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资料库

孟秋赠书!古代的天珠、玛瑙珠什么样?《解密古代天珠》给你答案!

摘要:   书名:解密古代天珠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1-08-01 定价:168元开本:大16开 页数:356 纸张:128g铜版纸https://mp.weixin.qq.com/mp/readtemplate?t=pages/video_player_tmplaction=mpvideoauto=0vid=wxv_200613833


  


书名:解密古代天珠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08-01 定价:168元

开本:大16开 页数:356 纸张:128g铜版纸

[video]https://mp.weixin.qq.com/mp/readtemplate?t=pages/video_player_tmpl&action=mpvideo&auto=0&vid=wxv_2006138331343945733[/video]

本书从万余张文物资料中精选558张天珠、玛瑙珠的微距图和显微镜图,带你全方位深度领略古代珠饰的美韵。

这些古代珠饰考古发掘自我国不同地区的古遗址,年代跨度为西周至唐代。

精美的文物细节图带你零距离鉴赏古珠的老化特征及时代工痕。书中内容丰富多彩:多种自然科学的理论方法科学解析了玛瑙珠、天珠的老化现象及发生机理,进而揭示了这些文物在漫长的风化演变过程中发生的系统性变化规律,除此之外还阐明了天珠的制作工艺;社会科学的诸多理论知识客观诠释了:什么是天珠?它来自哪里?它蕴含着怎样的文化寓意等问题。


著名人类学家弗雷泽认为:早在原始宗教时期,古人就认为一般的石头具有重量和坚硬等共性而对人们具有一般的护佑效力,那些具有特殊的形状或颜色的石头则被认为具有特殊的护佑效力。因此,缤纷绚丽的玛瑙自古至今都备受人们青睐。与其说玛瑙是一类美丽的物质,倒不如说它是一类承载了精神世界中玄虚神妙内涵的物质实体,很早就被赋予了丰富的想象和特殊的寓意,从而使之拥有了真实的活力。我国先民佩戴玛瑙珠饰的喜好是自西向东传入的,源于亚欧草原地区各民族自古偏好璀璨亮丽的装饰风尚。舶来品的神奇魅力存在于生动活泼的想象领域之内,通过远距离交流得到的玛瑙制品和其他金、玉制品一样,成为社会上层获得和维持权利以及领导策略的威权物之一,从而使人们真正体会到享用玛瑙制品的无穷魅力。


天珠作为古人在白玛瑙珠的表层分别进行黑、白两色蚀花后获得的艺术品,承载着人们内心深处的感受和精神信仰,与自然存在物有着本质的不同。古代工匠在制作天珠的过程中需要先将半透明的白玛瑙珠的表层全部染黑,然后再用另一种蚀花方法蚀绘乳白色的花纹于其上,以此达到黑、白鲜明的艺术对比效果,而天珠也由此成为了具有象征意义的艺术作品,它与人类的精神信仰紧密相关。


CHAPTER 01

一、以下是书中的部分古代玛瑙珠和天珠,让它们带领我们穿越千年光阴,在视觉盛宴中感知深邃的历史文化信息。


▲竹节状玛瑙珠 西周中期 河南省应国墓地出土

▲多棱玛瑙珠 东汉 湖南省丝茅冲墓地出土

▲牛角状玛瑙珠 公元前3—公元1世纪 西藏桑达沟墓地出土

▲短柱状玛瑙珠 西周中期 河南省应国墓地出土

▲玛瑙圆珠 汉代 湖南省杨家湾墓地出土

▲圆柱状天珠 公元前3—前2世纪 新疆提克买克墓地出土

CHAPTER 02

二、这些晶莹剔透、明艳亮丽的古珠穿越两千多年时光来到我们面前,我们不禁要问:古人是怎么制作它们的?它们的钻孔又是怎样的?


▲短柱状玛瑙珠孔道内壁的特征

▲缠丝玛瑙管珠孔道内壁的特征

▲书影

CHAPTER 03

三、天珠是古人采用大自然中的蚀花原材料对半透明的白玛瑙珠的表层分别进行黑、白两色蚀染,从而获得在黑色底上有乳白色纹饰的蚀花玛瑙珠。但具体而言,为什么每一颗天珠的颜色和光泽都不完全相同?


