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阅读

大美山西彩塑巡礼(唐、宋、辽、金、元)

摘要: 中国本土彩塑艺术源远流长,在中国古代雕塑史中占有重要地位,以山西地区的寺庙彩塑最为经典。依照中国古代建筑史的统计,山西现有地面上由唐代至清代的木构古建留存可以占到全国同类的70%以上,而这些古建的基本功用即为佛、道、儒三教的宗教寺观,其中依附于寺观配有大量的宗教题材的壁画和彩塑(壁画27259平方米、彩塑12712尊),数量之多、制作之精、规 ...


中国本土彩塑艺术源远流长,在中国古代雕塑史中占有重要地位,以山西地区的寺庙彩塑最为经典。
依照中国古代建筑史的统计,山西现有地面上由唐代至清代的木构古建留存可以占到全国同类的70%以上,而这些古建的基本功用即为佛、道、儒三教的宗教寺观,其中依附于寺观配有大量的宗教题材的壁画和彩塑(壁画27259平方米、彩塑12712尊),数量之多、制作之精、规模之巨,绝冠全国。所以山西省一直是专业人士研究中国传统绘画与雕塑艺术的最重要的首选考察区域。
“彩塑”二字的关键字是“塑”不是“彩”,即是材质与技法,非效果与装饰。传统彩塑的准确定义并不是泛指所有表面施彩的雕塑,而是特指在泥土中加入棉絮、稻草等防裂材料调和成软泥后,用“加”法的手段塑造成像,待晾干之后施彩的雕塑技法。它区别于使用如石质、木质、金属等硬质材料,用“减”法的手段雕凿成形后施彩的雕塑技法。
这种雕塑表现形式由于其材料的廉价易取和工序的简单易用,从人类的文明发端之始便被自觉掌握运用,在人类造型艺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然而,这种最原始最终极的材料语言在今天似乎被我们的艺术家忘记了。
原因之一是在现代材料概念思维下,似乎艺术家对于材料本身的特质更加关注,偏于直接运用,而泥或其它软质造型材料只是为了造型完成后方便进行翻制并铸造金属时间接使用,这样"泥土"便沦为了一个过渡,或者说是转换材料。
原因之二是它太廉价,耗时又易碎,不具备收藏价值,不堪能承载艺术价值,不被人们珍视……最终被抛弃了。
可是,当我们近距离站在如山西彩塑这类的古代雕塑遗珍面前时,必然被它严重地提醒:泥土是可以体现更坚实的艺术质量,传达更浓郁的艺术情感,承载更丰厚的艺术价值的!
现代工业文明后,人类生产发明出了各种新的可用于雕塑造型的材质,如塑料、不锈钢、玻璃钢、亚克力、硅胶、树脂等等这些一眼看上去会散发出耀眼光泽的材料。使用后会发现它们是无机的、冰冷的、无情感的、与其它材料不能包容的、使用后会产生无法消解的垃圾的……它们是无生命的!
而泥土永远是泥土,无论这些彩塑的保存完好,还是部分坍塌,无论这些彩塑的表层发出光泽,还是暗淡,它们永远是温暖的泥土。它们与所有有机材料包容,一起呼吸,有生,有死……从古至今一直在延续!
使用泥土并不意味着传统,
关注材料并不意味着现代。
无生命的材料会产生垃圾,
有生命的材料会产生语言!
文:张伟


五台南禅寺


南禅寺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木结构建筑——大佛殿。殿内17尊唐塑佛像,仍然保持原貌,都是唐代珍品。
殿内有一座佛坛,长八点四米,宽六点三米,高零点七米。塑像分布在佛坛上,共有一铺17尊唐代造像,为经典的一佛二弟子二菩萨加护法天王的组合,人物形象丰满优美,姿态自然生动,表情逼真充满神采,衣纹简练准确,主次分明,错落有致,营造出佛界肃穆而和谐的秩序感。


五台佛光寺


佛光寺坐落在山西五台县豆村东北的佛光山中,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寺庙创建于北魏,隋、唐时处于鼎盛时期,为五台山名刹。寺内东大殿重建于唐懿宗大中十一年(公元857年),为佛光寺主殿,气势宏伟,古朴壮观,结构精巧,技法纯熟,是中国唐代佛寺建筑的典型代表,有中国古建第一国宝之誉。


殿内佛坛上置彩塑35尊,与大殿同期塑造。其中主像5尊,高度达7米之多,分别为释迦牟尼佛、弥勒佛、阿弥陀佛、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各有胁侍立于左右。中间主像释迦牟尼,结跏趺坐于长方形须弥座上,手作触地印,面相庄严,头顶螺旋发式,衣褶自然垂于身旁。左次间为弥勒佛,双足下垂,脚踏莲蒂。右次间为阿弥陀佛,也作结跏趺坐势,神态怡然自得。这种将释迦、弥勒、阿弥陀佛一字排列、供奉于一起的形式,是中国净土宗所遵从的规制。5尊主像两侧,分别有胁侍五、六尊,高度不一,造型生动。释迦牟尼佛左右所塑二弟子像为阿难和迦叶,一老一少,神态生动自然。弥勒佛与阿弥陀佛两侧皆为胁侍菩萨像,高约4米,身体微向前倾,上身半裸,面相丰满圆润,修眉弯曲,眼睑低垂,半闭半睁,腰肢向侧面扭曲,腹部微隆,肌肤细腻,姿态柔和,系典型的唐代女性化菩萨形象。


平遥镇国寺


镇国寺,原名京城寺,到明代嘉靖十九年(公元1540年)被“镇国寺”所取代。明、清时,寺庙倾颓,清代嘉庆二十年(公元1815年),才重修万佛殿,重修后的殿宇,仍保持了原来的风格。


平遥镇国寺各殿皆有塑像,其中万佛殿内塑像最为珍贵,是五代北汉天会年间建殿时的作品。万佛殿内佛坛宽大,长宽为6.09米见方,高55厘米,沿边用青砖叠砌而成,约占全殿面积一半。坛上正中设束腰须弥座,释迦佛趺坐其上,全殿共有塑像十四尊。其中除三尊(观音、善财、龙女)为明代塑造,清代重绘油彩外,其余皆为五代原作,佛坛式样,塑像配置均与五台山唐代建的地禅寺大殿同略同。


晋城青莲寺


青莲寺初名硖石寺,位于山西省晋城市区东南17公里的泽州县硖石山腰。因寺内的释迦牟尼端坐于莲花座之上,故名青莲寺,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青莲寺分为古、新两部分,依傍丹河畔山势展开。古青莲寺在下,新青莲寺居于上。古青莲寺创建于北齐天保年间(公元550-559年),唐代咸通八(公元 867年)重修并赐名青莲寺。


南殿彩塑12尊,风格上沿袭唐风,注重写实,生动传情。唐碑《硖石寺大隋远法师遗迹记》碑首佛殿图一幅,是已发现的中国古代建筑史上罕见的实物资料。南殿面阔三间,内置彩塑十二尊,其中佛坛前部五尊为宋塑。居中为结跏跌座于莲台的释迦佛,两侧为侍胁文殊、普贤二菩萨及迦叶、阿难两弟子,雕刻手法仍沿袭唐风。碑首线刻弥勒佛殿图(亦称弥勒讲经图);它所显示的佛殿,布局完整,山门、围廊、讲坛、佛殿莫不具备,是研究唐代寺院格局和形制的最好资料。北大殿有文殊、普贤、释迦等唐代塑像,为寺中珍品。

分类: 中文 深度阅读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