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阅读

南京明城墙的前世今生

摘要: 城墙,一座古城的轮廓,某种意义上代表着城市的“相貌”。就像我们常说西安是四方城,说苏州是阖闾大城,说北京是四九城一样,这些最直观的形容词,构成了我们对这座城市的基本印象。 北京,崇文门至内东南角楼段城墙如果为它赋予文化内涵,那我们可以说它是文脉延续,是“环城立体公园”,是城市风景线。城墙,代表着城市的壮丽; 北京中轴线,正阳门门券 ...


城墙,一座古城的轮廓,某种意义上代表着城市的“相貌”

就像我们常说西安是四方城,说苏州是阖闾大城,说北京是四九城一样,这些最直观的形容词,构成了我们对这座城市的基本印象。
北京,崇文门至内东南角楼段城墙

如果为它赋予文化内涵,那我们可以说它是文脉延续,是“环城立体公园”,是城市风景线。城墙,代表着城市的壮丽;
北京中轴线,正阳门门券眺望正阳门箭楼

如果讨论城墙的实用价值,又会因为城墙在古今所起的作用、它的存在与城市交通的矛盾,是否依旧需要存续等等问题,陷入争论;
西安,明城墙西门片段

而如果思考城墙的意义,那些来自“文化遗产”“文保单位”的定义,又局限着大家的思考。

其实,城墙规定了古城范围,而古城又承载着中国的文化。
正如我们追思唐长安,宋汴梁等等,其实我们喜好的,就是城墙范围内的城市样貌。
那么对于南京而言,城墙又是什么?

  

  

虎踞龙盘

南京城选址主要依就长江,它的历代发展也与长江密不可分。

南京营城,是借助长江与淮河两道天堑来防御北方入敌。因此,长江也成为南京天然的防御屏障。


南京地处临长江的河谷盆地中,周边山地中,以钟山448米的海拔最为高耸。

其余则有将军山,牛首山,方山,幕府山青龙山等等环绕周围。

狮子山山顶,阅江楼远眺南京市区

长久以来的泥沙淤积造陆,加上河流改道,湖泊微缩……南京的水域,也一直在变化之中。

南京玄武湖

我们今日看到的莫愁湖,玄武湖,秦淮河道,或是长江江防大堤,其实都是城市和水域相互依存的表现。

这样的山水格局,让古人形容南京城为龙盘虎踞”。

“龙盘虎踞”这套用以形容南京的说辞,千百年来一直吸引着一批一批的帝王前往定居。

南京石头城段城墙

晋·张勃《吴录》:“刘备曾使诸葛亮至京(指南京),因睹金陵山阜,叹曰:‘钟山龙盘,石头虎踞,此帝王之宅。’”

这是虎踞龙盘的说法之一,言指钟山与石头山(清凉山)各为龙虎,虽不敢断言“风水”如何,但南京的选址,确实是在众多长江沿岸城市中最为别具一格的。

古城选址,循负阴抱阳、背山面水,远观大势,南京有大江平原,而近处形胜,则更为讲求各项要素都需要具备:

北有祖山一一幕府山
主山一一覆舟山和鸡笼山
东有青龙一一钟山
西有白虎一一石头山
南有秦淮河环绕
隔水近处有案山一一聚宝山
远处有朝山一一牛首山

该风水观念来自论文:南京城市空间营造研究 王 毅

这些山势环绕中指向中心的一片土地,那就是城址大致所在。

南京历代选址,基本遵循这一布置没有大的改动。

直到朱元璋大规模营建时,才没有在六朝原址修建宫殿。而是另择了东侧钟山脚下的一片土地,也就是如今南京故宫的位置。

南京故宫轴线,近处为午门,宫城正门

总的来说,南京城的选址,既是一次历史的偶然,又是自然环境决定的必然。

中国人对都城的理解,就在这一代又一代兴废中,形成了独一无二的东方思维。


  

砖石之貌


从春秋战国的“越城”“金陵邑”算起,南京己有2400多年的建城史。

而自三国东吴起,东晋及南朝宋、齐、梁 、陈,乃至后世南唐、明、太平天国和中华民国都在此建都。

南京中山陵,即为孙中山陵寝,也可以算是民国定首都为南京的主要见证

我们常常形容南京“六朝古都”“十朝都会”,这些名称正是从这些王朝积淀而来。

只可惜,较之北方各都城而言,于南京定都的朝代都未能长久,大多都以覆亡告终。故而这些南京的往事已很难在地表追寻。

一来城址叠压,新朝换旧朝。

一来明清以来的大规模城市建设,建国以来的城市化进程,也让前朝的痕迹消失在历史长河中。

南京新街口,大规模的高层建筑取代了老建筑,成为南京商业中心

而我们现如今所说的南京城墙,则始于明代的大规模营造。

分类: 中文 深度阅读
关键词: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