▲书影

CHAPTER 04

四、这些从古遗址科学考古出土的古珠饰在历经了两千多年的埋藏岁月后,发生了哪些次生变化?产生了怎样的沁像?它们的发生机理又是怎样的?


▲玛瑙耳珰上的内风化现象

▲竹节状玛瑙珠上的橘皮纹现象

▲圆板状缠丝玛瑙珠上的蚀洞现象

▲黄玛瑙珠上的沁裂纹现象和色沁现象



▲书影

CHAPTER 05

五、那么,天珠作为古人用蚀花工艺制作出来的艺术品,它们在土壤中埋藏了两千多年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解密古代天珠》带你在显微镜下观察这些文物的局部细节,鉴赏它们的老化特征,并科学客观地阐明其成因。


▲天珠在40倍显微镜下的成像

▲天珠在50倍显微镜下的成像



▲书影

CHAPTER 04

六、藏族人民为什么尊崇天珠,将它们视为圣物并佩戴于身?


这和天珠蕴涵着古老而深邃的文化寓意密切相关。人工蚀花而成的天珠与自然存在物存在着本质的不同,它是承载了创造者和佩戴者内心深处的感受和强调精神信仰的实物载体,我们不仅从人工蚀花而成的黑色底、乳白色纹饰以及白玉髓珠体等元素中探寻到其固有的艺术表现形式,还从那些蚀绘于珠体上的圆圈纹等几何图案中体悟到天珠装饰的秩序、节奏和韵律。天珠上的四种元素(白玉髓珠体、黑白两种颜色、圆圈纹等几何图案、圆圈纹的数目)综合呈现出一种有条理的中心要素,其内在逻辑恰好与拜火教的信仰主旨相契合。毫无疑问,天珠寓含着古老的拜火教文化内涵。


▲书影


发轫于公元前一千年左右的拜火教曾广泛流行于古代波斯(今伊朗)、中亚等地,其文化源头是“斯基泰人时代”的卡拉苏克文化。这一时期,蒙古高原及亚欧草原地带的大部分地区最终确立了游牧方式和伴随着它的一切技术成就,而马的骑乘给中亚地区的人们带来了极大的机动性,各群体的快速运动刺激了更为广泛的交流,从而使中亚地区相距遥远的各部落之间也由此保持着紧密的经济、文化联系,而中国北方的移民早在殷商时期(公元前14—前12世纪)就携带着中国的物质、文化迅速融入了叶尼塞河沿岸已有的文化当中,米努辛斯克(Minousinsk)盆地由此开启了卡拉苏克时期,这一地区的卡拉苏克文化遗存也由于受到殷商文化的影响而更加丰富多彩。

卡拉苏克文化在发展过程中遍布于极为广大的区域内,但其具体表现形式并不是纯粹一致的,尽管各区域内的卡拉苏克文化所呈现的具体现象不尽相同且各具地方特色,但亚欧游牧人——印欧(语系)人、阿尔泰(语系)人、闪米特(语系)以畜牧业为主的经济活动、类似的生活居住环境、部落中阶层的出现以及由上述因素产生的类似的意识形态导致他们拥有共同的宗教崇拜和许多非常接近的艺术表现形式。


在此基础上,中亚早期游牧部落于公元前一千纪中叶形成了强大的群体,人类文明也由此迸发了“轴心时代”的蓬勃生机,这是人类自有文字记载以来在知识、心理、哲学及宗教变革等方面最具创新的时期之一。在这一极具创造力的时代,亚欧大陆涌现了琐罗亚斯德、佛陀、老子、孔子、耶利米及苏格拉底等先哲,拜火教、佛教、儒道思想、犹太教及希腊哲学等文明传统如乳汁般哺育滋养了人类各文明群体的发展与延续,而“轴心时代”的文明成果始终在世界各地区的后续发展进程中发挥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显而易见,我国西藏地区作为印度、伊朗、中亚及华夏等多种文化的交汇之地,也必然受到“轴心时代”文明成果的不断滋养。


