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阅读

博物识珍|广西宁明花山岩画生物病害

摘要: 在往期的“博物识珍”专栏推送中,小编已为大家作过了花山岩画的详细介绍,在欣赏它们文化内涵的同时,我们还应关注一件重要的事情——那就是它们“病”了。这是什么情况呢?今天小编就带领大家通过花山岩画中最具代表性的岩画点——宁明花山岩画,去看看它的生物病害及相关内容的研究。花山岩画局部图  2016年7月15日,“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被成功 ...

在往期的“博物识珍”专栏推送中,小编已为大家作过了花山岩画的详细介绍,在欣赏它们文化内涵的同时,我们还应关注一件重要的事情——那就是它们“病”了。这是什么情况呢?今天小编就带领大家通过花山岩画中最具代表性的岩画点——宁明花山岩画,去看看它的生物病害及相关内容的研究。


花山岩画局部图

  2016年7月15日,“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被成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包含38个岩画点,共109处,4050多个图像,距今2000多年,由壮族先民骆越人绘制,具有极高的历史、科学、文化及艺术价值。花山岩画位于宁明县城中镇耀村 ,临江的峭壁上布满了岩画,分布着约1900多个图像,是“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涉及画面最大、图像最多、图像最集中的一个岩画点,因此成为国内外学者的主要研究对象。花山海拔345m,画面宽172m,高40-50m,岩画处于这样开阔的环境中,长期日晒雨淋,受到生物风化、物理风化、化学风化等自然力的共同破坏,破坏因素众多,研究起来相对困难,同时,由于其位于峭壁上,为相关科研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下面将对花山岩画的生物病害做相关介绍


  侵蚀花山岩画生物因素

  侵蚀花山岩画的生物因素主要有苔藓、地衣、微生物、高等植物、动物等。


  (一)苔藓

  苔藓植物是“拓荒者”,是高等植物中的一个重要类群,植物无花、无种子、以孢子繁殖,分泌酸性代谢物来腐蚀岩石,促进岩石的分解,形成土壤。郭宏等学者通过分析得出花山岩画表面覆盖的苔藓主要为丛藓科的酸土藓。齐扬等学者采样分析花山岩画的苔藓主要为长叶青藓和褶叶小墙藓。


  (二)地衣

  地衣是藻类与真菌的共生体,真菌菌丝深入基质吸收水分和无机盐,为藻类光合作用提供原料,藻类进行光合作用为整个地衣植物体制造有机养分。郭宏等学者采样后分析花山岩画岩石表面的地衣主要是梅花衣科的金黄梅衣和散生梅衣,通过微观形态观察得出结论为地衣既可以粘结破坏岩画岩石,还可以吸附空气中的漂浮物而形成风化壳层覆盖在岩画上。齐扬等学者采样分析花山岩画生长的地衣主要为癞屑衣和瓶口衣,是南方地区常见的地衣类型。

崖壁表面的黑色覆盖物


  (三) 微生物

  微生物“无孔不入”,郭宏等学者对花山岩画所采集的4个样品进行了微生物鉴定,但是由于样品放置时间过长,最终只鉴定出一种微生物—丛梗孢科的黑青霉,其分析微生物仅存在于风化产物中,在岩画画面和岩石表面尚未发现微生物。但是由于花山岩画作画材料中发现了有机物质,能够为微生物提供氮源和碳源,不排除在某些岩画表面存在微生物。


  (四)高等植物

  1、根辟

花山山体有岩画的一面裂缝很多,雨水渗入裂缝,日积月累生长各种矮小灌木、地衣等,随着植物的生长,其根部向岩石内部生长,撑开岩石,加深岩石裂缝。花山山顶也生长着各种植物,较为典型的是榕树,作为南方特有树种,根系发达,穿透力强,须根深入岩石裂缝后长大长粗,撑破岩石。

石缝里生长的植物(根辟)

2、植物新陈代谢产物及遗体分解产物的腐蚀作用

  花山岩体上生长的植物通过分泌有机酸,分解岩石并吸收岩石中的Ca2+、K+、Fe3+等作为营养物质,使得花山岩体受到不可逆的损害。同时,植物死亡后,被微生物分解,产生有机酸等物质,对岩石产生腐蚀作用。


