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阅读

厦门市博物馆藏日本回流明代田坑窑素三彩瓷

摘要:   中日两国的陶瓷文化交流源远流长,内容丰富。明代福建漳州田坑窑生产的素三彩瓷,便是中日瓷器交流中的一个特殊品类。明清时期,从福建外销至日本的瓷器有青花、青瓷、白瓷、蓝釉、酱釉、五彩、素三彩瓷等,品种繁多,相较于青花、五彩等瓷种,素三彩瓷以外销为主,因而国内存世量不多。福建生产的素三彩瓷传入日本,受到当地人的喜爱,他们称其为“交 ...


  中日两国的陶瓷文化交流源远流长,内容丰富。明代福建漳州田坑窑生产的素三彩瓷,便是中日瓷器交流中的一个特殊品类。明清时期,从福建外销至日本的瓷器有青花、青瓷、白瓷、蓝釉、酱釉、五彩、素三彩瓷等,品种繁多,相较于青花、五彩等瓷种,素三彩瓷以外销为主,因而国内存世量不多。福建生产的素三彩瓷传入日本,受到当地人的喜爱,他们称其为“交趾三彩”,可谓“墙里开花墙外香”。随着田坑窑制瓷业的衰落,福建省内收藏的素三彩瓷数量稀少,反而在日本的收藏机构和私人藏家手中有一定藏量。

  

2017年,日本著名陶艺大师林恭助代表家族向厦门市博物馆捐赠了五件明代漳州田坑窑素三彩瓷器,它们不仅是研究明清福建田坑窑制瓷工艺的珍贵实物资料,也是中日陶瓷文化交流的见证物。

  

一 五件日本回流明代田坑窑素三彩瓷器及其同类器

  

1.素三彩龙纹盘(图一)

盘高4.8、口径25.3、底径12.6厘米。圆唇敞口,盘壁较厚。盘心双圈内刻划一条破云而出的蛟龙,盘内壁口沿下方刻划四个开光,内刻划花卉纹,开光之间刻划云纹间隔。盘外壁光素无纹。大盘内外满施绿釉,只在盘心用黄釉、褐釉随意点染六个色块,从一片浓绿中跳脱出来,给整个大盘增添了些许生机与活力。

  

图一 素三彩龙纹盘 厦门市博物馆藏

  

日本根津美术馆藏有一件与其极为相似的龙纹盘,高5.3、口径25.3、底径13.2厘米,盘心同样刻划云龙纹,盘内壁口沿下方刻划同款开光纹饰和云纹。内外壁施满绿釉,盘心点染黄釉和褐釉(图二)。此类点染黄、褐釉彩的素三彩大盘在日本有不少传世品,如根津美术馆收藏的素三彩刻花卉纹盘(图三),高5、口径24.3、底径12.7厘米;九州国立博物馆收藏的素三彩水禽纹盘(图四),高3.4、口径16.7厘米;京都国立博物馆也藏有相似的素三彩大盘(图五)。

  

图二 素三彩龙纹盘 日本根津美术馆藏

  

图三 素三彩刻花卉纹盘 日本根津美术馆藏

  

图四 素三彩水禽纹盘 日本九州国立博物馆藏

  

五 素三彩大盘 日本京都国立博物馆

  

2.素三彩鱼纹盘(图六)

盘高5.2、口径30、底径19.5厘米。为花瓣口,折沿,浅弧腹,盘底较大。盘心刻划游弋在水草间的两条鱼和两只虾,盘折沿处等距离刻划四组铜钱、水草纹。有趣的是,盘心的两条鱼儿刻划得栩栩如生,两只虾则仅勾勒出轮廓和长须,仿若潜入水中,若隐若现。盘内外满施绿釉,但在花瓣口处以及盘内水草、铜钱纹饰处用黄釉、褐釉随意点染。盘心两条完整的鱼用褐釉涂描,两只虾则用黄釉涂抹。此盘的纹饰刻划与色釉涂抹虽然都不太精细,却表现出了绿色池塘中水草摇曳、鱼跃潜的鲜活场景。

  

图六 素三彩鱼纹盘 厦门市博物馆藏

  

日本根津美术馆藏有一件相似的素三彩鱼纹盘(图七),髙5.1、口径30.2、底径18厘米,大盘的造型和纹饰几乎相同。盘内在相同位置刻划鱼虾纹与水草,折沿处也刻划有四组铜钱、水草纹。盘内外满施绿釉,黄釉、紫釉的运用亦完全相同。日本九州国立博物馆藏有一件同样的鱼纹盘(图八),高5.1、口径29.7、底径18.8厘米;日本京都博物馆也藏一件同类器(图九),高5.2、口径28.9、底径18.2厘米。此外,京都的遗址中曾出土一定数量的此类三彩盘残片(图一〇),现藏于京都市埋藏文化财研究所。


