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资料库

读生动的“考古学”与“史前文明”

摘要: 布赖恩·费根(Brian M.Fagan)这个名字,关注史前史和考古学的读者想必并不陌生。早在1991年,他的一部著作的中译本就一度在文物考古、人类学、民族学领域的学者、学生当中引发了广泛的兴趣。这部书就是《地球上的人们:世界史前史导论》(云南民族学院历史系民族学教研室译,文物出版社出版)。几年前,此书以《地球人——世界史前史导论(第13版)》之 ...


布赖恩·费根(Brian M.Fagan)这个名字,关注史前史和考古学的读者想必并不陌生。早在1991年,他的一部著作的中译本就一度在文物考古、人类学、民族学领域的学者、学生当中引发了广泛的兴趣。这部书就是《地球上的人们:世界史前史导论》(云南民族学院历史系民族学教研室译,文物出版社出版)。

几年前,此书以《地球人——世界史前史导论(第13版)》之名再版。大约十年前,他的另外几种著作的中文版也被引进了,同样颇受欢迎。比如《考古学入门(插图第11版)》《世界史前史(插图第7版)》,以及《小冰河时代:气候如何改变历史(1300-1850)》。布赖恩·费根教授是世界知名的考古学和史前史学者,剑桥大学博士,现任美国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人类学名誉教授。他撰写了多部畅销教材和大众读物,兼具理论的严谨和表达的自如。著作视野宏阔、文笔生动、图文并茂、饶有趣味,因而拥有众多的读者。

近日,布赖恩·费根的又一部著作Ancient Lives:An Introduction to Archaeology and Prehistory的中译本《考古学与史前文明》由中信出版集团推出。笔者有幸在第一时间予以拜读,很有收获。谨将所得略陈数语,冀与众人分享一二。

正如书名所揭示的那样,本书的内容可以分为两大部分——“考古学”和“史前文明”。

第一部分完整而系统地阐述了考古学的方方面面:从19世纪带有浪漫传奇色彩的探险者及盗墓贼的故事,到如今的专业考古学科——基础理论、实践技术、数据分析、遗址保护,以及如何成为一名考古工作者。

第二部分详细梳理了250万年的人类史,从冰河世纪古人类多种多样的生活方式,到约10万年前由非洲向世界各地的人口大迁徙,从流动迁徙状态下的狩猎采集,到人类定居点农业的出现及繁荣发展,以及美索不达米亚、苏美尔、古埃及、玛雅等各个古老文明的崛起与瓦解。而就其英文书名来说,实际上都统驭在揭示古人生活的方方面面这个主题之下。

事实上,这两大部分也并非截然分开,而是有机融合的。这一点很容易理解——一个个考古学的具体发现,组成了人类史前史的基本架构。特别是考虑到史前期没有文字,在探索并试图复原人类史前图景的时候,考古学的意义就更为突显。

本书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图文并茂引人入胜。布赖恩·费根教授的这部著作,并非面孔严肃的高头讲章,而是富有趣味的生动表达。这个特点,在他的其他科普著作中就有所体现。本书也是这样。

作为严谨治学前提下产生的著作,本书充分体现了作者的社会责任——与社会公众尽其所能分享知识产品、增进学问的人际传播,而不仅局限在学术圈。怀着这样的旨趣,作者将严谨细腻的笔触探入文明的深处,并揭示了考古学对于世人的意义。

与此同时,借助于遍布书中的各种图像(地图、实景照片、复原图、线描图、模式图等等),引导读者深入认知人类及其所创造的文明的发展脉络,披览的过程,仿佛亲历了考古学家的探索过程。

这些图像总计250多幅,基本上每翻开一个对页,都会有至少一幅图。书末还附有图片和引用文献的出处,既表明作者的严谨,也便于读者的深入探究。

本书的另一大特点就是视角开阔阐释生动。书中所提到的考古发现遍及全球,涉及的年代从距今人类起源的250万年前直到美洲史前文明结束的十六、十七世纪,最近这些年的一些发现也予以揭示,从而全面概括了相关的前沿成果。

书中涉及史前时期各个地区的概貌,关注史前社会诸多引人瞩目的专题,包括我们大多数人非常陌生的非洲、美洲的史前文明。而且,其中所提到的许多文明的年代下限已经远远超越了史前阶段,显然,书名里的“史前”一词并未束缚住作者的手脚。

比如,书中将安第斯文明一直写到西班牙征服者的到来。这已经进入16世纪中叶,相当于我们中国的明代了。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对于中国的考古发现也给予了比较充分的关注。

但对其所做的解读,有可能与我们惯常理解的大不相同。这就启发我们,理解人类文明的多样性必须要保持开放性的思维,史前文明也不例外。

本书编写的初衷,是作为大学教科书提供给学生们。事实上也被世界上很多高校采用为考古学和史前史的教材。因此,该书在力求全面、准确的同时,又屡屡予以修订。现在我们读到的,是其第五版。

修订工作在前言当中予以了概括,虽然只是提纲挈领,但要将有关内容绵密地组织为一个有机体,可以想见极其琐碎。除前文提到的诸多图片以外,还有很多专题、框题、页边注、表格等等,必然耗费不少精力。而作者成功地做到了,充分反映出其深厚的学养和高度的责任心。

而偏重理论阐释的内容,也经由诸多案例的支撑,并不显得晦涩。这一点对于初学者来说,尤为难得。本书还在多处强调了考古伦理,值得每一个入门者、从业者认真体会。

本书不只是原作者的付出,另一值得称道之处就是译笔流畅,并不生硬。译者袁媛是瑞典哥德堡大学考古学博士,现于哥德堡大学任教《世界考古》、《史前考古》等课程,研究兴趣包括欧亚大陆史前文明、公共考古,致力于考古科普写作与翻译。这样的背景使她成为翻译此书的合适人选。

不过,笔者也注意到一些小瑕疵。

比如,图1.5说明所称的“官邸拱门”,对应的图片上显然是方形的门。图2.14所称的“罗马铁箭”,显然是矛头。另外,有一些考古学术语似不够准确。

比如,多处提到的考古“挖掘”一词,不如“发掘”妥帖。再有,关于考古学地层关系的“叠加法”,习称“叠压打破关系”。石器的“核心”是“石核”,制陶工艺的“陶土圈”是“泥条盘筑法”,“蛋白石植物盐”是“植硅石”。还有一些,就不再多说了。

当然,翻译本身就是一个会有遗憾的事业。信达雅是翻译的追求,但要做到这一点,难乎其难。笔者也曾翻译过专业书籍,对此深有体会。因此,上面所指出的一些瑕疵,目的是希望我们都能做得更好。相信大家也会做出正确的判断。

(作者单位:中国文物信息咨询中心)

  

  《考古学与史前文明》

  作者:[美]布赖恩·费根

  译者:袁媛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年6月

  定价:198元

编辑 怡 实习编辑李姝婧

复审郭晓蓉

终审|李 政

本文刊登于《中国文物报》4月23日6版

中国文物报《图书专刊》投稿邮箱

cbcmzk@163.com

  


转载请在醒目位置注明来源及作者 侵权必究

商务合作 转载文章 请在后台留言

投稿邮箱:wenbozhongguo@163.com

  

分类: 中文 研究 书籍资料库
关键词:

最新评论


分类信息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