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阅读

“三联·新知大会”现场实录丨古代营造制度中的天文与人文(上)

摘要: 三联书店每年一度的“新知大会”,为学者、作者与读者交流沟通搭建平台,也试图将零散的出版物聚焦到一些重要话题,探寻写作背后的关切,引发学界内外的共同讨论。今年的年度主题是“我们的中国:文明新探”。从农业文明的起源,到王朝国家的建立,从礼乐文化的发端,到山水精神的兴起,中国文明绵延不辍数千载,为人类历史贡献了独特的文化传统和发展路径 ...



三联书店每年一度的“新知大会”,为学者、作者与读者交流沟通搭建平台,也试图将零散的出版物聚焦到一些重要话题,探寻写作背后的关切,引发学界内外的共同讨论。

今年的年度主题是“我们的中国:文明新探”。从农业文明的起源,到王朝国家的建立,从礼乐文化的发端,到山水精神的兴起,中国文明绵延不辍数千载,为人类历史贡献了独特的文化传统和发展路径。

活动邀请不同学科背景的十八位学者、分四场主题论坛,深入浅出地呈现相关领域的新知识、新观念、新视野。除了现场直播,我们也将文字稿整理修订,陆续在“三联学术通讯”上发布,敬请关注。




三联 · 新知大会第四季:我们的中国

03 古代营造制度中的天文与人文


天文,是古代先民通过观象授时,完成对时间和空间的测量与规划;人文,则是中华民族传承的礼仪与思想制度。古人求天文之变,以建立时间;求人文之不变,以形成传统。

中国古代营建制度,正是上承天文,下合人文,空间被时间赋予了意义,成为知识与思想的载体,塑造了与天地环境整体生成的建筑形态。

深刻理解中国古代的天文与人文传统,才能正确解读中国古代建筑的基因密码。


现场实录


古代营造制度中的天文与人文(上)

嘉宾:冯时 王南 鞠熙

主持:王军


王军

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

各位在线的朋友们,大家好。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我们这期活动改在网上进行。欢迎大家参加三联书店的新知大会。今年还是三联书店创办九十周年,我很有幸在读书的时候读了很多三联的书,可以说三联是我的启蒙者,现在我又有幸成为三联的作者。三联书店一直致力于传播新锐的思想,来丰富和提高大家的精神生活,搭建起作者和读者、精英和大众沟通的桥梁,我觉得新知大会就是这么一个桥梁,让大家一起分享一些非常有价值的新的知识和思想。这一季新知大会的主题是“我们的中国·文明新探”,我觉得这个题目非常有意义。因为我们自一万多年前独立地产生了种植农业以来,这一支文化和文明就一直没有断过。在一万多年前同时驯化作物的还有西亚的两河(流域),但那边断了,辗转对欧洲产生了影响,而就我们这一支一直传下来。我觉得对我们的中国作新的探究,不光是中国学者的使命、中国的问题,而且是在这个地球上人类要来面对的一个伟大的问题。

今天是活动的第三场,我们今天的主题是“古代营造制度中的天文与人文”。我觉得这个题目非常重要。大家知道我们今天请到的冯时老师有一本非常重要的书,就是《中国古代的天文与人文》。冯老师为我们研究中国古代营造制度打下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学术基础,而且不光是营造制度,大家知道新知大会前两场讨论了山水,讨论了一万多年的中国农业,其实这些和我们今天谈的、讨论的都有关系。大家知道山水就是阴阳,山水之间就是阴阳之间,在其中求一个阴阳之和。农业的产生首先我们要知道农业时间,要知道农业时间就跟天文有关系了,观象授时,如果古人不能测定时间,我们的农业是不可能发生的,也就不可能有农业文明,不可能有中华文明。所以冯老师一直反复强调古人对天文的需要就像他们对食物的需要一样急迫。如果他们不懂得天文,不懂得观象授时,农业是不可能发生和发展的。这一系列非常重要的知识一直传承下来,就对营造制度产生了根本的影响,因为这些思想是古人的生存之道,具有无比崇高的意义,那么这些都会体现在我们的营造制度当中。

