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阅读

历经残破 重现精彩​ ​▎秦陵石质甲胄保护修复记

摘要:   (摄影 张天柱)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秦始皇帝陵园K9801陪葬坑出土石质甲胄的保护修复”,入选“2021全国优秀文物藏品修复项目”。第一次站在石质甲胄面前的人大多会被古代匠人的工艺所震撼很难想象这些铠甲在出土时是多么的凌乱、残破是文物保护工作者用双手重现了将士们披甲戴盔、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情景K9801陪葬坑发掘现场作为首次发现的秦代 ...


  

(摄影 张天柱)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秦始皇帝陵园K9801陪葬坑出土石质甲胄的保护修复”,入选“2021全国优秀文物藏品修复项目”。

第一次站在石质甲胄面前的人

大多会被古代匠人的工艺所震撼

很难想象这些铠甲在出土时是多么的凌乱、残破

是文物保护工作者用双手重现了将士们

披甲戴盔、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情景

K9801陪葬坑发掘现场

作为首次发现的秦代仿实物甲胄(铠甲和头盔),真实展现了秦代军队作战防护装备,在中国乃至世界考古史上十分罕见,填补了秦甲实物的空白,对研究秦代及中国古代铠甲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发现时 甲片破损、变形、病变

1998年7月至1999年1月,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考古队对K9801陪葬坑进行了试发掘。这个陪葬坑位于秦始皇帝陵园东南部的内外城之间,距离秦始皇陵现在的封土约200米。当时出土了大量石质铠甲和石胄。

石铠甲坑也是秦始皇帝陵相关考古发掘中第一次有文物保护修复人员直接参与的项目,刘江卫正在这支考古队中。虽然已经是20多年前的事,但他还记得陪葬坑刚发现时的那种欣喜,连续一个月天天骑着自行车前往发掘地观察石甲胄的形态、结构,并把这些牢牢记在心里以便修复时有的放矢。

由于该陪葬坑曾遭受火焚以及长期潮湿状态等不利因素的影响,青石甲片粉碎、叠压在一起,破损、变形、裂隙、层解现象都相当严重,有的甲片层解为大小几十片,因遭焚烧已改变原有的色泽,表层发白;甲片主要病变有:表层泥土附着、有坚硬的钙质结构、裂隙、微生物侵蚀、绿锈等;原来串缀甲片的铜丝大部分已锈蚀、残断,无法起到串缀甲片的功能,整个领甲衣的破损情况非常复杂。

石冑片

发现后 现场抢救性保护

这些给保护修复工作带来巨大的挑战,随即文物保护人员开展了现场抢救性保护、脆弱文物提取,在制定修复方案时重点考虑以甲片的加固,甲片的叠压、错位、散乱的分层提取,分层提取后甲片的原位固定、整体稳定性,以及修复后甲片的复位和甲片之间的连接工艺分析作为修复工作的主要步骤。

甲片 摄影 郑重)

提取每一片甲片之前先照相、绘图,同时做好文字记录。重点是将甲片之间的串缀关系和相互之间的位置关系用以上手段记录下来。

手绘甲衣甲片排列结构图

  逐片编号,在图纸上也标出每一胄片的相应编号。

  

(摄影 张天柱)

秦始皇帝陵铠甲坑提取出来的部分甲衣(摄影 郑重)

其次确定详细的文物保护修复方案,通过考古现场信息采集、现代仪器分析手段、文献资料查询等,明确石甲和铜丝的材质类别、埋藏情况,材料稳定性以及古代加工工艺,在考古发掘现场采取了必要的稳定处理,以控制石甲在现场因环境条件变化而发生的各类劣化,提取时将串缀在一起的甲片整块提取,同时把散落的碎片一同提取,对于无法整块提取的甲片,在工地先初步对接和判断,将破裂甲片的小碎块封入自封袋中。

甲衣加固中(摄影 赵震)

甲衣提取中

分别提取了T4G1胄1、T2G1甲1和T2G2甲运回室内进行修复。

修复 4个多月修复一领铠甲

在修复室,经过加固、拼接粘结、清洗、补全、复制、做旧、封护和复原等一系列工作。

刘江卫和同伴在四个多月时间内,反复摸索合理的修复办法,一领由600多块胄片组成的铠甲才算完成修复。

石胄共有胄片74片,材料为青灰色岩溶性石灰石,质地细密,色泽均匀,经过磨制和钻孔以青铜丝串系,与秦俑身上塑造的铠甲相比更显得精致用工,反映了秦代高度发达的手工制造业。