图七 素三彩鱼纹盘 日本根津美术馆藏

  

图八 素三彩鱼纹盘 日本九州国立博物馆藏

图九 素三彩鱼纹盘 日本京都博物馆藏

图一〇 素三彩盘残片 京都市埋藏文化财研究所藏

3.素三彩缠枝花纹五系罐(图一一)

罐高29、口径13.1、底径17.5厘米。圆唇、短颈、溜肩、鼓腹下内收、平底,罐底露胎。颈肩部贴五个竖向三股圆形系。罐身釆用贴花技法制作出缠枝花卉纹,罐底部贴塑一圈变形莲瓣纹。罐身主体纹饰中叶片和花瓣上的纹脉清晰细致,繁而不乱。此罐满施绿釉,而贴花纹饰则以黄色釉装饰。口沿与肩颈处也施一圈黄色釉。

图一一 素三彩缠枝花卉纹五系罐 厦门市博物馆藏

  

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有一件相同的五系罐(图一二),高24、口径12.7、底径15.4厘米,两件五系罐在尺寸、器形、纹饰、釉色分布上几无二致。日本九州国立博物馆收藏的同款五系罐(图一三),高23.5、口径11.8、底径13.1厘米。日本京都国立博物馆收藏的同款五系罐(图一四),其底部墨书信子二字,很可能是拥有者的名字。日本彦根城博物馆的一件同款五系罐(图一五),是著名的井伊家族传世品。盖罐的造型、纹饰与其他博物馆的同类器相同,但制作更加精细,贴花纹饰更加清晰、规整,黄、褐色釉彩的涂描更加细致。

  

图一二 素三彩缠枝花卉纹五系罐 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图一三 素三彩缠枝花卉纹五系罐 日本九州国立博物馆藏

  

图一四 素三彩缠枝花卉纹五系罐 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图一五 素三彩缠枝花卉纹五系罐 日本彦根城博物馆

除了日本,东南亚、欧洲一些博物馆也藏有此类五系罐,如:新加坡亚洲文明博物馆藏有一件相同的五系罐(图一六),高32、腹围29厘米;英国维多利亚与阿尔伯特博物馆藏有一件同类器(图一七),高32.4厘米;英国大英博物馆藏有一件同类器(图一八),高23厘米,出土于泰国大城府的一处佛塔遗址,由詹姆斯·麦卡锡捐赠,罐身釉面大多脱落,从残留的绿釉和黄釉可推断,其釉色布局与厦门市博物馆的这件五系罐基本相同;法国吉美博物馆藏有一件十分相似的五系罐(图一九),高23.5、腹围23.5厘米,博物馆判定其为清代中国南方窑口的产品,笔者认为可能存在错误,但仅凭图片资料难以判断。

  

图一六 素三彩缠枝花卉纹五系罐 新加坡亚洲文明博物馆藏

图一七 素三彩缠枝花卉纹五系罐 英国维多利亚与阿尔伯特博物馆

图一八 素三彩缠枝花卉纹五系罐 大英博物馆藏

  

图一九 素三彩缠枝花卉纹五系罐 法国吉美博物馆藏

  

这类五系罐在欧洲被称为瑞德斯坎特储物罐Tradescant storagejars),名字源于英国古董收藏家约翰·瑞斯坎特。据研究,明代亚洲地区曾大量使用此类罐,主要作为储物容器,在日本则多用于盛放茶叶。

4. 花卉纹罐(图二〇)

13.2、口径4.8、底径6.5厘米。圆唇、束颈、丰肩,弧腹,下部内收,近底足处外撇。罐身刻划写意花草纹,肩部刻划一圈变形莲瓣纹。罐身满施绿釉,用黄釉涂抹刻划纹饰。由于年代久远,罐身釉面多有剥落。

  

图二〇 素三彩花卉纹罐 厦门市博物馆藏


虽然从田坑窑的发掘报告到日本目前查得到的发掘报告及传世品资料中均未见其同类器,但不排除有类似传世品在私人藏家手里。

  

5. 镂孔狮纽香炉(图二一)

  