我还要介绍一下各位学者,一边介绍也一边谈一谈我对他们学术的认识。可能讲得不到位的地方,三位老师也会分别讲述,我们再讨论。

首先介绍一下冯时老师。冯老师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学部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导,中国科学院古文字学科带头人。冯老师是古文字学领域的大学者,他为了通过古文字还原古史,又创立了中国天文考古学,还旁治商周考古学、先秦史、天文年代学、历史文献学、民族古文字学、古代思想史和科技史,主编《金文文献集成》并著有《中国天文考古学》《中国古代的天文与人文》《中国古代物质文化史·天文历法》《文明以止——上古的天文、思想与制度》等。


▲《中国古代的天文与人文》,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中国天文考古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冯老师的学术涉及面非常宽广和深远。他的著作是我们要摆在案头去读的书,这些书不读,读古代的经书就非常困难,因为经书里涉及古代制度的问题都跟天文历法有关。冯老师对我们这些做建筑史研究的学者,一个非常重大的启发,就是他把中国古代的营造制度溯源到五千多年的新石器时代。对牛河梁的圜丘与方丘,冯老师做了非常充分的分析,圜丘的三重圆表示了太阳在冬至、夏至和春秋分的运行轨道。这三重圆是通过“根号2”比例的做图给规划出来的。大家知道圆和方重合,就是天地和、阴阳和,就产生了外接圆的直径和内接方的根号2比例,这成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营造制度的比例。待会儿王南老师还会接着讲。方丘是以内方为模块,不断积累以表示大地。这是非常重要的。大家知道中国古代建筑设计非常重要的方法就是模数制,《营造法式》以斗拱横拱的截面为一个模数单位,所有空间是它的倍数或是它的分数。那么到了清代工程做法,是以斗口为一个模数,所有的空间是它的分数或者倍数。梁思成先生、林徽因先生他们做中国古代建筑史的研究,很重要的是把这套模数体系给破译了,通过建筑考古做测绘,把这种模数化的设计方法追到唐代。后来学者又发现,汉代的石阙也存在一些模数化的设计,冯老师(的研究)一下子把它提到了新石器时代。如果我们对新石器时代有一个客观的了解,就不会觉得这么一种设计方法是不可思议的事情。因为新石器时代对时间和空间的测定已经没有问题了,待会儿我们还会讲。


▲牛河梁的圜丘与方丘


▲牛河梁圜丘的“√2”比例

▲“√2”比例下的圆中之方的空间模式


这样的方法,也就是牛河梁圜丘的设计方法,被《周髀算经》记录了下来。《周髀算经》是西汉初年成书,其中的圆方图、方圆图,待会儿王南老师会详细说。《周髀算经》说,“万物周事而圆方用焉,大匠制造而规矩设焉”,万物周事,把什么事都弄妥当了,要圆方用焉,要用圆用方。

大家知道我们在测定时间的时候,我们观象授时,是在一个圆周里观察天体,测定时间,所以,圆是测定时间的方法。而方是大地测量的方法,是计里画方这样一种方法。所以,圆和方是测时间、测空间的方法,这还是理工科的知识。大家用测时间的圆来表示天,用测空间的方来表示地,这是我个人的理解,不知道对不对,待会儿冯时老师还要批评。

我们把圆和方合在一起变成圆方方圆图的时候,就产生了哲学。因为是用方和圆来表示天地,方和圆合就是天地合、阴阳合,阴阳和合而万物生,这是先人关万物生养的认知,这就是格物致知。《营造法式》把这张图转载了。梁思成先生整理《营造法式》时,对这张图有一个解释,不知道梁先生去世后出版他对《营造法式》的注释时,这张图为什么给去掉了?这张图太重要了,讲明白了营造制度的源头跟天文有关系。因天文而人文,所以我觉得这也许是我们今天讨论的一个逻辑起点,当然我们还会讨论更多的事情。

