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资料库

悦读 | 何毓灵《亚长之谜》:考古学是什么?考古学者在干什么?

摘要: 《亚长之谜:殷墟贵族人骨的秘密》作者:何毓灵出版社: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间:2021年2月定价:98元近年来,随着国家层面的重视和政策性支持,以及媒体的持续报道与关注,考古学逐渐成为备受关注的学科,考古发掘项目也每每成为被追逐的社会热点。正是在这一背景之下,“考古学是什么”不再只是学科内部高深抽象的本体论研究,同样成为普通大众心中不断 ...



《亚长之谜:殷墟贵族人骨的秘密》
作者:何毓灵
出版社:云南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年2月
定价:98元


近年来,随着国家层面的重视和政策性支持,以及媒体的持续报道与关注,考古学逐渐成为备受关注的学科,考古发掘项目也每每成为被追逐的社会热点。正是在这一背景之下,“考古学是什么”不再只是学科内部高深抽象的本体论研究,同样成为普通大众心中不断的追问。如何在不失学术严谨性的前提下,采用生动、有趣的方式普及专业考古学知识,是当下每一个考古学者都值得深思的问题。最近,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何毓灵研究员所著《亚长之谜:殷墟贵族人骨的秘密》一书则为这一问题提供了十分有益的参考。

《亚长之谜》共分为十五章,除了如甲骨文、殷墟都邑以及中国古代墓葬制度等必要的背景知识介绍外,全书紧紧围绕亚长墓的发掘、清理与研究情况展开。作者通过这座极为重要的商代晚期高等级贵族墓葬,向读者介绍与还原了从田野考古到室内清理再到研究阐释的全过程。本书至少在学术性、生动性与人文性三个方面有着突出而令人印象深刻的表现,而这三方面正包含了一本学术普及性著作所要达到的最低与最高标准。



# 学术性 #

作者是业已从事一线考古发掘与研究工作二十余年的“考古老兵”,其资深的经历便已足够保障内容的学术性与严谨性。除了对亚长墓常规田野发掘过程的详细解析外,作者还深入介绍了自发掘工作之初便参与其中、在清理工作完毕后更大显身手的科技考古学者群像。科技考古即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对古代遗存进行分析、研究,如今已是考古学科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2000年亚长墓的发掘中,从前期的文物提取、取样、检测和拍摄到之后的文物修复、铜器X光透视、玉器红外光谱检测、青铜乐器测音、人骨鉴定、动物骨骼鉴定以及植物遗存鉴定等,科技考古工作者在各个阶段皆大显身手。虽然与科技考古有关的实验室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已经在我国建立起来,但将如此多的科技手段运用到考古发掘、整理中,在21年前仍是不太多见的事例。正是将严谨、细致的田野操作与先进、全面的科技手段相结合,最终保障了亚长墓发掘、整理与研究的学术性与科学性,更使其成为颇具示范意义的考古学发掘、研究的案例之一。对于这些研究手段、过程细致而有趣的还原,则充分反映出本书的学术性特质。


# 生动性 #

普及性著作与学术著作的显著区别之一,便是前者必须具有可读性、必须能吸引专业以外读者的兴趣。具体而言,如何讲好考古故事是考古学者面向公众的首要问题。古人从生到死、从被埋葬到因考古发掘而重见天日,这是时间之河的自然流向。在某种意义上,考古学者的工作却是在倒转时间、逆流而上回探古代社会的面貌、与古人进行对话。因此,所有的考古故事都会从勘探、发掘开始,“亚长之谜”亦不例外。然而,正是这种常规的叙事顺序却被作者塑造出悬疑片的氛围,全书是这样开始的:

2000年12月17日一大早,一位村民匆匆来到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站,敲开工作站负责人徐广德先生的门……来者叫何建功,是花园庄村人,也是工作站常客,自20世纪六七十年代就帮忙从事考古发掘工作,身轻体健,熟练掌握各种发掘技术,是考古的一把好手。简单交谈几句,徐先生便面色凝重,情况不妙!

