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阅读

朴拙与华美间的虔诚——世界文化遗产·阿旃陀石窟雕塑篇

摘要: 印度佛教背景介绍佛教是起源于印度且发展于印度的宗教,随后越过印度边境,扩展至全亚洲,从而发展出南传佛教、西藏佛教、中国佛教、日本佛教等各具特色的佛教。由于气候风土不同,因此在修行上有很大的差异,故而理所当然地也反映在教理上。公元前5世纪起源于中印度的佛教,在佛陀入灭之际,还只不过是流行于中印度的地方教团而已。在公元前3世纪的阿育王时代,佛 ...


印度佛教背景介绍

佛教是起源于印度且发展于印度的宗教,随后越过印度边境,扩展至全亚洲,从而发展出南传佛教、西藏佛教、中国佛教、日本佛教等各具特色的佛教。由于气候风土不同,因此在修行上有很大的差异,故而理所当然地也反映在教理上。公元前5世纪起源于中印度的佛教,在佛陀入灭之际,还只不过是流行于中印度的地方教团而已。在公元前3世纪的阿育王时代,佛教急速扩展于全印度。但由于对教理的理解和戒律的实践不同,原始佛教教团分裂为进步的大众部与保守的上座部,其后两者继续裂变,出现许多部派教团,进入所谓的部派佛教时代,小乘亦即部派佛教。部派佛教是比起救济他人,先要以完成自己的修行为目标的佛教。大乘佛教并不是以弟子的立场来学习的佛教,而是立足于和佛陀相同的立场而欲救度众生的佛教。大乘佛教称部派佛教为“声闻乘”,声闻即是弟子的意思,因此由学习立场的佛教转换成教导立场的佛教,即是大乘佛教。大乘佛教采用“菩萨”(追求觉悟的人)来称呼自己,而称自己的教法为“菩萨乘”。这种声闻乘与菩萨乘的对立,后来转化成小乘与大乘的对立。

因此,按照历史分期,印度佛教大致可分为原始佛教、部派佛教(后期为小乘佛教)、大乘佛教(又分初期、后期)、密教四个历史阶段。阿旃陀石窟自公元前2世纪开始开凿,一直延续至公元7世纪中叶,它的建设见证了印度佛教从部派时期到大乘时期的发展。

以上我们了解了印度佛教背景介绍,现在,我们就进入正题,一起来观赏阿旃陀石窟系列中的雕刻篇吧!

前言

Foreword

在前面两期关于阿旃陀石窟的介绍中,我们分别讲到了它的建筑艺术和壁画艺术。这一期,我们将要讲到阿旃陀石窟的雕刻艺术,它所蕴含的历史与艺术价值足堪与前两者媲美,并因其时代背景与宗教主题被赋予了许多独特的风采。阿旃陀石窟的修建长达近千年,因此营造的风格也各有不同。阿旃陀石窟的造像多为笈多风格。笈多时代的雕像既不像早期佛教造像的粗放、质朴,又不像后代的繁琐、浮华,而是以简洁明快的手法表现佛陀平静安详的气质,使其审美意趣上升到一个非常高的境界。

01

阿旃陀石窟早期与后期雕刻特点

阿旃陀早期石窟(小乘佛教时期)没有任何佛造像,石窟非常简单朴素,如第9、10窟。早期石窟的主要特点是石窟的后半部会出现在中央的巨大佛塔。佛塔的结构比较一致,由基台,半球型覆钵,方形平头,竿,伞五部分组成。佛塔内放置佛或高僧舍利,或佛经,法物等。

▲阿旃陀第10窟 内景现状

阿旃陀后期石窟(大乘佛教时期),石窟和佛塔雕刻极为华丽繁缛,精致优美,如第19、26窟。最重要的变化在于佛塔正面出现大型佛龛,内有立佛或坐佛。佛龛内,佛塔上下环绕多层雕刻,包括各尊菩萨和多种纹饰。在窟内的立柱和立柱上的窟壁、窟内围廊都充满多佛、菩萨雕刻。