圆方方圆图在仰韶时代的陶器上就看见了,一个圆套着的一个方,又套着里面的圆。所以你看这些知识太古老了。我不知道我说得对不对,我这些年看经书在溯源找文物,我就发现先秦两汉记下了很多很重要的东西,实际上它产生的时间非常古老,我们都可以在新石器时代的器物中看到。比如这个陶罐和《周髀算经》成书的年代相差了四千年,历四千年这套知识是怎么传下来的,这是我们要面对的问题,我也希望大家今天讨论这个问题。圆和方相合就是玉琮构图方法,通方圆就是通天地,你看用圆用方多重要。如果那时候我们不能用圆测时间,观象授时,不能用方测量大地,测量空间,怎么可能迈入文明的门槛?大家知道空间是测定时间的基础。测定时间和空间,真是关系到中华文明的诞生。如果古人干不了这件事就不可能搞农业,大家都活不下来,可能现在我们还在狩猎采集。


▲古代陶器与玉琮所见方圆圆方图式


我们故宫的门外面是方的,里面是圆的,圆里套着一个方,这不就是玉琮吗?这不就是圆方方圆图吗?明代的文献说这个门是天地洞开,驰道相连。通天地,看出了时间,大家就可以搞农业生产,可以活下去,你看这个知识多么重要!圆和方的关系,表示了天地的关系,其背后是我们获得时间、测定空间的方法。我想我们农业一万年,如果这些方法我们先人不掌握,这一万年的农业及其由此而衍生的文脉,几乎是不可能出现和传承的,所以,这套知识太重要。

距今7000年的河姆渡遗址,120吨粮食埋在地下没吃完,这说明什么问题?说明当时古人对时间的精细化管理已经没有问题。良渚遗址,挖出40万斤碳化稻谷。几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有几件事我们不能否认,第一,是产生了大规模的农业剩余,证明我们对时间的测定和管理已经非常成熟。第二,是建造了大规模的水利设施。良渚的水利系统,比埃及时间还早、还完备,有高坝、低坝和长堤,大家想想这需要什么知识?如果不能搞大地测量,这个活儿没法干。这不是小孩儿玩泥巴随便瞎堵堵,一个坝需要多少劳动力和劳动时间啊!早在新石器时代,我们的先人都已经掌握了这些非常重要的传统的科学技术知识,这些知识不掌握,不可能出现大规模的农业剩余、大规模的水利设施。这背后是我们的先人对时间的测定和管理已经达到非常高的水平。大家不要以为新石器时代还是蛮荒时代,只是我们没有看到它的文字,或者它有文字,可能写在有机物上我们已经看不见了。但我们一定要讨论《周易》讲的“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在文字没有诞生之前,这些知识是通过传统的记事方式来记录的。东南西北中的测定,涉及到我们对太阳年周期的测定和管理,如何把它表示出来,这是古人面临的重大问题,比如用一手之数、两手之数,怎么表示它,用色彩怎么来表示,用物件怎么来表示,这跟冯老师研究的洛书、五行都是有关系的。