秦始皇帝陵铠甲坑提取出来的部分甲衣摄影 郑重)
最终成功修复两领铠甲(带披膊、不带披膊铠甲各一件)以及一顶石胄。

铠甲的长度为63-65厘米,每件重量达到18千克,每件铠甲都包含了超过600片精细打磨的石质甲片。这些甲片用青铜编条手工编缀在一起,做工精细,工艺高超。

摄影 张天柱)

摄影 张天柱)

摄影 张天柱)

通过实验,手工加工一件平均有600片的甲衣,以每人每天正常工作8小时计算,需要工时344~444天,也就是说,制作一件甲衣,需要一年的时间。而陪葬坑内出土了石质铠甲90领,石胄36顶以及石马甲的甲片总数超过500万片,其所费劳动量是巨大的,秦始皇帝陵的规模也由此可见一斑。

“听得见摇旗呐喊,天摧地塌陷;看得见耀武扬威,披袍擐甲”。铠甲作为将士的防护性装备,在冷兵器时代充当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最大限度地保护将士的身体免遭敌方进攻性兵器的重创。从外形上看,石铠甲不但重量大,穿着笨重,制作所用的石片脆性大,容易在外力撞击下破碎。所以文物专家分析,石铠甲应该是作为一种象征性装备专门用于秦始皇陪葬。秦时真正的实用铠甲应为皮革制成,重量轻,柔软又坚韧。

“兵马俑修复过程中可得到信息也很多,例如一些文字能说明它的制作工匠是谁?秦帝国军队的骑步卒装备、战车设置等情况。”刘江卫说,“通过对石胄的修复,发现秦铠甲的设计有方便穿卸的开合结构,多位于前胸右侧和腋下,两者上下相通,浑然一体,形成一条斜向的开合线,这与秦俑身上所穿右衽衣服是相通的,通过扣合与解除连缀物来固定和穿卸铠甲,极为便捷。”

摄影 郑重)

研究 石甲胄石料或来自富平凤凰山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文物保护部夏寅主任的办公室里,至今保留着当年从各处寻来的石料,说到寻找制作兵马俑盔甲所用的材料时,他仍感自豪。

夏寅(左)和刘江卫回忆当年参加考古保护工作摄影 郑重)

为了搞清楚甲胄石料来源这个问题,他先借助文献资料,据《史记》记载,修建秦始皇陵所用石料是“发北山之石”,“北山”应为渭河以北,西起富平东至韩城的山脉。从第三纪早期至第四纪,由南到北,由低到高,断层发育成一系列复式地堑,并由金粟山断层发育成现代“北山”。

夏寅办公室一直保存着从各处寻来的石料摄影 郑重)

另据晋代张华《博物志》记载,秦时修陵人由甘泉(今陕西省淳化县)山运石,但据实地考察,该县并无类似石料出产。

此外,秦陵南侧秦巴腹地的商县、镇安、旬阳等地,因该地出产朱砂石,而朱砂为生产水银的原料,所以很可能是秦始皇陵墓中水银的来源地。

从矿物学角度来说,方解石与朱砂矿在提取分离时难度较高,可能性不大。

综合考虑以上三地,尤以“北山”可能性最大。而“北山”有史可考的采石记载较多,唐代颜师古云:“北山青石机理密,堪为碑椁,至今犹然。”

据富平县志记载:“县北产矿石,诸郡县采者群至。”北山一线采石历史很长,像富平宫里镇名称的来源,据当地人讲便是因往皇宫中选送石料而得名。

除了从文献中溯源确定大概位置,要搞清石铠甲石料的具体来源,还需要进行物理化学分析,夏寅和同伴们在富平县境内北山一线的5个地方选取了10个样品,用中子活化法对试样的微量元素含量进一步的测定,绘制成微量元素配分图。通过分析讨论,认定秦陵出土的石甲胄,其石料很可能来源于富平县雷村与宫里镇之间的凤凰山一线上。

图片:除署名外由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提供
文字:踏雪
编辑:卜丁
审核:屹夫



分类: 中文 深度阅读
关键词: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