拜火教倡导“善、恶二元对立斗争”的宇宙观和宗教哲学思想,提倡每一个人在善、恶两端之争中都凭借自由意志的选择来决定自已的命运,该教还宣扬“抑恶扬善”和善必胜恶为最终目的的信仰教条并且树立了以“拯救世人”为主旨的道德观,进而提倡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遵循三善原则,即:善思、善言和善行。拜火教的教义对基督教、摩尼教、诺斯替教、犹太教以及希腊哲学都有影响,它在历经跌宕起伏后于公元七世纪受到伊斯兰统治者的强力压迫而日渐式微。


从考古出土资料来看,天珠盛行于公元前一千纪及稍晚时期,其时间轨迹与拜火教的流行时间高度重合。天珠作为承载着宗教文化的艺术品,虽然其艺术特征会由于时代、地域的变迁而有所变异,但其内在的本质结构始终具有统一性。天珠上的四种元素以外显的或隐含的形式有机一体地呈现出一种有条理的中心要素,其内在逻辑恰好与拜火教的信仰主旨相契合,这些元素都是具有当时社会来源的表象元素,而每一种集体表象元素都具有神秘的属性,它们赋有各自的象征意义,正是这些集体表象元素共同构筑了天珠所蕴涵的拜火教文化内涵。

也就是说,当我们站在古人的视角,运用“万物有灵观”和“原逻辑”思维对天珠的四种元素所要表达的视觉心理学和哲学进行综合探究时,就会发现:天珠作为来自远古的艺术品,在创造者和佩戴者的心目中不仅是美丽的饰物,更是具有神秘能量的护身符,古人选用白玉髓制作天珠的珠体这一行为显然承袭了更为古老的灵石崇拜观念;此外,天珠珠体上人工蚀花而成的黑色底和曼妙的乳白色纹饰作为具有一定格式的艺术表达形式,不仅蕴含着拜火教倡导的“善恶二元对立”的宇宙观,还隐含着以“拯救世人”为主旨的道德观;另外,乳白色的蚀花图案指代了拜火教徒尊崇的“阿姆沙斯潘丹”和“埃泽丹”,其中以“圆圈纹”为主的各种几何图案是《阿维斯塔》神话中诸神祇的符号指称;除此之外,用来表达“眼”数目的“数”还以另一种语言形式指代了相应的神祇。

在古人的精神意象中,天珠蕴涵着图腾崇拜的文化观念,是以阿胡拉·马兹达为首的诸善神的驻身之所,更是承载了天神福佑的神圣灵石,而天珠的创造者使用了象征性表达和寓意表达的方式为我们展示了神灵在其精神世界的客观存在。


正如汤因比所说:“超越人类的精神实在的一种正面迹象是,人懂得善恶对错,良心强迫人有一种偏好,即做自己认为正确的事情,拥护正确、反对错误。”拜火教信仰促使人们趋善避恶,而天珠正是由于蕴涵着该教的教义思想而被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人们所钟爱,它时刻提醒着佩戴者:尊重自己的选择,规范自己的行为。


《解密古代天珠》作为一本集知识性、艺术性、趣味性为一体的书籍,带领你以考古出土的玛瑙质珠饰为出发点去探知古代亚欧草原社会的工艺技术、科技发展、物质文化交流、宗教信仰及社会经济等诸多方面的问题。


问题来啦!关于古代的玛瑙珠和天珠

你了解了么?

你最想知道什么?

有什么感想想要跟大家分享?

关注文博中国微信公众号,在本条微信留言区留言

活动截止后留言区点赞第1、21、39

且评论的点赞数在10个以上

3位小伙伴

就是我们的获奖用户!

各赠送《解密古代天珠》1本!

赠书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提供

活动截止时间:2021年8月27日(下周五)17:00

快来积极留言吧~



编辑 | 张 怡 实习编辑 | 宋奕璇
复审 | 郭晓蓉
终审 | 李 政




本公号刊载的作品(含标题及编辑所加的版式设计、文字图形等),未经中国文物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改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授权转载的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投稿邮箱:wenbozhongguo@163.com

分类: 中文 研究 书籍资料库
关键词:

最新评论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