良渚的高坝,我去拍摄的时候,面对荒郊野外这么一个高坝,我只能膜拜,五千多年前的工程奇迹啊。这也是冯老师对我们非常有启发的一个重大贡献。牛河梁的墓,墓主人的胸前有两个玉猪,他的腿是交叉在一起,表示了阴阳交泰。大地湾的地画也是这样,腿是交着的。古人思考任何事情都要思考它的本质意义,本质意义跟生养有关系。万物为什么有生有养?冯老师一直在提醒我们,若你说有男有女,有雌有雄,那都不是哲学,因为太具体了,一定要提炼出一般性的概念,就是阴阳,这是哲学的一般性的概念。阴阳交泰则是阴阳和合而万物生,这些东西对营造制度都有影响。你看我们对元大都的规划作研究的时候,我们就发现,南部密实的城区是九个模块,北部空虚之域是六个模块,乾元用九、坤元用六,乾下坤上,这是泰卦,表现的也是阴阳交、天地交而万物生养这么一个伟大的观念。冯老师的贡献太多了。河南濮阳西水坡的墓,挖出来后,大家议论这个龙和虎到底是不是一个天文图?冯老师注意到墓主人脚下,蚌塑的三角形图案与人的腿骨的组合,表示的是北斗,而且斗杓指向东宫苍龙的龙首。大家知道北斗的斗杓是和东宫苍龙的角宿舍拴系而行的,北斗走到哪儿,东宫苍龙就走到哪儿,这是一幅星图。全世界的考古学家都在寻找世界上最早的对二十八宿的认识和规划是在哪儿产生的。当年,我们把曾侯乙墓挖出来,看到龙虎的图案,和写着二十八宿的文字,觉得我们在春秋末年、战国初年已经认识到二十八宿,大家都高兴得不得了。可是,李约瑟说两河流域比你还早。我们就不知道该怎么说了。后来西水坡挖出来,这个结论轰动了全世界。全世界看到的最早的星图就是西水坡墓的这个空间设计。左青龙、右白虎是在春分黄昏的时候测定的,冯老师专门算过,6500年前就是这么一张星图。因为岁差的关系,我们现在看到的星象出现的时间会和以前不一样。这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贡献。冯老师还对整个墓的结构做了分析,墓主人头是冲南的,南边是圆,北边是方,天圆地方,阴阳之意都配合上了,南边的子午线的设计,则是体现墓主人骑龙升天。


▲濮阳西水坡45号墓的人骨及龙虎装饰图示


这个墓告诉我们太多信息,首先这是我们现在可以看到的最早的中轴线,北京中轴线要申遗,这几个月频繁请我们去开会。我们说中轴线的规划通过考古学能够看到的最早的遗址在哪里?我们现在能够确信的,就是6500年前西水坡的这么一条轴线体系,而且表现的是墓主人灵魂升天,上帝已经被我们思辨出来了。观象授时者获得了权力,提供了最重要的公共服务,他必然成为被人民拥戴的统治者。他会认为这个权力是由天而降,因为我是看天看出了时间,我由此获得了权力,是天给了我这个权力,天给了我这个命,就产生了天命观。

天命几乎成了中国的象征,天命一直在传,皇帝可以变,可以改姓易号,但天命所代表的支撑农业生产力发展的思想体系一直要传承下来。所以,可以说天命观的形成,天命的形成,就是中国的诞生。天给了我这个命,天就被人格化,就产生了原始的宗教,人格化的天就是上帝,上帝是一个中国词,利玛窦用它翻译GOD,其实他们的上帝和我们的上帝是不一样的,他们的上帝是造物主,我们的上帝是人格化的天,天子权力的给予者,但不是造物主。那么,由此产生了东西方文化的很多差异,我这儿就不讨论了。

所以,西水坡墓地的这么一张平面图,告诉了我们太多的信息,可能冯老师待会儿还会讲。这是冯老师一个很大的贡献。冯老师是天文考古学家也是古文字学家,他一直在想,龙这个字所象之形究竟是什么,大家看,这是甲骨文和金文中的龙字,冯老师把二十八宿东宫苍龙的角、亢、氐、房、心、尾、箕这么一连接,好家伙,甲骨文、金文的龙字,所象之形就是东宫苍龙,古人看时间的方法之一,就看从东宫苍龙运行的位置,周易的乾卦,讲潜龙勿用、见龙在田、或跃在渊、飞龙在天、亢龙有悔、群龙无首,就是在黄昏的时候看龙心的位置,通过这六个位置看出六个节气。冯老师这个贡献,讲明了乾坤二卦的本义,《周易》这本书就可以读通了,这完全是格物层面上的知识。当然,古人由此产生了很多德教之义,因为天文而人文,比如龙星(东宫苍龙),“时乘六龙以御天”,你看故宫中和殿,乾隆写的“时乘六龙以御天所其无逸”,龙星在天上运行,从来不休息,所以我们要向龙星学习,所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都是这么来的。故宫太和殿前面御路上的两条龙,东边就这条龙,龙首在上面,西边的这条龙,龙首在下面,我们故宫的专家都把它们叫升龙和降龙,升龙是春分黄昏时候的天象,降龙就是秋分黄昏时候的天象,《说文解字》对龙的解释是“春分而登天”,登天就是升龙,“秋分而潜渊”,潜渊就是降龙。