  (五)动物损害

  花山崖壁向内凹,是动物天然的避风港,一些野生动物,例如小鸟、马蜂等在此筑巢,蚂蚁等昆虫在此活动,它们的排泄物落在岩石上又造成二次污染。

  

  

  花山岩画的各种病害并不是单独存在的,而是互相影响、紧密联系的,花山渗水点产生的水分为各种生物的生长提供了有利条件,又由于花山岩画为崖壁画,所处的环境阳光充足,具备生物生长得天独厚的条件。地衣通过分泌地衣酸与岩石中的碳酸钙发生作用而腐蚀岩石,造成岩石疏松,日积月累分解形成土壤,为苔藓和植物的生长提供了沃土;苔藓的假根会不断向岩石内部侵蚀,同时还会分泌酸性物质使得岩石表层的矿物颗粒疏松、掉落;高等植物的根部也会“劈开”岩石;各种生物死后为细菌等微生物的生长提供了条件,微生物的生长钻孔侵蚀岩石,最终,他们均为岩石成为土壤出了一份力,为更多植物的生长创造了有利条件。

渗水

渗水点及其附近生长的植物


  

  生物鉴定及生物病害治理

  微生物鉴定方法多种多样,其中免培养分子生物学技术已经应用于壁画主要菌害的鉴定,可鉴定出传统培养技术无法鉴定出的微生物种群。地衣、苔藓、藻类目前主要采用形态观察法进行鉴定,同时,随着DNA条形码技术的成熟,很多科研工作者也逐渐将该技术应用到生物鉴定中来。

  学者黄槐武认为对于生长在岩画区域或者遮挡住岩画的植物应该采取机械方法去除;通过切断水源保持岩画表面干燥或喷洒杀菌剂来抑制霉菌生长;此外,苔藓和地衣则可以通过机械和化学的方法进行清除。


  花山岩画生物病害研究还未深入且未形成系统性研究,目前仅郭宏和齐扬2人鉴定出苔藓3种、地衣4种、微生物1种,藻类尚未发现,这就需要科研工作者加倍努力,结合生物学的手段对花山岩画的生物病害进行系统调查。左江花山岩画的病害并不是独立存在的,是在自然环境、地质因素、人为因素等共同影响下产生的,因此,其保护道路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张兵峰.广西宁明花山岩画病害勘察研究[J].中国文物科学研究,2009(3).

  [2]郭宏,韩汝芬,赵静等.广西花山岩画颜料及其褪色病害的防治对策[J].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05,17

  [3]郭宏,韩汝玢,李斌等.广西花山岩画岩石生物风化机理及其防治对策研究[J].中国文物科学研究,2007(2).

  [4]齐扬,王永进,周伟强.广西花山岩画表面污染研究[J].华夏考古,2015(1).

  [5]蓝日勇,谢日万,黄槐武.广西左江流域岩画病害及保护措施[Z].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第二届学术年会.西安,2002.

  [6]朱秋平.宁明花山岩画加固工程与对中国涂绘类岩画保护的意义[A].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广西博物馆文集-第十辑[C].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14.

  [7]孙延忠,王志良.广西花山岩画颜料脱落和褪色原因分析[J].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11,23(2).

  [8]黄槐武,谢日万.广西宁明花山岩画的保护与防治研究[J].广西民族研究,2001(1).

  [9]葛琴雅,李哲敏,孙延忠等.壁画菌害主要种群之分子生物学技术检测[J].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12,24(2).

  [10]王亚丽.微生物分子生态学技术在文物保护中应用的进展[J].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12,24(3).

  [11]于淼,朱旭东,潘皎.石质文物微生物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J].微生物学报,2011,51(11).


  赵晶,女,广西民族博物馆馆员,广西大学微生物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文物保护研究。

  原文已发表于《民博论丛.2018》,广西民族博物馆编,广西人民出版社,2018年。

  点击下面的连接,查看历史文章


分类: 中文 深度阅读
关键词: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