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阅读

明代壁画中的佳品—汾阳圣母庙壁画

摘要: 汾阳圣母庙又名后土庙,庙址在山西省汾阳市城西北田村,因主祀后土圣母,故名。内容为道教题材。创建年代不详,明代嘉靖二十八年 (1549)重建,清代道光七年(1827)曾有重修;原主要建筑有正殿、钟楼、鼓楼、乐楼等。明代道教壁画的代表作——圣母庙壁画,是由建筑、雕壁画结合在一体的立体艺术,位于


 


汾阳圣母庙又名后土庙,庙址在山西省汾阳市城西北田村,因主祀后土圣母,故名。内容为道教题材。创建年代不详,明代嘉靖二十八年 (1549)重建,清代道光七年(1827)曾有重修;原主要建筑有正殿、钟楼、鼓楼、乐楼等。

明代道教壁画的代表作——圣母庙壁画,是由建筑、雕壁画结合在一体的立体艺术,位于山西汾阳市西北的田村,又名后土庙。据不完全考证,圣母庙始于唐代,重建于明嘉靖二十八年(1549),总面积有 76.37 平方米,北壁画高2.5米,东、西壁画高3.7米,壁画绘满在殿内东壁、西壁、北壁及殿外廊下,内容分别为《迎驾图》、《巡幸图》、《燕乐图》和《赏宝图》等。该壁画绘制出众多人物,具有动态塑造的多样性、外部造型的准确性和精神表现的深刻性,举手投足之间都透露出贵族生活的情趣风貌,展现了个体人物形象由内而外的鲜活生命力。整个壁画,无论是人物造型、画面构图还是色彩的运用,都体现出极高的艺术价值。从壁画整体来看,它采用了中国宗教壁画常用的工笔重彩画法,人物线条运笔灵活,简练细致。

圣母殿壁画是艺术借鉴和历史研究的重要遗产。
汾阳圣母庙壁画场面壮阔,人物众多,内容反映圣母的后宫起居生活的情景。是明代壁画中的佳品。佛教自汉代传人中国,佛教艺术也因之获得迅速发展,寺院、石窟相继沿丝绸之路向内地延伸,本土道教也随之逐步建立了自身的图像体系,南北朝时期寺观已遍布各地。隋唐在统一的局面下,南北文化得到进一步的融合。边远地区各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以及域外文化进一步的交流,孕育了更为灿烂的艺术成就。寺观壁画在这样的前提下获得了空前的发展,出现了多种宏伟的构图与样式,塑造了丰富感人的形象与境界。唐代的一些典范作品,成为后代传摹的祖本,千百年来一直发挥着重要影响。
圣母庙壁画虽然是宗教壁画,但匠师们却将这些神灵世俗化,人物也具有明代特有的仕女画形象,成为宫廷贵族生活的真实写照。在《迎驾图》中,圣母的形象尊容华贵,装束繁复,紧随其后的仕女、侍吏、神将等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充分体现了我国绘画艺术的技法。我们可以从圣母庙壁画中看出画匠们对“传神”的追求。
在圣母庙壁画中,画师们通过丰富的想象力,将普通人物形象进行夸张变形,以表现神灵的个性特征。该壁画中人物形象粗犷有力、面目表情威严狰狞,使人感到正义的力量欲待喷发。无论是主角圣母还是仕女、乐伎,造型比例十分准确且有韵味,整体人物造型略显丰腴柔丽,由内而外散发出精神气质,传递着人物的内心活动和精神境界。她们或相视浅笑,细语交谈;或手捧贡物,柔美娴静,矫首昂视;或慈眉善目。神将、侍卫、孩童们,或神情威严,或豹眼圆睁,或安静和谐。这体现了中国绘画艺术所讲究的审美追求——传神。西方绘画注重的是人物的解剖结构,而中国绘画更注重整体画面的装饰性。圣母庙壁画的人物造型,虽然缺乏强有力的、合理的解剖结构的支撑,但这种象征性的装饰意味同样不失韵味。画匠们不但注重人物个体形象的刻画,更注重人物之间的组合穿插关系,整个壁画呈现和谐的景象,可见他们高超的绘画技艺和独具匠心的设计。
圣母庙壁画作为道教意识的现实反映,不仅抒发着画匠们的个体情感,而且反映着特定时代背景下人们的认识观念和审美价值取向。壁画的内容和表现形式都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联。山西寺观壁画诠释了特定时期以宗教为背景的艺术创作,对后世的艺术发展带来深远的影响。

文章来源:李瑞《山西汾阳圣母庙壁画的艺术价值文》





分类: 中文 深度阅读
关键词: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