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阅读

清凉寺史前墓地——文明起源的横截面

摘要: 清凉寺墓地表现出来的是目前所知中原地区向文明时代过渡的最早尝试, 是当时中原地区社会发展历程的一个缩影。释读清凉寺史前墓地的早期文明信息是探索中国古代文明起源研究的重要内容。清凉寺墓地俯瞰清凉寺史前墓地位于山西芮城县东北部中条山南麓两条山涧夹峙的南北向台塬上,台塬的西面是始建于元大德七年(1303 年)的清凉寺,墓地也因此得名。遗址南 ...


清凉寺墓地表现出来的是目前所知中原地区向文明时代过渡的最早尝试, 是当时中原地区社会发展历程的一个缩影。释读清凉寺史前墓地的早期文明信息是探索中国古代文明起源研究的重要内容。

清凉寺墓地俯瞰


清凉寺史前墓地位于山西芮城县东北部中条山南麓两条山涧夹峙的南北向台塬上,台塬的西面是始建于元大德七年(1303 年)的清凉寺,墓地也因此得名。遗址南与河南灵宝市隔黄河相望;北与运城市、永济市以中条山脊为界,墓地接近恭水涧的源头;西北侧呈弧形被山梁包围,东侧为一条自然冲沟。

墓地的总面积近5000 平方米,南北最长处约100 米,东西宽约30~90 米,共清理发掘墓葬355 座,墓主头部均向西。根据墓葬的分布规律和部分墓葬之间的打破关系,我们将其分为四期。第一期的小型墓零散地分布在墓地西部。第二期的小型墓分布在墓地的中、西部, 排列不规则。第三期的大型墓主要分布在墓地中部, 排列整齐、南北成行、东西并列,西部与第二期小型墓有大面积重合。墓地最东部临近冲沟的区域全部为第四期墓葬, 南北成行分布, 布局十分规则。这里主要依第二期和第三期部分墓葬情况还原中原地区文明起源期间发生的故事。

不平等是文明的征兆

第二期墓葬的排列顺序不是十分规则,墓主可能属于不同的家族或家庭,但应属同一部族。大部分墓葬空间仅可容身,有的墓葬中墓主身无长物、秉承着传统的薄葬习俗。另一些则拥有随葬品,其中玉石器主要有钺、璧、环、多孔刀等,陶器主要是盆和罐。76 号墓(M76)的埋藏情况就可见一斑。

M76 位于墓地的西部,墓主为一名45~50 岁的男性,他仰身直肢,两臂外张,右手腕旁竖着一件钺,钺的北侧上方斜置着与之配套的单孔石器。他的左上臂上压着一件三孔石刀,小腿北侧近墓壁处发现了一个野猪下颌骨。这件骨头属于一个少见的畸形个体,是一只雄性老年野猪,月龄大约在24 个月以上。这是清凉寺墓地发现的惟一用猪下颌骨随葬的实例。用猪或猪下颌骨陪葬不仅具有宗教意义,亦是财富和政治权威的象征。

部分墓主不仅富有而且地位较高,出现了少数不平等或暴力现象。M51 和M61 以下跪、活埋的方式表现死者不同地位的现象,不仅在史前时期十分罕见,即使在后来的阶级社会中也难见到如此逼真再现生活真实的实例。

M51 和M61


两座墓葬均位于墓区西部,是一组具有打破关系的小型墓葬,下葬时间虽然有先后之分,但差距并不大。M61位于西部,东壁被M51 破坏。M61墓主为一个40 岁左右的男子,仰身直肢,右臂肘部以下因为叠压着一套玉璧和玉环而稍微有点外撇,双脚被压在M51 之下。M61 共随葬有4 件玉石器,其中有璧、联璜璧、五孔石刀和单孔钺,墓主应该在部族中具有较高地位。M51 墓主位于西端,是一名40~44 岁的男性。他面向西侧墓壁,头部低垂,上身竖直,颈椎与胸椎的上端微向前倾,整体微向前弓身,双手斜背在身后,上臂紧贴在身旁,从肘部开始斜向下方内收,似被反绑着,双腿股骨向前平置。M51 墓主膝盖并列于M61 墓主脚踝上部的两侧,膝部以下向后与股骨形成折叠状,整体屈膝跪在M61 墓主的脚踝之上,膝部至脚部所在平面较M61 墓主的骨骼上部之间有大约5 厘米的距离。根据对遗骸进行的食性检测,M51 墓主虽然出生在当地,但曾经有相当长的时间生活在江淮地区,最后埋葬回清凉寺或许是生前有罪于M61 墓主,在M61 墓主下葬之后才被活埋于其东端,永远跪在M61 墓主的脚下以示赎罪。我们已经无从知晓两个墓主之间生前的纠葛是因为部族的利益,还是经济上的纠纷,抑或是亲属之间的矛盾,以这种极端的方式处理两个成年男子之间的问题显然有悖于常理,是一种人格的侮辱或人性的扭曲。