把春秋分的标准星象摆在太和殿前面,说明什么?清代的文献有这么一句话:“为治莫大于明时,明时莫先于观象”,你要治理国家,就要告诉人民时间,时间不对,一切就完了,农业是没法搞的,观象授时,是你最重要的责任,你履行不好这个责任,则万民没有生养,就会导致农业绝收,后果不堪设想。


▲太和殿御路升降龙


冯老师对河图洛书的考证也是解决了大问题。关于河图,冯老师考证它是东宫苍龙跃出银河、回天运行的天文图。河图的河就是银河的河,东宫苍龙的尾箕二宿就在银河系的中央。所以我们看东宫苍龙就像一条龙跃出银河,由此回天运行的这么一个天文图。洛书就是四方五位,八方九宫,用一手之数、两手之数来配方位,表示方位的图。

我们在洛书所表示的地平方位,看东宫苍龙运行的位置,即河图,来看时间,就是《周易》的乾坤二卦告诉我们观象授时的知识。难怪古人说河图洛书出八卦。对《周易》的乾坤二卦,可以用理工科的方式读通,进而思考它对人文产生的影响,这是天文对人文的影响。而这套河图、洛书体系,在故宫有精彩的呈现,故宫北边用1和6来配方位,我们有天一门,天一门两边的随墙影壁有六只仙鹤,即“天一生水,地六成之”。故宫把这些东西传下来了。用数字来表示时间和空间,甚至比文字还稳定。字的写法还会变,但是你说一手之数、两手之数会变吗?用数字表达知识,这种记录方式比文字还古老,传承又非常稳定,它绝对不会因为有了文字而被废掉,因为它承载着很多基础性的知识和思想。

下面介绍王南老师。王南老师是清华大学博士,任教于清华大学建筑学院,讲授建筑设计、古建筑测绘等课程。他一直在做古建筑测绘,甚至把我也拉下水,从2012年开始一直跟着他在一块儿做测绘。他现在也是我们故宫研究院的客座研究员,是中国营造学社纪念馆常务副馆长,担任《建筑史学刊》副主编。在麻省理工、哈佛当访问学者。担任美国哈佛大学艺术与建筑史中国实验室协研员,他著作中最重要的一部就是对中国古代都城、建筑群、单体建筑的构图比例研究,就是《规矩方圆 天地之和》,他还写了《北京古建筑》。《规矩方圆 天地之和》这本书太重要了。好比欧洲一位学者把黄金分割率给找到了,这件事多重要?王南老师就是把中国古代建筑中最重要的比例做了论证,引用了冯时老师研究牛河梁圜丘方丘的研究,由此从二里头往下一直到民国有四百多个案例,包括建筑、都城的平面。单体建筑又分了很多种,包括塔、木构建筑等等,做了很多精彩的分析和研究。你可以看到他对学术的传承。王贵祥老师在80年代的论文,他发现唐宋建筑檐高和柱高之间存在根号2的比例,也就是天圆地方的比例,王南勇敢地把这个钥匙拿到,不断从历朝历代的建筑中找它的传承体系。这是他对梁思成、林徽因先生发现的唐代建筑佛光寺的比例分析,这个比例居然是以佛的身躯为一个模数单位,不断以根号作图,把殿堂的高和面阔比例全给锁定,这是不得了的贡献。待会儿王南老师还会接着讲。

分类: 中文 深度阅读
关键词: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