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阅读

珠海宝镜湾遗址出土的玉石手镯

摘要: 玉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代表,人们对玉及玉饰品的喜爱自古有之,并赋予玉各种寓意。时至今日,各种玉饰品仍是司空见惯的装饰品,而玉手镯的佩戴尤获女性的青睐,尤其是现在的广东,无论是中老年还是青年女性,佩戴玉手镯的现象很常见。从珠海的考古发现来看,玉石手镯的佩戴风俗至少可追溯到距今5000年前,因在高栏岛宝镜湾遗址发现了玉石作坊遗迹,出土物 ...




玉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代表,人们对玉及玉饰品的喜爱自古有之,并赋予玉各种寓意。时至今日,各种玉饰品仍是司空见惯的装饰品,而玉手镯的佩戴尤获女性的青睐,尤其是现在的广东,无论是中老年还是青年女性,佩戴玉手镯的现象很常见。从珠海的考古发现来看,玉石手镯的佩戴风俗至少可追溯到距今5000年前,因在高栏岛宝镜湾遗址发现了玉石作坊遗迹,出土物中有少量的环,内径相对较大,惜未见完整器。



01

玉石环举例

1、98ZBT18④A:37(藏03282),脉石英质,白色。复原外径11.4厘米,复原内径9厘米,肉宽1.2厘米,肉厚1.4厘米,残重38克。环体略细肉厚,两个侧面平滑。内孔壁和外壁均为双面管钻,管钻留下的细线纹明显,均在中部留有一条不规整凸棱,凸棱已经打磨光滑,其中内孔壁凸棱呈一条细线状微微凸起。该器已基本打磨光滑,推测为成品后在佩戴过程中破损的。观察环体内外边沿仍较锐利,未进一步打磨圆滑及整器抛光处理,应属于粗加工的成品。(图1~2)

据宝镜湾遗址的分期,该器属于第一期。

图1:宝镜湾98ZBT18④A:37残环的两个侧面

图2:宝镜湾98ZBT18④A:37残环的外壁与内孔壁

2、98ZBT20④A:26(标506),玉髓质,偏灰青色。复原外径7.5厘米,复原内径5.5厘米,肉宽1厘米,肉厚0.7厘米,残重7.5克。环体细,内孔为双面管钻,中部管钻凸棱经打磨呈尖突状,成为内孔缘。外壁平直且已打磨平滑,肉眼看不出管钻痕。整个环体经打磨并抛光,细腻有光泽,应是成品后佩戴过程中破损的。(图3~4)

据宝镜湾遗址的分期,该器属于第一期。

图3:宝镜湾98ZBT20④A:26残环的两个侧面

图4:宝镜湾98ZBT20④A:26残环的外壁与内孔壁

3、H23:1(藏03277),脉石英质,白色偏灰。复原外径7.3厘米,复原内径4.8厘米,肉宽1.3-1.4厘米,肉厚0.7厘米,残重16.18克。环体扁薄,内孔应为双面管钻,中部管钻凸棱经打磨呈光滑的薄尖突状,成为内孔缘。外壁圆滑,肉眼已看不出管钻痕。从两端断面观察,其中一端与玦口相同,玦口面上可见抛物线痕,有研究认为此类玦口是由外向内单向锯切而成。因此,该器应是有缺口的玦。宝镜湾遗址出土的玉石玦直径多见于3-5厘米左右,是做为耳环使用的,而此件是目前所见遗址中最大的玦。整个器体已打磨并抛光处理,光滑圆润有光泽,应是成品后佩戴过程中破损的。(图5~6)

据宝镜湾遗址的分期,该器属于第一期。

图5:宝镜湾H23:1残玦的两个侧面

图6:宝镜湾H23:1残玦的外壁与内孔壁

4、98ZBT17③A:49(藏03283),石英岩质,肉色偏白。复原外径9.2厘米,复原内径6.8厘米,肉宽1.4厘米,肉厚1厘米,残重24克。环体略扁,内孔壁、外壁均较平直光滑,肉眼看不出管钻痕。侧面-1平滑,侧面-2在中部可见一道经修整打磨过的遗痕,自此遗痕向内孔的面微微倾斜,这个倾斜面推测是修整内孔单面钻留下的边沿凸起而形成的。环体已打磨光滑,推测为成品后佩戴过程中破损的。但观察内孔边沿、外壁边沿仍较锐利,未进一步打磨圆滑并整体抛光处理,因此,该器应属于粗加工的成品。(图7~8)

据宝镜湾遗址的分期,该器属于第二期。

图7:宝镜湾98ZBT17③A:49残环的两个侧面

图8:宝镜湾98ZBT17③A:49残环的外壁与内孔壁

5、ZGBT10①:1(藏03284),玛瑙质,颜色分层、美观,大致可看出两个较明显的颜色组合,其中一个侧面偏橘黄色与黄色组合,另一侧面偏淡黄色。复原外径10.4厘米,复原内径8.4厘米,肉宽1.2-1.6厘米,肉厚1.5-1.65厘米,残重66.5克。环体粗大肉厚。环体的内孔壁、外壁存留的细密的管钻线痕明显,其中外壁是双面钻孔,中部留有一道不规整的管钻凸棱,而内壁则单面管钻,可见其中一侧的边沿留有明显的一周修整剥片疤痕。环体的侧面-1已打磨光滑,但侧面-2、内孔壁和外壁均未及打磨光滑,很可能是在修整内孔管钻留下的边沿凸起过程中破损的。因此,该器似应归入废品类。(图9~10)