我们还可以通过随葬品分出部族中上层人士之间不同的级别。少数墓葬中除了随葬玉石器外,还发现有彩绘高领折肩罐和敞口盆两类陶器、鳄鱼骨板,甚至还有一些非正常入葬的死者弃置于墓室内。如果说珍稀物品能够说明其富有的话,彩绘陶器、玉石器则是地位高贵的象征,而那些弃置入墓的死者已经具有殉葬的意味。

M79 位于墓地的西部,两端为稍窄的圆弧形,中部略宽,墓壁不直,底部也凹凸不平。墓内共埋四人,都有不同程度的扭曲或变形。墓主为一名30~35 岁的男性,仰身直肢,双腿向两侧外弓形凸出。墓主右侧为一名18~20 岁的女性,双腿股骨平行,挟持一件陶盆,膝部内折弯曲。墓主左侧斜躺着一名18~19 岁的女性,双腿平行伸直,脚部内扣于一个陶罐上。在该死者腿部以下,叠压着一名11岁左右的儿童。除墓主之外,这些头向不一、姿态各异的死者,显然不是正常的葬式。她们都位于墓室中、东部,与墓主纠缠在一起。

M79

在两个女子的两腿之间分别放置了陶罐和陶盆,盆内还散置着10 片鳄鱼骨板,已无法弄清当初下葬时是否连带着皮肉了。鳄鱼生存在气候条件温暖的南方,是中原地区难得的珍稀物品,与玉石器一起作为墓主富裕和地位的象征。

M79 是整个墓地发现随葬品数量最多的墓葬,在墓主的头、颈之下压着1 件三孔石刀,在墓主下腹部与左臂之间放置了10 件璧和许多环(其中两件环叠套在左臂近腕部),膝部放置着配套使用的双孔钺和双孔长方形石器。儿童身下横放着1 件单孔石钺,附近还有1 块石料。在两个女子的两腿之间分别放置了陶罐和陶盆,盆内还散置着10 片鳄鱼骨板,已无法弄清当初下葬时是否连带着皮肉了。鳄鱼生存在气候条件温暖的南方,是中原地区难得的珍稀物品,与玉石器一起作为墓主富裕和地位的象征。

墓葬的待遇差距很大,主要原因应该是他们生前从事着不同的职业。这里与运城盐湖仅隔一座中条山,两地物质、文化交流十分方便。墓地第二期时,运城盐湖可能已经开始了早期的开发,中条山南侧的居民翻越中条山从事食盐运输,并且向南方外销。新职业的出现打破了常规性发展,那些拥有随葬品的墓主可能已经开始经营特殊的食盐贩售因而率先富裕起来,而未经营此业的居民仍旧一无所有,由此形成了两个阶层。因为盐的外销开阔了当地人的眼界,由此得到许多新的信息,引入了东南地区先进的文化理念,并学会了先进的技能,使用当地石料制作出特殊形制的玉石器,作为较高等级部族成员的标志性佩饰,由此促成了制玉工业在这里产生,并得到快速的发展。第二期人口构成比较合理, 符合一个普通部族的基本条件, 成员之间的不平等还未达到伤害大部分普通民众福祉的程度, 仍能维持部族内部基本的规范,因此第二期是生活在这里的同一个部族的墓地。

富而礼

一开始的食盐贩售可能并没有专门的组织机构,然而巨大的利润必然引起人们的关注。整合零星的贸易者,使销售更有序、有效,就成为一个必然趋势。清凉寺墓地第三期,一个以销售盐湖食盐为主要职业的管理集团或机构终于建立。丰厚的回报让这个以男性为主要成员的集团积累了大量的财富,随着机构的发展、权力的集中,他们的地位迅速提升,成了独霸一方的强势群体,有了至高无上的权力。财富是培养特权阶层的肥沃土壤,其成员也逐渐开始奢侈腐化,他们将相当部分财富用于显示与众不同的尊贵,这是文明进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代表着礼制发展的一个新阶段。