▲阿旃陀第19窟柱头及柱头上方雕刻

阿旃陀第26窟柱头及柱头上方雕刻

阿旃陀第26窟照片可见佛塔正面佛龛内有大型释迦牟尼佛像,作说法印,右前臂处折断,倚座。佛上方两侧各有两身飞天,金刚座两侧各有一狮像护佑。佛龛两侧石柱有精细花纹,龛檐上方多层结构,由五个一佛二菩萨小龛,多个佛塔型小佛龛,飞天和莲花,联珠纹装饰。佛塔由多个佛菩萨立像环绕。

▲阿旃陀第26窟 佛塔侧面

▲阿旃陀第26窟 佛塔正面佛坐像

在第26窟的大厅左、右壁上,壁面并列多个大型方龛,内雕一佛二胁侍、三尊佛及飞天等浮雕。

▲阿旃陀第26窟 大厅左壁

02

阿旃陀石窟的雕刻题材

阿旃陀石窟的雕刻题材和内容可以归纳为如下几类:

佛像

自小乘佛教过渡到大乘佛教的转变,不仅影响到石窟的功能和形制,同样导致图像表现上的差异。早期原始佛教不允许表现人形的佛陀,实在需要的时候,也只能采用象征、隐喻和暗示的手法,例如法轮、菩提树、金刚座、佛足印、莲花、供奉佛舍利的窣堵坡(佛塔)等,这也是原始佛教艺术的最大特点。

▲阿旃陀第9窟 窣堵坡近景

《世界建筑史 印度次大陆古代卷》

▲阿旃陀第26窟 窣堵坡

《世界建筑史 印度次大陆古代卷》

最早的佛陀造像可能是在公元2世纪,但并非在印度本土,而是在孔雀帝国时代中亚的殖民地行省犍(jiān)陀罗地区,位于现在的巴基斯坦北部和阿富汗东北部。不久以后,印度北部受佛教影响的中心地区也出现了类似的艺术品,人们认为那里最早的雕像可以上溯至公元2至3世纪。这使得两种截然不同的艺术风格得以确立:印度艺术家创造的是颇有瑜伽意味的形象,这些形象有着厚厚的嘴唇,印度人的面孔。而犍陀罗一派却显示出来自古典希腊的影响。

犍陀罗的造像运动,在佛教内部几乎是同大乘佛教的崛起同时并举。是否存在一个佛教的“偶像阶段”,在学界或许还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但在笈多时期,和大乘佛教的繁荣相应,在各地涌现出大量佛陀(包括前生及来生)和菩萨(圣人)的造像,则是不争的事实。大乘佛教的宗旨是探求佛陀的本怀,使佛法回归人间,以善巧方便普度众生,理论上也可对佛陀进行艺术表现,这自然对佛像的出现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

至公元1世纪贵霜王朝时,希腊人的神明观念和造像意识,进一步打破了次大陆回避佛像的禁忌。这一时期不仅雕刻了许多佛的坐像和立像,甚至在浮雕中出现了涅槃佛的本相。坐佛通常结跏趺( jiā fū),少数倚坐,手作转法轮印(说法印);佛的胁侍皆手持麈(zhǔ)尾或佛两侧分立金刚手和莲花手。立佛手相多施无畏印,少数作与愿印

▲阿旃陀第15窟 祠堂佛像 结跏趺坐

《世界建筑史 印度次大陆古代卷》

结跏趺坐:结跏趺坐是坐法之一。即互交二足,将右脚盘放于左腿上,左脚盘放于右腿上的坐姿。在诸坐法之中,以此坐法为最安稳而不易疲倦,是由神秀大师所流传,初学佛法者次第修行的一个方便法门。

另外在佛教的造像艺术里,手印是一个很重要的存在。这种印相本来是原始印度教用来表意的一种身体姿态,后被佛教吸收接纳,成为了一种修行和造像艺术中的符号系统。

施无畏印:施无畏印意为“令人安心,平静者”。象征布施无怖给众生。右手前臂上举于胸前,与身体略成直角,手指自然向上舒展,手心向外。这一手印表示了佛为救济众生的大慈心愿。