读到此处,读者一定会心急地问道:“发生什么事了?”此时,作者却卖起了关子,不慌不忙地介绍起安阳工作站的沿革。如此设计既属情理之中——自然需要介绍一番在一开头便出现的安阳工作站,又在情理之外,好在几段文字过后,作者很快揭晓了谜底——原来是距离工作站不足十分钟路程的花园庄村东头可能存在盗墓活动。等作者一行赶到花园庄东头后,赫然发现麦田中出现了十几个大小不一的孔洞。“麦地里为啥有孔呢?”这是作者写下的疑问,更是读者阅读至此的困惑,然而,第一节至此戛然而止。

在短短两页的内容中悬念迭起,而书中类似吊人胃口、使人紧张又期待的地方远不止这两处,限于篇幅便不多列举了。此外,作为主持发掘者之一,作者亲身经历了发掘的时时刻刻,因此,书中展现出了独一无二的“现场感”。这种现场感加上作者娴熟、精巧的讲故事本领,造就了本书独特的生动性,使人满怀好奇地不断走向答案所在。那么,麦地里究竟为啥有孔呢?


# 人文性 #

无论利用如何多样的科技手段,考古学本质上仍旧是一门研究古代社会、古代人群的“人”之学问。因此,人文性是其不可或缺的属性之一。正如作者所说,面对三千年前的铜器、玉器、骨器、陶器,我们可以从中感知古人对逝者的思念、敬仰与哀伤,这种情感的寄托对于古人与今人而言是相通的,也是“维系中华文明几千年传承永续的纽带与动力”。除此之外,笔者认为,在探寻古人、古代社会的过程中,今人还可以通过人类的历程来关照、反思当下。众所周知,殷商王朝除了青铜器、甲骨文等令人惊叹的文明结晶外,同样存在血腥乃至残忍的一面,这从亚长墓中殉葬的人牲亦能有所反映。这种对于生命的漠视、对于普通个体价值的忽视,都是当今时代应该扬弃与否定的。

在笔者看来,对考古学而言,尊重个体价值的表现之一,就是充分尊重与展示每个参与其中的工作者的劳动付出,本书的作者正是如此。作者除了介绍各个领域的专家学者外,亦聚焦于默默无闻的考古技工群体。考古技工往往并非考古学科班出身、没有很高的学历甚至没有固定编制,但却是发掘、整理等各个阶段不可缺少的参与者。在书中,我们可以看到擅于勘探和清理的张贵生、长于现场绘图的屈光富、精于器物绘图的刘小贞,还有修复了著名的“亚长”牛尊的王浩义,如今已是有名的甲骨、青铜拓印专家的何巧娟以及功不可没的何建功,正是他(她)们多年如一日的劳动与钻研,在各个环节为包括亚长墓在内的众多殷墟考古材料发掘、整理与公布提供了精细的保障。作者对这一考古工作者群体的描绘与表彰,不仅体现了本书背后的人文关怀,更显示了考古学的当代人文性。

如今,考古学已经发展成为多领域协作的综合性学科,但必须投身田野的特性则决定了其不可能如其他学科一般深藏于象牙塔之中。考古学注定是一门走向田野、亲近大地的学问,不仅要与古人打交道,还需要与今人打交道。因此,离开民众、离开政府的支持,考古工作往往就难以顺利地展开,这一点在亚长墓的发掘中亦清楚可见。可以说,考古学是少有的天然具备公共属性的学科,考古学者有义务、有责任让更多行业以外的群体知道考古学是什么、自己在干什么,这样才能让越来越多的普通民众理解、支持考古工作的开展,才能有更多像何建功老人那样的群众自发、自觉地参与到保护古迹、古物的工作中。

作者单位: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编辑 | 张 怡 实习编辑 | 宋奕璇
复审 | 郭晓蓉

终审 | 李 政

本文刊登于《中国文物报》7月30日8版

中国文物报《图书专刊》投稿邮箱

cbcmzk@163.com





本公号刊载的作品(含标题及编辑所加的版式设计、文字图形等),未经中国文物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改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授权转载的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投稿邮箱:wenbozhongguo@163.com

分类: 中文 研究 书籍资料库
关键词:

最新评论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