第三期墓葬无情地破坏了已经存在的第二期坟茔,在下葬之前作了周密的规划,排列整齐、间距相近、十分规范。墓葬的单体面积较大,绝大部分有熟土二层台,可能是放置棺材的位置,墓主享受了不同凡响的丧葬礼仪。墓葬虽然全部经过盗扰,骨骼不全或位置错乱的迹象比比皆是,但在可辨葬式的墓葬中,墓主人皆为仰身直肢,骨骼上一般都留有朱红色。在可以确认属于第三期的近百座墓葬中墓主全部为成年人,其中男性达70%,而女性仅30%。人口构成中男性比例大过女性比例,显然不是一个部族应该存在的现象, 表明这里不再是原来那个普通的部族墓地, 而是设在附近的一个机构或集团的集体墓地。这个由男人主导的机构运转水平在这时达到了鼎盛时期, 也是这里商业最发达的时期。

殉人的盛行是第三期墓葬的最大特点之一,当时暴力成为一种常见的现象,并且被严格的制度固定下来。可以确定有殉人的墓占第三期全部墓葬的一半以上,殉葬的人数不等。一般为1 人,也有部分2 人、3 人的墓例,最多的一座达4 人。殉人入葬姿态各不相同,不同阶段的年龄也有差别。无论是入葬时挣扎、捆绑的姿态,还是所在的位置,都诉说着这些死者的悲惨境遇。有的非正常入葬的成年死者尽管生前可能有一定的地位,或者就是为墓主管理某些事务的近待,但也只是生前从事的职业不同而已,都是当时已经形成的制度的牺牲品。高等级或富有者, 不仅将他们生前就已经拥有的珍品、玉石器带入墓葬, 甚至为了显示他们的尊贵和权力, 以血腥和残酷的手段将一部分成年人、未成年人为其殉葬, 以牺牲人的生命和尊严为代价来炫耀自身至高无上的权力, 将其特权推向了极致。这些做法加大了上层人士与下层群众之间的距离, 相互之间产生了极度的敌视, 维系社会的运转制度走向了畸形。

M146 位于墓地西南部,墓室周边有熟土二层台。墓主为一个成年男子,年龄不详,骨盆以上及右腿股骨全部被破坏。墓内发现有4 个殉人,是整个墓地中发现殉人最多的墓葬。

M146

① 怀抱两件玉器的女子

② 趴卧着的男子

③ 横卧着的女子

④ 身体呈S 形的小孩

墓主的左边是一名20~25 岁的女性,怀抱着两件玉石器。墓主左脚边是一名年仅14~17 岁的男性,腿部向前下方屈肢,呈折叠状被压在整个身体之下。旁边趴卧着一名11~12岁的儿童,骨盆处明显向上弓起,身体呈横置的S 形。这个小孩之下叠压着另一名横卧的女性,年龄约27~28 岁。墓内共发现11 件(组)形制各异的随葬品,紧邻该死者的墓室内有一堆雄性猪的犬齿,主要保留齿尖部分,有切割痕以及断口,而且有一部分经火烧烤过。还有包裹着一件刀状玉石器和3件大象门齿制成的象牙饰品,应当用于下葬时的某种祭祀仪式,牙齿西边放有一件梳形玉器。还出土了殉人的骨骼混杂在一起的是一些器物,其中东南部有3 个花纹不一的彩绘陶瓶、1 件六边形凸沿筒状器和1 个小件饰品及部分鳄鱼骨板。

绝大部分墓葬中的殉人为10 岁左右及以下的小孩,有的呈蹲踞式蜷缩在墓葬的一角,有的俯身横趴在墓葬的一端,也有的为垂首下跪状,还有的是死后弃置或叠置于墓葬的一边或一角。