▲施无畏印

说法印:说法印是佛像姿态之一,佛说法时所结的印相。以拇指与中指(或食指、无名指)相捻,其余各指自然舒散。此印表以法轮摧破烦恼,使身心清净,又称「转法轮印」。早期印度佛教造像在方座下大多雕刻法轮与鹿的形像,代表佛在鹿野苑初转法轮。这一手印象征佛说法之意,所以称为说法印。

▲说法印

与愿印:(又作施愿印,满愿印),是以手自然下伸,指端下垂,手掌向外,仰掌舒五指而向下,流注如意宝或甘露水之相也,为宝生如来、地藏菩萨、虚空藏菩萨等本誓之标帜。表示佛菩萨能给与众生愿望满足,使众生所祈求之愿都能实现之意。此印相具有慈悲之意,所以往往和施无畏印配合。

▲与愿印

施依印:通常为右手结此印,此手印代表佛陀使芸芸众生免除轮回的所有恐惧。

▲施依印

触地印:是象征佛陀成道时降服魔王的手势,也叫“降魔印”,把右手心盖住盘腿的右膝,将手指直垂向下,做触地状,表示释迦牟尼在成道之前为了众生,牺牲自己,这些唯有大地可以证明,因为这些都是在大地上做的事。

▲触地印

菩萨像

由于大乘多神论的影响、佛教万神殿在印度逐渐产生。集人情特质、自我牺牲和最高智慧于一身的菩萨,此时成为信徒、尤其是居士阶层青睐的主要对象,并超越以往单一的胁侍地位,开始独立出现。特别是观音像,当时对佛教徒具有无法抗拒的吸引力。观音救八难,是当时最流行的雕刻题材之一。其基本构图为:观音长发垂肩,头顶阿弥陀佛,一手持清莲,一手持念珠。其左右各有四情景,分别叙述人们在遇到海狮、大象、毒蛇、刺客、牢狱、火灾、海滩等艰险和困苦时,如何向观音求救,后者如何保护信徒脱离困难的慈悲之举。

铺:佛造像经常成组出现,在石刻造像中以“铺”或“龛”作单位,称“一铺”或“一龛”。

▲阿旃陀第26窟 前庭左侧龛像 观音菩萨

龙王与药叉

自然神崇拜在印度有悠久的传统,印度古代文学作品,如佛本生故事,充满着大量的自然神事迹。其中,尤以水中之龙王和统领四方之药叉最为盛行,且后来都成为佛教的守护神。阿旃陀石窟中的龙王,如第1、2、19、23窟的龙王,头顶多雕出5-7只蛇形头;而依偎其旁的王后,则多作单头。第16窟还出现了神人同形之作,即龙王坐在自己蜷曲的身体之上,并在题铭中特别予以记载。

▲阿旃陀第2窟 雕刻——龙王

▲阿旃陀第19窟

立面西翼浮雕——蛇王与蛇后 ,

雕刻于5世纪后期

至于护持佛塔四方之药叉和药叉女,也是印度早期雕刻中常见的题材。在小乘时期的佛教石窟中,它们被雕刻在窟门两侧。到了大乘时期,雕刻家和工匠在沿用早期习俗的基础上,如在塔庙窟的拱形明窗两侧雕出药叉外,开始出现单独设龛之制。阿旃陀第2窟的两身药叉,头戴冠、佩项饰、挂璎珞、服饰繁复,并有胁侍相护,以示尊贵。

药叉:作为守护神和丰收神,印度民间广泛供奉祭祀药叉。后来随印度湿婆崇拜兴起,药叉形象变成腿短肚子大,具有象头神的特点。印度佛教造像中流行许多不同的药叉形象。在早期石刻中有许多极为优美、丰满、性感的药叉女雕像。

▲阿旃陀第19窟 前庭支提窗两侧药叉像

▲阿旃陀第26窟

门上方支提窗一侧,庄严的佛立像及药叉像

天人

分类: 中文 深度阅读
关键词: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