更便于拿取、装盛、挑选和洗涤。攒盘是以分割成数件的盘相攒组合为一个整体,一般由4、5、7、8、9、10、12、16等组成,少则4个,多者达20多个,以四、五、九子盘为多见。据盘块数多少为攒盘讨一个好名头:四时、五子、七巧、八仙、九子、十成、十二花神、十六子等,组件多者大多由内外两层或三层组合而成,构成不同的形状。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的清康熙时景德镇窑五彩描金花蝶纹攒盘,是由4个内盘和8个外盘共同组成的葵花式攒盘,造型优美。与万历时期一体化的分格盒相比,康熙的攒盘在高度上比万历分格盒浅了不少,缩减了每个小盘装盛的容量,更适应了一次性食用完毕的习惯需要,易于保证食物的新鲜。

  

  图一三 清 珊瑚红地绿彩缠枝花卉开光粉彩花鸟纹九子攒盘

  图一四 清 粉彩花卉纹九子攒盘

  

  清代中期,宫廷流行使用铜胎画珐琅攒盘,并且普遍集盖、盘、托于一体,盘盖的使用使食物不被污染,而托的使用解决了以往小盘散乱不易挪动的问题。瓷质攒盘制作也很精美,常采用色地粉彩或粉彩轧道工艺(图一三、图一四)。清代末年至民国时期,攒盘多为陶瓷质地,有价廉物美的优势(图一五)。陶瓷攒盘的生活化和大众化,使得攒盘的数量增加,品种种类增多,成为一时的流行物,在民间广泛流行和使用,但陶瓷攒盘整体质量不如以前,民国攒盘大多平底无釉(图一八、图一九),格式逐渐固化。除攒盘外,还有每个独立的分盒都带盖的攒盒(图二〇)。

  

  

  图一五 清 粉彩花鸟纹九子攒盘 上高县博物馆藏

  

  图一六 清 青花釉里红折枝花卉纹九子攒盘

  图一七 民国 粉彩仕女图九子攒盘

  

  晚清民国的陶瓷攒盘继续沿袭了清中期铜胎画珐琅攒盘将盖、盘、托三件组成完整一套的特点。此时的盘盖和盘托多配红木或漆器质地的盖和托(图一七),盖面的装饰颇为讲究,有的抛光打磨后镶嵌螺钿,有的浅浮雕刻出纹样来;有的为红木嵌玻璃面,玻璃或素面或贴、画花,能直接观看里面的攒盘(图一六、图一八)。

  

  

  图一八 民国 粉彩贴花和合二仙纹九子攒盘

  图一九 现代 新彩竹石纹九子攒盘

  

  图二〇 民国丙子年(1936) 紫砂刻山水纹攒盒

  不论是六朝的槅还是明清的攒盘、盒(分格盘或盒),都是用来盛放食品的盛器,用以盛装小菜、茶点和干果之类的器具,它最大的优点就在于可同时盛装多种食材,且不易串味。但有一类分格盘, 因其具有的将盘体分隔成数格的特点,能满足人们在绘画中对同一种颜色不同深浅的要求,故作为调色洗、格洗等文房用具而受到了人们的喜爱与推崇,已从盛食器中脱离出来,变成文房用具(图二一)。还有一类分格盒,外形设计成“喜字”,多成对制作,兼具实用和吉祥寓意,因而成了人们娶妻嫁女用的婚庆用品(图二二)。

  

  图二一 清 粉彩人物故事图调色盘

  

  图二二 清 胭脂红地粉彩缠枝花卉纹喜字盒

  

  江西省博物馆收藏的陶瓷分格器,从中大致可以看出分格器由槅至攒盘的发展演变情况。

  

本文刊登于《文物天地》2021年第2期。

编辑:王龙霄

审核:耿 坤

监制:朱 威


  

分类: 中文 深度阅读
关键词: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