M52 位于南区的中部,墓圹范围清晰,轮廓保存完好,四壁较规整,底面中部较低,周围略高。

墓室四周有熟土二层台,墓主人为一个35~40 岁的男性,下半身尚在原位,头部和部分上半身整体被翻转过来,肋骨部分随上半段脊椎散置于墓室西北部,其余大部分置于墓室的北侧,基本保存在原位的左臂的肘部以下斜置在未移动的腹部至左侧骨盆之上,手腕斜向内折,置于裆部,手上套着一件玉琮,在二层台东南角有一个5~6 岁的殉人,上半身向内蜷缩,头部低垂,脊椎弯曲,双臂向前下方伸展,下肢屈曲近下跪式,其状甚为悲惨。该墓还保存了玉琮下葬时所在的位置,玉琮十分精美,质地为透闪石软玉。

在不断的发展中各阶层人群之间的矛盾也日益尖锐,社会分化日趋明显,极端不平等的因素自然而然地逐步增加,甚至愈演愈烈,直接导致整个墓地的大型墓葬全部被盗掘。绝大多数墓葬的随葬品被盗扰一空,多数墓葬发现的器物已不在下葬时放置的地方,只有极个别的墓葬侥幸保存了入葬时的原状。保存较好的M100,出土有玉璧、环、钺、管状饰,累计达9 件玉石器。

M100

①M100 出土的联璜璧

②M100 出土的环

M100 出土的牙璧

M100 出土的异形联璜环

M 1 0 0位于南区中部, 底面整个铺洒一层朱砂,墓主尸骨周围的土被染为朱红色。墓主的骨骼已经全部朽坏,在二层台内,发现有一个7~8 岁的儿童遗骸。墓内随葬品全部为比较精致的玉石器,其中墓主两臂近腕部均套叠着各种璧、环和联璜璧,胸部有一件异形联璜环挂件,右胸接近肩部还有一件管状饰,头顶外则斜置着一件钺形器。富裕起来的新贵们追求精神享受, 玉石装饰品进一步发展, 由技术高超的工匠精心制作的精美器物在这些人中十分流行, 以此为代表的玉石器制造业方兴未艾。

清凉寺墓地不同阶段墓葬的埋葬制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二期不同墓主人的墓葬已经存在不平等现象, 个别墓葬的规格明显超出普通死者, 墓内弃置殉人甚至有的死者被迫跪在别人脚下, 这些特殊情况是阶级压迫的先声。三期富裕起来的少数人开始谋求控制其他人群, 利润的获取、控制和分配的需要催生了新的社会制度, 为了规范人们的行为, 维系社会秩序的礼制开始形成。初期的礼制缺乏制约, 具有浓郁的专制色彩。上层成员滥用权力, 不仅财富急速增长, 社会地位也十分特殊。不同时期随葬品类别与质量的变化, 不仅折射出墓主人经济实力的起伏, 也揭示了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清凉寺墓地表现出来的是目前所知中原地区向文明时代过渡的最早尝试, 是当时中原地区社会发展历程的一个缩影。在墓地后期所处时代, 大规模盗扰前期墓葬的现象席卷整个晋南地区, 历史在动荡中开始了又一次新的、更大规模的文化变革, 初期礼制就是在这些探索和反复的基础上形成并逐步完善起来的。释读清凉寺史前墓地的早期文明信息是探索中国古代文明起源研究的重要内容。

根据科学数据,我们认为墓地第二期墓葬属于庙底沟二期文化晚期,约当公元前2300~ 前2050 年;第三期属于龙山时代较早阶段,约当公元前2050~ 前1900 年。无论属于庙底沟二期文化还是龙山时代,特殊的葬制和并非本地传统的厚葬习俗,都表明当时周边各种文化因素和理念在这里汇聚。清凉寺史前墓地不仅是中原地区在墓葬中大量随葬玉石器年代最早的墓地之一,也是我国迄今发现史前时期殉人数量最多的实例。这批史前墓葬与运城盐湖的早期开发有关,可能就是向南方销盐的管理机构所在地。盐的暴利成就了初期的社会分化、阶级对立,中原地区当时正在发生一次大规模的文化变革,对资源的控制成为文明起源过程中一个不容忽视的内容。

附记:

本文所用14C 测年数据由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吴小红教授主持测定,体质人类学的研究由西北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陈靓博士主持,玉石器质地的考察和测试由中国地质大学贠雪梅博士主持,出土兽骨由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在读博士赵静芳鉴定,锶同位素分析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赵春燕博士完成,食性分析是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舒涛博士完成的,特此表示由衷的感谢。

文章来源:《大众考古》2013年第12期

责任编辑:张越

审核:郝丽君



分类: 中文 深度阅读
关键词: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