通高13.6厘米。香炉颇为精致,炉身略呈长方形,两侧贴塑凤尾形耳。炉盖四壁上有形状不一的镂孔,盖顶上堆塑一仰天怒吼的狮子。香炉的纹饰层次多,颇为复杂。炉身四面以剔地法剔刻出菱形开光,里面再刻出花形小窗,窗内为锦地小格,有两面的锦地小格内再剔刻出花卉纹。炉盖四面则剔刻成凸鱼鳞纹锦地。整件器物用绿色和黄色釉装饰,绿色比较浅淡。

图二一 素三彩镂孔狮纽香炉 厦门市博物馆藏

本永青文库藏有一件风格类似的香炉(图二二),高14.2、口径9.8厘米,炉盖上也塑有一狮子纽,圆筒腹,炉身口沿处饰回字纹,两侧贴塑螭耳。炉身刻出锦地小格,每个小格内呈十字形点缀五个小丁。近底处饰一周花朵纹。底部塑三兽足。器物满施绿釉。

图二二 素三彩镂孔獅纽香炉 日本永青文库藏

二 漳州田坑窑与日本素三彩瓷的渊源

田坑窑素三彩瓷器以二次烧成为主,在素坯上划刻或模印纹饰,经高温烧成素瓷后,以黄、绿、褐、紫色等素色铅釉着色,再低温烧成。漳州田坑窑是福建省目前发现的唯一以烧造素三彩瓷器为主的窑场,同时也是以生产外销瓷器为主业的窑场。1617世纪,漳州田坑窑的素三彩瓷大量输入日本,而该窑口的拳头产品——素三彩瓷盒更是被用做茶道用具而风靡一时,日本许多博物馆、美术馆都收藏有田坑窑素三彩瓷器,比如三井文库、出光美术馆、根津美术馆、北村美术馆、德川美术馆、藤田美术馆、MOA美术馆等,其素三彩瓷藏品大多是传世品。

素三彩瓷在日本曾一度被认为是产于越南,因而被称为交趾烧”“交趾三彩。日本人误认为素三彩瓷的产地是越南,这可能与1617世纪中国、日本、南洋的三角贸易有关。嘉靖年间,倭患严重,隆庆元年(1567)明政府开放海禁,在漳州月港设洋市,准许私人进行海外贸易时,仍然禁止与日本通商。但是因为日本对于中国商品的需求量大,利润也比其他地方高,所以就出现了第三地交易,中日两国商人将南洋作为中转站,当时最重要的中转地有三处:吕宋、暹罗、交趾。交趾是越南北部河内的古地名。明代何乔运记载:日本国法所禁,无人敢通。然悉奸阑出物,私往交趾诸处,日本转乎贩鬻,实则与中国贸易也。中国明代生产的陶瓷器,包括素三彩瓷在内,经由越南北部销往日本。日本人把那些从交趾来的商船称为交趾船,他们有可能将交趾船上的货物误认为是越南的产品,所以把素三彩瓷器叫作交趾烧

素三彩瓷器大量进入日本市场的同时,日本本土陶瓷业也进入一个蓬勃发展的时期,尤其是美浓的黄濑户。美浓位于现今日本岐阜县,在桃山时代成为日本的制陶中心。而美浓的黄濑户是以交趾为目标,……受到当时由贸易输入而备受珍重的交趾的形状和纹样的强烈影响。从桃山时代美浓的产品可以证明这一点。

京国立博物馆藏有一件桃山时代黄濑户三彩瓜纹钵(图二三),高6.6、口径33、底径19.6厘米。在日本,通常被称为,这件三彩瓜纹钵无论从器形、釉色分布到刻划风格都和田坑窑素三彩极为相似。日本爱知县清州城下町遗迹SD7023沟出土的黄濑户大钵,高5.8、口径26.1、底径14.1厘米,也与田坑窑的花口盘十分相似。日本根津美术馆有一件桃山时代的黄濑户宝珠香合(图二四),高4.8、口径4.83.2厘米,也是模仿田坑窑素三彩香合的造型和釉色。

图二三 日本桃山时代黄濑户三彩瓜纹钵 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图二四 日本桃山时代黄濑户宝珠香合 本根津美术馆藏

总而言之,明代田坑窑素三彩瓷器传入日本,受到当地陶瓷界和茶道界的喜爱和推崇,同时成为日本本土窑场争相学习、仿烧的典范,极大地促进了当地窑业的发展。正所谓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田坑窑素三彩瓷不愧为中日陶瓷文化交流的信物。

本文刊登于《文物天地》2021年第9期


本公众号刊载的作品(含标题及编辑所加的版式设计、文字图形等),未经中国文物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改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授权转载的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编辑:高文思
审核:耿 坤
监制:朱 威

分类: 中文 深度阅读
关键词: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