据宝镜湾遗址的分期,该器属于第三期。

图9:宝镜湾ZGBT10①:1残环的两个侧面

图10:宝镜湾ZGBT10①:1残环的外壁与内孔壁

从以上环和玦遗痕观察,有成品和废品,有粗加工,也有精加工。从年代上看,见于宝镜湾遗址一至三期,参考该遗址校正后的C14测年,年代范围大致在距今5000年至距今3500年。


02

功能、佩戴性别、佩戴位置

宝镜湾遗址出土的玉石环玦残件出自作坊遗迹,而不是出自有人骨的墓葬,所以未见完整器,因此对于其功能、当时人们的佩戴性别、佩戴位置等所获信息量很少。


从目前的考古发现看,距今约5500-5000年的红山文化晚期出土了相当数量的玉环,绝大多数出自有人骨的墓葬,以辽宁西部的牛河梁遗址为主。据相关统计,有21例玉环的位置明确出在人骨手腕部,这些位于手腕的玉环很显然是作为手镯使用的,其中尺寸最大的环外径为8.6厘米,内径6.2厘米,厚1.1厘米,尺寸最小的环外径为4.9厘米,内径3.71厘米,厚0.4厘米。从人骨的性别和出土位置来看,单独出在左手腕的有3例,全部为女性(图11);单独出在右手腕的有12例,其中9例为男性(图12),2例为疑似男性,1例为女性;同时出在左、右手腕的有3例,全部为女性(图13)。这些现象反映出当时男女都有佩戴玉手镯,但在佩戴习惯上有所不同,即男性惯于右手佩戴,而女性则惯于左手腕佩戴或左右手腕均佩戴。

图11:牛河梁N2Z1M27女性左手腕佩戴一只玉手镯

图12:牛河梁N5Z1M1男性右手腕佩戴一只玉手镯

图13:牛河梁N2Z1M25女性左右手腕同时佩戴一只玉手镯

在距今约5600-5300年的安徽含山凌家滩墓葬87M1和98M29,每墓各出土玉人3个,有站姿有坐姿,左右手腕上分别刻有数量不等的横道,代表手镯,除87M1:3玉人左右手腕上的手镯数量不等,即分别为5件、6件外(图14中),其他5个玉人两手腕的手镯数量均相等。


关于玉人的性别,6个玉人中有4人上唇有短胡须,说明是男性无疑。发掘报告认为87M1:2玉人的上唇无胡须(图14左),可能是女性。也有研究认为这6个玉人全部是男性,87M1出土的3个玉人实为同一人,98M29亦然,玉人应为墓主人不同年龄段的写照,其左右手腕上的手镯数量有指示级别和地位的作用,是列器的反映,数字的序列显示墓主人生前成长的过程,如98M29的3个玉人手镯数量存在6、7、8件的完整序列,最多的数量8指示已经达到的级别(图15);而多出完整序列的数字表示墓主人生前不同阶段的业绩状况,缺少的环节显示当时存在破格晋升的机制,如87M1的3个玉人两腕手镯数量分别为5、5件,5、6件,7、7件,可以理解为多5缺6,或认为存在5、6、7件的序列(图14)。

图14:凌家滩87M1出土的站姿玉人

图15:凌家滩98M29出土的坐姿玉人

借鉴红山文化晚期和凌家滩遗址的玉手镯资料,并参考直径大小,推测宝镜湾遗址出土的上述5件玉石器应为手镯,形制有圆形的环和带缺口的玦两种,佩戴对象也应该男女都有,而且当时男女两性在左右手腕的佩戴位置也可能是区别的。

值得注意的是,宝镜湾有两件内、外径较大的环,复原外径和内径分别达11.4厘米、9厘米(图1),10.4厘米、8.4厘米(图9),与牛河梁墓葬出土的最大环的直径相当,即外径12厘米,内径9厘米,厚0.7厘米(N2Z1M1:1),但这件环位于女性墓主人的头部(图16),其出土位置又让人联想到这种大尺寸的环除了作为手镯外,或许还有做为发饰的可能。

图16:牛河梁女性墓葬(N2Z1M1)及其头部的玉环

03

玉石作坊出现的意义

宝镜湾遗址出土的玉石器有两千多件,占最大数量的是捕鱼工具,其次就是玦环饰品的成品、半成品、废品、毛坯、芯、料及加工工具等,显示这里有玉石作坊的存在。玉石玦环作坊的出现反映出三个现象,一是当时已有专门的手工业生产,二是当时人们已有审美意识和需求,三是当时有稳定的定居生活,无疑这是前提条件,只有生活稳定,才能有更高的审美和精神追求。


既然已出现手工业的专门化,那么宝镜湾遗址玉石作坊生产的佩饰除自用外,是否有商品化的倾向呢?佩戴玉石手镯的人除了有装饰身体达到美观的作用外,是否还有辟邪、显示财富和身份的意义呢?这些问题都是以后需要着力研究的方向,也有待于更多的考古发现来解决。


鸣谢:感谢本馆同事王瑶在宝镜湾手镯的复原内外径等尺寸上的实测。


作者:杨建军,珠海博物馆研究馆员、博士


编排:李岩 代雨彤


分类: 中文 深度阅读
关键词:

宝镜湾遗址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